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NF运动轨迹训练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2287发布日期:2018-07-20 18:3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nf运动轨迹训练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脑卒中、脑外伤后导致偏瘫以及脊髓髓伤后导致截瘫患者的康复训练设备主要是康复训练机器人,该机器人模拟人体正常单一运动,从而进行重复训练,但设备价格昂贵,康复效果一般,无法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pnf运动轨迹训练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康复设备价格昂贵,康复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pnf运动轨迹训练机构,它包括定位座、绕杆支座、绕杆、齿轮组、二个力矩电机和二个脚裸带动鞋;其中齿轮组包括大齿轮与小齿轮;定位座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有力矩电机,两个力矩电机对称设置,每个力矩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绕杆为弯折型且由第一段与第二段连接制成一体,大齿轮安装在绕杆的第一段上,绕杆的第一段的底端安装在绕杆支座内,绕杆支座对称安装在定位座的上底面上,力矩电机的输出轴与绕杆支座平行,绕杆的第二段的一端与脚裸带动鞋的铰接耳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的传动比为1:5。

作为优选,绕杆的第二段为伸缩杆,且绕杆的第二段的长度为250-450mm。

作为优选,定位座为四棱台体,其中定位座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为长方形,定位座的侧面为等腰梯形,侧面与下底面之间的角度为30°-60°

作为优选,脚裸带动鞋为塑料鞋,脚裸带动鞋的内部贴有硅胶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基于pnf运动原理通过pnf运动轨迹来实现屈弯,对病人的运动感觉、姿势感觉刺激更强,更有利于促进相应肌肉或肌群以正常运动模式进行收缩,所以更有利于患者正常运动功能的恢复。2、对于下肢康复训练,本发明不仅可以完成康复训练设备包括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并进一步在其中对运动轨迹进行优化,这种pnf轨迹的运动更符合人体发育学原理,对运动觉、姿势感觉刺激更强,更有利于促进相应肌肉或肌群以正常运动模式进行收缩,所以更有利于患者正常运动功能的恢复。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座;2-绕杆支座;3-绕杆;4-大齿轮;5-小齿轮;6-力矩电机;7-脚裸带动鞋;3-1-第一段;3-2-第二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定位座1、绕杆支座2、绕杆3、齿轮组、二个力矩电机6和二个脚裸带动鞋7;其中齿轮组包括大齿轮4与小齿轮5;定位座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有力矩电机6,两个力矩电机6对称设置,每个力矩电机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小齿轮5,小齿轮5与大齿轮4啮合,绕杆3为弯折型且由第一段3-1与第二段3-2连接制成一体,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角度为40°-90°,大齿轮4安装在绕杆3的第一段3-1上,绕杆3的第一段3-1的底端安装在绕杆支座2内,绕杆支座2对称安装在定位座1的上底面上,绕杆支座2与定位座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为30°-60°,力矩电机6的输出轴与绕杆支座2平行,绕杆3的第二段3-2的一端与脚裸带动鞋7的铰接耳铰接。

使用时,使用者的脚放置在脚裸带动鞋7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绕杆3的第二段3-2与脚裸带动鞋7的之间的角度,当铰接耳与地平面成45°,第一段3-3-1与第二段3-3-2之间为90°时为优选参数,通过力矩电机6驱动小齿轮5转动,力矩电机6的参数为220v、40w、每分钟转动2.5转,小齿轮5与大齿轮4啮合(传动比5:1),大齿轮4带动绕杆3(相当于曲轴)运动,绕杆3带动脚裸带动鞋7及康复患者的下肢做圆周运动,其中绕杆3的第一段与第二段连接点即为脚裸带动鞋7圆周运动轨迹的圆心,绕杆3的第二段为圆周运动轨迹的半径,圆周运动轨迹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5°,通过上述参数的设置,患者的下肢能够实现pnf运动,即膝关节、髋关节(颈干角)在0-120度之间屈曲的同时,髋关节(矢状轴)做与膝关节、髋关节(颈干角)屈曲角度呈5:2的角度内收。

康复患者的下肢做圆周运动时(仰卧位或者站立位时膝关节、髋关节呈伸直状态、此时角度颈干角为180°),取四个运动时间点如下:

1、膝关节、髋关节(颈干角)屈曲45度时,髋关节(矢状轴)呈18度(大腿与骨盆平面所成的角度为72°)内收;

2、膝关节、髋关节(颈干角)屈曲60度时,髋关节(矢状轴)呈24度内收;

3、膝关节、髋关节(颈干角)屈曲90度时,髋关节(矢状轴)呈36度内收;

4、膝关节、髋关节(颈干角)屈曲120度时,髋关节(矢状轴)呈48度内收。

进一步的,绕杆3的第二段3-2为伸缩杆,且绕杆3的第二段3-2的长度为250-450mm,根据使用者下肢长度以及颈干角的差异,调节绕杆3的长度,达到最佳运动康复效果。

进一步的,定位座1为四棱台体,其中定位座1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为长方形,定位座1的侧面为等腰梯形,侧面与下底面之间的角度为30°-60°,此角度的设置能够达到一个最佳使用舒服的状态。

进一步的,脚裸带动鞋7为塑料鞋,脚裸带动鞋7的内部贴有硅胶层,此结构防止患者康复训练时脚部皮肤磨损。

此机构可站立时使用,也可与床体配合患者卧位使用,卧位使用时可患者通过腿部肌肉的收缩、放松练习,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增强腿部及臀部肌肉、关节及韧带的力量和柔韧性;患者站立位使用时,锻炼小腿及脚踝力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肌体进行有效康复。

本实施例能够实现多关节、多肌群参与整体运动而不是单一肌肉的活动,增强了关节的运动性,稳定性,控制能力以及如何完成一复合动作的技巧,同时利用了运动觉,姿势感觉等刺激增强有关神经肌肉反应和促进相应肌肉收缩;其中肢体和躯干的对角线和螺旋形主动、被动、抗阻力运动。运用适当的感觉信息刺激本体感受器,使某些特定的运动模式中的肌群发生收缩,促进功能性运动产生。

临床支持数据:

研究目的:探讨卧位、站位pnf运动轨迹训练机构对中风病(缺血性)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控制障碍的影响。

方法:80例中风病(缺血性)患者随机分为传统训练组(对照组)与卧位、站位pnf运动轨迹训练(观察组),每组入组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按某某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风病临床路径治疗,对照组应用德国reck公司motomed公司的训练仪做卧位及坐位(motomed训练仪不支持站位训练)屈髋屈膝(无髋关节内收),观察组应用自制卧位、站位pnf运动轨迹训练设备做膝关节、髋关节(颈干角)在0-120度之间屈曲的同时,髋关节(矢状轴)做与膝关节、髋关节(颈干角)屈曲角度呈5:2的角度内收。

评价:下肢运动功能的评价应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l)、步行能力的评价应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日常功能评价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疗后fma-l、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及fim评定结果均优于疗前(p<0.01);观察组疗后fma-l、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及fim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卧位、站位pnf运动轨迹训练可以显著改善中风病(缺血性)后患侧下肢运动功能,而且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屈髋屈膝(无髋关节内收)的治疗。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l(下肢)、fim评分结果比较:

fma-l(下肢)评分比较: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t=0.25;p>0.05);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t=9.49;p<0.001);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t=13.57;p<0.001);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90;p<0.01)。fim评分比较: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t=1.13;p>0.05);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t=41.44;p<0.001);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t=36.08;p<0.001);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86;p<0.01)。(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l(下肢)、fim评分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holden功能性行走分级结果比较无明显差。(z=0.554,p>0.05);治疗后观察组holden功能性行走分级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z=1.98,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lden功能性行走分级结果比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