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消肿止痛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56059发布日期:2018-09-29 01:08阅读:15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外用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用消肿止痛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外用药主要用于痈疽疮毒、瘰疬、疥癣、外伤、蛇虫咬伤、烫伤及五官疾患等。根据其不同功用,可将外用药分为消肿解毒药、排脓祛腐药、止血生肌药、燥湿杀虫止痒药及发泡药5类。现有的外用药通常存在毒性大,副作用大,气味刺鼻,且用后效果欠佳,长久使用后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用消肿止痛药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所得外用药具备蜂蜜清香味,无毒副作用,对身体外伤,尤其是对红肿疼痛的治疗效果显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用消肿止痛药,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成分:

冰片,肉桂油,蜂蜜,水杨酸甲酯,苦丁茶,蒲公英,桑叶,天麻,干漆,乌梅,降香;

所述成分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冰片10~15份,肉桂油5~10份,蜂蜜5~10份,水杨酸甲酯3~7份,苦丁茶15~20份,蒲公英15~20份,桑叶20~30份,天麻10~15份,干漆7~13份,乌梅10~15份,降香3~7份。

一种外用消肿止痛药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蜂蜜,加水稀释,控制含水率在45~50%,搅拌加热,加热温度70~85℃,加热时间4~5h,过270目筛,得蜂蜜液体;

(2)按重量份称取苦丁茶、蒲公英、桑叶、天麻、干漆及降香,混合均匀,与酒液按1g:5ml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密封,室温下静置5~7天,取出后,进行用果酒进行熏蒸,控制温度在80~90℃,熏蒸至中药组分含水率在20~25%,取出,自然条件下晾干,粉碎,过30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

(3)按重量份称取冰片和乌梅,碾磨,过300目筛,得冰片和乌梅粉;

(4)按重量份称取肉桂油、水杨酸甲酯,按1:0.5的质量比加入85%的医用酒精,搅拌均匀,过滤去除不容物,依次加入步骤(1)所得蜂蜜液体,步骤(2)所得中药混合粉及步骤(3)所得冰片和乌梅粉,搅拌均匀,按其体积比的20%加入蒸馏水,搅拌加热,加热温度35~50℃,加热时间3~4h,均质,过滤,冷却,封装,得成品外用消肿止痛药。

优选地,步骤(2)所述酒液是黄酒和白酒按2:3的体积比复配而得。

本发明所得外用消肿止痛药为液体制剂,可按现有技术再加工为膏剂。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酒液对中药组分进行炮制后,再用果酒对其进行熏蒸处理,可显著提高中药组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并在成分中添加了蜂蜜液体,改善和提高所制备的外用药的药效和具有的味道,使得其具有蜂蜜的清香味;此外,本发明制备所得外用药不仅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也具有杀虫止痒、化腐排脓、生肌收口、收敛止血的功效;

(2)本发明采用的中药组分和蜂蜜、冰片及其它辅助成分之间相互协同,不仅是制备所得外用药具有显著的治疗鲜果,且无毒副作用,存储期较长,不易变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外用消肿止痛药,包含以下成分:

冰片,肉桂油,蜂蜜,水杨酸甲酯,苦丁茶,蒲公英,桑叶,天麻,干漆,乌梅,降香;

所述成分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冰片10份,肉桂油5份,蜂蜜5份,水杨酸甲酯3份,苦丁茶15份,蒲公英15份,桑叶20份,天麻10份,干漆7份,乌梅10份,降香3份;

一种外用消肿止痛药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蜂蜜,加水稀释,控制含水率在45~50%,搅拌加热,加热温度70℃,加热时间4h,过270目筛,得蜂蜜液体;

(2)按重量份称取苦丁茶、蒲公英、桑叶、天麻、干漆及降香,混合均匀,与酒液按1g:5ml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密封,室温下静置5天,取出后,进行用果酒进行熏蒸,控制温度在80~82℃,熏蒸至中药组分含水率在20~25%,取出,自然条件下晾干,粉碎,过30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其中,所述酒液是黄酒和白酒按2:3的体积比复配而得;

(3)按重量份称取冰片和乌梅,碾磨,过300目筛,得冰片和乌梅粉;

(4)按重量份称取肉桂油、水杨酸甲酯,按1:0.5的质量比加入85%的医用酒精,搅拌均匀,过滤去除不容物,依次加入步骤(1)所得蜂蜜液体,步骤(2)所得中药混合粉及步骤(3)所得冰片和乌梅粉,搅拌均匀,按其体积比的20%加入蒸馏水,搅拌加热,加热温度35℃,加热时间4h,均质,过滤,冷却,封装,得成品外用消肿止痛药;

制备所得外用药不仅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也具有杀虫止痒、化腐排脓、生肌收口、收敛止血的功效,无毒副作用,存储期较长,不易变质。

实施例2

一种外用消肿止痛药,包含以下成分:

冰片,肉桂油,蜂蜜,水杨酸甲酯,苦丁茶,蒲公英,桑叶,天麻,干漆,乌梅,降香;

所述成分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冰片15份,肉桂油10份,蜂蜜10份,水杨酸甲酯7份,苦丁茶20份,蒲公英20份,桑叶30份,天麻15份,干漆13份,乌梅15份,降香7份;

一种外用消肿止痛药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蜂蜜,加水稀释,控制含水率在45~50%,搅拌加热,加热温度85℃,加热时间5h,过270目筛,得蜂蜜液体;

(2)按重量份称取苦丁茶、蒲公英、桑叶、天麻、干漆及降香,混合均匀,与酒液按1g:5ml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密封,室温下静置7天,取出后,进行用果酒进行熏蒸,控制温度在88~90℃,熏蒸至中药组分含水率在20~25%,取出,自然条件下晾干,粉碎,过30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其中,所述酒液是黄酒和白酒按2:3的体积比复配而得;

(3)按重量份称取冰片和乌梅,碾磨,过300目筛,得冰片和乌梅粉;

(4)按重量份称取肉桂油、水杨酸甲酯,按1:0.5的质量比加入85%的医用酒精,搅拌均匀,过滤去除不容物,依次加入步骤(1)所得蜂蜜液体,步骤(2)所得中药混合粉及步骤(3)所得冰片和乌梅粉,搅拌均匀,按其体积比的20%加入蒸馏水,搅拌加热,加热温度50℃,加热时间3h,均质,过滤,冷却,封装,得成品外用消肿止痛药。

实施例3

一种外用消肿止痛药,包含以下成分:

冰片,肉桂油,蜂蜜,水杨酸甲酯,苦丁茶,蒲公英,桑叶,天麻,干漆,乌梅,降香;

所述成分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冰片13份,肉桂油8份,蜂蜜8份,水杨酸甲酯5份,苦丁茶17份,蒲公英17份,桑叶25份,天麻13份,干漆10份,乌梅12份,降香5份;

一种外用消肿止痛药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蜂蜜,加水稀释,控制含水率在45~50%,搅拌加热,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3,过270目筛,得蜂蜜液体;

(2)按重量份称取苦丁茶、蒲公英、桑叶、天麻、干漆及降香,混合均匀,与酒液按1g:5ml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密封,室温下静置6天,取出后,进行用果酒进行熏蒸,控制温度在80~90℃,熏蒸至中药组分含水率在20~25%,取出,自然条件下晾干,粉碎,过300目筛,得中药混合粉;其中,所述酒液是黄酒和白酒按2:3的体积比复配而得;

(3)按重量份称取冰片和乌梅,碾磨,过300目筛,得冰片和乌梅粉;

(4)按重量份称取肉桂油、水杨酸甲酯,按1:0.5的质量比加入85%的医用酒精,搅拌均匀,过滤去除不容物,依次加入步骤(1)所得蜂蜜液体,步骤(2)所得中药混合粉及步骤(3)所得冰片和乌梅粉,搅拌均匀,按其体积比的20%加入蒸馏水,搅拌加热,加热温度43℃,加热时间3h,均质,过滤,冷却,封装,得成品外用消肿止痛药;

制备所得外用药,不仅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也具有杀虫止痒、化腐排脓、生肌收口、收敛止血的功效,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存储期较长,不易变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