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炎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2396发布日期:2018-08-28 22:35阅读:69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指一种治疗鼻炎的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目前,治疗鼻炎、鼻窦炎、额窦炎以及鼻息肉、鼻甲肥大等疾病的药物很多,但是,大都存在效果不够明显,治愈率较低,而且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而且会反复复发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发出一种效果明显、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治疗成本低以及药效稳定的鼻炎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鼻炎膏,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有效成分组成:苍术11-15份、黄柏11-17份、五倍子11-14份、荆芥11-12份、蝉衣6-7份、茜草0.5-1份、防风11-15份、苍耳子21-25份、细辛10-20份、黄连1-10份、麝香0.1-2份、薄荷0.5-5份、鹅不食草40-50份、龙胆草10-20份、白芷3-8份、元参10-20份和野菊花5-2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有效成分组成:苍术11份、黄柏11份、五倍子11份、荆芥11份、蝉衣6份、茜草1份、防风11份、苍耳子21份、细辛10份、黄连1份、麝香0.1份、薄荷2份、鹅不食草45份、龙胆草15份、白芷6份、元参15份、野菊花1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有效成分混合制成膏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具体步骤为:

(1)按所述重量份量取各组分原料,将所述各组分原料混合搅拌成药粉,得到混合药粉;

(2)用85℃的温度加热凡士林至熔化,将所述熔化后的凡士林冷却待用;

(3)将所述混合药粉与通过步骤(2)处理过后的凡士林混合搅拌2小时使其均匀,得到混合膏药;

(4)将所述混合膏药放入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密封发酵24小时,得到所述鼻炎膏。

本发明各药物组方的药性如下:

苍术:味甘苦,性温,能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外达皮肤,治头痛、齿痛、瘰疠疮疖,通鼻窍,治鼻渊。

黄柏:黄柏味苦药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五倍子:性味:酸;涩;寒。归经:肺;胃;大肠;肝;肾经。功能主治: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

荆芥: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湿。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蝉衣:性味:味甘;咸;性凉。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音哑;单板机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破伤风。

茜草:性味:苦;寒归肝;心经。归经:肝;心;肾;脾;胃;心包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黄疸;疮痈;痔肿。

防风:性味:味辛;甘;性微温。归经:归膀胱;肺;脾;肝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苍耳子:性味:味苦;甘;辛;性温;小毒。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

细辛:性味:辛;温;小毒。归经:肺;肾;心;肝;胆;脾经。功能主治: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黄连:性味:苦;寒。归经:心;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

麝香: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心;肝;脾经。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消肿。主热病宰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症瘕积聚;心腹急痛;跌打损伤;痹痛麻木;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疳;脓耳。

薄荷:性味:味辛;性凉。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主风热表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陷疹瘙痒;肝郁胁痛。

鹅不食草:性味:味辛;性寒。归经:归肝、胆经。功能主治: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

龙胆草:性味:味苦;性凉。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

白芷:性味:味苦;辛;性温。归经:归肺;胃经。功能主治: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顺;鼻渊;脘腹冷痛;风寒湿痹;寒湿带下;痛经;疮疡肿痛;风疹湿痒。

元参:性味:味甘;苦;咸;性微寒。归经: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野菊花:性味:味辛;苦;性寒。归经:归肝、心经。功能主治: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使用方法:用棉棒均匀蘸涂软膏,塞入鼻孔,棉棒导入药膏。可根据病情分上、中、下鼻道导入鼻孔2—2.5cm。治疗以睡前1—2个小时效果最佳。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儿童在十分钟以上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可以快速控制致敏原、降肺火排肺浊,清理鼻腔内的致病菌和垃圾,可以有效的避免过敏源,冷空气和病菌的刺激,提高鼻炎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适用于各种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苍术11份、黄柏11份、五倍子11份、荆芥11份、蝉衣6份、茜草1份、防风11份、苍耳子21份、细辛10份、黄连1份、麝香0.1份、薄荷0.5份、鹅不食草40份、龙胆草10份、白芷3份、元参10份和野菊花5份,将所述各组分原料混合搅拌成药粉并与通过处理过后的凡士林混合搅拌2小时,使其均匀混合,得到混合药膏,然后将所述混合膏药放入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密封发酵24小时,得到所述鼻炎膏。

用量用法:清洁鼻腔后,用棉棒均匀蘸涂药膏,塞入鼻孔,送入鼻腔2-2.5cm深,同样的方法进行另一鼻孔。成人保留30分钟(儿童15分钟),每天2次,连用三天,以后每隔三天用一次,共用十次,为一疗程。

实施例2:

称取苍术12份、黄柏13份、五倍子12份、荆芥11份、蝉衣6.5份、茜草0.6份、防风12份、苍耳子22份、细辛12份、黄连3份、麝香0.5份、薄荷2份、鹅不食草41份、龙胆草11份、白芷4份、元参11份和野菊花6份,将所述各组分原料混合搅拌成药粉并与通过处理过后的凡士林混合搅拌2小时,使其均匀混合,得到混合药膏。

用量用法:同实施例1所述。

实施例3:

称取苍术13份、黄柏17份、五倍子14份、荆芥12份、蝉衣7份、茜草0.8份、防风15份、苍耳子25份、细辛20份、黄连8份、麝香1份、薄荷4份、鹅不食草48份、龙胆草17份、白芷6份、元参16份和野菊花6份,将所述各组分原料混合搅拌成药粉并与通过处理过后的凡士林混合搅拌2小时,使其均匀混合,得到混合药膏。

用量用法:同实施例1所述。

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钱某,男,现年37岁,常州新北区人,患有鼻炎6年,持续性流鼻涕,鼻塞,打喷嚏。使用本药膏三个疗程,症状消失,通气好,无鼻涕,持续观察3年无复发。

病例二:

李某,女,现年27岁,南京六合人,患有慢性鼻窦炎4年,鼻塞且鼻涕为脓涕,头昏并伴随着疼痛。使用本药膏两个疗程,鼻塞、头痛症状消失,鼻腔黏膜修复完好,持续观察2年无复发。

病例三:

王某,男,现年42岁,山东淄博人,患有过敏性鼻炎2年,清晨起床会打喷嚏,伴有鼻塞和鼻痒症状。使用本发明一个疗程,症状消失,通气好,鼻痒消失,持续观察1年未复发。

病例四:

孙某,男,现年50岁,常州金坛人,患有慢性鼻窦炎12年,头痛,头昏,鼻塞严重,鼻腔黏膜有糜烂现象,使用本发明四个疗程后,头痛、头昏、鼻塞症状消失,鼻腔黏膜修复良好。持续观察3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