一种用于治疗斑秃的中药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0791发布日期:2018-06-22 23:2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剂,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斑秃的中药药剂。



背景技术: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骤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其病变处头皮正常,无炎症及自觉症状。本病病程经过缓慢,可自行缓解和复发,若整个头皮毛发全部脱落,称全秃,若全身所有毛发均脱落者,称普秃,该病与免疫力失调、压力突然加大有一定关系,本病与气血双虚,肝肾不足,血瘀毛窍有关,发为血之余,气虚则血难生,毛根不得需养,故发落成片;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不足则发无生长之源;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

目前治疗斑秃的药物繁多,但是效果还不够理想,而且有些药物的治疗成本较高,不适于普遍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愈后不易复发的用于治疗斑秃的中药药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斑秃的中药药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熟地黄20-30份、枸杞子20-30份、制何首乌20-30份、太子参20-30份、丝瓜络10-15份、生姜10-15份、红花15-20份、辛夷5-10份、独活5-10份、黄芪10-15份、三棵针5-10份、桂枝5-10份、银柴胡10-15份、龟甲 10-15份、牡蛎10-15份、菟丝子10-15份、甘草10-15份、茯苓12-16份、补骨脂15-20份、桑叶5-10份、牛蒡子5-10份、酸枣仁10-15份、石菖蒲10-15份、玄参5-10份、蝉蜕5-10份、葛根5-10份、侧柏叶10-15份。

作为优选方案,一种用于治疗斑秃的中药药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熟地黄25份、枸杞子25份、制何首乌25份、太子参25份、丝瓜络13份、生姜13份、红花18份、辛夷8份、独活8份、黄芪13份、三棵针8份、桂枝8份、银柴胡13份、龟甲 13份、牡蛎13份、菟丝子13份、甘草13份、茯苓14份、补骨脂18份、桑叶8份、牛蒡子8份、酸枣仁13份、石菖蒲13份、玄参8份、蝉蜕8份、葛根8份、侧柏叶13份。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效。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肝补肾,益精明目,润肺之功效。

制何首乌:味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精血,固肾乌须之功效。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健脾,润肺生津之功效。

丝瓜络:味甘,性平;归肺、胃、肝经;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消肿之功效。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毒之功效。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

辛夷:味辛,性温;归、胃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之功效。

独活:味辛、苦,性微寒;归肾、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除痹止痛之功效。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益脾肺,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毒敛疮之功效。

三棵针: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

银柴胡:味甘,性微寒;归肝、胃经;具有退虚热,除疳热之功效。

龟甲:味咸、甘,性微寒;归肝、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补肾健骨,固精止崩,养血补心之功效。

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心、肾经;具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之功效。

墨旱莲: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凉血止血之功效。

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安胎,止泻之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肺、心经;具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之功效。

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具有补助阳气,纳气平喘,温脾止泻,消风祛斑之功效。

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寒,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之功效。

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清利咽喉,解毒消肿之功效。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之功效。

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开窍醒神,化湿和胃之功效。

玄参:味苦、甘、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之功效。

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宣风除热,透疹,利咽,退翳,解痉之功效。

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具有发表解肌,透疹,解热生津,升阳止泻之功效。

侧柏叶:味苦、涩,性寒;归肺、肝、脾经,具有凉血止血,止咳化痰,生发乌发之功效。

将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8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15—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4—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各口服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本中药组合物的组份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组份中的各种原料药物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和自我协调能力,具有行气开郁、滋阴降火、健脾润肺的功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体重2.0—3.0kg,分为两组,一组为超剂量实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实验组。超剂量组为30ml∕kg,正常量组为10 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30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用于治疗斑秃的中药药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熟地黄22份、枸杞子22份、制何首乌22份、太子参22份、丝瓜络12份、生姜12份、红花16份、辛夷6份、独活6份、黄芪12份、三棵针6份、桂枝6份、银柴胡12份、龟甲 12份、牡蛎12份、菟丝子12份、甘草12份、茯苓13份、补骨脂16份、桑叶6份、牛蒡子6份、酸枣仁12份、石菖蒲12份、玄参6份、蝉蜕6份、葛根6份、侧柏叶12份。

将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8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15—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4—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各口服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一种用于治疗斑秃的中药药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熟地黄28份、枸杞子28份、制何首乌28份、太子参28份、丝瓜络14份、生姜14份、红花19份、辛夷9份、独活9份、黄芪14份、三棵针9份、桂枝9份、银柴胡14份、龟甲 14份、牡蛎14份、菟丝子14份、甘草14份、茯苓15份、补骨脂19份、桑叶9份、牛蒡子9份、酸枣仁14份、石菖蒲14份、玄参9份、蝉蜕9份、葛根9份、侧柏叶14份。

将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8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15—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4—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各口服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1,邓某,男,29岁,患者自述进一年来头发片状脱落,脱发区域如指甲盖大小;服用本发明制备的药剂三个疗程,脱发症状开始好转,又继续服用三个疗程,原脱发部位开始长出新的头发。

典型病例2,刘某,女,41岁,患者进来头顶出现多处毛发脱落症状,呈片状分布,经医院确诊为斑秃;服用本发明制备的药剂两个疗程,脱发现象开始停止,又继续服用四个疗程,原脱发部位逐渐长出新的头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