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1616发布日期:2018-08-24 19:5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理床,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护理床。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有很多患者意识清醒却不能自由行动,导致患者排泄需要在病床上进行,而目前医院中大都使用一种类似于壶状的容器让患者排便,导致患者在排便时非常尴尬,而且医院中不能行动的病人需要手术时,需要患者家属或者医护人员抬动患者四肢,将患者移动到手术床上,手术完成后也是这样搬动,导致患者身上的伤口很容易崩裂,所以设计了这种医用护理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护理床,有益效益是不仅方便病人在床上排泄,而且方便病人从病床上移动至手术床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理床,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护理床,包括挡板、床体、支杆、收集装置、滑板、活动板、圆杆、v形杆、杆ⅰ、杆ⅱ、电机支架、电机、螺杆、板、插杆,不仅方便病人在床上排泄,而且方便病人从病床上移动至手术床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所述床体由凹槽ⅰ、轴孔、侧板ⅰ、滑槽ⅰ、凹槽ⅱ、侧板ⅱ、凹槽ⅲ、滑槽ⅱ、凹槽ⅳ、凹槽ⅴ、床板ⅰ、床板ⅱ、滑槽ⅲ、铰链构成;所述床板ⅰ的右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有侧板ⅰ;所述侧板ⅱ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床板ⅰ的右端,并且侧板ⅱ与侧板ⅰ之间留有凹槽ⅱ;所述滑槽ⅰ设置在侧板ⅰ、侧板ⅱ上,并且滑槽ⅰ与凹槽ⅱ相互连通;所述轴孔设置在侧板ⅰ、侧板ⅱ的外端;所述凹槽ⅲ设置在侧板ⅱ上端;所述滑槽ⅱ设置在侧板ⅱ上,并且滑槽ⅱ与凹槽ⅲ相互连通;所述凹槽ⅰ设置在床板ⅰ上端;所述凹槽ⅳ设置在床板ⅰ上,并且凹槽ⅳ与凹槽ⅰ相互连通,凹槽ⅳ与凹槽ⅲ相互连通;所述凹槽ⅴ设置在床板ⅰ上,并且凹槽ⅴ与凹槽ⅳ相互连通;所述床板ⅱ通过铰链ⅰ连接在侧板ⅰ、侧板ⅱ的左端,床板ⅱ与凹槽ⅰ间隙配合;所述滑槽ⅲ设置在床板ⅱ的侧面;

所述收集装置由后挡板、卡槽、滑块ⅰ、轮、底板、槽、前挡板、收集筒、收集槽、侧挡板、固定块、螺孔构成;所述底板下端设有轮;所述槽设置在底板上端;所述侧挡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端;所述前挡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端;所述后挡板的下端设有滑块ⅰ;所述滑块ⅰ与槽过盈配合;所述后挡板与两个侧挡板之间的缝隙间隙配合;所述卡槽设置在后挡板的下端;所述前挡板与卡槽过盈配合;所述收集筒放置在后挡板、前挡板、侧挡板之间,并且收集筒内设有收集槽;所述固定块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侧挡板的侧面;所述螺孔设置在固定块上;

所述滑板由滑板主体、固定片、铰链ⅱ、滑块ⅱ构成;所述滑板主体设有多个,并且滑板主体之间通过铰链ⅱ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个滑板主体的两侧;所述滑块ⅱ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剩余的滑板主体的侧面;

所述活动板由提手ⅰ、活动板主体ⅰ、活动板主体ⅱ、孔、提手ⅱ构成;所述活动板主体ⅰ与活动板主体ⅱ是一个整体;所述提手ⅰ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活动板主体ⅰ的左侧;所述孔设置在活动板主体ⅱ的右侧,并且孔内部设有螺纹;所述提手ⅱ通过螺纹连接在孔内;

所述圆杆由圆杆主体、插孔构成;所述圆杆主体上设有两个插孔;

所述v形杆由v形杆主体、滑块ⅲ、轴构成;所述滑块ⅲ的截面为圆形,滑块ⅲ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v形杆主体一端的侧面;所述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v形杆主体的弯折处侧面;

所述板由板主体、圆形插孔构成;所述板主体上设有圆形插孔;

所述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床体上的床板ⅰ的上端;所述活动板主体ⅰ与凹槽ⅲ、凹槽ⅳ间隙配合;所述提手ⅰ与凹槽ⅴ间隙配合;所述活动板主体ⅱ两端设有条形快,活动板主体ⅱ两端的条形快与滑槽ⅱ间隙配合,并且活动板主体ⅱ与凹槽ⅲ间隙配合;所述活动板主体ⅰ位于床板ⅱ的下端;所述滑板上的固定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侧板ⅰ、侧板ⅱ的内侧;所述滑块ⅱ与滑槽ⅰ间隙配合;所述滑板主体与凹槽ⅱ间隙配合;所述收集装置上的后挡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最右侧的滑板主体的右端;所述后挡板与凹槽ⅱ间隙配合;所述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侧板ⅰ、侧板ⅱ的下端,并且板上设有圆形孔;所述插杆与板上的圆形孔间隙配合;所述电机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床板ⅰ的下端;所述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电机支架内;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在电机的转轴上,螺杆的另一端与圆形插孔间隙配合,并且螺杆与螺孔配合;所述v形杆上的滑块ⅲ与滑槽ⅲ间隙配合;所述轴与轴孔间隙配合;所述圆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v形杆的右端;所述杆ⅱ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挡板的上端,杆ⅱ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有杆ⅰ;所述支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床板ⅰ、侧板ⅰ、侧板ⅱ的下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所述滑块ⅱ固定连接在第二个滑板主体的最右端、第三个滑板主体的最左端、第四个滑板主体的最右端,循环往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所述活动板主体ⅰ的高度小于活动板主体ⅱ的高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所述杆ⅰ的右端设有弧形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所述床板ⅱ处于水平状态下,圆杆与杆ⅰ右端的弧形槽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所述床板ⅱ与床板ⅰ之间的夹角为60°时,圆杆移动至板的右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所述插孔与插杆间隙配合。

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不仅方便病人在床上排泄,而且方便病人从病床上移动至手术床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的床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的床板ⅱ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的收集装置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的收集装置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的滑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的活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的圆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的v形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医用护理床的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挡板1;床体2;凹槽ⅰ2-1;轴孔2-2;侧板ⅰ2-3;滑槽ⅰ2-4;凹槽ⅱ2-5;侧板ⅱ2-6;凹槽ⅲ2-7;滑槽ⅱ2-8;凹槽ⅳ2-9;凹槽ⅴ2-10;床板ⅰ2-11;床板ⅱ2-12;滑槽ⅲ2-13;铰链2-14;支杆3;收集装置4;挡板4-1;卡槽4-2;滑块ⅰ4-3;轮4-4;底板4-5;槽4-6;前挡板4-7;收集筒4-8;收集槽4-9;侧挡板4-10;固定块4-11;螺孔4-12;滑板5;滑板主体5-1;固定片5-2;铰链ⅱ5-3;滑块ⅱ5-4;活动板6;提手ⅰ6-1;活动板主体ⅰ6-2;活动板主体ⅱ6-3;孔6-4;提手ⅱ6-5;圆杆7;圆杆主体7-1;插孔7-2;v形杆8;v形杆主体8-1;滑块ⅲ8-2;轴8-3杆ⅰ9;杆ⅱ10;电机支架11;电机12;螺杆13;板14;板主体14-1;圆形插孔14-2;插杆15。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理床,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护理床,包括挡板1、床体2、支杆3、收集装置4、滑板5、活动板6、圆杆7、v形杆8、杆ⅰ9、杆ⅱ10、电机支架11、电机12、螺杆13、板14、插杆15,不仅方便病人在床上排泄,而且方便病人从病床上移动至手术床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所述床体2由凹槽ⅰ2-1、轴孔2-2、侧板ⅰ2-3、滑槽ⅰ2-4、凹槽ⅱ2-5、侧板ⅱ2-6、凹槽ⅲ2-7、滑槽ⅱ2-8、凹槽ⅳ2-9、凹槽ⅴ2-10、床板ⅰ2-11、床板ⅱ2-12、滑槽ⅲ2-13、铰链2-14构成;所述床板ⅰ2-11的右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有侧板ⅰ2-3;所述侧板ⅱ2-6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床板ⅰ2-11的右端,并且侧板ⅱ2-6与侧板ⅰ2-3之间留有凹槽ⅱ2-5;所述滑槽ⅰ2-4设置在侧板ⅰ2-3、侧板ⅱ2-6上,并且滑槽ⅰ2-4与凹槽ⅱ2-5相互连通;所述轴孔2-2设置在侧板ⅰ2-3、侧板ⅱ2-6的外端;所述凹槽ⅲ2-7设置在侧板ⅱ2-6上端;所述滑槽ⅱ2-8设置在侧板ⅱ2-6上,并且滑槽ⅱ2-8与凹槽ⅲ2-7相互连通;所述凹槽ⅰ2-1设置在床板ⅰ2-11上端;所述凹槽ⅳ2-9设置在床板ⅰ2-11上,并且凹槽ⅳ2-9与凹槽ⅰ2-1相互连通,凹槽ⅳ2-9与凹槽ⅲ2-7相互连通;所述凹槽ⅴ2-10设置在床板ⅰ2-11上,并且凹槽ⅴ2-10与凹槽ⅳ2-9相互连通;所述床板ⅱ2-12通过铰链ⅰ2-14连接在侧板ⅰ2-3、侧板ⅱ2-6的左端,床板ⅱ2-12与凹槽ⅰ2-1间隙配合;所述滑槽ⅲ2-13设置在床板ⅱ2-12的侧面;

所述收集装置4由后挡板4-1、卡槽4-2、滑块ⅰ4-3、轮4-4、底板4-5、槽4-6、前挡板4-7、收集筒4-8、收集槽4-9、侧挡板4-10、固定块4-11、螺孔4-12构成;所述底板4-5下端设有轮4-4;所述槽4-6设置在底板4-5上端;所述侧挡板4-1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底板4-5上端;所述前挡板4-7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底板4-5上端;所述后挡板4-1的下端设有滑块ⅰ4-3;所述滑块ⅰ4-3与槽4-6过盈配合;所述后挡板4-1与两个侧挡板4-10之间的缝隙间隙配合;所述卡槽4-2设置在后挡板4-1的下端;所述前挡板4-7与卡槽4-2过盈配合;所述收集筒4-8放置在后挡板4-1、前挡板4-7、侧挡板4-10之间,并且收集筒4-8内设有收集槽4-9;所述固定块4-1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侧挡板4-10的侧面;所述螺孔4-12设置在固定块4-11上;

所述滑板5由滑板主体5-1、固定片5-2、铰链ⅱ5-3、滑块ⅱ5-4构成;所述滑板主体5-1设有多个,并且滑板主体5-1之间通过铰链ⅱ5-3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片5-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个滑板主体5-1的两侧;所述滑块ⅱ5-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剩余的滑板主体5-1的侧面;

所述活动板6由提手ⅰ6-1、活动板主体ⅰ6-2、活动板主体ⅱ6-3、孔6-4、提手ⅱ6-5构成;所述活动板主体ⅰ6-2与活动板主体ⅱ6-3是一个整体;所述提手ⅰ6-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活动板主体ⅰ6-2的左侧;所述孔6-4设置在活动板主体ⅱ6-3的右侧,并且孔6-4内部设有螺纹;所述提手ⅱ6-5通过螺纹连接在孔6-4内;

所述圆杆7由圆杆主体7-1、插孔7-2构成;所述圆杆主体7-1上设有两个插孔7-2;

所述v形杆8由v形杆主体8-1、滑块ⅲ8-2、轴8-3构成;所述滑块ⅲ8-2的截面为圆形,滑块ⅲ8-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v形杆主体8-1一端的侧面;所述轴8-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v形杆主体8-1的弯折处侧面;

所述板14由板主体14-1、圆形插孔14-2构成;所述板主体14-1上设有圆形插孔14-2;

所述挡板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床体2上的床板ⅰ2-11的上端;所述活动板主体ⅰ6-2与凹槽ⅲ2-7、凹槽ⅳ2-9间隙配合;所述提手ⅰ6-1与凹槽ⅴ2-10间隙配合;所述活动板主体ⅱ6-3两端设有条形快,活动板主体ⅱ6-3两端的条形快与滑槽ⅱ2-8间隙配合,并且活动板主体ⅱ6-3与凹槽ⅲ2-7间隙配合;所述活动板主体ⅰ6-2位于床板ⅱ2-12的下端;所述滑板5上的固定片5-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侧板ⅰ2-3、侧板ⅱ2-6的内侧;所述滑块ⅱ5-4与滑槽ⅰ2-4间隙配合;所述滑板主体5-1与凹槽ⅱ2-5间隙配合;所述收集装置4上的后挡板4-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最右侧的滑板主体5-1的右端;所述后挡板4-1与凹槽ⅱ2-5间隙配合;所述板1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侧板ⅰ2-3、侧板ⅱ2-6的下端,并且板14上设有圆形孔;所述插杆15与板14上的圆形孔间隙配合;所述电机支架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床板ⅰ2-11的下端;所述电机12通过螺栓连接在电机支架11内;所述螺杆13的一端连接在电机12的转轴上,螺杆13的另一端与圆形插孔14-2间隙配合,并且螺杆13与螺孔4-12配合;所述v形杆8上的滑块ⅲ8-2与滑槽ⅲ2-13间隙配合;所述轴8-3与轴孔2-2间隙配合;所述圆杆7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v形杆8的右端;所述杆ⅱ10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挡板1的上端,杆ⅱ10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有杆ⅰ9;所述支杆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床板ⅰ2-11、侧板ⅰ2-3、侧板ⅱ2-6的下端。当病人需要排便时,将收集筒4-8放入后挡板4-1、前挡板4-7、侧挡板4-10之间,然后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螺杆13转动,螺杆13通过螺孔4-12带动固定块4-11运动,固定块4-11带动侧挡板4-10、前挡板4-7、后挡板4-1、底板4-5运动,后挡板4-1带动滑板5移动,滑板5上的滑块ⅱ5-4沿着滑槽ⅰ2-4滑动,同时滑板主体5-1绕着铰链ⅱ5-3转动,使滑板5折叠,并且将收集筒4-8移动至床体2上的适当位置,然后病人对着收集筒4-8排便即可,排便后,启动电机12,电机12反转,通过螺杆13带动固定块4-11运动,进而带动侧挡板4-10、前挡板4-7、后挡板4-1、底板4-5向外运动,同时滑板5从折叠状态移动至水平状态,当收集筒4-8移动至床体2外端后,将收集筒4-8取出请立即可,收集筒4-8取出后,推动前挡板4-7,使前挡板4-7移动至与卡槽4-2配合,即底板4-5、侧挡板4-10移动至床体2下方,避免收集装置4露出在床体外端影响行走,病人若躺着排泄不舒服时,可以压动圆杆7,圆杆7带动v形杆8移动,v形杆8带动床板ⅱ2-12翘起,当圆杆7移动至最下端时,将插杆15插入插孔7-2内,将圆杆7固定,此时病人处于靠卧状态,排泄完成后,将插杆15推入床体2下方,将圆杆7移动至原位即可;当需要将病人移动至手术床上时,转动提手ⅱ6-5,使提手ⅱ6-5从活动板主体ⅱ6-3内旋出,然后然后将病人的重心放置在活动板主体ⅱ6-3内,再拉动提手ⅱ6-5,提手ⅱ6-5带动活动板主体ⅱ6-3、活动板主体ⅰ6-2、提手ⅰ6-1向外运动,当提手ⅰ6-1露出时,另一个人提起提手ⅰ6-1将病人抬起放置在手术床上移动至手术室即可,这样可以避免家属或者护士抬起患者四肢从手术床移动至床体2上或者从床体2上移动至手术床上时导致的伤口崩裂以及患者不适。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滑块ⅱ5-4固定连接在第二个滑板主体5-1的最右端、第三个滑板主体5-1的最左端、第四个滑板主体5-1的最右端,循环往复。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活动板主体ⅰ6-2的高度小于活动板主体ⅱ6-3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杆ⅰ9的右端设有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床板ⅱ2-12处于水平状态下,圆杆7与杆ⅰ9右端的弧形槽间隙配合。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床板ⅱ2-12与床板ⅰ2-11之间的夹角为60°时,圆杆7移动至板14的右端。

具体实施方式七: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插孔7-2与插杆15间隙配合。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病人需要排便时,将收集筒4-8放入后挡板4-1、前挡板4-7、侧挡板4-10之间,然后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螺杆13转动,螺杆13通过螺孔4-12带动固定块4-11运动,固定块4-11带动侧挡板4-10、前挡板4-7、后挡板4-1、底板4-5运动,后挡板4-1带动滑板5移动,滑板5上的滑块ⅱ5-4沿着滑槽ⅰ2-4滑动,同时滑板主体5-1绕着铰链ⅱ5-3转动,使滑板5折叠,并且将收集筒4-8移动至床体2上的适当位置,然后病人对着收集筒4-8排便即可,排便后,启动电机12,电机12反转,通过螺杆13带动固定块4-11运动,进而带动侧挡板4-10、前挡板4-7、后挡板4-1、底板4-5向外运动,同时滑板5从折叠状态移动至水平状态,当收集筒4-8移动至床体2外端后,将收集筒4-8取出请立即可,收集筒4-8取出后,推动前挡板4-7,使前挡板4-7移动至与卡槽4-2配合,即底板4-5、侧挡板4-10移动至床体2下方,避免收集装置4露出在床体外端影响行走,病人若躺着排泄不舒服时,可以压动圆杆7,圆杆7带动v形杆8移动,v形杆8带动床板ⅱ2-12翘起,当圆杆7移动至最下端时,将插杆15插入插孔7-2内,将圆杆7固定,此时病人处于靠卧状态,排泄完成后,将插杆15推入床体2下方,将圆杆7移动至原位即可;当需要将病人移动至手术床上时,转动提手ⅱ6-5,使提手ⅱ6-5从活动板主体ⅱ6-3内旋出,然后然后将病人的重心放置在活动板主体ⅱ6-3内,再拉动提手ⅱ6-5,提手ⅱ6-5带动活动板主体ⅱ6-3、活动板主体ⅰ6-2、提手ⅰ6-1向外运动,当提手ⅰ6-1露出时,另一个人提起提手ⅰ6-1将病人抬起放置在手术床上移动至手术室即可,这样可以避免家属或者护士抬起患者四肢从手术床移动至床体2上或者从床体2上移动至手术床上时导致的伤口崩裂以及患者不适。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