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助听测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04429发布日期:2019-10-18 22:2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助听测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医疗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种智能助听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耳病患者的治疗有很多方法,但在确诊之前都要进行全面的听力检测。纯音测听在耳科领域是一种最普及的、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受试者对可控的声刺激的反应来了解听觉系统功能状态的检查技术。医生通过检测不仅可以对耳聋的性质、听力障碍的程度、残留听力的质量等做出诊断,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单耳听力损失状况,为佩戴助听器提供参数依据,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不同种类的助听器产品。可以说纯音测听检查的准确程度决定着助听器验配的成败。纯音听力计是听功能测试的基本工具,是现代普遍应用的、公认为能够准确反映听阈检测的极佳方法。它是采用电声学原理设计而成的,通过电子振荡、放大、衰减等线路产生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纯音信号,以及用于测试中掩蔽效应的各种噪声信号,经过耳机传送到受试点,以检测人耳的听觉功能。纯音听力计有两种测量方法:纯音刺激和语言测听(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具有或不具有掩蔽噪声)。相比较而言,纯音测试更基本。它用于在所需频率上声音灵敏度的测量。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智能助听测试方法及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智能听力计自动化程度低,人力资源耗费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助听测试方法及装置,包括:上位机;测试管理移动终端;以及测试系统;其中,上位机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接收患者信息;基于患者信息,验证患者是否被允许进行听力测试;如果患者被允许进行听力测试,则通过无线链路向测试管理移动终端发送开始测试指令;测试管理移动终端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读取患者的身份识别符;将身份识别符发送给诊疗中央管理系统,诊疗中央管理系统基于身份识别符提取患者信息,并将患者信息发送给上位机;当接收到开始测试指令之后,向测试系统发送驱动指令;测试系统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在接收到驱动指令之后,生成测试信号;对患者进行测试,并得到测试结果消息;以及将测试结果消息发送给测试管理移动终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开始测试指令至少包括测试模式消息和测试唯一序列号,其中,测试模式消息是基于患者信息生成的;驱动指令至少包括测试流程消息和测试唯一序列号,其中,测试流程消息是基于测试模式消息生成的;测试结果消息至少包括测试结果主体内容以及测试唯一序列号。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测试管理移动终端还被配置为:接收测试结果消息;上位机还被配置为:接收测试结果消息,并保存测试结果消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患者信息至少包括患者的缴费信息;基于患者信息,验证患者是否被允许进行听力测试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患者的缴费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患者进行听力测试。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上位机、测试管理移动终端以及测试系统之间经由无线通信链路进行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助听测试方法及装置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读取患者的身份识别符;将身份识别符发送给诊疗中央管理系统,诊疗中央管理系统基于身份识别符提取患者信息,并将患者信息发送给上位机;接收患者信息;基于患者信息,验证患者是否被允许进行听力测试;如果患者被允许进行听力测试,则通过无线链路向测试管理移动终端发送开始测试指令;当接收到开始测试指令之后,向测试系统发送驱动指令;在接收到驱动指令之后,生成测试信号;对患者进行测试,并得到测试结果消息;以及将测试结果消息发送给测试管理移动终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开始测试指令至少包括测试模式消息和测试唯一序列号,其中,测试模式消息是基于患者信息生成的;驱动指令至少包括测试流程消息和测试唯一序列号,其中,测试流程消息是基于测试模式消息生成的;测试结果消息至少包括测试结果主体内容以及测试唯一序列号。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接收测试结果消息,并保存测试结果消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患者信息至少包括患者的缴费信息;基于患者信息,验证患者是否被允许进行听力测试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患者的缴费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患者进行听力测试。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上位机、测试管理移动终端以及测试系统之间经由无线通信链路进行通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现有技术已经开发了许多种听力计以及所谓的“智能听力计”。但是目前的“智能听力计”在自动化程度以及节省人力资源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例如:有些现有技术偏重于在无医护人员的情况下的自动测试,但是这些现有技术并没有顾及到对于患者信息的验证以及患者测试结果的保存。目前有些医护人员并不能自觉遵守医院规定,这些医护人员可能会利用自己身份上的便利,为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一些免费测试,这将造成医院的损失,所以对于患者信息进行验证是至关重要的。一些急症患者并不注意保存自己的诊疗记录,这可能为将来的就医带来诸多问题,所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再例如,目前的听力测试都是进行全频段的测试,这实际上是非常浪费时间的,我国医疗资源非常紧张,如何减少资源浪费也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系列技术手段解决了上述问题。具体地说,本发明设计了患者信息验证的步骤,只有患者信息验证成功,才能够发送测试指令,测试装置才能开始动作,这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徇私的难度。本发明还设计了基于患者信息的简化听力测试方式,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失聪患者,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测试时间,节省医疗资源。本发明的通信方式全部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一个护士可以管理数十台测试系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智能助听测试方法及装置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智能助听测试方法及装置的方块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智能助听测试方法及装置包括上位机101、测试管理移动终端102a~102r以及测试系统103a~103r,测试管理移动终端102a~102r为多个,多个测试管理移动终端102a~102r都由一台上位机101管理,上位机101可以是服务器,对于一些小型医院,上位机101可以是pc或者笔记本计算机。每一台测试管理移动终端又可以控制多个测试系统103a~103r。测试系统103a~103r的结构是本领域公知的结构,举例而言,测试系统103a~103r可以包括纯音发生器、噪声发生器、放大器、模拟开关电路、电子音量控制系统、气导驱动、骨导驱动、气导耳机、骨导耳机、扬声器等组件,其中,纯音发生器和噪声发生器连接模拟开关电路,模拟开关电路连接气导驱动和骨导驱动,气导驱动和骨导驱动对气导耳机、骨导耳机进行驱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智能助听测试方法及装置包括:上位机、测试管理移动终端以及测试系统;其中,上位机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接收患者信息;基于患者信息,验证患者是否被允许进行听力测试;如果患者被允许进行听力测试,则通过无线链路向测试管理移动终端发送开始测试指令;测试管理移动终端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读取患者的身份识别符;将身份识别符发送给诊疗中央管理系统,诊疗中央管理系统基于身份识别符提取患者信息,并将患者信息发送给上位机;当接收到开始测试指令之后,向测试系统发送驱动指令;测试系统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在接收到驱动指令之后,生成测试信号;对患者进行测试,并得到测试结果消息;以及将测试结果消息发送给测试管理移动终端。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开始测试指令至少包括测试模式消息和测试唯一序列号,其中,测试模式消息是基于患者信息生成的;驱动指令至少包括测试流程消息和测试唯一序列号,其中,测试流程消息是基于测试模式消息生成的;测试结果消息至少包括测试结果主体内容以及测试唯一序列号。测试管理移动终端还被配置为:接收测试结果消息;上位机还被配置为:接收测试结果消息,并保存测试结果消息。患者信息至少包括患者的缴费信息;基于患者信息,验证患者是否被允许进行听力测试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患者的缴费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患者进行听力测试。上位机、测试管理移动终端以及测试系统之间经由无线通信链路进行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助听测试方法及装置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读取患者的身份识别符;将身份识别符发送给诊疗中央管理系统,诊疗中央管理系统基于身份识别符提取患者信息,并将患者信息发送给上位机;接收患者信息;基于患者信息,验证患者是否被允许进行听力测试;如果患者被允许进行听力测试,则通过无线链路向测试管理移动终端发送开始测试指令;当接收到开始测试指令之后,向测试系统发送驱动指令;在接收到驱动指令之后,生成测试信号;对患者进行测试,并得到测试结果消息;以及将测试结果消息发送给测试管理移动终端。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开始测试指令至少包括测试模式消息和测试唯一序列号,其中,测试模式消息是基于患者信息生成的;驱动指令至少包括测试流程消息和测试唯一序列号,其中,测试流程消息是基于测试模式消息生成的;测试结果消息至少包括测试结果主体内容以及测试唯一序列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接收测试结果消息,并保存测试结果消息。患者信息至少包括患者的缴费信息;基于患者信息,验证患者是否被允许进行听力测试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患者的缴费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患者进行听力测试。上位机、测试管理移动终端以及测试系统之间经由无线通信链路进行通信。

已经通过包括块、模块、组件、电路、步骤、过程、算法等的各种元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并且在附图中示出了装置和方法。可以使用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单独或与其他元件和/或功能组合地实现这些元件或其任何部分。这些元素是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施加的设计约束。在一个方面,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组件”可以是构成系统的部件之一并且可以被分成其他组件。

举例来说,可以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系统”来实现元件或者元件的任何部分或者元件的任意组合。处理器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组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或者设计为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任何其他合适的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实现为计算组件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或者任何其它这样的配置。

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执行软件。软件应被广泛地解释为表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程序、软件应用程序、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的线程、过程、功能等等,无论是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它。该软件可以驻留在暂时或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作为示例,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磁储存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条)、光盘(例如,压缩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键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动态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ram(dd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通用寄存器或用于存储软件的任何其他合适的非暂态介质。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