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0723发布日期:2018-06-22 23:28阅读:9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是一种多见病,该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以20-40岁青壮年发病多见,男多于女。一般易于饭后,饮酒或剧烈运动、外伤、感染等可诱发。常在睡眠或清晨醒来发病,表现下肢开始瘫痪、麻痹、四肢软瘫,肌无力双下肢开始,逐步累及上肢,肢体呈对称性,肌张力下降,发作可达数小时至数天,而后恢复,发作初期伴有口渴、出汗、四肢感觉异常等症状。血清钾降低,西医治疗以补钾补钙治疗,但反复发作,不能彻底治愈。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的中药有很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依据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反复的实验总结,终于得到有效治疗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中药组合。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治疗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党参15-25、白术6-12、远志6-12、牡蛎15-25、布渣叶6-12、当归15-25、豆叩6-12、香附5-15、熟地5-15、何首乌5-15、金樱子6-12、杜仲5-15、麦芽15-25、益智仁6-12、僵蚕6-12、白扁豆15-25、山药15-25、龙眼肉15-25、昆布5-15、牛大力5-15、柏子仁15-25、灸甘草5-15、大枣5-15、白芥子5-15、浮小麦5-15、木瓜5-15、伸筋草5-15、老鹤草6-12。

治疗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中药,期组成原料重量份为:党参20、白术9、远志9、牡蛎20、布渣叶9、当归20、豆叩9、香附10、熟地10、何首乌10、金樱子9、杜仲10、麦芽20、益智仁9、僵蚕9、白扁豆20、山药20、龙眼肉20、昆布10、牛大力10、柏子仁20、灸甘草10、大枣10、白芥子10、浮小麦10、木瓜10、伸筋草10、老鹤草9。

按组成原料的重量分别称取各原料,诸药配伍,按常规方法煎煮,煎煮2次,合并滤液,每天2次,早晚各服1次,一剂药用三天,半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2-3个疗程即可痊愈。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补脾健胃,补气补血,养血安神等功能,经多例临床实验可有效治愈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且无复发疗效显著,其治愈率达97%以上,该中药组合物药源易得,全天然药材,无毒副作用,患者易接受,易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治疗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党参20、白术9、远志9、牡蛎20、布渣叶9、当归20、豆叩9、香附10、熟地10、何首乌10、金樱子9、杜仲10、麦芽20、益智仁9、僵蚕9、白扁豆20、山药20、龙眼肉20、昆布10、牛大力10、柏子仁20、灸甘草10、大枣10、白芥子10、浮小麦10、木瓜10、伸筋草10、老鹤草9。

按组成原料的重量分别称取各原料,诸药配伍,按常规方法煎煮,煎煮2次,合并滤液,每天2次,早晚各服1次,一剂药用三天,半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2-3个疗程即可痊愈。

典型病例:

病例1:张×,男26岁,诉:不定期发作下肢软弱无力瘫痪,经多家医院诊断为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经补钾治疗后缓解,服本发明的中药制剂3个疗程,半年后随访痊愈无复发。

病例2:孙×,男40岁农民,本病有家族史,以饱餐、酗酒诱发,双下肢瘫痪无力每次发作持续1-2天,经口服氯化钾缓解,发作时心电图异常,血钾浓度低于正常。诊断为低血钾性周期性瘫痪,给该发明中药制剂口服2个疗程痊愈。

病例3:赵×,男43岁,农民工,常年外出重体力劳动。近年来多次发作,肢体瘫痪无力,发作时口渴、出汗,伴有肢体疼痛,几次发作经外地医院诊断低血钾症,经补钾症状缓解,服本发明的中药制剂10余剂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