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消毒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3066发布日期:2018-08-24 20:1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同时也涉及医疗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消毒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非一次性的医疗器械常规都需要进行消毒操作,目前常用的消毒方式为喷淋式、浸泡式和照射式。浸泡式和喷淋式主要是将医疗器械浸泡在消毒液中或将消毒液喷淋于医疗器械上,通过消毒液实现对医疗器械的消毒和清洗。照射式主要是通过紫外线或其他射线对医疗器械的照射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不管是浸泡式还是喷淋式,消毒液必定是剩余的,喷淋后或浸泡后的消毒液,无法继续使用,但是直接排放又会造成水体污染。紫外线消毒不仅成本比较高,同时消毒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提出一种医疗器械消毒清洗装置。

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医疗器械消毒清洗装置,包括消毒装置、收集槽、医疗废水收集箱、混合室、酸化室、高温室、絮凝室、沉淀室、吸附过滤室和紫外消毒室。

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旋转横轴、支撑竖轴、消毒液喷头、红外加热部件、紫外消毒部件、右夹持板、左夹持板、弹簧轴、移动竖杆、固定竖杆、螺旋传动轴、齿块、滑块、横支架和滑槽;所述旋转横轴设置在所述支撑竖轴最顶端并与其垂直,所述支撑竖轴通过轴承与旋转横轴连接,所述旋转横轴与轴承连接的部位为圆轴,其它部位为方轴,所述旋转横轴能够以自身为轴转动,在所述旋转横轴的方轴部位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消毒液喷头,在另外一个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红外加热部件,在第三个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紫外消毒部件;所述左夹持板设置在所述旋转横轴正下方的所述支撑竖轴上,与左夹持板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右夹持板,所述右夹持板通过一个或多个弹簧轴与所述移动竖杆连接,所述移动竖杆左端与所述弹簧轴垂直固接,右端与一个螺旋传动轴垂直固接,所述固定竖杆底端与一横支架固接,在所述横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竖杆底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滑槽内左右滑动,所述螺旋传动轴通过通孔穿设于所述固定竖杆中,在所述固定竖杆上固接有一个齿块,所述齿块上的齿与所述螺旋传动轴啮合,所述齿块能够以自身为轴转动,通过齿块的转动而使得所述螺旋传动轴以及所述移动竖杆左右移动。

所述收集槽设置在所述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之间位置的正下方,包括收集槽外壳和收集槽出口,所述收集槽外壳为顶部开放且向外扩展的设置,所述收集槽出口设置在收集槽外壳底部。

所述医疗废水收集箱包括医疗废水收集箱外壳、废水入口和医疗废水收集箱出口,所述废水入口设置在医疗废水收集箱外壳顶部,所述医疗废水收集箱出口设置在医疗废水收集箱外壳侧壁底部。

所述混合室包括混合室外壳、混合室第一入水口、混合室第二入水口、混合室搅拌轴、混合室过滤板、混合室杂物收集箱、混合室出水管以及混合室水泵;所述混合室第一入水口设置在混合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收集槽出口相连通,所述混合室第二入水口设置在混合室外壳侧壁最上端,并与所述医疗废水收集箱出口相连通,在混合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混合室搅拌轴,在混合室搅拌轴下端倾斜设置有混合室过滤板,在混合室过滤板终端的混合室外壳侧壁上设置有混合室杂物收集箱,在混合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混合室出水管,所述混合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混合室出水管上设置有混合室水泵。

所述酸化室包括酸化室外壳、酸化室入口、酸化室搅拌轴、酸化室过滤板、储酸盒、酸液入口、酸化室出水管、酸化室水泵和酸化室杂物收集箱;在酸化室外壳顶部设置有储酸盒和酸液入口,所述酸化室入口与所述混合室出水管顶端连通,在酸化室入口下端的酸化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酸化室搅拌轴,在所述酸化室搅拌轴下方倾斜设置有酸化室过滤板,在酸化室过滤板终端的酸化室外壳侧壁上设置有酸化室杂物收集箱,在酸化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酸化室出水管,所述酸化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酸化室出水管上设置有酸化室水泵。

所述高温室包括高温室外壳、高温室入口、加热部件,水垢收集箱、高温室出水管和高温室水泵;所述高温室入口与所述酸化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高温室外壳内侧壁和内底壁上,在高温室外壳底部设置有水垢收集箱,所述水垢收集箱和高温室外壳底部设置有可开闭的开口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垢通过,在高温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高温室出水管,所述高温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高温室出水管上设置有高温室水泵。

所述絮凝室包括絮凝室外壳、絮凝室入口、絮凝室搅拌轴、絮凝剂储存盒、絮凝剂入口、絮凝板、絮凝室出水管和絮凝室水泵;所述絮凝室入口与所述高温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在絮凝室外壳顶壁上设置有絮凝剂入口,所述絮凝剂入口与设置在絮凝室外壳顶部的絮凝剂储存盒相连通,在絮凝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絮凝室搅拌轴,在所述絮凝室搅拌轴下方横向设置有絮凝板,所述絮凝板为粗糙表面的合金丝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板状物,在絮凝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絮凝室出水管,所述絮凝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絮凝室出水管上设置有絮凝室水泵。

所述沉淀室包括沉淀室外壳、沉淀室入口、沉淀室出水管、沉淀室出水口和沉淀室水泵;所述沉淀室入口与所述絮凝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在沉淀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沉淀室出水管,所述沉淀室出水管底端封闭顶端横向设置,在所述沉淀室出水管竖直部分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沉淀室出水口,在所述沉淀室出水管的沉淀室出水口上部设置有沉淀室水泵。

所述吸附过滤室包括吸附过滤室外壳、吸附过滤室入口、吸附过滤室出口、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第三吸附过滤板、第一杂物收集盒、第二杂物收集盒和第三杂物收集盒;所述吸附过滤室入口与所述沉淀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和第三吸附过滤板从上到下依次相互倾斜设置于吸附过滤室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吸附过滤板为两层过滤板之间夹持有氧化钙颗粒,所述第二吸附过滤板为两层过滤板之间夹持有高熵非晶合金颗粒(例如按摩尔比例为:sr23ca19mg11zn16la8cu3b1的非晶合金),所述第三吸附过滤板为两层过滤板之间夹持有活性炭颗粒,在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和第三吸附过滤板的终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杂物收集盒、第二杂物收集盒和第三杂物收集盒,分别用于接纳从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和第三吸附过滤板过滤得到的板上物;所述吸附过滤室出口设置在吸附过滤室外壳底部。

所述紫外消毒室包括消毒室外壳、消毒室入口、处理水排放口和消毒器;所述消毒室入口设置在消毒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吸附过滤室出口相连通,所述消毒器设置于消毒室外壳内顶部,所述处理水排放口设置在消毒室外壳侧壁底部或底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加热部件为红外灯,所述紫外消毒部件为紫外消毒灯。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部件为电阻加热丝。

作为优选,所述絮凝板为粗糙表面的铜合金丝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板状物,所述铜合金为β相铜-锌-镁-铁合金(例如按质量百分比含量计为:zn:8~10%,mg:1~5%,fe:2~3%,ni:0.5~1.0%,zr:0.01~0.08%,余量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铜合金)。

作为优选,所述絮凝板通过设置在与絮凝室外壳相接处的开口能够横向移出和移入。

作为优选,所述消毒器为紫外消毒灯。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槽外壳的宽度为所述左夹持板和所述右夹持板距离最大时长度的1~1.2倍(优选1.1倍)。

作为优选,所述滑槽两端部设置有卡块,用于限定所述滑块的最大行程。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1,由于对医疗废水的消毒是必须经过的步骤,通过将喷淋之后的消毒液与医疗废水混合,作为对医疗废水的初级消毒(这样的处理并没有对消毒液浓度的要求),混合之后的液体整体进行污水处理,从而实现了消毒液的物尽其用,并且也避免了残余消毒液直接排放污染环境现象的产生,从而实现了变害为利。

2,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喷淋消毒、红外干燥和紫外消毒,当医疗器械进入到设备中,先通过喷淋消毒液实现消毒清洗,然后旋转旋转横轴对医疗器械进行红外灯照射实现干燥,继而继续旋转,对医疗器械进行紫外线的补充消毒。从而实现了医疗器械完全无需移动(仅是简单的转动)就达到了喷淋消毒、红外干燥和紫外补充消毒的彻底的消毒,不仅消毒彻底,而且工艺流程短。

通过设置右夹持板可以弹性移动的夹持部件,可以实现任意尺寸任意形状的医疗器械都能进行该消毒操作,从而实现任意医疗器械都可以进行消毒清洗。

3,通过设置特定结构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预消毒、酸化、加热、絮凝、沉淀、碱过滤、电离过滤、活性炭过滤以及进一步的紫外消毒,实现了医疗废水的可排放处理。残余消毒液实现了对医疗废水的初级消毒,酸化用于进一步消毒以及中和其中的相关有害元素,高温加热操作实现更加全面的杀菌消毒,通过特定的絮凝室结构,实现了絮凝操作,沉淀室用于将液体中的固态物质沉淀除去,碱过滤用于中和液体中残留的酸液,电离过滤和活性炭过滤将水体中有害元素进行吸附,最后通过进一步的紫外消毒阻止了水体中微生物繁殖,从而实现了对于该特定组成废水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医疗器械消毒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旋转横轴,12-支撑竖轴,13-消毒液喷头,14-红外灯,15-紫外消毒灯,16-右夹持板,161-弹簧轴,162-移动竖杆,163-固定竖杆,164-螺旋传动轴,165-齿块,166-滑块,17-左夹持板,18-横支架,181-滑槽,2-收集槽,21-收集槽出口,3-医疗废水收集箱,31-医疗废水收集箱出口,41-混合室搅拌轴,42-混合室过滤板,43-混合室杂物收集箱,44-混合室出水管,45-混合室水泵,51-酸化室搅拌轴,52-酸化室过滤板,53-储酸盒,54-酸化室出水管,55-酸化室杂物收集箱,61-电阻加热丝,62-水垢收集箱,71-絮凝室搅拌轴,72-絮凝剂储存盒,73-絮凝板,8-沉淀室,81-沉淀室出水口,9-吸附过滤室,91-第一吸附过滤板,92-第二吸附过滤板,93-第三吸附过滤板,94-第一杂物收集盒,95-第三杂物收集盒,10-紫外消毒室,101-消毒器,102-处理水排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医疗器械消毒清洗装置,包括消毒装置、收集槽、医疗废水收集箱、混合室、酸化室、高温室、絮凝室、沉淀室、吸附过滤室和紫外消毒室。

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旋转横轴、支撑竖轴、消毒液喷头、红外加热部件、紫外消毒部件、右夹持板、左夹持板、弹簧轴、移动竖杆、固定竖杆、螺旋传动轴、齿块、滑块、横支架和滑槽;所述旋转横轴设置在所述支撑竖轴最顶端并与其垂直,所述支撑竖轴通过轴承与旋转横轴连接,所述旋转横轴与轴承连接的部位为圆轴,其它部位为方轴,所述旋转横轴能够以自身为轴转动,在所述旋转横轴的方轴部位的一个面上设置有3个消毒液喷头,在另外一个面上设置有2个红外加热部件,在第三个面上设置有3个紫外消毒部件;所述左夹持板设置在所述旋转横轴正下方的所述支撑竖轴上,与左夹持板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右夹持板,所述右夹持板通过3个弹簧轴与所述移动竖杆连接,所述移动竖杆左端与所述弹簧轴垂直固接,右端与一个螺旋传动轴垂直固接,所述固定竖杆底端与一横支架固接,在所述横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竖杆底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滑槽内左右滑动,所述螺旋传动轴通过通孔穿设于所述固定竖杆中,在所述固定竖杆上固接有一个齿块,所述齿块上的齿与所述螺旋传动轴啮合,所述齿块能够以自身为轴转动,通过齿块的转动而使得所述螺旋传动轴以及所述移动竖杆左右移动。

所述收集槽设置在所述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之间位置的正下方,包括收集槽外壳和收集槽出口,所述收集槽外壳为顶部开放且向外扩展的设置,所述收集槽出口设置在收集槽外壳底部。

所述医疗废水收集箱包括医疗废水收集箱外壳、废水入口和医疗废水收集箱出口,所述废水入口设置在医疗废水收集箱外壳顶部,所述医疗废水收集箱出口设置在医疗废水收集箱外壳侧壁底部。

所述混合室包括混合室外壳、混合室第一入水口、混合室第二入水口、混合室搅拌轴、混合室过滤板、混合室杂物收集箱、混合室出水管以及混合室水泵;所述混合室第一入水口设置在混合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收集槽出口相连通,所述混合室第二入水口设置在混合室外壳侧壁最上端,并与所述医疗废水收集箱出口相连通,在混合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1个混合室搅拌轴,在混合室搅拌轴下端倾斜设置有混合室过滤板,在混合室过滤板终端的混合室外壳侧壁上设置有混合室杂物收集箱,在混合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混合室出水管,所述混合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混合室出水管上设置有混合室水泵。

所述酸化室包括酸化室外壳、酸化室入口、酸化室搅拌轴、酸化室过滤板、储酸盒、酸液入口、酸化室出水管、酸化室水泵和酸化室杂物收集箱;在酸化室外壳顶部设置有储酸盒和酸液入口,所述酸化室入口与所述混合室出水管顶端连通,在酸化室入口下端的酸化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2个酸化室搅拌轴,在所述酸化室搅拌轴下方倾斜设置有酸化室过滤板,在酸化室过滤板终端的酸化室外壳侧壁上设置有酸化室杂物收集箱,在酸化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酸化室出水管,所述酸化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酸化室出水管上设置有酸化室水泵。

所述高温室包括高温室外壳、高温室入口、加热部件,水垢收集箱、高温室出水管和高温室水泵;所述高温室入口与所述酸化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高温室外壳内侧壁和内底壁上,在高温室外壳底部设置有水垢收集箱,所述水垢收集箱和高温室外壳底部设置有可开闭的开口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垢通过,在高温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高温室出水管,所述高温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高温室出水管上设置有高温室水泵。

所述絮凝室包括絮凝室外壳、絮凝室入口、絮凝室搅拌轴、絮凝剂储存盒、絮凝剂入口、絮凝板、絮凝室出水管和絮凝室水泵;所述絮凝室入口与所述高温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在絮凝室外壳顶壁上设置有絮凝剂入口,所述絮凝剂入口与设置在絮凝室外壳顶部的絮凝剂储存盒相连通,在絮凝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3个絮凝室搅拌轴,在所述絮凝室搅拌轴下方横向设置有絮凝板,所述絮凝板为粗糙表面的合金丝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板状物,在絮凝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絮凝室出水管,所述絮凝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絮凝室出水管上设置有絮凝室水泵。

所述沉淀室包括沉淀室外壳、沉淀室入口、沉淀室出水管、沉淀室出水口和沉淀室水泵;所述沉淀室入口与所述絮凝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在沉淀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沉淀室出水管,所述沉淀室出水管底端封闭顶端横向设置,在所述沉淀室出水管竖直部分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沉淀室出水口,在所述沉淀室出水管的沉淀室出水口上部设置有沉淀室水泵。

所述吸附过滤室包括吸附过滤室外壳、吸附过滤室入口、吸附过滤室出口、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第三吸附过滤板、第一杂物收集盒、第二杂物收集盒和第三杂物收集盒;所述吸附过滤室入口与所述沉淀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和第三吸附过滤板从上到下依次相互倾斜设置于吸附过滤室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吸附过滤板为两层过滤板之间夹持有氧化钙颗粒,所述第二吸附过滤板为两层过滤板之间夹持有高熵非晶合金颗粒,所述第三吸附过滤板为两层过滤板之间夹持有活性炭颗粒,在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和第三吸附过滤板的终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杂物收集盒、第二杂物收集盒和第三杂物收集盒,分别用于接纳从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和第三吸附过滤板过滤得到的板上物;所述吸附过滤室出口设置在吸附过滤室外壳底部。

所述紫外消毒室包括消毒室外壳、消毒室入口、处理水排放口和消毒器;所述消毒室入口设置在消毒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吸附过滤室出口相连通,所述消毒器有6个,且设置于消毒室外壳内顶部,所述处理水排放口设置在消毒室外壳侧壁底部或底壁上。

所述红外加热部件为红外灯,所述紫外消毒部件为紫外消毒灯。

所述加热部件为电阻加热丝。

所述絮凝板为粗糙表面的铜合金丝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板状物,所述铜合金为β相铜-锌-镁-铁合金。

所述絮凝板通过设置在与絮凝室外壳相接处的开口能够横向移出和移入。

所述消毒器为紫外消毒灯。

所述滑槽两端部设置有卡块,用于限定所述滑块的最大行程。

实施例2

一种医疗器械消毒清洗装置,包括消毒装置、收集槽、医疗废水收集箱、混合室、酸化室、高温室、絮凝室、沉淀室、吸附过滤室和紫外消毒室。

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旋转横轴、支撑竖轴、消毒液喷头、红外加热部件、紫外消毒部件、右夹持板、左夹持板、弹簧轴、移动竖杆、固定竖杆、螺旋传动轴、齿块、滑块、横支架和滑槽;所述旋转横轴设置在所述支撑竖轴最顶端并与其垂直,所述支撑竖轴通过轴承与旋转横轴连接,所述旋转横轴与轴承连接的部位为圆轴,其它部位为方轴,所述旋转横轴能够以自身为轴转动,在所述旋转横轴的方轴部位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8个消毒液喷头,在另外一个面上设置有3个红外加热部件,在第三个面上设置有6个紫外消毒部件;所述左夹持板设置在所述旋转横轴正下方的所述支撑竖轴上,与左夹持板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右夹持板,所述右夹持板通过2个弹簧轴与所述移动竖杆连接,所述移动竖杆左端与所述弹簧轴垂直固接,右端与一个螺旋传动轴垂直固接,所述固定竖杆底端与一横支架固接,在所述横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竖杆底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滑槽内左右滑动,所述螺旋传动轴通过通孔穿设于所述固定竖杆中,在所述固定竖杆上固接有一个齿块,所述齿块上的齿与所述螺旋传动轴啮合,所述齿块能够以自身为轴转动,通过齿块的转动而使得所述螺旋传动轴以及所述移动竖杆左右移动。

所述收集槽设置在所述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之间位置的正下方,包括收集槽外壳和收集槽出口,所述收集槽外壳为顶部开放且向外扩展的设置,所述收集槽出口设置在收集槽外壳底部。

所述医疗废水收集箱包括医疗废水收集箱外壳、废水入口和医疗废水收集箱出口,所述废水入口设置在医疗废水收集箱外壳顶部,所述医疗废水收集箱出口设置在医疗废水收集箱外壳侧壁底部。

所述混合室包括混合室外壳、混合室第一入水口、混合室第二入水口、混合室搅拌轴、混合室过滤板、混合室杂物收集箱、混合室出水管以及混合室水泵;所述混合室第一入水口设置在混合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收集槽出口相连通,所述混合室第二入水口设置在混合室外壳侧壁最上端,并与所述医疗废水收集箱出口相连通,在混合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混合室搅拌轴,在混合室搅拌轴下端倾斜设置有混合室过滤板,在混合室过滤板终端的混合室外壳侧壁上设置有混合室杂物收集箱,在混合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混合室出水管,所述混合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混合室出水管上设置有混合室水泵。

所述酸化室包括酸化室外壳、酸化室入口、酸化室搅拌轴、酸化室过滤板、储酸盒、酸液入口、酸化室出水管、酸化室水泵和酸化室杂物收集箱;在酸化室外壳顶部设置有储酸盒和酸液入口,所述酸化室入口与所述混合室出水管顶端连通,在酸化室入口下端的酸化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多3个酸化室搅拌轴,在所述酸化室搅拌轴下方倾斜设置有酸化室过滤板,在酸化室过滤板终端的酸化室外壳侧壁上设置有酸化室杂物收集箱,在酸化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酸化室出水管,所述酸化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酸化室出水管上设置有酸化室水泵。

所述高温室包括高温室外壳、高温室入口、加热部件,水垢收集箱、高温室出水管和高温室水泵;所述高温室入口与所述酸化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高温室外壳内侧壁和内底壁上,在高温室外壳底部设置有水垢收集箱,所述水垢收集箱和高温室外壳底部设置有可开闭的开口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垢通过,在高温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高温室出水管,所述高温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高温室出水管上设置有高温室水泵。

所述絮凝室包括絮凝室外壳、絮凝室入口、絮凝室搅拌轴、絮凝剂储存盒、絮凝剂入口、絮凝板、絮凝室出水管和絮凝室水泵;所述絮凝室入口与所述高温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在絮凝室外壳顶壁上设置有絮凝剂入口,所述絮凝剂入口与设置在絮凝室外壳顶部的絮凝剂储存盒相连通,在絮凝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5个絮凝室搅拌轴,在所述絮凝室搅拌轴下方横向设置有絮凝板,所述絮凝板为粗糙表面的合金丝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板状物,在絮凝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絮凝室出水管,所述絮凝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絮凝室出水管上设置有絮凝室水泵。

所述沉淀室包括沉淀室外壳、沉淀室入口、沉淀室出水管、沉淀室出水口和沉淀室水泵;所述沉淀室入口与所述絮凝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在沉淀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沉淀室出水管,所述沉淀室出水管底端封闭顶端横向设置,在所述沉淀室出水管竖直部分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沉淀室出水口,在所述沉淀室出水管的沉淀室出水口上部设置有沉淀室水泵。

所述吸附过滤室包括吸附过滤室外壳、吸附过滤室入口、吸附过滤室出口、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第三吸附过滤板、第一杂物收集盒、第二杂物收集盒和第三杂物收集盒;所述吸附过滤室入口与所述沉淀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和第三吸附过滤板从上到下依次相互倾斜设置于吸附过滤室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吸附过滤板为两层过滤板之间夹持有氧化钙颗粒,所述第二吸附过滤板为两层过滤板之间夹持有高熵非晶合金颗粒,所述第三吸附过滤板为两层过滤板之间夹持有活性炭颗粒,在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和第三吸附过滤板的终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杂物收集盒、第二杂物收集盒和第三杂物收集盒,分别用于接纳从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和第三吸附过滤板过滤得到的板上物;所述吸附过滤室出口设置在吸附过滤室外壳底部。

所述紫外消毒室包括消毒室外壳、消毒室入口、处理水排放口和消毒器;所述消毒室入口设置在消毒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吸附过滤室出口相连通,所述消毒器设置于消毒室外壳内顶部,所述处理水排放口设置在消毒室外壳侧壁底部或底壁上。

所述红外加热部件为红外灯,所述紫外消毒部件为紫外消毒灯。

所述加热部件为电阻加热丝。

所述絮凝板为粗糙表面的铜合金丝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板状物,所述铜合金为β相铜-锌-镁-铁合金。

所述絮凝板通过设置在与絮凝室外壳相接处的开口能够横向移出和移入。

所述消毒器为紫外消毒灯。

所述滑槽两端部设置有卡块,用于限定所述滑块的最大行程。

所述收集槽外壳的宽度为所述左夹持板和所述右夹持板距离最大时长度的1倍,即与其距离相等。

实施例3

一种医疗器械消毒清洗装置,包括消毒装置、收集槽、医疗废水收集箱、混合室、酸化室、高温室、絮凝室、沉淀室、吸附过滤室和紫外消毒室。

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旋转横轴、支撑竖轴、消毒液喷头、红外加热部件、紫外消毒部件、右夹持板、左夹持板、弹簧轴、移动竖杆、固定竖杆、螺旋传动轴、齿块、滑块、横支架和滑槽;所述旋转横轴设置在所述支撑竖轴最顶端并与其垂直,所述支撑竖轴通过轴承与旋转横轴连接,所述旋转横轴与轴承连接的部位为圆轴,其它部位为方轴,所述旋转横轴能够以自身为轴转动,在所述旋转横轴的方轴部位的一个面上设置有2个消毒液喷头,在另外一个面上设置有1个红外加热部件,在第三个面上设置有2个紫外消毒部件;所述左夹持板设置在所述旋转横轴正下方的所述支撑竖轴上,与左夹持板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右夹持板,所述右夹持板通过一个或多个弹簧轴与所述移动竖杆连接,所述移动竖杆左端与所述弹簧轴垂直固接,右端与一个螺旋传动轴垂直固接,所述固定竖杆底端与一横支架固接,在所述横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竖杆底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滑槽内左右滑动,所述螺旋传动轴通过通孔穿设于所述固定竖杆中,在所述固定竖杆上固接有一个齿块,所述齿块上的齿与所述螺旋传动轴啮合,所述齿块能够以自身为轴转动,通过齿块的转动而使得所述螺旋传动轴以及所述移动竖杆左右移动。

所述收集槽设置在所述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之间位置的正下方,包括收集槽外壳和收集槽出口,所述收集槽外壳为顶部开放且向外扩展的设置,所述收集槽出口设置在收集槽外壳底部。

所述医疗废水收集箱包括医疗废水收集箱外壳、废水入口和医疗废水收集箱出口,所述废水入口设置在医疗废水收集箱外壳顶部,所述医疗废水收集箱出口设置在医疗废水收集箱外壳侧壁底部。

所述混合室包括混合室外壳、混合室第一入水口、混合室第二入水口、混合室搅拌轴、混合室过滤板、混合室杂物收集箱、混合室出水管以及混合室水泵;所述混合室第一入水口设置在混合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收集槽出口相连通,所述混合室第二入水口设置在混合室外壳侧壁最上端,并与所述医疗废水收集箱出口相连通,在混合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混合室搅拌轴,在混合室搅拌轴下端倾斜设置有混合室过滤板,在混合室过滤板终端的混合室外壳侧壁上设置有混合室杂物收集箱,在混合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混合室出水管,所述混合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混合室出水管上设置有混合室水泵。

所述酸化室包括酸化室外壳、酸化室入口、酸化室搅拌轴、酸化室过滤板、储酸盒、酸液入口、酸化室出水管、酸化室水泵和酸化室杂物收集箱;在酸化室外壳顶部设置有储酸盒和酸液入口,所述酸化室入口与所述混合室出水管顶端连通,在酸化室入口下端的酸化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1个酸化室搅拌轴,在所述酸化室搅拌轴下方倾斜设置有酸化室过滤板,在酸化室过滤板终端的酸化室外壳侧壁上设置有酸化室杂物收集箱,在酸化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酸化室出水管,所述酸化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酸化室出水管上设置有酸化室水泵。

所述高温室包括高温室外壳、高温室入口、加热部件,水垢收集箱、高温室出水管和高温室水泵;所述高温室入口与所述酸化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高温室外壳内侧壁和内底壁上,在高温室外壳底部设置有水垢收集箱,所述水垢收集箱和高温室外壳底部设置有可开闭的开口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垢通过,在高温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高温室出水管,所述高温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高温室出水管上设置有高温室水泵。

所述絮凝室包括絮凝室外壳、絮凝室入口、絮凝室搅拌轴、絮凝剂储存盒、絮凝剂入口、絮凝板、絮凝室出水管和絮凝室水泵;所述絮凝室入口与所述高温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在絮凝室外壳顶壁上设置有絮凝剂入口,所述絮凝剂入口与设置在絮凝室外壳顶部的絮凝剂储存盒相连通,在絮凝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5个絮凝室搅拌轴,在所述絮凝室搅拌轴下方横向设置有絮凝板,所述絮凝板为粗糙表面的合金丝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板状物,在絮凝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絮凝室出水管,所述絮凝室出水管底端开口顶端横向设置,并且在所述絮凝室出水管上设置有絮凝室水泵。

所述沉淀室包括沉淀室外壳、沉淀室入口、沉淀室出水管、沉淀室出水口和沉淀室水泵;所述沉淀室入口与所述絮凝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在沉淀室外壳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沉淀室出水管,所述沉淀室出水管底端封闭顶端横向设置,在所述沉淀室出水管竖直部分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沉淀室出水口,在所述沉淀室出水管的沉淀室出水口上部设置有沉淀室水泵。

所述吸附过滤室包括吸附过滤室外壳、吸附过滤室入口、吸附过滤室出口、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第三吸附过滤板、第一杂物收集盒、第二杂物收集盒和第三杂物收集盒;所述吸附过滤室入口与所述沉淀室出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和第三吸附过滤板从上到下依次相互倾斜设置于吸附过滤室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吸附过滤板为两层过滤板之间夹持有氧化钙颗粒,所述第二吸附过滤板为两层过滤板之间夹持有高熵非晶合金颗粒,所述第三吸附过滤板为两层过滤板之间夹持有活性炭颗粒,在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和第三吸附过滤板的终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杂物收集盒、第二杂物收集盒和第三杂物收集盒,分别用于接纳从第一吸附过滤板、第二吸附过滤板和第三吸附过滤板过滤得到的板上物;所述吸附过滤室出口设置在吸附过滤室外壳底部。

所述紫外消毒室包括消毒室外壳、消毒室入口、处理水排放口和消毒器;所述消毒室入口设置在消毒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吸附过滤室出口相连通,所述消毒器设置于消毒室外壳内顶部,所述处理水排放口设置在消毒室外壳侧壁底部或底壁上。

所述红外加热部件为红外灯,所述紫外消毒部件为紫外消毒灯。

所述加热部件为电阻加热棒。

所述絮凝板为粗糙表面的铜合金丝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板状物,所述铜合金为β相铜-锌-镁-铁合金。

所述絮凝板通过设置在与絮凝室外壳相接处的开口能够横向移出和移入。

所述消毒器为紫外消毒灯。

所述收集槽外壳的宽度为所述左夹持板和所述右夹持板距离最大时长度的1.1倍。

所述滑槽两端部设置有卡块,用于限定所述滑块的最大行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