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72061发布日期:2018-08-28 22:33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瘫西医称为面神经炎,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其病因80%以上为病毒感染而发病,发展期为5~6天,其它外伤、炎症等亦可发病,其中以带状疱疹病毒最为严重,也是最为难治的一种。

目前的治疗方法,西医以抗病毒和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并不能使受损伤的面神经恢复,营养神经的药物也不能使其恢复,往往急性期转到中医科进行针灸和中药治疗。

中医针灸、电针、中药治疗效果缓慢,较轻者可治愈,重者很难治愈,针灸和电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比如面部痉挛,很难治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纯天然中药材及其配比,制备出一种方法简单,疗效高,价格低廉,不留后遗症的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配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配方,包括外用中药配方和内服中药配方,所述外用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黄芥子8~12g、斑螯0.8~1.2g、大皂角0.8~1.2g、麝香0.08~0.12g;所述内服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白附子8~12g、金蝎4~6g、僵蚕8~12g、钩藤13~17g、防风8~12g、蝉蜕8~12g、白芷8~12g、白芍13~17g、地龙13~17g、黄芪18~22g、川芎18~22g、丹参13~17g、甘草4~6g。

进一步地,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配方,包括外用中药配方和内服中药配方,所述外用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黄芥子10g、斑螯1g、麝香0.1g;所述内服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白附子10g、金蝎5g、僵蚕10g、钩藤15g、防风10g、蝉蜕10g、白芷10g、白芍15g、地龙15g、黄芪20g、川芎20g、丹参15g、甘草5g。

进一步地,在使用外用中药配方和内服中药配方之前需要配合使用针刺的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针刺为用三棱针以雀啄式点刺;点刺位置为患侧面部口腔九个点,分别为咬合线上平行线三个点、咬合线平行线三个点、咬合线下平行线三个点,各点间距0.5厘米,点刺时注意避开腮腺口,以点刺出血为度。

进一步地,所述外用中药配方在使用时,用温水调和后贴敷患侧阳白、上关、地仓、翳风穴位,6~8小时取下。以上针刺与外敷药为一次疗程,间隔14天为一个疗程。初发病者1~2个疗程即可治愈。

进一步地,所述内服中药配方中剂量为一日剂量,用水煎服,分早晚二次服用,连服10~12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组分的重量份比称取各组分;

2)将上述外用中药配方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粹、研磨成外用中药粉末,外用中药粉末的粒径为100~150目,再用温水调和均匀得外用中药配方;

3)将上述内服中药配方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粹、研磨成内服中药粉末,内用中药粉末的粒径为100~150目,得内服中药配方。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中药组合配方精选合适的纯天然中药材及其配比,各组分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治疗面瘫,同时本申请中的配方组成是针对配合必须同时使用的针刺进行的研发结果,效果显著,治疗中一是针刺,二是外用中药是局部治疗,为本方法的主要治疗方法,以激活面部神经,使受损的面部气通、血通、经络通而得以恢复;三内服中药是辅助治疗,是全身治疗,主要是活血、化瘀、通络、熄风,达到全身调理,增强疗效的目的。本方法简单,疗效高,价格低廉,不留后遗症,病人不需要住院和天天到门诊治疗。针刺过程一分钟之内即可完成,贴上外敷药,带内服药回家服用即可。若一疗程治疗完毕,完全恢复,则不需要复诊,如未恢复,则14天后再来复诊,大多数患者一次即可治愈。每疗程共计945元,本病最佳治疗时间15天内,时间长的患者治愈时间相对较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配方,包括外用中药配方和内服中药配方,所述外用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黄芥子10g、斑螯1g、大皂角1g、麝香0.1g;所述内服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白附子10g、金蝎5g、僵蚕10g、钩藤15g、防风10g、蝉蜕10g、白芷10g、白芍15g、地龙15g、黄芪20g、川芎20g、丹参15g、甘草5g。

本发明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组分的重量份比称取各组分;

2)将上述外用中药配方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粹、研磨成外用中药粉末,外用中药粉末的粒径为100~150目,再用温水调和均匀得外用中药配方;

3)将上述内服中药配方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粹、研磨成内服中药粉末,内用中药粉末的粒径为100~150目,得内服中药配方。

实施例2,本发明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配方,包括外用中药配方和内服中药配方,所述外用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黄芥子8g、斑螯0.8g、大皂角0.8g、麝香0.08g;所述内服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白附子8g、金蝎4g、僵蚕8g、钩藤13g、防风8g、蝉蜕8g、白芷8g、白芍13g、地龙13g、黄芪18g、川芎18g、丹参13g、甘草4g。

本发明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组分的重量份比称取各组分;

2)将上述外用中药配方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粹、研磨成外用中药粉末,外用中药粉末的粒径为100~150目,再用温水调和均匀得外用中药配方;

3)将上述内服中药配方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粹、研磨成内服中药粉末,内用中药粉末的粒径为100~150目,得内服中药配方。

实施例3,本发明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配方,包括外用中药配方和内服中药配方,所述外用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黄芥子12g、斑螯1.2g、大皂角1.2g、麝香0.12g;所述内服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白附子12g、金蝎6g、僵蚕12g、钩藤17g、防风12g、蝉蜕12g、白芷12g、白芍17g、地龙17g、黄芪22g、川芎22g、丹参17g、甘草6g。

本发明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组分的重量份比称取各组分;

2)将上述外用中药配方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粹、研磨成外用中药粉末,外用中药粉末的粒径为100~150目,再用温水调和均匀得外用中药配方;

3)将上述内服中药配方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粹、研磨成内服中药粉末,内用中药粉末的粒径为100~150目,得内服中药配方。

本发明临床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1

孙某,男,45岁,山东济南人,工作于某航空管制中心,口眼歪斜三个月,在某省中医院支付医疗费3万多余元,治疗无效后来诊。患者三月前,耳部、面部出现疱疹后,引起面部左侧头纹消失,眼裂0.3厘米,怕风流泪,鼓腮漏气,喝水漏水,吃饭塞食,头晕耳鸣,听力下降,诊断为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口眼歪斜。

治疗:点刺患侧口腔内九个点位,外敷中药阳白、上关、地仓、翳风四穴位,敷外用中药配方8小时取下,用红霉素软膏涂抹贴药部位连续三日,然后带12剂内服中药,回家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14天复诊。

14天复诊患侧头纹无动,眼裂0.2厘米,流泪减轻,鼓腮漏气漏水,塞食减轻。同法二次治疗。

14天后再来复诊,患侧头纹微动,眼能闭但无力,鼓腮漏气漏水,塞食减轻。同法三次治疗。

14天后再来复诊,患侧头纹能动,眼能较好闭合,鼓腮略漏气漏水,不塞食。同法四次治疗。

14天后再来复诊,头纹、眼闭合,鼓腮基本正常,头晕耳鸣,大有好转。同法五次治疗。

14天后电话回访,面部痊愈,继续用营养神经药物康复治疗后痊愈。

病例2

李某,男,51岁,山东菏泽人,口眼歪斜五个月,在某省中医院支付医疗费3万多余元,治疗无效后来诊。患者五月前,面耳部出现疱疹后,引起左侧头纹消失,眼裂0.2厘米,流泪,鼓腮漏气,喝水漏水,吃饭塞食,头晕耳鸣,诊断为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口眼歪斜。

治疗:点刺患侧口腔内九个点位,外敷中药阳白、上关、地仓、翳风四穴位,敷外用中药配方8小时取下,用红霉素软膏涂抹贴药部位连续三日,然后带12剂内服中药,回家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14天复诊。

14天复诊,患侧头纹微动,眼能闭但无力,流泪减轻,鼓腮漏气漏水,塞食减轻。同法二次治疗。

14天后再来复诊,患侧头纹尚可,眼不流泪,鼓腮漏气,漏水略差。同法三次治疗。

14天后再来复诊,患侧头纹能动,眼能闭,基本正常鼓腮不漏气漏水。同法四次治疗。

14天后电话回访痊愈。

病例3

白某,女,85岁,山东济南人,口眼歪斜六天,六天前突感风寒而致患者面部左侧头纹消失,眼裂0.3厘米,眼皮下垂流泪,诊断为病毒性口眼歪斜。

治疗:点刺患侧口腔内九个点位,外用中药外敷阳白、上关、地仓、翳风四穴位,敷外用中药配方8小时取下,用红霉素软膏涂抹贴药部位,连用三日,然后带12剂内服中药,回家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14天复诊。

14天后再来复诊,患侧头纹能动,眼能闭,流泪好转,鼓腮略漏气,略漏水,不塞饭。同法二次治疗。

14天后电话回访痊愈。

病患4

张某,男,16岁,山东齐河人,口眼歪斜十三天来诊,十三天前外感风寒,致患者面部左侧头纹消失,眼裂0.2厘米流泪,鼓腮漏气,喝水漏水,吃饭塞食,诊断左侧口眼歪斜。

治疗:点刺患侧口腔内九个点位,外用中药外敷阳白、上关、地仓、翳风四穴位,敷外用中药配方8小时取下,用红霉素软膏涂抹贴药部位,连用三日,然后带10剂内服中药,回家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14天后痊愈。

另外,本申请的发明人从事医药事业50年,本申请方法一方面得益于前辈的传承,另一方面在于此后不断的探索才得以升华和完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