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9321发布日期:2018-09-21 20:1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近视的康复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



背景技术:

近视一般分为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以及混合性近视。假性近视是在较长时期内用眼过度致使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晶状体厚度增加,调节功能衰退,变凸的晶状体较强的屈折后,物体发射出的光线焦点不再落在视网膜上,而落在视网膜前,导致看视神经感觉到的物体模糊不清。假性近视若不及时缓解,终究会导致眼轴变大而成为真性近视。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假性近视越来越多,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假性近视的预防治疗不及时导致人类近视越来越普遍。目前假性近视的康复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但是已经证明手术治疗康复方法存在较大风险,现有的眼保仪大多不可折叠或者折叠后密封不好,或者折叠后容易导致线路损坏,并且每个人的头部大小不一,大多数眼保仪的适应性较差,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于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包括支架、前面板、后面板、铰接柱,所述支架包括对应于人左眼的左支架、对应于人右眼的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右支架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所述前面板、后面板位于所述支架两侧;所述前面板包括左前面板、右前面板,所述左前面板、右前面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上;所述后面板包括左后面板、右后面板,所述左后面板、右后面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上;所述支架、前面板、后面板呈弧形,还包括弧形过渡板,所述弧形过渡板设置在所述左前面板与右前面板相邻处,所述弧形过渡板的形状为弧形且与所述前面板、后面板的形状相匹配;还包括扣带,所述扣带一端固定在所述左支架或所述左后面板或所述左前面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右支架或所述右后面板或所述右前面板上。

优选地,所述扣带为弹力带。

优选地,所述弧形过渡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左前面板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右前面板与所述支架之间;或者所述弧形过渡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前面板,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左前面板与所述支架之间。

优选地,所述弧形过渡板通过连接板铰接在所述铰接柱上。

优选地,至少包括两块水平设置的所述连接板,还包括竖直连接板,所述竖直连接板上设置有过桥孔。

优选地,还包括激光发生器,所述激光发生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激光出射柱,所述激光出射柱用于设置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中弧形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半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去掉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11、后面板;121、铰接柱;122、连接板;123、连接板;124、弧形过渡板;125、连接板;126、竖直连接板;127、过桥孔;13、支架;14、前面板;15、显示屏盖板;16、按键开关;17、显示屏;18、灯带;19、固定立柱;21、充电口;22、控制电路板;23、电池;31、激光出射柱一;32、激光出射柱二;33、激光出射柱三;34、激光出射柱四;4、气泵;5、振动马达;6、扣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包括支架13、前面板14、后面板11、铰接柱121,所述支架包括对应于人左眼的左支架、对应于人右眼的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右支架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所述前面板14、后面板11安装在所述支架13两侧;所述前面板包括左前面板、右前面板,所述左前面板、右前面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上;所述后面板包括左后面板、右后面板,所述左后面板、右后面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上;所述支架13、前面板14、后面板11呈弧形。

还包括弧形过渡板124,所述弧形过渡板124设置在所述左前面板与右前面板相邻处,所述弧形过渡板的形状为弧形且与所述前面板、后面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弧形过渡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左前面板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右前面板与所述支架之间;或者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过渡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前面板,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左前面板与所述支架之间。或者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弧形过渡板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板122、连接板123铰接在所述铰接柱上,还包括竖直连接板126,所述竖直连接板上设置有过桥孔127,过桥孔中用来通过电线等,并且根据需要还可以再设置一块连接板125,形成多个通道以便于左支架、右支架两边的线路有序通过铰接处实现左右支架的连接。

如图1所示,还包括扣带6,所述扣带一端固定在所述左支架或所述左后面板或所述左前面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右支架或所述右后面板或所述右前面板上,优选地,所述扣带为弹力带。

如图1所示,在前面板上还设置有固定立柱19作为支撑,以便于将前面板固定在支架13上并保证前面板与之间的位置固定不变,避免前面板受压损坏支架上的零件。

还包括激光发生器,所述激光发生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激光出射柱,所述激光出射柱用于设置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如图1、图4所示,所述激光出射柱为装设在所述左支架13、右支架11上的中空圆柱,所述激光出射柱靠近铰接柱附近且大致分布与人眼睛周围的眼角上方位置、下方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含有四个激光出射孔:激光出射孔一31、激光出射孔二32、激光出射孔三33、激光出射孔四34,所述激光出射孔一31对应于眼睛周围的丝竹空穴,激光出射孔二32对应于眼睛周围的攒竹穴、激光出射孔三33对应于眼睛周围的睛明穴、激光出射孔四34对应于眼睛周围的瞳子髎穴。所述激光发生器产生的激光经由激光出射柱射出分别照射在竹空穴、瞳子髎穴、攒竹穴、睛明穴上。

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与人体头部接触的柔性材料比如真皮包裹的海绵,还包括振动马达5,所述振动马达设置在所述左后面板、右后面板上的最外端均,分别带动左后面板、右后面板振动,按摩眼部周围组织,特别是按摩眼眶。

还包括气泵,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气泵4,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与人体头部太阳穴接触的气囊。

还包括控制电路板22、显示屏17、显示屏盖板15、按键开关16,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所述按键开关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一侧,所述显示屏盖板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上,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安装所述显示屏盖板的安装孔。

还包括灯带18,所述灯带设置在所述前面板的下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充电口21、电池23,所述充电口设置在所述支架边沿,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电池用于给激光发生器、振动马达、气泵、控制电路板、灯带等供电,方便使用,在使用时不至于因为需要电源线而受制于电源线导致使用人行动不方便。

本发明将左支架、右支铰接连接,适应不同脸型的人群,并在架铰接处设置弧形过渡板,形成过渡空间,避免内部电线外露,增加了内部线路的安全性,同时也更美观。激光出射柱设置在睛明穴、瞳子髎穴、丝竹空穴、攒竹穴处,这些穴位处分布有大量的神经,激光可以深入穴位深处有效地对穴位处的神经进行刺激,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活化视神经细胞,对视力恢复及眼保健理疗效果明显。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