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大流行感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2728发布日期:2018-11-17 00:3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大流行感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防大流行感冒装置。

背景技术

感冒是最常见的多发病,在所有急性传染病中,感冒发病率最高,而且感冒常诱发,继发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治疗感冒药品大都是解热、消炎为主的西药,副作用较大;板蓝根在临床上清热凉血、抗病毒抗菌作用明显,用量大,堪称中成药之最。感冒期间服用板蓝根,有利于增强免疫,杀灭体内病毒和致病菌,有利于康复;流感期间和病毒性疾病期间服用板蓝根,有利于增强抵抗力,避免传染。早期应用,同时配合对症处理,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传统板蓝根颗粒制备的提取操作步骤方式繁琐,提取效率慢,提取不够充分,大大降低了提取效率以及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大流行感冒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预防大流行感冒装置,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设有提取腔,所述提取腔内底壁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转接槽,所述第一转接槽外侧的所述提取腔内底壁内设有环形导流槽,所述第一转接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转动盘体,所述第一转接槽内底壁相通设有第二转接槽,所述第二转接槽内过渡配合连接有顶部末端与所述转动盘体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环形齿条,所述提取腔内过渡配合连接有底部末端与所述转动盘体顶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环形过渡框体,所述主机体顶部端面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入料槽,所述入料槽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提取腔内的所述环形过渡框体顶部端相连通设置,所述入料槽右侧内壁内连通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开闭滑板,所述第一滑槽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主机体底部端面内固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排料管,所述第一排料管顶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转接槽内,所述转动盘体的顶部端面内设有与所述环形过渡框体相连通设置的漏斗形凹槽,所述转动盘体底部端面内固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排料管,所述第二排料管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漏斗形凹槽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排料管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转接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排料管顶部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排料管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驱动腔,所述第二转接槽与所述驱动腔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顶部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第二转接槽内且与所述环形齿条动力配合连接的驱动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驱动腔内的第一锥轮,所述驱动腔右侧内壁内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传动腔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滑槽右侧延伸末端的顶部位置处于相对状态,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滑块,所述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导滑块左侧端面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驱动腔内且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二锥轮,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传动执行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机体左侧端面内倾斜设有与所述环形导流槽左侧相连通设置的排料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排料管内固设有电控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杆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滑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提取腔内顶壁的中间位置处固设有冲洗喷管,所述冲洗喷管外表面上环设有多组等距排布设置的喷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执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传动腔之间的部分内的第二电机以及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提取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且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顶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三锥轮,所述第二转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螺杆顶部末端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右侧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三锥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四锥轮,所述第二电机左侧末端动力配合连接有伸入所述第一滑槽内且与所述开闭滑板右侧端面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杆以及第四锥轮转动,此时,由第二螺杆带动开闭滑板逐渐滑入第一滑槽内,同时,由第四锥轮带动第三锥轮以及第二转轴转动,由第二转轴带动第一螺杆转动,使第一螺杆带动导滑块逐渐沿第二滑槽内的底部方向滑动,此时,使导滑块带动左侧端面上的第二锥轮逐渐远离第一锥轮,直至导滑块滑动至第二滑槽内的最底部位置时,此时,由第二螺杆带动开闭滑板完全滑入第一滑槽内,进而使入料槽处于全开状态,然后将前期加工处理过的原料经入料槽倒入提取腔内的环形过渡框体内,接着,通过控制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杆以及第四锥轮反向转动,使开闭滑板以及导滑块恢复至初始位置,然后,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带动第二锥轮转动,由第二锥轮带动第一锥轮、第一转轴以及驱动齿轮转动,此时,由驱动齿轮带动环形齿条以及转动盘体高速转动,从而实现转动盘体带动环形过渡框体内的原料进行离心提取工作,此时,使提取完成的液体落入环形导流槽内,经环形导流槽汇集导流后流入排料槽,进而实现方便取料工作,当提取完成后,控制电控阀以及冲洗喷管同时开启,此时,使冲洗喷管对环形过渡框体进行快速冲洗工作,同时,使冲洗后的废料水经第二排料管流入第一排料管内,最后经第一排料管排出,方便废料水的快速收集及处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能实现自动控制入料槽的开闭以及第二锥轮与第一锥轮的动力连接的传动工作,大大提高了加工的安全性以及加工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预防大流行感冒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转动盘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预防大流行感冒装置,包括主机体8,所述主机体8内设有提取腔81,所述提取腔81内底壁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转接槽84,所述第一转接槽84外侧的所述提取腔81内底壁内设有环形导流槽83,所述第一转接槽84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转动盘体9,所述第一转接槽84内底壁相通设有第二转接槽85,所述第二转接槽85内过渡配合连接有顶部末端与所述转动盘体9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环形齿条92,所述提取腔81内过渡配合连接有底部末端与所述转动盘体9顶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环形过渡框体91,所述主机体8顶部端面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入料槽89,所述入料槽89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提取腔81内的所述环形过渡框体91顶部端相连通设置,所述入料槽89右侧内壁内连通设有第一滑槽82,所述第一滑槽82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开闭滑板821,所述第一滑槽82右侧的所述主机体8内设有传动腔88,所述主机体8底部端面内固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排料管851,所述第一排料管851顶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转接槽85内,所述转动盘体9的顶部端面内设有与所述环形过渡框体91相连通设置的漏斗形凹槽901,所述转动盘体9底部端面内固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排料管902,所述第二排料管902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漏斗形凹槽901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排料管902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转接槽85内且与所述第一排料管851顶部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排料管851右侧的所述主机体8内设有驱动腔86,所述第二转接槽85与所述驱动腔86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861,所述第一转轴861顶部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第二转接槽85内且与所述环形齿条92动力配合连接的驱动齿轮862,所述第一转轴861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驱动腔86内的第一锥轮863,所述驱动腔86右侧内壁内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滑槽87,所述传动腔88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滑槽87右侧延伸末端的顶部位置处于相对状态,所述第二滑槽87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滑块871,所述导滑块871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螺杆872,所述导滑块871左侧端面内固设有第一电机873,所述第一电机873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驱动腔86内且用以与所述第一锥轮863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二锥轮874,所述传动腔88内设有传动执行驱动机构。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主机体8左侧端面内倾斜设有与所述环形导流槽83左侧相连通设置的排料槽831,从而方便快速集料工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二排料管902内固设有电控阀903,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废料排出工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一螺杆872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滑槽87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提取腔81内顶壁的中间位置处固设有冲洗喷管810,所述冲洗喷管810外表面上环设有多组等距排布设置的喷头,从而提高冲洗的效率以及效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传动执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82与所述传动腔88之间的部分内的第二电机822以及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提取腔81右侧的所述主机体8内且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875,所述第二转轴875顶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88内的第三锥轮882,所述第二转轴875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二滑槽87内且与所述第一螺杆872顶部末端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82右侧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入所述传动腔88内且与所述第三锥轮882动力配合连接的第四锥轮881,所述第二电机822左侧末端动力配合连接有伸入所述第一滑槽82内且与所述开闭滑板821右侧端面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杆823,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入料槽89的开闭以及第二锥轮874与第一锥轮863的动力连接的传动工作,大大提高了加工的安全性。

初始状态时,导滑块871位于第二滑槽87内的最顶部位置,此时,由导滑块871带动第二锥轮874与第一锥轮863完全啮合连接,同时,由第二螺杆823带动开闭滑板821左侧末端最大程度伸入入料槽89内且使开闭滑板821末端端面与入料槽89左侧内壁完全相抵接。

当需要加工时,通过第二电机822带动第二螺杆823以及第四锥轮881转动,此时,由第二螺杆823带动开闭滑板821逐渐滑入第一滑槽82内,同时,由第四锥轮881带动第三锥轮882以及第二转轴875转动,由第二转轴875带动第一螺杆872转动,使第一螺杆872带动导滑块871逐渐沿第二滑槽87内的底部方向滑动,此时,使导滑块871带动左侧端面上的第二锥轮874逐渐远离第一锥轮863,直至导滑块871滑动至第二滑槽87内的最底部位置时,此时,由第二螺杆823带动开闭滑板821完全滑入第一滑槽82内,进而使入料槽89处于全开状态,然后将前期加工处理过的原料经入料槽89倒入提取腔81内的环形过渡框体91内,接着,通过控制第二电机822带动第二螺杆823以及第四锥轮881反向转动,使开闭滑板821以及导滑块871恢复至初始位置,然后,通过控制第一电机873带动第二锥轮874转动,由第二锥轮874带动第一锥轮863、第一转轴861以及驱动齿轮862转动,此时,由驱动齿轮862带动环形齿条92以及转动盘体9高速转动,从而实现转动盘体9带动环形过渡框体91内的原料进行离心提取工作,此时,使提取完成的液体落入环形导流槽83内,经环形导流槽83汇集导流后流入排料槽831,进而实现方便取料工作,当提取完成后,控制电控阀903以及冲洗喷管810同时开启,此时,使冲洗喷管810对环形过渡框体91进行快速冲洗工作,同时,使冲洗后的废料水经第二排料管902流入第一排料管851内,最后经第一排料管851排出,方便废料水的快速收集及处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杆以及第四锥轮转动,此时,由第二螺杆带动开闭滑板逐渐滑入第一滑槽内,同时,由第四锥轮带动第三锥轮以及第二转轴转动,由第二转轴带动第一螺杆转动,使第一螺杆带动导滑块逐渐沿第二滑槽内的底部方向滑动,此时,使导滑块带动左侧端面上的第二锥轮逐渐远离第一锥轮,直至导滑块滑动至第二滑槽内的最底部位置时,此时,由第二螺杆带动开闭滑板完全滑入第一滑槽内,进而使入料槽处于全开状态,然后将前期加工处理过的原料经入料槽倒入提取腔内的环形过渡框体内,接着,通过控制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杆以及第四锥轮反向转动,使开闭滑板以及导滑块恢复至初始位置,然后,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带动第二锥轮转动,由第二锥轮带动第一锥轮、第一转轴以及驱动齿轮转动,此时,由驱动齿轮带动环形齿条以及转动盘体高速转动,从而实现转动盘体带动环形过渡框体内的原料进行离心提取工作,此时,使提取完成的液体落入环形导流槽内,经环形导流槽汇集导流后流入排料槽,进而实现方便取料工作,当提取完成后,控制电控阀以及冲洗喷管同时开启,此时,使冲洗喷管对环形过渡框体进行快速冲洗工作,同时,使冲洗后的废料水经第二排料管流入第一排料管内,最后经第一排料管排出,方便废料水的快速收集及处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能实现自动控制入料槽的开闭以及第二锥轮与第一锥轮的动力连接的传动工作,大大提高了加工的安全性以及加工效率和质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