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护理用的虚拟仿真辅助行走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3126发布日期:2018-08-21 15:1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的虚拟仿真辅助行走台。



背景技术:

现在临床上的步行和运动操控练习首要是选用改进病人基地肌肉力气、腿部肌肉力气和活动范围,然后进步病人运动操控才能和步行才能。可是通常医院内出于对病人安全的思考,环境都比较简略。但简略的环境中却缺少了病人在平时日子傍边会见到的人流、妨碍物(如废物)、车流等。所以,病人在医院中尽管恢复了步行的才能,但其对环境的反响才能和适应才能却仍然缺失,然后致使病人回归社会和家庭后,仍然对环境具有恐惧感,而且很容易致使摔倒和二次损害。惯例恢复医治首要重视进步病人的身体功用和构造的完整性及活动才能,思考病人的自己要素关于健康状况的影响。

本发明人在检索专利的过程中发现了相似的关于医疗护理辅助行走方面的专利,例如,申请号为:201210580271.x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行走台,包括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在其中一条长度边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地设置有电动机,且所述电动机设置在移动台内;所述电动机的两侧对称地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移动台固定连接,且所述传动轴设置在移动台外侧的部分固定地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的外侧面设置在移动台的内侧。本发明所述的行走台,其两边设有的行走轮靠移动台上设置有的电动机带动行走,装配到汽车清洗设备上简单容易,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故障比较少,具有一定的推广适用性。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只是单一的依靠慢走训练,训练方式单一,在慢走过程中抓扶不好容易导致二次受伤,功能单一,在虚拟的仿真环境中容易出现心率加快等猝发其他状况。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医疗护理用的虚拟仿真辅助行走台,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护理用的虚拟仿真辅助行走台,以解决上述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只是单一的依靠慢走训练,训练方式单一,在慢走过程中抓扶不好容易导致二次受伤,功能单一,在虚拟的仿真环境中容易出现心率加快等猝发其他状况的问题。

本发明医疗护理用的虚拟仿真辅助行走台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医疗护理用的虚拟仿真辅助行走台,包括底板,转动装置,行走带,支撑杆,手扶杆,横梁,t型滑槽,通槽,坐板,立柱,减震弹簧机构,拉杆,变速齿轮盘,从动齿轮盘,转轮,控制装置,液晶显示器,高清摄像头,滑动环,挂钩,固定背带,腰背部固定带,腿部固定带和脉搏传感装置;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装置,且转动装置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行走带,所述横梁通过支撑杆安装在底板的顶部中间部位,且支撑杆内侧还设置有手扶杆,所述横梁的底部一端侧开设有t型滑槽,且滑动环滑动镶嵌在t型滑槽的内侧下端,且滑动环上连接有带有挂钩的尼龙绳,所述底座上的另一端还通过两组立柱固定连接有坐板,且变速齿轮盘通过其两端的转动套以及拉杆连接在立柱的前端侧,所述从动齿轮盘转动连接在横梁另一端的通槽内,且从动齿轮盘与变速齿轮盘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固定连接在前端两组支撑杆之间的横杆上,且该横杆的外侧还通过支撑结构安装有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的外端侧安装有高清摄像头,且液晶显示器、高清摄像头均与控制装置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固定背带包括两组腰背部固定带以及腿部固定带,且其中一组腿部固定带的内侧上安装有脉搏传感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上端侧还连接有减震弹簧机构,且减震弹簧机构包括上下两端均为t形结构的伸缩杆以及减震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齿轮盘的两端还通过转轴连接有转轮,且转轮位于横梁的外端侧。

进一步的,所述转轮的外端圈为空腔状结构,且转轮外端圈上还设有带有密封塞的注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无线蓝牙模块、微控制器和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上还镶嵌有嗡鸣报警器,且嗡鸣报警器与控制装置之间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背带上的腰背部固定带以及腿部固定带均采用魔术贴粘贴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脉搏传感装置包括无线蓝牙模块和脉搏感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减震弹簧机构的设置,可使坐板上的康复训练者在康复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同时可在带上vr眼睛模拟真实环境时更加逼真。

固定背带的设置,可将腰背部固定带通过魔术贴固定在腰背部,同时将腿部固定带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大腿根部,并将固定带通过其顶部的挂环挂在挂钩上,防止在行走过程中患者摔倒,使患者受到二次受伤。

脉搏传感装置的设置,在患者带上vr眼睛模拟现实环境行走或者骑行过程中,当脉搏感应器检测的脉搏超过设定值时,嗡鸣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以便提醒患者及时停止训练,无线蓝牙模块的设置,可使脉搏传感装置检测到的脉搏传输到控制装置中,避免使用导线传输,防止在患者行走训练过程中导线可将患者绊倒。

转轮的设置,可根据患者腿部恢复的情况,在转轮内注入不同水位的水,来增加腿部转动训练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横梁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固定背带展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系统流程框图。

图中:1-底板,101-转动装置,102-行走带,103-支撑杆,104-手扶杆,2-横梁,201-t型滑槽,202-通槽,3-坐板,301-立柱,3011-减震弹簧机构,302-拉杆,4-变速齿轮盘,401-从动齿轮盘,402-转轮,5-控制装置,6-液晶显示器,601-高清摄像头,7-滑动环,701-挂钩,8-固定背带,801-腰背部固定带,802-腿部固定带,9-脉搏传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护理用的虚拟仿真辅助行走台,包括底板1,转动装置101,行走带102,支撑杆103,手扶杆104,横梁2,t型滑槽201,通槽202,坐板3,立柱301,减震弹簧机构3011,拉杆302,变速齿轮盘4,从动齿轮盘401,转轮402,控制装置5,液晶显示器6,高清摄像头601,滑动环7,挂钩701,固定背带8,腰背部固定带801,腿部固定带802和脉搏传感装置9;所述底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装置101,且转动装置1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行走带102,所述横梁2通过支撑杆103安装在底板1的顶部中间部位,且支撑杆103内侧还设置有手扶杆104,所述横梁2的底部一端侧开设有t型滑槽201,且滑动环7滑动镶嵌在t型滑槽201的内侧下端,且滑动环7上连接有带有挂钩701的尼龙绳,所述底座1上的另一端还通过两组立柱301固定连接有坐板3,且变速齿轮盘4通过其两端的转动套以及拉杆302连接在立柱301的前端侧,所述从动齿轮盘401转动连接在横梁2另一端的通槽202内,且从动齿轮盘401与变速齿轮盘4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5固定连接在前端两组支撑杆103之间的横杆上,且该横杆的外侧还通过支撑结构安装有液晶显示器6,所述液晶显示器6的外端侧安装有高清摄像头601,且液晶显示器6、高清摄像头601均与控制装置5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固定背带8包括两组腰背部固定带801以及腿部固定带802,且其中一组腿部固定带802的内侧上安装有脉搏传感装置9。

其中,所述立柱301的上端侧还连接有减震弹簧机构3011,且减震弹簧机构3011包括上下两端均为t形结构的伸缩杆以及减震弹簧,可使坐板3上的康复训练者在康复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同时可在带上vr眼睛模拟真实环境时更加逼真。

其中,所述从动齿轮盘401的两端还通过转轴连接有转轮402,且转轮402位于横梁2的外端侧,在从动齿轮盘401转动时可同时带动两组转轮402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转轮402的外端圈为空腔状结构,且转轮402外端圈上还设有带有密封塞的注水孔,可根据患者腿部恢复的情况,在转轮402内注入不同水位的水,来增加腿部转动训练的强度。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无线蓝牙模块、微控制器和控制开关,可通过无线蓝牙模块与脉搏传感装置9中的无线蓝牙模块进行配对连接,以便使脉搏传感装置9检测到的脉搏数据反馈到控制装置5中。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5上还镶嵌有嗡鸣报警器,且嗡鸣报警器与控制装置5之间电性连接,在脉搏大于设定数值时,控制装置5控制嗡鸣报警器进行报警,以便提醒康复训练者停止训练休息。

其中,所述固定背带8上的腰背部固定带801以及腿部固定带802均采用魔术贴粘贴固定,可将腰背部固定带801通过魔术贴固定在腰背部,同时将腿部固定带802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大腿根部,并将固定带通过其顶部的挂环挂在挂钩701上,防止在行走过程中患者摔倒,使患者受到二次受伤。

其中,所述脉搏传感装置9包括无线蓝牙模块和脉搏感应器,脉搏传感装置9通过其内部的脉搏感应器对脉搏检测,并分为60-70次/分、70-80次/分、80-90次/分、90-100次/分和100-120次/分五个等级,并通过无线蓝牙模块将检测到的结果反馈到控制装置5中,当检测到结果大于85次/分时,控制装置5启动嗡鸣报警器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患者在需要行走训练时,将腰背部固定带801通过魔术贴固定在腰背部,同时将腿部固定带802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大腿根部,并将固定带通过其顶部的挂环挂在挂钩701上,然后将腿部固定带802上的脉搏传感装置9通过无线蓝牙模块与控制装置5中的无线蓝牙模块进行配对连接,带上vr眼睛模拟现实环境,然后启动转动装置101使行走带102缓慢转动,从而慢慢的进行行走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脉搏传感装置9通过其内部的脉搏感应器对脉搏检测,并通过无线蓝牙模块将检测到的结果反馈到控制装置5中,当检测到结果大于85次/分时,控制装置5启动嗡鸣报警器进行报警,可关闭转动装置101,在坐板3上通过变速齿轮盘4两端的镫子进行瞪踏转动训练,可根据患者腿部恢复的情况,打开转轮402外端圈上还设有带有密封塞的注水孔,在转轮402内注入不同水位的水,来增加腿部转动训练的强度。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