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56065发布日期:2018-09-29 01:08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国家,酒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饮品,适量饮酒可以散湿止痛、行气和血,起到有一定的保健养生作用。但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损坏肝肾功能,对胃肠、神经、心脑血管器官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引发精神障碍、酒精肝炎、肝硬化、胃溃疡、脂肪肝等疾病。超过六成的酒民存在饮用过量的不健康方式,或因社会交际、工作应酬无法避免饮酒。

发明专利201510187279.3(一种解酒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解酒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根据酒精吸收代谢排泄机制及途径,采用天然药食两用中药材葛花、枳椇子、茯苓皮、山楂、陈皮、芦根、红花等药材,经过去杂、一次煎煮、二次煎煮、喷雾干燥等现代提取和制剂技术,将提取物制成解酒效果良好的颗粒剂、口含片和泡腾片。该发明中,中药材原料经煎煮得到原料提取物,再通过喷雾干燥得到混合物粉末,喷雾干燥处理方式得到的中药材粉末混合物吸湿速率、平衡吸湿量均比较高,在后续泡腾片制粒和压片过程中,吸湿性能对压片效果影响较大,不利于泡腾片的制片和保存。

发明专利201210010419.6(一种泡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发明将枳椇子、葛根、荷叶、绿豆、木瓜、甘草等食品以及药食同源的材料配伍,加水离心提取和浓缩,与填充剂、矫味剂、酸源、碳源混合,制粒得最终泡腾片产品。该发明中,制得的泡腾片可冲泡成常用的凉茶,具有清解暑湿和解酒的功效,但制得的解酒剂组合物原料均为药食两用中药材,具有传统中药材味苦、气浓等特点,虽增加了化学甜味剂矫正口感,化学甜味剂的添加不符合现代消费者对低甜、天然、无添加的消费理念,不容易被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广泛接受。

目前市售的解酒产品,多为胶囊、颗粒、片剂,对解酒有一定的效果,但形式单一,口感风味较差,或者不便于携带,不容易被广大饮酒者接受和长期食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与水充分混匀备用,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葛根10~15%、香橼5~10%、铁皮石斛浆液10~15%、甘草4~8%、竹叶4~8%、余量为水;

(2)向混合物中加入3~5倍量的水,30~50℃提取1~2.5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3~5倍量的水,30~50℃提取1~2.5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接种至步骤(2)中的灭菌滤液中,接种质量为灭菌滤液的3%~10%,28~41℃密闭发酵培养15~25天,每36-60h放气1次,得发酵液;

(4)取发酵液重量4%~13%的脱味剂a,脱味剂a重量1~10%的脱味剂b,向脱味剂b中逐渐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直至调成糊状,加热至全部熔化成胶状,冷却至40~60℃时加入脱味剂a,混合均匀,在40~60℃时滴入8%~15%的cacl2溶液中,反应10~40min,得到凝胶颗粒,将凝胶颗粒取出,用蒸馏水冲洗1~3次后,加入步骤(3)所得发酵液中,以氢氧化钠调节发酵液ph至4~8,在30~45℃下反应6~18h,所述脱味剂a是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所述脱味剂b是deae-纤维素、海藻酸钙、k-角叉菜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5%~12%,得到混合物干膏;

(6)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7)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有机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0~45℃下干燥3~5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8)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15-25%、冻干草莓粉25-35%、有机酸25-35%、混合物干粉15-21%、pvp(聚乙烯吡咯烷酮)4-8%、pvac(聚醋酸乙烯酯)2-6%、无水食用乙醇1-2%、peg6000(聚乙二醇6000)2-4%,所述有机酸是酒石酸和或柠檬酸;

(9)将混匀后的混合物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优选的,所述葛根、香橼、甘草、竹叶,分别是葛根、香橼、甘草、竹叶的干粉。使用干粉可以使提取效率更高,有益成分溶出量增加。

优选的,所述步骤(2)的灭菌,是高压蒸汽灭菌。所述高压蒸汽灭菌,其温度为110~120℃,时间为8~15分钟,压力为115~121mpa,并在灭菌后迅速将混合液冷却至32~40℃。高压蒸汽灭菌可以迅速杀灭滤液中的微生物,并且极大限度的保留其中的热敏性有益物质。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目比是5∶6∶6∶8。采用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等益生菌进行合理配比后,对原料提取液进行微生物发酵处理,不仅有利于混合物各组分有效成分的发挥,还有利于肠道对原料中有益成分的消化和吸收。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的具体步骤,是将发酵液先浓缩成湿浸膏,再将湿浸膏放入冰箱冷冻12小时,将冷冻后的浸膏在﹣30~﹣45℃,(4~4.5)×10-5mpa的真空度下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5%~12%,得到混合物干膏。真空冻干可避免高温热风干燥和喷雾干燥等干燥方式对几种药食两用物料中多糖、黄酮类等热敏性成分的破坏以及对益生菌的损伤,提高了提取物中植物成分的稳定性,增强泡腾片清热护肝解酒的效果。降低了泡腾片中原料干粉的吸湿性,有利于后续泡腾片制片的操作和产品的质量控制。

中草药提取液会带有中草药特有的苦涩味,经过益生菌发酵处理后,苦涩味有所降低,但会带来少许酸味,冻干草莓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发酵液的苦涩及酸味,但是仍能明显的感觉到苦涩味及酸味,影响泡腾片最终的口感。选择由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得到的脱味剂a;由deae-纤维素、海藻酸钙、k-角叉菜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得到的脱味剂b,并将两者混合复配使用,能够很好的脱去发酵液中的苦涩、酸味。并且,脱味剂b中deae-纤维素、海藻酸钙、k-角叉菜均可产生凝胶体,且对发酵液中的益生菌有一定的吸附及包裹作用,可以将益生菌包裹在其中,既避免了益生菌受到外界伤害后造成损失,又可以使益生菌与其他原料分离开,避免益生菌过多的消耗其他营养物质并产生代谢物,导致最终泡腾片的营养价值下降,且口感偏酸。针对本发明的原料而言,脱味剂a由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时脱味效果最佳,脱味剂b选用deae-纤维素时脱味;对益生菌的吸附包裹效果最好。

所述草莓粉,是冻干草莓粉。利用冻干草莓粉作为甜味来源,在为益生菌提供糖类物质来源的同时增加了泡腾片的天然维生素来源。

所述有机酸是酒石酸和或柠檬酸。酒石酸具有低吸水性的性质,在环境湿度超过40%、温度超过25℃时,选用酒石酸作为泡腾片的酸源,可大大降低泡腾片压片时的粘冲概率,但酒石酸遇钙离子易产生浑浊,在取用非去离子水,如自来水和矿泉水进行冲泡时,会影响泡腾片溶于水后的溶液透明度和观感,故此时选用柠檬酸作为酸源效果较佳,且柠檬酸是常见的食品酸味来源,具有促进消化的功效。

所述步骤(9)的包装,是抽真空包装。采用抽真空方式包装泡腾片成品,保证厌氧益生菌低活性储存,使泡腾片中的厌氧益生菌能够大量存活,又不会消耗太多的糖分及其他有益成分。

葛根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是豆科葛属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的块根,其味甘微苦,气清香,传统中医认为,葛根能解表退热,解酒毒,调节人体机能和增强体质。在现代临床医学研究发现,葛根含有多种黄酮类成分,其中的大豆甙、大豆素、葛根素等活性成分能分解乙醛,阻止酒精对大脑抑制功能的减弱,能抑制肠胃对酒精的吸收,促进血液中酒精的代谢和排泄,能有效地抵抗酒精引起的肝和睾丸组织脂质过氧化损害。

香橼为柑桔的一种,属于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成熟的果实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果肉皮的提取物中含有柠檬油素、香叶木甙、橙皮甙、黄酮等多种药用成分,具有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降低血管脆性、缩短出凝血时间的作用,也有预防糖尿病、肾结石的功效。

铁皮石斛是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新鲜或干燥茎,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其中的石斛多糖能增加人体免疫功能,具有较强的降低血糖、抗氧化、抗疲劳和消炎功效,可帮助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更显著的是具有降低慢性肝损伤的保肝、护肝作用。

竹子是禾本科竹亚科多年生的常绿植物,其叶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竹叶中主要有效成分黄酮糖苷、香豆素类和茶多酚具有降血脂、抗血栓、抗氧化、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其醇提物具有一定的抑菌和降血脂作用,多糖成分具有抗氧化功能,总黄酮具有保肝、抗病毒、收缩血管和心肌保护作用,除了做药外,还可用于食品保健品领域,是典型的植物性药食同源物质。

甘草是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有“中药之王”之称,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甘草次酸具有抗炎和抗癌、抗肿瘤作用,甘草黄酮也有抗肿瘤和抗自由基的作用,甘草多糖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能有效调节机体免疫作用并防治关节炎等疾病,其提取物在保健品和面食品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

食品中益生菌的添加可以调整肠道功能,具有抗肿瘤、抗过敏以及改善营养等作用。益生菌能在肠道合成维生素、氨基酸和提高机体对钙离子等的吸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

植物源性药食同源物对益生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以一定比例混合后能对益生菌产生增菌、提供营养的效果;益生菌也能促进肠道对药食同源物的消化和吸收。

冻干果粉因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使用,使得成品果粉内水分含量低,便于贮运,对水果内热敏性成分有良好的保持效果,减少了维生素及其他营养成分的损失,水果原料的品质得以较好地保存,且果粉形态良好,松软无颗粒、结块现象,溶解性能较好。冻干果粉因良好的品质被广泛运用于食品行业。还未见有冻干果粉伍配药食两用混合提取物制成解酒泡腾片的研究。

本发明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及实验,以下选取部分过程进行披露:

试验例1:对混合物中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等原料的百分比进行筛选试验:

按照如下比例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余量为水,然后按照后续步骤进行处理。

后续步骤如下:

(1)按比例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余量为水,将原料与水充分混匀备用;

(2)向混合物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接种至步骤(2)中的灭菌滤液中,接种质量为灭菌滤液的6.5%,28~41℃密闭发酵培养20天,每48h放气1次,得发酵液;

(4)取发酵液重量8.5%的脱味剂a,脱味剂a重量5.5%的脱味剂b,向脱味剂b中逐渐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直至调成糊状,加热至全部熔化成胶状,冷却至50℃时加入脱味剂a,混合均匀,在50℃时滴入11.5%的cacl2溶液中,反应25min,得到凝胶颗粒,将凝胶颗粒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次后,加入步骤(3)所得发酵液中,以氢氧化钠调节发酵液ph至6,在37.5℃下反应24h,所述脱味剂a是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脱味剂b是deae-纤维素;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8.5%,得到混合物干膏;

(6)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7)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有机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2.5℃下干燥4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8)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17%、冻干草莓粉27%、酒石酸27%、混合物干粉16%、pvp(聚乙烯吡咯烷酮)5%、pvac(聚醋酸乙烯酯)3.5%、无水食用乙醇1.5%、peg6000(聚乙二醇6000)3%;

(9)将混匀后的混合物按照1.0g/片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所述步骤(3),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目比是5∶6∶6∶8。

用蒸馏水使所得各组泡腾片完全崩解,每片泡腾片用500ml蒸馏水完全溶解,得到泡腾片崩解液。

将320只昆明小鼠分为16组,分别为1-15组及空白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使用各组泡腾片崩解液灌胃,比例为0.01ml/g,空白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然后使用50°白酒按照0.02ml/g的比例进行灌胃,每组选10只小鼠测定小鼠3h内醉酒率及醉酒维持时间,每组另10只醉酒小鼠,于白酒灌胃后1.5、3h进行眼球取血,测定各时段血清中的平均乙醇含量,结果如下:

由上数据可知,步骤(1)中合适的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的百分比可以有效提升最终得到的泡腾片的解酒效果,使醉酒率降低,醉酒维持时间减少,并降低血清中的乙醇含量。

试验例2:对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接种时活菌数目比进行筛选试验:

按照如下的活菌数目比将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菌,以用于各组接种。

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与水充分混匀备用,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葛根12.5%、香橼7.5%、铁皮石斛浆液12.5%、甘草6%、竹叶6%、余量为水;

(2)向混合物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制备好的混合菌菌种,接种至步骤(2)中的灭菌滤液中,接种质量为灭菌滤液的6.5%,28~41℃密闭发酵培养20天,每48h放气1次,得发酵液;

(4)取发酵液重量8.5%的脱味剂a,脱味剂a重量5.5%的脱味剂b,向脱味剂b中逐渐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直至调成糊状,加热至全部熔化成胶状,冷却至50℃时加入脱味剂a,混合均匀,在50℃时滴入11.5%的cacl2溶液中,反应25min,得到凝胶颗粒,将凝胶颗粒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次后,加入步骤(3)所得发酵液中,以氢氧化钠调节发酵液ph至6,在37.5℃下反应24h,所述脱味剂a是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脱味剂b是deae-纤维素;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8.5%,得到混合物干膏;

(6)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7)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有机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2.5℃下干燥4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8)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17%、冻干草莓粉27%、酒石酸27%、混合物干粉16%、pvp(聚乙烯吡咯烷酮)5%、pvac(聚醋酸乙烯酯)3.5%、无水食用乙醇1.5%、peg6000(聚乙二醇6000)3%;

(9)将混匀后的混合物按照1.0g/片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将之前制备好的混合菌1-10组分别按照上述步骤操作,得到泡腾片1-10组。

用蒸馏水使所得各组泡腾片完全崩解,每片泡腾片用500ml蒸馏水完全溶解,得到泡腾片崩解液。

将220只昆明小鼠分为11组,分别为1-10组及空白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使用各组泡腾片崩解液灌胃,比例为0.01ml/g,空白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然后使用50°白酒按照0.02ml/g的比例进行灌胃,每组选10只小鼠测定小鼠3h内醉酒率及醉酒维持时间,每组另10只醉酒小鼠,于白酒灌胃后1.5、3h进行眼球取血,测定各时段血清中的平均乙醇含量,结果如下:

由上数据可知,步骤(3)混合菌菌种中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以合适的活菌比混合,可以提升最终得到的泡腾片的解酒效果,使醉酒率降低,醉酒维持时间减少,并降低血清中的乙醇含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本发明将葛根、香橼、铁皮石斛、甘草、竹叶的混合提取液用由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复配组成的复合菌进行发酵,将发酵液浓缩后冻干后制成干粉,然后与有机酸、pvp、pvac复合组成酸源,再与由碳酸钠、冻干草莓粉组成的碱源混合后粉碎,最后以无水食用乙醇为黏合剂,以peg6000为润滑剂,压制成泡腾片后包装,最终得到复合解酒泡腾片。

本发明的复合解酒泡腾片,通过使用复合益生菌对药食同源混合物提取液进行微生物发酵处理,有利于肠道对有益成分的吸收,充分发挥了各组分的功效;利用冻干草莓粉替代甜味剂并作为碱源,在为益生菌提供糖类物质来源的同时增加了泡腾片的天然维生素来源;采用抽真空方式包装泡腾片成品,保证厌氧益生菌低活性储存,使泡腾片中的厌氧益生菌能够大量存活,又不会消耗太多的糖分及其他有益成分。

本发明选将由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得到的脱味剂a和由deae-纤维素、海藻酸钙、k-角叉菜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得到的脱味剂b按比例复配后对中草药提取发酵液进行脱味处理,很好的脱去发酵液中的苦涩、酸味。并且,利用脱味剂b中deae-纤维素、海藻酸钙、k-角叉菜均可产生的凝胶体,对发酵液中的益生菌进行吸附及包裹,将益生菌包裹在其中,既避免了益生菌受到外界伤害后造成损失,又可以使益生菌与其他原料分离开,避免益生菌过多的消耗其他营养物质并产生代谢物,使最终得到的泡腾片保持了较高的营养价值及较好的口感。

并且本发明全程采用真空冻干的方式进行干燥,避免了高温热风干燥和喷雾干燥等干燥方式对几种原料中多糖、黄酮类等热敏性成分的破坏以及对益生菌的损伤,提高了提取物中植物成分的稳定性,增强泡腾片清热护肝解酒的效果。降低了泡腾片中原料干粉的吸湿性,有利于后续泡腾片制片的操作和产品的质量控制。

本发明的解酒泡腾片,具有保肝、清热解酒功效,且有肠道调节免疫功能、具草莓果香,口感良好,安全便携、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与水充分混匀备用,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葛根12.5%、香橼7.5%、铁皮石斛浆液12.5%、甘草6%、竹叶6%、余量为水;

(2)向混合物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接种至步骤(2)中的灭菌滤液中,接种质量为灭菌滤液的6.5%,28~41℃密闭发酵培养20天,每48h放气1次,得发酵液;

(4)取发酵液重量8.5%的脱味剂a,脱味剂a重量5.5%的脱味剂b,向脱味剂b中逐渐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直至调成糊状,加热至全部熔化成胶状,冷却至50℃时加入脱味剂a,混合均匀,在50℃时滴入11.5%的cacl2溶液中,反应25min,得到凝胶颗粒,将凝胶颗粒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次后,加入步骤(3)所得发酵液中,以氢氧化钠调节发酵液ph至6,在37.5℃下反应24h,所述脱味剂a是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脱味剂b是deae-纤维素;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8.5%,得到混合物干膏;

(6)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7)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酒石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2.5℃下干燥4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8)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17%、冻干草莓粉27%、酒石酸27%、混合物干粉16%、pvp(聚乙烯吡咯烷酮)5%、pvac(聚醋酸乙烯酯)3.5%、无水食用乙醇1.5%、peg6000(聚乙二醇6000)3%;

(9)将混匀后的混合物按照1.0g/片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所述步骤(3),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目比是5∶6∶6∶8。

实施例2

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与水充分混匀备用,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葛根10%、香橼5%、铁皮石斛浆液10%、甘草4%、竹叶4%、余量为水;

(2)向混合物中加入3倍量的水,30℃提取1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3倍量的水,30℃提取1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接种至步骤(2)中的灭菌滤液中,接种质量为灭菌滤液的3%,28~41℃密闭发酵培养15天,每36h放气1次,得发酵液;

(4)取发酵液重量4%的脱味剂a,脱味剂a重量1的脱味剂b,向脱味剂b中逐渐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直至调成糊状,加热至全部熔化成胶状,冷却至40℃时加入脱味剂a,混合均匀,在40℃时滴入8%的cacl2溶液中,反应10min,得到凝胶颗粒,将凝胶颗粒取出,用蒸馏水冲洗1次后,加入步骤(3)所得发酵液中,以氢氧化钠调节发酵液ph至4,在30℃下反应6h,所述脱味剂a是柚皮苷酶;所述脱味剂b是海藻酸钙;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5%,得到混合物干膏;

(6)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7)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酒石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0℃下干燥3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8)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15%、冻干草莓粉25%、酒石酸35%、混合物干粉16%、pvp(聚乙烯吡咯烷酮)4%、pvac(聚醋酸乙烯酯)2%、无水食用乙醇1%、peg6000(聚乙二醇6000)2%;

(9)将混匀后的混合物按照1.0g/片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所述步骤(3),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目比是5∶6∶6∶8。

实施例3

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与水充分混匀备用,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葛根15%、香橼10%、铁皮石斛浆液15%、甘草8%、竹叶8%、余量为水;

(2)向混合物中加入5倍量的水,50℃提取2.5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5倍量的水,50℃提取2.5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接种至步骤(2)中的灭菌滤液中,接种质量为灭菌滤液的10%,28~41℃密闭发酵培养25天,每60h放气1次,得发酵液;

(4)取发酵液重量13%的脱味剂a,脱味剂a重量10%的脱味剂b,向脱味剂b中逐渐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直至调成糊状,加热至全部熔化成胶状,冷却至60℃时加入脱味剂a,混合均匀,在60℃时滴入15%的cacl2溶液中,反应40min,得到凝胶颗粒,将凝胶颗粒取出,用蒸馏水冲洗3次后,加入步骤(3)所得发酵液中,以氢氧化钠调节发酵液ph至8,在45℃下反应18h,所述脱味剂a是柠檬苦素脱氢酶;所述脱味剂b是k-角叉菜;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12%,得到混合物干膏;

(6)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7)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酒石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5℃下干5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8)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15%、冻干草莓粉25%、酒石酸25%、混合物干粉15%、pvp(聚乙烯吡咯烷酮)8%、pvac(聚醋酸乙烯酯)6%、无水食用乙醇2%、peg6000(聚乙二醇6000)4%;

(9)将混匀后的混合物按照1.0g/片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所述步骤(3),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目比是5∶6∶6∶8。

实施例4

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与水充分混匀备用,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葛根10%、香橼5%、铁皮石斛浆液10%、甘草4%、竹叶4%、余量为水;

(2)向混合物中加入3倍量的水,30℃提取1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3倍量的水,30℃提取1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接种至步骤(2)中的灭菌滤液中,接种质量为灭菌滤液的3%,28~41℃密闭发酵培养15天,每36h放气1次,得发酵液;

(4)取发酵液重量8.5%的脱味剂a,脱味剂a重量5.5%的脱味剂b,向脱味剂b中逐渐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直至调成糊状,加热至全部熔化成胶状,冷却至50℃时加入脱味剂a,混合均匀,在50℃时滴入11.5%的cacl2溶液中,反应25min,得到凝胶颗粒,将凝胶颗粒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次后,加入步骤(3)所得发酵液中,以氢氧化钠调节发酵液ph至6,在37.5℃下反应24h,所述脱味剂a是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按照等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脱味剂b是deae-纤维素、海藻酸钙、k-角叉菜按照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5%,得到混合物干膏;

(6)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7)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酒石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0℃下干燥3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8)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25%、冻干草莓粉25%、酒石酸25%、混合物干粉16%、pvp(聚乙烯吡咯烷酮)4%、pvac(聚醋酸乙烯酯)2%、无水食用乙醇1%、peg6000(聚乙二醇6000)2%;

(9)将混匀后的混合物按照1.0g/片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所述步骤(3),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目比是5∶6∶6∶8。

实施例5

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与水充分混匀备用,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葛根10%、香橼5%、铁皮石斛浆液10%、甘草4%、竹叶4%、余量为水;

(2)向混合物中加入3倍量的水,30℃提取1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3倍量的水,30℃提取1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接种至步骤(2)中的灭菌滤液中,接种质量为灭菌滤液的3%,28~41℃密闭发酵培养15天,每36h放气1次,得发酵液;

(4)取发酵液重量8.5%的脱味剂a,脱味剂a重量5.5%的脱味剂b,向脱味剂b中逐渐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直至调成糊状,加热至全部熔化成胶状,冷却至50℃时加入脱味剂a,混合均匀,在50℃时滴入11.5%的cacl2溶液中,反应25min,得到凝胶颗粒,将凝胶颗粒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次后,加入步骤(3)所得发酵液中,以氢氧化钠调节发酵液ph至6,在37.5℃下反应24h,所述脱味剂a是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按照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脱味剂b是deae-纤维素、海藻酸钙按照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5%,得到混合物干膏;

(6)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7)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酒石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0℃下干燥3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8)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15%、冻干草莓粉35%、酒石酸25%、混合物干粉16%、pvp(聚乙烯吡咯烷酮)4%、pvac(聚醋酸乙烯酯)2%、无水食用乙醇1%、peg6000(聚乙二醇6000)2%;

(9)将混匀后的混合物按照1.0g/片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所述步骤(3),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目比是5∶6∶6∶8。

实施例6

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与水充分混匀备用,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葛根10%、香橼5%、铁皮石斛浆液10%、甘草4%、竹叶4%、余量为水;

(2)向混合物中加入3倍量的水,30℃提取1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3倍量的水,30℃提取1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接种至步骤(2)中的灭菌滤液中,接种质量为灭菌滤液的3%,28~41℃密闭发酵培养15天,每36h放气1次,得发酵液;

(4)取发酵液重量8.5%的脱味剂a,脱味剂a重量5.5%的脱味剂b,向脱味剂b中逐渐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直至调成糊状,加热至全部熔化成胶状,冷却至50℃时加入脱味剂a,混合均匀,在50℃时滴入11.5%的cacl2溶液中,反应25min,得到凝胶颗粒,将凝胶颗粒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次后,加入步骤(3)所得发酵液中,以氢氧化钠调节发酵液ph至6,在37.5℃下反应24h,所述脱味剂a是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脱味剂b是海藻酸钙、k-角叉菜按照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5%,得到混合物干膏;

(6)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7)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酒石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0℃下干燥3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8)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15%、冻干草莓粉25%、酒石酸35%、混合物干粉21%、pvp(聚乙烯吡咯烷酮)4%、pvac(聚醋酸乙烯酯)2%、无水食用乙醇1%、peg6000(聚乙二醇6000)2%;

(9)将混匀后的混合物按照1.0g/片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所述步骤(3),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目比是5∶6∶6∶8。

实施例7

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与水充分混匀备用,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葛根12.5%、香橼7.5%、铁皮石斛浆液12.5%、甘草6%、竹叶6%、余量为水;

(2)向混合物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接种至步骤(2)中的灭菌滤液中,接种质量为灭菌滤液的6.5%,28~41℃密闭发酵培养20天,每48h放气1次,得发酵液;

(4)取发酵液重量8.5%的脱味剂a,脱味剂a重量5.5%的脱味剂b,向脱味剂b中逐渐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直至调成糊状,加热至全部熔化成胶状,冷却至50℃时加入脱味剂a,混合均匀,在50℃时滴入11.5%的cacl2溶液中,反应25min,得到凝胶颗粒,将凝胶颗粒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次后,加入步骤(3)所得发酵液中,以氢氧化钠调节发酵液ph至6,在37.5℃下反应24h,所述脱味剂a是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脱味剂b是deae-纤维素;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8.5%,得到混合物干膏;

(6)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7)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酒石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2.5℃下干燥4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8)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17%、冻干草莓粉27%、酒石酸27%、混合物干粉16%、pvp(聚乙烯吡咯烷酮)5%、pvac(聚醋酸乙烯酯)3.5%、无水食用乙醇1.5%、peg6000(聚乙二醇6000)3%;

(9)将混匀后的混合物按照1.0g/片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所述葛根、香橼、甘草、竹叶,分别是葛根、香橼、甘草、竹叶的干粉。

所述步骤(3),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目比是5∶6∶6∶8。

实施例8

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与水充分混匀备用,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葛根12.5%、香橼7.5%、铁皮石斛浆液12.5%、甘草6%、竹叶6%、余量为水;

(2)向混合物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接种至步骤(2)中的灭菌滤液中,接种质量为灭菌滤液的6.5%,28~41℃密闭发酵培养20天,每48h放气1次,得发酵液;

(4)取发酵液重量8.5%的脱味剂a,脱味剂a重量5.5%的脱味剂b,向脱味剂b中逐渐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直至调成糊状,加热至全部熔化成胶状,冷却至50℃时加入脱味剂a,混合均匀,在50℃时滴入11.5%的cacl2溶液中,反应25min,得到凝胶颗粒,将凝胶颗粒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次后,加入步骤(3)所得发酵液中,以氢氧化钠调节发酵液ph至6,在37.5℃下反应24h,所述脱味剂a是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脱味剂b是deae-纤维素;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8.5%,得到混合物干膏;

(6)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7)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酒石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2.5℃下干燥4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8)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17%、冻干草莓粉27%、酒石酸27%、混合物干粉16%、pvp(聚乙烯吡咯烷酮)5%、pvac(聚醋酸乙烯酯)3.5%、无水食用乙醇1.5%、peg6000(聚乙二醇6000)3%;

(9)将混匀后的混合物按照1.0g/片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所述步骤(2)的灭菌,是高压蒸汽灭菌,其温度为115℃,时间为11.5分钟,压力为118mpa,并在灭菌后迅速将混合液冷却至36℃

所述步骤(3),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目比是5∶6∶6∶8。

实施例9

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与水充分混匀备用,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葛根12.5%、香橼7.5%、铁皮石斛浆液12.5%、甘草6%、竹叶6%、余量为水;

(2)向混合物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接种至步骤(2)中的灭菌滤液中,接种质量为灭菌滤液的6.5%,28~41℃密闭发酵培养20天,每48h放气1次,得发酵液;

(4)取发酵液重量8.5%的脱味剂a,脱味剂a重量5.5%的脱味剂b,向脱味剂b中逐渐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直至调成糊状,加热至全部熔化成胶状,冷却至50℃时加入脱味剂a,混合均匀,在50℃时滴入11.5%的cacl2溶液中,反应25min,得到凝胶颗粒,将凝胶颗粒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次后,加入步骤(3)所得发酵液中,以氢氧化钠调节发酵液ph至6,在37.5℃下反应24h,所述脱味剂a是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脱味剂b是deae-纤维素;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发酵液先浓缩成湿浸膏,再将湿浸膏放入冰箱冷冻12小时,将冷冻后的浸膏在﹣37.5℃,4.25×10-5mpa的真空度下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8.5%,得到混合物干膏;

(6)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7)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酒石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2.5℃下干燥4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8)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17%、冻干草莓粉27%、酒石酸27%、混合物干粉16%、pvp(聚乙烯吡咯烷酮)5%、pvac(聚醋酸乙烯酯)3.5%、无水食用乙醇1.5%、peg6000(聚乙二醇6000)3%;

(9)将混匀后的混合物按照1.0g/片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所述步骤(3),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目比是5∶6∶6∶8。

实施例10

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与水充分混匀备用,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葛根12.5%、香橼7.5%、铁皮石斛浆液12.5%、甘草6%、竹叶6%、余量为水;

(2)向混合物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接种至步骤(2)中的灭菌滤液中,接种质量为灭菌滤液的6.5%,28~41℃密闭发酵培养20天,每48h放气1次,得发酵液;

(4)取发酵液重量8.5%的脱味剂a,脱味剂a重量5.5%的脱味剂b,向脱味剂b中逐渐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直至调成糊状,加热至全部熔化成胶状,冷却至50℃时加入脱味剂a,混合均匀,在50℃时滴入11.5%的cacl2溶液中,反应25min,得到凝胶颗粒,将凝胶颗粒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次后,加入步骤(3)所得发酵液中,以氢氧化钠调节发酵液ph至6,在37.5℃下反应24h,所述脱味剂a是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脱味剂b是deae-纤维素;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8.5%,得到混合物干膏;

(6)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7)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柠檬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2.5℃下干燥4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8)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17%、冻干草莓粉27%、柠檬酸27%、混合物干粉16%、pvp(聚乙烯吡咯烷酮)5%、pvac(聚醋酸乙烯酯)3.5%、无水食用乙醇1.5%、peg6000(聚乙二醇6000)3%;

(9)将混匀后的混合物按照1.0g/片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所述步骤(3),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目比是5∶6∶6∶8。

对比例1

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与水充分混匀备用,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葛根12.5%、香橼7.5%、铁皮石斛浆液12.5%、甘草6%、竹叶6%、余量为水;

(2)向混合物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提取液重量8.5%的脱味剂a,脱味剂a重量5.5%的脱味剂b,向脱味剂b中逐渐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直至调成糊状,加热至全部熔化成胶状,冷却至50℃时加入脱味剂a,混合均匀,在50℃时滴入11.5%的cacl2溶液中,反应25min,得到凝胶颗粒,将凝胶颗粒取出,用蒸馏水冲洗2次后,加入步骤(3)所得发酵液中,以氢氧化钠调节提取液ph至6,在37.5℃下反应24h,所述脱味剂a是柚皮苷酶和柠檬苦素脱氢酶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脱味剂b是deae-纤维素;

(4)将脱味后的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8.5%,得到混合物干膏;

(5)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6)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酒石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2.5℃下干燥4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7)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17%、冻干草莓粉27%、酒石酸27%、混合物干粉16%、pvp(聚乙烯吡咯烷酮)5%、pvac(聚醋酸乙烯酯)3.5%、无水食用乙醇1.5%、peg6000(聚乙二醇6000)3%;

(8)将混匀后的混合物按照1.0g/片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将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较,差别在于本对比例未使用复合菌种对提取液进行发酵,其他步骤相同。

对比例2

一种复合解酒泡腾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取葛根、香橼、铁皮石斛浆液、甘草、竹叶,与水充分混匀备用,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葛根12.5%、香橼7.5%、铁皮石斛浆液12.5%、甘草6%、竹叶6%、余量为水;

(2)向混合物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4倍量的水,40℃提取1.75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灭菌备用;

(3)取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接种至步骤(2)中的灭菌滤液中,接种质量为灭菌滤液的6.5%,28~41℃密闭发酵培养20天,每48h放气1次,得发酵液;

(5)将步骤(4)得到的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8.5%,得到混合物干膏;

(6)将混合物干膏粉碎,过120目筛,得混合物干粉;

(7)取碳酸钠、冻干草莓粉、酒石酸、混合物干粉、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ac(聚醋酸乙烯酯),分别粉碎,于42.5℃下干燥4h,过100目筛,混合备用;

(8)将干燥后的原料,与无水食用乙醇、peg6000(聚乙二醇6000)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匀后备用:碳酸钠17%、冻干草莓粉27%、酒石酸27%、混合物干粉16%、pvp(聚乙烯吡咯烷酮)5%、pvac(聚醋酸乙烯酯)3.5%、无水食用乙醇1.5%、peg6000(聚乙二醇6000)3%;

(9)将混匀后的混合物按照1.0g/片压制成泡腾片,抽真空包装,即得。

所述步骤(3),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目比是5∶6∶6∶8。

将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较,差别在于本对比例未进行脱味步骤,其他步骤相同。

对比例3:按照专利cn201510187279.3的实施例4制得。

对比例4:按照专利cn201210010419.6的实施例5制得。

将实施例1-10与对比例1-4进行对比:

将各组所得泡腾片用500倍重量的水完全溶解,得到泡腾片崩解液。将300只昆明小鼠分为15组,分别为实施例1-10组、对比例1-4组及空白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使用各组泡腾片崩解液灌胃,灌胃量为0.01ml/g,空白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然后使用50°白酒按照0.02ml/g的比例进行灌胃,每组选10只小鼠测定小鼠3h内醉酒率及醉酒维持时间,每组另10只醉酒小鼠,于白酒灌胃后1.5、3h进行眼球取血,测定各时段血清中的平均乙醇含量,结果如下:

由上数据可知,本发明得到的复合解酒泡腾片能有效降低醉酒率及醉酒时间,并促进乙醇从血液中排出,大幅度降低血清中的乙醇含量。

将对比例1与实施例1进行对比,由数据可知,使用复合菌种对提取液进行发酵可以略微提升泡腾片的解酒效果。

将对比例2与实施例1进行对比,由数据可知,进行脱味步骤可以略微提升泡腾片的解酒效果。

将对比例3、4与实施例1进行对比,由数据可知,本发明的复合解酒泡腾片在降低醉酒率及醉酒时间;促进乙醇从血液中排出;降低血清中的乙醇含量等方面优于现有的解酒泡腾片。

将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泡腾片崩解液的味道对比,实施例1的泡腾片崩解液口感酸甜适中,无苦、涩味;对比例2的泡腾片崩解液口感偏酸,苦、涩味较明显。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