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痘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2417发布日期:2018-07-20 18:3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痘组合物。



背景技术:

祛痘是利用一定的方法消除青春痘的过程。痘是痤疮的俗称,又叫“青春痘”、“暗疮”、或“粉刺”,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皮肤病。这种皮肤病常发于青春期,人们体内荷尔蒙会刺激毛发生长,促进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毛发和皮脂腺因此堆积许多物质,引发马空堵塞、炎症等问题,并伴有痘痘肌肤。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加上环境污染,化妆品使用不当等问题,导致青春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的人群也在不同年龄层有增长的趋势。而且痘痘多发于面部、前胸和上背部等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病程长、易复发,常表现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或炎性丘疹,严重的会有脓包、结节、囊肿等。如果炎症明显更会引起疼痛或触痛,并伴有皮脂溢出,不仅严重影响人体面部的美观,还影响人的社交及心理,使患者出现不自信、尴尬、失落、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因此,祛痘是爱美人士的重要的护肤过程。

目前市售很多宣称具有祛痘功效的产品,虽然大部分能在短时间内起到杀菌和消炎的作用,但对皮肤的刺激性大,痘痘容易反复发作,而且有效成分吸收差,导致效果不明显;还有一些祛痘产品祛痘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影响外貌,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提供一种祛痘组合物,能很好的透过皮肤被吸收,通过疏通毛孔、抑菌消炎、平衡油脂、促进新陈代谢的途径,发挥有效的祛痘效果,并有效改善痘痘部位的色素沉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祛痘组合物,含有如下所述的原料:马齿苋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薄荷提取物和贯叶连翘提取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马齿苋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薄荷提取物和贯叶连翘提取物的质量之比为(1~10):(1~10):(1~10):(1~1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祛痘组合物还含有如下所述的原料:白柳树皮提取物、山柰根提取物、银耳提取物、白术根茎提取物和鱼腥草提取物,所述的白柳树皮提取物、山柰根提取物、银耳提取物、白术根茎提取物和鱼腥草提取物的质量之比为(1~10):(1~10):(1~10):(1~10):(1~10)。

本发明所述的祛痘组合物可以作为一种功效添加剂添加在化妆品常用的基质或载体中,其中所述化妆品为面膜、膏霜、啫喱、乳液、精华液、喷雾、爽肤水等,而且在化妆品中的添加量为0.1%~1%。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祛痘膏,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氢化聚异丁烯1~5%、鲸蜡硬脂醇1~3%、油橄榄果油1~2%、聚二甲基硅氧烷1~2%、牛油果树果脂0.1~1%、聚山梨醇酯-600.1~1%、山梨坦硬脂酸酯0.1~0.5%、甘油硬脂酸酯0.1~1%、peg-100硬脂酸酯0.1~1%、乳香油0.01~0.1%、甘油1~5%、1,3-丙二醇1~5%、甘油聚醚-261~3%、透明质酸钠0.01~0.1%、生育酚乙酸酯0.1~1%、甘油辛酸酯0.1~0.5%、辛酰羟肟酸0.1~0.5%、1,2-戊二醇0.1~1%、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1~0.5%、对羟基苯乙酮0.1~0.5%、三乙醇胺0.1~0.5%、黄原胶0.05~0.2%、上述所述的具有祛痘功效的组合物0.1~1%、水余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祛痘组合物经发明人大量的试验和研究,精选马齿苋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薄荷提取物和贯叶连翘提取物,并得到最佳的质量之比,能够很好的透过皮肤表层而被吸收,进入深层;富含的多种功效成分互相调和、协同,可以起到剥离老化角质、疏通毛孔、抑菌消炎、控油、促进新陈代谢、清除因青春痘引起的色素沉着的全方位多角度作用,具有优良的祛痘护肤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或条件,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对组合物的部分成分作如下简要介绍:

马齿苋提取物能滋润肌肤,减少过多的死皮和角质层生成,并有抗菌和舒缓痘痘肌肤的功效;甘草根提取物能抑制酪氨酸酶和多巴色素互变酶的活性,进而减少色素沉着,起到美白作用;薄荷提取物具有清热的作用,不仅能清洁肌肤,还能清除黑头和粉刺,并减少肌肤瘙痒;贯叶连翘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本发明将这四种成分互相调和、协同,可以实现剥离老化角质、疏通毛孔、抑菌消炎、调节水油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清除因青春痘引起的色素沉着的多重护肤效果,实现祛痘护肤的目的。此外,银耳提取物不仅具有抗过敏、抗衰老作用,还具有良好的保湿作用,并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增加肌肤的弹性;鱼腥草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维持肌肤表面的微生态平衡,并能增加肌肤的抗过敏性。与白柳树皮提取物、山柰根提取物、白术根茎提取物一起复配马齿苋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薄荷提取物和贯叶连翘提取物,能进一步抑制由痤疮丙酸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痤疮及炎症,同时调节皮肤微环境的ph值,抑制痤疮致病菌群的生长,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湿功能,调节皮肤水油平衡,改善皮肤内环境,抑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过度角化,防止油脂阻塞毛孔导致痤疮形成。还能在皮肤表面形成水化层,滋润皮肤的同时修复皮肤的功能屏障,减少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形成。

实施例1-5

一种祛痘膏,包含如下表的组分: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添加马齿笕提取物。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添加甘草根提取物。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添加薄荷提取物。

对比例4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添加贯叶连翘提取物。

对比例5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祛痘组合物中马齿笕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薄荷提取物和贯叶连翘提取物的质量之比为1:11:1:0.9。

对比例6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未添加白柳树皮提取物。

对比例7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未添加山柰根提取物。

对比例8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未添加银耳提取物。

对比例9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未添加白术根茎提取物。

对比例10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未添加鱼腥草提取物。

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试验

(1)试验样品:实施例1~5制备的祛痘膏、对比例1~10制备的祛痘膏、痤疮丙酸杆菌菌株3组(痤疮患者皮损处分离得到);

(2)试验方法:

①厌氧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将在痤疮患者皮损处分离得到标本接种于thl0培养基中,用气袋法,置于厌氧罐内37℃培养72h,以美蓝作指示剂,钯粒为催化刺。

②厌氧菌的分离

挑取单个菌落,转2块平板,一块置于厌氧罐中,厌氧条件下37℃纯培养;另一块以37℃需氧培养;48h后观察结果。

③厌氧菌的鉴定

需氧培养下无细菌生长;

厌氧培养的平板上出现形态均一、灰白色、细小、直径约1.omm凸起的圆形、边缘稍齐的菌落,将菌落作镜检,镜下可见紫色杆菌。微弯呈棒状或杆状,可一端钝圆,一端变细,着色不深,细胞为单个,可成对排列或排为“人”、“v”等形状。又经耐氧试验、触酶试验、吲哚试验、生化系列试验鉴定为痤疮丙酸杆菌。

④厌氧药敏试验

菌株接种:挑取以上培养的菌落中的1个菌落接种于lb平板培养基上,370c需氧培养24h,将需氧培养24h痤疮丙酸杆菌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冲洗液放入无菌试管中;采用麦氏比浊法比浊,比浊管用前需振摇12次,先比浊至3×108/ml,再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6/ml备用。

lb平板培养基接种:将灭菌的棉棒蘸取菌液,于管壁上挤去多余菌液,在lb平板培养基上均匀涂布,并沿平皿边缘环扫一圈,盖好平皿,干燥2min。将无菌钢杯(直径为6mm)轻放于平板培养基上,加满实施例所得的防治痤疮组合物,放入37℃需氧培养24h,发现平皿内无细菌生长,继续37℃需氧培养24h后见有抑菌圈形成。测抑菌圈直径,将3组抑菌圈直径值取平均值。

试验结果:

中药抗菌药敏等级划分,参照相应抗生素标准”。抑菌环直径>20mm为高敏,10~20mm为中敏,<10mm为耐药,具体观察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从表2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5制备的祛痘膏均具有高敏作用(抑菌圈直径>20mm),而对比例1~5制备的祛痘膏只具有中敏作用(抑菌圈直径10~20mm)。说明马齿笕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薄荷提取物和贯叶连翘提取物能够协同增效,具有优异的抑菌消炎功效。

实施例4-5与实施例1-3对比可见,白柳树皮提取物、山柰根提取物、银耳提取物、白术根茎提取物和鱼腥草提取物的加入大幅度提升了所述祛痘膏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效果;且对比例6-10与实施例4-5对比可见,白柳树皮提取物、山柰根提取物、银耳提取物、白术根茎提取物和鱼腥草提取物合用时才能体现出提升效果,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试验1控油功效验证

一、受试人群

300名成年女性志愿者,年龄在16至35周岁之间,随机分为15组;

二、测试方法

实验中面部左右颧骨、鼻尖与瞳孔交线处左右脸颊、太阳穴与嘴角交线处左右侧作为试验区域。规范受试者或护理者每天早晚坚持使用,半张脸用测试样品,另半张脸只使用清水擦拭。实验开始后1周、2周进行随访,分别测试使用实施例1~5制备的祛痘膏,对比例1~10制备的祛痘膏及使用清水的皮肤油脂含量变化,同一个志愿者的测试由同一个测量人员完成。

整个研究为期4周研究者在第0周、2周、4周、2周变化、4周变化进行临床测试结果评估。控油测试结果见表3。使用德国courage+khazaka(ck)公司生产的皮肤油脂含量测试仪sebumeter测3次取平均值。

表3

从表3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3制备的祛痘膏的控油性能明显高于对比例1~5制备的祛痘膏的控油性能。说明马齿苋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薄荷提取物和贯叶连翘提取物是祛痘膏发挥控油功效的关键成分,且马齿苋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薄荷提取物和贯叶连翘提取物合用时祛痘膏的效果才明显,体现了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4-5与实施例1-3对比可见,白柳树皮提取物、山柰根提取物、银耳提取物、白术根茎提取物和鱼腥草提取物的加入大幅度提升了所述祛痘膏的控油效果;且对比例6-10与实施例4-5对比可见,白柳树皮提取物、山柰根提取物、银耳提取物、白术根茎提取物和鱼腥草提取物合用时才能体现出提升效果,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试验2人体功效评价

试用对象:年龄20-45岁脸部长痘痘的人群,脸部肌肤状态表现为油腻、色素沉着、角质老化。

方法:每组20人,分别试验实施例1~5制备的祛痘膏和对比例1~10制备的祛痘膏。每天早晚两次试验对应的产品,试验过程中不得使用其它的祛痘产品或者激素类产品,在第25天检测皮肤的状态,结果如下表4。

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实施例1~5制备的祛痘膏对皮肤的改善效果均高于对比例1~5。说明马齿苋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薄荷提取物和贯叶连翘提取物有效起到剥离老化角质、控油、清除因青春痘引起的色素沉着等全方位多角度作用,具有优良的祛痘护肤效果,且马齿苋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薄荷提取物和贯叶连翘提取物合用时祛痘膏的效果才明显,体现了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4-5与实施例1-3对比可见,白柳树皮提取物、山柰根提取物、银耳提取物、白术根茎提取物和鱼腥草提取物的加入大幅度改善了所述祛痘膏的油腻、色素沉着、角质老化效果;且对比例6-10与实施例4-5对比可见,白柳树皮提取物、山柰根提取物、银耳提取物、白术根茎提取物和鱼腥草提取物合用时才能体现出改善效果,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