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91655发布日期:2018-09-08 01:1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基于医联网的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院前急救是处理现代社会生产条件下,在医院外环境中发生的各种危急重症和意外灾害事故,利用灵敏通讯、及时组织救援力量,在现场对个体或群众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护,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并在医疗监护下采用现代交通将病员运送医院接受进一步全面救治。在第14届国际意外事故和交通医学会议指出:如能在伤后5min内给予示例性措施,伤后30min内给予医疗急救,则18-25%受伤者的生命可因此得到挽救,或避免致残。院前急救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急诊急救水平的水平,尤其是抢救急危重患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危重患者是急诊患者中发病最急、病情最重、变化最快、死亡率最高、发生医疗纠纷最多的患者群体。

对于严重的创伤、胸痛、脑卒中等突发伤(疾)病,多系统、多专科规范高效地联合救治是成功救治的关键之一。相对于我国越来越细的专科划分、越来越强的专科救治能力,多学科联合救治能力发展相对缓慢,呈现整体救治能力相对薄弱,各医院间救治结局差异大等现状,导致我国严重的创伤、胸痛、脑卒中等突发伤(疾)病的死亡率、致残率高于世界发达国家。



技术实现要素:

建立院前、院内绿色通道是救治急危重患者最有效的机制。急诊绿色通道是医院为急危重患者提供的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系统组成了急诊绿色通道体系,并承担四个部门功能:院前急救、急诊科急救、院内icu(加强监护病房)、ccu(冠心病监护病房)、ncu(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的救护。四方面紧密配合,构成绿色通道的急救链,急救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在急救工作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急救过程中缺少专门用于记录各科室接诊时间的装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方法,包括:

配置步骤,将科室信息保存到云计算服务器,所述科室信息包括医生账号;为医生端配置服务器ip;

注册步骤,接收医生端录入的服务器ip、医生账号和密码,并将医生账号和密码上传到云计算服务器;

登录步骤,在医生端输入医生账号和密码,从云计算服务器查询与医生账号相应的密码,当查询到的密码与输入的密码一致时,进入选择步骤;

选择步骤,通过医生端接收对扫描方式的选择指令,确定扫描方式;

扫描步骤,通过医生端扫描患者端携带的标识信息;当扫描不成功时,在医生端显示扫描不成功的提示信息;当扫描成功时,在医生端显示急救系统接入的与标识信息相应的患者信息;

记录步骤,通过医生端接收“开始接诊”的指令,确定开始接诊时间,并将开始接诊时间和服务器ip发送到云计算服务器;通过医生端接收“结束接诊”的指令,确定结束接诊时间,并将结束接诊时间和服务器ip发送到云计算服务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

历史查询步骤,从云计算服务器上查询与服务器ip相应的开始接诊时间和结束接诊时间,并显示在医生端。

一种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将科室信息保存到云计算服务器,所述科室信息包括医生账号;为医生端配置服务器ip;

注册模块,用于接收医生端录入的服务器ip、医生账号和密码,并将医生账号和密码上传到云计算服务器;

登录模块,用于在医生端输入医生账号和密码,从云计算服务器查询与医生账号相应的密码;

选择模块,用于,当查询到的密码与输入的密码一致时,通过医生端接收对扫描方式的选择指令,确定扫描方式;

扫描模块,用于通过医生端扫描患者端携带的标识信息;当扫描不成功时,在医生端显示扫描不成功的提示信息;当扫描成功时,在医生端显示急救系统接入的与标识信息相应的患者信息;

记录模块,用于通过医生端接收“开始接诊”的指令,确定开始接诊时间,并将开始接诊时间和服务器ip发送到云计算服务器;通过医生端接收“结束接诊”的指令,确定结束接诊时间,并将结束接诊时间和服务器ip发送到云计算服务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

历史查询模块,用于从云计算服务器上查询与服务器ip相应的开始接诊时间和结束接诊时间,并显示在医生端。

一种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系统,包括:

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装置;

云计算服务器,用于存储科室信息、医生账号和密码、服务器ip、开始接诊时间和结束接诊时间;

医生端,用于录入服务器ip、医生账号和密码;接收对扫描方式的选择指令;扫描患者端携带的标识信息,显示扫描不成功的提示信息,显示急救系统接入的患者信息;接收“开始接诊”的指令,接收“结束接诊”的指令;

患者端,携带标识信息;

急救系统,存储患者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医生端为pda设备或安卓手机。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患者端为智能手环、手机和能够携带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的终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扫描方式包括pda扫描手环、红外线扫码和相机扫描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首先在后台配置科室信息,为医生端配置服务器ip,接收医生的注册信息,各科室医生在医生端登录医生账号后,扫描患者手环或二维码,扫描不成功时报错,扫描成功则显示急救系统接入的患者信息,并能记录开始接诊时间和结束接诊时间,还可以察看当前医生端记录的接诊详情。本发明基于无线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建设医疗急救中院前至院内的急救绿色通道,即时间-流程管理控制的模式,在积极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制订急救车出发、到达现场、返回医院以及各个化验、影像检查的绿色通道,规定完成时间,通过程序化的操作、规范化的管理,降低外界因素对急救救治效果的影响(包括急救人员技术水平、医疗费用等),以避免各个专科之间的推诿及多头负责但实际无人负责的情况,缩短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和院内术前时间,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降低早期漏诊率、并发症发生率、早期死亡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a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医联网的创伤急救时间流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方法,包括:

配置步骤s101,将科室信息保存到云计算服务器,所述科室信息包括医生账号;为医生端配置服务器ip;

注册步骤s102,接收医生端录入的服务器ip、医生账号和密码,并将医生账号和密码上传到云计算服务器;

登录步骤s103,在医生端输入医生账号和密码,从云计算服务器查询与医生账号相应的密码,当查询到的密码与输入的密码一致时,进入选择步骤s104;

选择步骤s104,通过医生端接收对扫描方式的选择指令,确定扫描方式;

扫描步骤s105,通过医生端扫描患者端携带的标识信息;当扫描不成功时,在医生端显示扫描不成功的提示信息;当扫描成功时,在医生端显示急救系统接入的与标识信息相应的患者信息;

记录步骤s106,通过医生端接收“开始接诊”的指令,确定开始接诊时间,并将开始接诊时间和服务器ip发送到云计算服务器;通过医生端接收“结束接诊”的指令,确定结束接诊时间,并将结束接诊时间和服务器ip发送到云计算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在后台配置科室信息,为医生端配置服务器ip,接收医生的注册信息,各科室医生在医生端登录医生账号后,扫描患者手环或二维码,扫描不成功时报错,扫描成功则显示急救系统接入的患者信息,并能记录开始接诊时间和结束接诊时间,还可以察看当前医生端记录的接诊详情。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无线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建设医疗急救中院前至院内的急救绿色通道,即时间-流程管理控制的模式,在积极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制订急救车出发、到达现场、返回医院以及各个化验、影像检查的绿色通道,规定完成时间,通过程序化的操作、规范化的管理,降低外界因素对急救救治效果的影响(包括急救人员技术水平、医疗费用等),以避免各个专科之间的推诿及多头负责但实际无人负责的情况,缩短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和院内术前时间,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降低早期漏诊率、并发症发生率、早期死亡率。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历史查询步骤,从云计算服务器上查询与服务器ip相应的开始接诊时间和结束接诊时间,并显示在医生端。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在同一台医生端上查看该台医生端的接诊历史。

本发明实施例对扫描不成功的提示信息不做限定,优选的,其可以为“无法获取手环信息”或者“当前患者信息不匹配”。

图1a示出了以“创伤急救”为例的在院前、院内阶段的时间控制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在急救车辆上配置时间流程控制设备(pda)与移动医疗检测设备。分配急救任务的驾驶员和医护人员上车后,使用时间流程控制设备(pda)对急救出发、到达现场、从现场返回医院、回到医院4个关键点进行记录,其状态数据传输到系统后台,存储其状态和时间信息。此外,移动医疗设备采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型、脉搏、体温等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医院信息系统(即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将接收到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得出患情评估和决策支持的结果。移动医疗设备可以包括多参数监护仪、12导心电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超、poct(快速床旁检验)、凝血检查仪,上述设备分别放置于救护车、医院科室,救护车和医院科室还可以设置智能辅助设备,包括pda、二维码打印机、射频手环。移动医疗设备和智能辅助设备可以连接云计算服务模块,其可以实现:采用java编程语言,mysql数据库,提供连接各设备的接口和触控终端h5软件接口,实现数据交互和设备控制,服务器主要采用自主研发的xheart服务器。其技术核心主要采用现在最高效的docker多容器技术。系统独立性强,不依附其他方的“业务服务器”,灵活可靠。专业性更强,为不同规模的急救中心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进入院内急诊,急诊科、放射科、影像科等科室配置时间流程控制设备(pda),由心内科、导管室、ccu、影像室、骨科、外科、神经内科在内的高度协同的规范化单元,与急救科建立协同合作关系,在急救患者进入、离开上述科室时,分别扫描手环或二维码,记录其状态和时间信息,从而构建完整的从院前到院内,时间高度管控,数据高度集成的绿色通道快速救治系统,从而完善急救网络建设,提高医疗急救服务和应急救援能力与水平。

本发明实施例规范救治中伤情评估、紧急手术和损害控制各环节流程,建立操作性强、效率较高的严重伤(疾)病院内救治管理模式,提高急救救治水平,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通过规范、科学、系统的建设、管理和完善急救绿色通道,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时效,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符合医疗和谐服务的大背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搭载于应用软件(app)上,该app的名称可以为“绿色通道”,分为科室信息、当前接诊、历史接诊三个功能模块。首先在后台配置科室信息,包括科室、当前医生等,在医生端配置服务器ip;在医生端进行注册操作;医生端登录后,则直接扫描患者手环或二维码,如扫描不成功,显示“无法获取手环信息”或“当前患者信息不匹配”,如扫描成功,则显示自创伤急救系统、胸痛急救系统、脑卒中急救系统接入的患者信息;确定接诊后,系统显示“接诊时间”并存储至云计算服务器,点击诊断,则显示“结束时间”并存储至云计算服务器。进入另一个科室后,医护人员使用另一台医生端手持设备,进行同样操作,则再次记录其状态和时间信息。另外,点击“历史接诊”,则可察看该台医生端记录的接诊详情。在该界面上,展示结果可以按接诊先后时间排序。

在上述的具体实施例一中,提供了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装置。由于装置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201,用于将科室信息保存到云计算服务器,所述科室信息包括医生账号;为医生端配置服务器ip;

注册模块202,用于接收医生端录入的服务器ip、医生账号和密码,并将医生账号和密码上传到云计算服务器;

登录模块203,用于在医生端输入医生账号和密码,从云计算服务器查询与医生账号相应的密码;

选择模块204,用于当查询到的密码与输入的密码一致时,通过医生端接收对扫描方式的选择指令,确定扫描方式;

扫描模块205,用于通过医生端扫描患者端携带的标识信息;当扫描不成功时,在医生端显示扫描不成功的提示信息;当扫描成功时,在医生端显示急救系统接入的与标识信息相应的患者信息;

记录模块206,用于通过医生端接收“开始接诊”的指令,确定开始接诊时间,并将开始接诊时间和服务器ip发送到云计算服务器;通过医生端接收“结束接诊”的指令,确定结束接诊时间,并将结束接诊时间和服务器ip发送到云计算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在后台配置科室信息,为医生端配置服务器ip,接收医生的注册信息,各科室医生在医生端登录医生账号后,扫描患者手环或二维码,扫描不成功时报错,扫描成功则显示急救系统接入的患者信息,并能记录开始接诊时间和结束接诊时间,还可以察看当前医生端记录的接诊详情。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无线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建设医疗急救中院前至院内的急救绿色通道,即时间-流程管理控制的模式,在积极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制订急救车出发、到达现场、返回医院以及各个化验、影像检查的绿色通道,规定完成时间,通过程序化的操作、规范化的管理,降低外界因素对急救救治效果的影响(包括急救人员技术水平、医疗费用等),以避免各个专科之间的推诿及多头负责但实际无人负责的情况,缩短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和院内术前时间,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降低早期漏诊率、并发症发生率、早期死亡率。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历史查询模块,用于从云计算服务器上查询与服务器ip相应的开始接诊时间和结束接诊时间,并显示在医生端。

具体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系统,包括:

具体实施例二中的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装置301;

云计算服务器302,用于存储科室信息、医生账号和密码、服务器ip、开始接诊时间和结束接诊时间;

医生端303,用于录入服务器ip、医生账号和密码;接收对扫描方式的选择指令;扫描患者端304携带的标识信息,显示扫描不成功的提示信息,显示急救系统305接入的患者信息;接收“开始接诊”的指令,接收“结束接诊”的指令;

患者端304,携带标识信息;

急救系统305,存储患者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在后台配置科室信息,为医生端配置服务器ip,接收医生的注册信息,各科室医生在医生端登录医生账号后,扫描患者手环或二维码,扫描不成功时报错,扫描成功则显示急救系统接入的患者信息,并能记录开始接诊时间和结束接诊时间,还可以察看当前医生端记录的接诊详情。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无线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建设医疗急救中院前至院内的急救绿色通道,即时间-流程管理控制的模式,在积极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制订急救车出发、到达现场、返回医院以及各个化验、影像检查的绿色通道,规定完成时间,通过程序化的操作、规范化的管理,降低外界因素对急救救治效果的影响(包括急救人员技术水平、医疗费用等),以避免各个专科之间的推诿及多头负责但实际无人负责的情况,缩短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和院内术前时间,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降低早期漏诊率、并发症发生率、早期死亡率。

本发明实施例对医生端不做限定,优选的,所述医生端303可以为pda设备或安卓手机。

本发明实施例对患者端不做限定,优选的,所述患者端304可以为智能手环、手机和能够携带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的终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对扫描方式不做限定,优选的,扫描方式可以包括pda扫描手环、红外线扫码和相机扫描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般安卓手机只能使用相机扫描功能,且扫描速度很慢。将名称为“绿色通道”或者“pda绿色通道”的应用安装到医生端设备(pda或者手机)中,将病人编码(每一个病人的唯一标志)输入到手环中或者将病人编码以条码的形式展示出来。

pda扫描手环是默认扫描方式,需要对手环扫描且需要打开设备的nfc功能,当手环靠近手机的nfc时,手机将会获取病人手环里面的病人编码,扫描成功且网络通畅则出现急救系统接入的患者信息。红外线扫码方式,红外线没有界面,只需要按住红外线安装对准二维码/一维码(条码的里面的信息是病人编码)即可,听到滴的反应声则扫描完成,扫描成功且网络通畅则出现急救系统接入的患者信息。相机扫描码方式只需要图示扫描框对准二维码/一维码(条码的里面的信息是病人编码)即可,手机出现抖动则扫描完成,扫描成功且网络通畅则出现急救系统接入的患者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对急救系统不做限定,优选的,其可以为自创伤急救系统、胸痛急救系统、脑卒中急救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对所述基于医联网的时间流程控制装置301不做限定,优选的,其可以为计算机或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尽管本发明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描述,明显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进行各个条件的适当变化。可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案,而归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其包括所述每个因素的等同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