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多功能病人吸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1325发布日期:2018-09-18 18:1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病人吸氧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临床上,很多病人往往需要输氧。而持续干燥的氧气通过病人呼吸道时,会对呼吸道造成损伤。为了避免这种损伤,需要将干燥的氧气湿化。为达到氧气湿化的目的,需要在供氧中心和鼻氧管(或输氧面罩)之间加一个氧气湿化瓶,使持续干燥的氧气通过湿化瓶内的湿化液后得到湿化,再通过鼻氧管(或输氧面罩)进入病人体内。这样,就避免了持续干燥的氧气对病人呼吸道的损伤。然而现有的氧气湿化瓶一般是在瓶体中装水,然后在瓶盖上连接一个通入水中的曝气管,使氧气与水接触的过程中携带水分,从而达到湿化氧气的目的,然而氧气从曝气管出来并从水中往上冒出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45分贝-65分贝),当氧气流量较大时噪声更为突出,这影响到睡眠质量差、害怕噪声的病人的休息。

另外,通过鼻氧管吸氧的优点是简单、价廉、方便、舒适,不影响进食和饮水,缺点是对于鼻腔堵塞,张口呼吸的病人不适用;吸氧面罩的优点是能够保证吸入的氧浓度,适于张口呼吸的病人,缺点是病人有拘束闭塞感,进食饮水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病人通过吸氧面罩无束缚感地吸氧、方便喝水以及呼叫护士的多功能病人吸氧设备。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非接触式多功能病人吸氧设备,包括有安装在墙面上的固定座,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端的面罩支架,以及可拆卸连接在面罩支架下端的吸氧面罩;

所述面罩支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端的水平设置的转动管,与转动管滑动插接的横伸缩管,与横伸缩管端部固定连接的纵向设置的竖管,与竖管下部滑动插接的竖向伸缩管,以及固定连接在竖向伸缩管下端的水杯座;

所述转动管和横伸缩管之间连接有横向电动推杆,所述竖管和竖向伸缩管之间连接有纵向电动推杆;

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连接有中心供氧接口板,中心供氧接口板上安装有与中心供氧系统连接的中心供氧连接座,所述中心供氧连接座上可拆卸地连接有氧气湿化瓶;所述吸氧面罩通过一个弹性的连杆连接在所述水杯座的下端,所述吸氧面罩与氧气湿化瓶之间通过输氧管连接;

所述固定座的下部设有前侧开口的水壶容腔,所述水壶容腔内放置有水壶;所述固定座的上部设有控制器件容腔,控制器件容腔内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杯座内放置有不锈钢材质的水杯;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伸到水壶内底部的吸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延伸到水杯正上方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依次从固定座上端、转动管、横伸缩管、竖管和竖向伸缩管穿过;

所述吸氧面罩的上端中间成型有与所述连杆的一端过盈配合套接的连杆接头,所述吸氧面罩上端位于连杆接头的两侧分别成型有输氧管接头和吸管连接头;所述输氧管接头与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水杯的下端中间连接有吸管接头,所述吸管接头与所述吸管连接头之间通过吸管连接;所述吸氧面罩内位于吸管连接头下端连接有用于阻止水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出的限压阀,所述限压阀下端连接有吸嘴,所述吸嘴下端与吸氧面罩的下端边缘平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杯座内底部安装有用于对水杯进行加热的PTC加热器,所述PTC加热器下端安装有用于测量水杯整体重量的电子秤;

所述水杯座侧壁安装有呼叫按钮;

所述控制器件容腔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呼叫按钮、电子秤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软质导线电连接,所述水泵、PTC加热器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软质导线电连接;

当电子秤检测到水杯整体重量低于缺水设定值,控制器控制水泵工作,从水壶中抽水到水杯中,直到电子秤检测到水杯整体重量达到满水设定值,水泵停止工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通过局域网与护士站的计算机通讯连接,当按下呼叫按钮时,护士站的计算机发出提示信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件容腔内顶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管的一端连接有下端开口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内顶部连接有与所述转动轴转动套接的转动接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竖管的内顶部设有推杆连接头,推杆连接头朝向横伸缩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横向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横向电动推杆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当横伸缩管受到朝向转动管方向的压力时,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正向压力,控制器控制横向电动推杆缩短;当横伸缩管受到远离转动管方向的拉力时,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负向拉力,控制器控制横向电动推杆伸长;

所述推杆连接头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纵向电动推杆的一端与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

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纵向电动推杆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当竖向伸缩管受到向上的压力时,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正向压力,控制器控制纵向电动推杆缩短;当竖向伸缩管受到向下的拉力时,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负向拉力,控制器控制纵向电动推杆伸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杯座外壁安装有移动按钮,所述移动按钮通过软质导线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仅当移动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横向电动推杆、纵向电动推杆才执行动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动管下端连接有用于固定输氧管的第一钩体,所述竖管侧壁连接有用于固定输氧管的第二钩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成型有供出水管穿过的弧形过管口;

所述水壶容腔的前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一个门体;

所述水杯座一侧开口,且开口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一个封盖;所述水杯座底部成型有容纳所述吸管接头的接头容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包括上瓶体;所述上瓶体上端螺纹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外壁分别连接有进气接头、出气接头和调节气体流量的流量调节旋钮;

所述上瓶体下端螺纹连接有下瓶体,所述盖体下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出气部;所述出气部包括固定连接在盖体下端与所述出气接头相互连通的出气阀管;所述出气阀管内滑动连接有水平截面为正方形的导磁阀芯;所述出气阀管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导磁铁芯相互吸引的环形永磁体;

所述导磁铁芯一侧开设有通气口c和位于通气口c上端的通气口d;所述通气口d的面积是所述通气口c的面积的10倍;所述出气阀管侧壁成型有与所述通气口c一样大小的通气口a以及与所述通气口d一样大小的通气口b;

所述下瓶体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下瓶体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活塞下端与所述底座之间安装有使活塞能够向上运动的弹簧;所述活塞下端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上部固定连接有与底座相互卡接使活塞无法向上运动的弹性按压卡头;

所述活塞下端位于阀杆的正下方成型有限位连接头;所述限位连接头密封连接有驱动杆容管;所述底座成型有与所述驱动杆容管滑动连接的驱动杆容孔;所述驱动杆容管内插接有能与所述限位连接头相互滑动的驱动杆;

所述驱动杆下端成型有与所述驱动杆容管相互滑动且使驱动杆无法脱离限位连接头的限位头;所述驱动杆连同限位头外壁周向等角度成型有使水能够进出驱动杆容管的轴向凹槽;

所述驱动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永磁体;所述导磁铁芯下端固定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永磁体相互吸引使阀杆向下运动的钢片;所述活塞带动驱动杆向上运动至驱动杆上的永磁体抵在下瓶体内顶面上,此时永磁体和钢片之间的磁力比导磁铁芯和环形永磁体之间的磁力大,使阀杆能够向下运动;

所述活塞向下移动至限位连接头触碰限位头后,活塞带动驱动杆继续向下移动一段距离,直到永磁体与钢片之间的磁力小于驱动杆的重力时,驱动杆沿着驱动杆容管向下移动,同时阀杆在导磁阀芯与环形永磁体之间磁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

所述下瓶体上部成型有隔板;所述隔板上成型有注水座;所述注水座下部成型有回流口;所述隔板上位于注水座内成型有进水口部;所述进水口部下端过盈连接有只能让水自上而下流动的单向阀片;

所述上瓶体内安装有进气部;所述进气部包括L形的进气管a;进气管a下部连接有与进气管a上部同轴设置的环形进气管;所述环形进气管上端均匀成型有进气孔;所述进气管a上方滑动连接有固定在所述盖体上与所述进气接头相通的进气管b;进气管b下端连接有与所述进气管a内壁密封滑动的活塞环;

所述注水座内安装有注水漏斗;所述注水漏斗外壁上部成型有限位块;所述注水座成型有与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的限位槽a、限位槽b;所述限位槽a比限位槽b短;所述注水漏斗下端沿圆周均匀成型有阀片撑开杆;所述注水漏斗外侧成型有用于释放下瓶体内气体的排气槽;当限位块与限位槽b配合时,阀片撑开杆撑开单向阀片;当限位块与限位槽a配合时,阀片撑开杆不与单向阀片接触,且注水漏斗下端高于回流口的上端;

所述环形进气管为中空结构,在所述环形进气管内充满氧气状态下,环形进气管整体的平均密度比水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案使得病人能够通过吸氧面罩无束缚感的进行吸氧,方便病人躺着喝水,在需要护理时能够方便通过呼叫按钮向护士站发送呼叫信号。

具体的,本发明通过横向电动推杆辅助横伸缩管的伸缩,通过纵向电动推杆辅助竖向伸缩管的伸缩,这样病人就可以根据自己躺卧的位置调整吸氧面罩位于自身口鼻处的上方,使吸氧面罩下缘接近面部而又不相接触,这样就能够在保证吸氧面罩良好的吸氧浓度的基础上解决将吸氧面罩固定在脸上而存在束缚感的问题。

另外通过在水杯座内放置水杯,并在水杯下端连接吸管,配合在吸氧面罩内安装与吸管连通的吸嘴,这样病人需要喝水时只需要稍用力向下拉吸氧面罩即可将吸嘴伸入口中进行喝水。通过在水杯座内底部安装PTC加热器,使得水杯中的水能够保持恒温。通过在PTC加热器下方安装电子秤,方便在水杯中的水减少时通过水泵自动往水杯中加水。

另外,现有的用于呼叫护士的呼叫按钮一般安装在病床床头的墙上,或者通过电线连接一个按钮延伸到病床上,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都是家属在进行操作,当晚上病人有紧急情况需要自己呼叫护士时,时常是靠手去摸索呼叫按钮的位置,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不便之处。本发明中将呼叫按钮安装在水杯座侧壁,刚好能够使之位于病人视线的前下方,遇到紧急情况时病人也能够较容易的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水杯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转动管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横伸缩管和竖管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吸氧面罩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氧气湿化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氧气湿化瓶的活塞向上移动至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氧气湿化瓶的活塞在上瓶体气压作用下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氧气湿化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氧气湿化瓶活塞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氧气湿化瓶注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氧气湿化瓶进气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氧气湿化瓶下瓶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氧气湿化瓶注水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氧气湿化瓶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氧气湿化瓶出气部的结构示意图。

91、固定座;911、中心供氧接口板;912、门体;913、水壶;914、转动轴;915、水泵;916、吸水管;917、过管口;92、转动管;921、第一钩体;922、转动座;923、转动接头;93、横伸缩管;93a、竖管;931、推杆连接头;932、第一压力传感器;933、第二压力传感器;934、第二钩体;94、竖向伸缩管;95、水杯座;951、封盖;952、呼叫按钮;953、移动按钮;954、连杆固定接头;955、水杯;9551、吸管接头;956、PTC加热器;957、接头容口;97、吸氧面罩;971、连杆;972、连杆接头;973、输氧管接头;974、吸管连接头;975、吸嘴;976、限压阀;98a、横向电动推杆;98b、纵向电动推杆;P、氧气湿化瓶;1、盖体;11、进气接头;12、出气接头;13、流量调节旋钮; 2、上瓶体;3、下瓶体;31、隔板;32、注水座;321、限位槽a;322、限位槽b;323、回流口;324、进水口部;33、进水管;331、雾化喷头;34、底座卡槽;35、单向阀片;36、密封圈;4、活塞;41、驱动杆;411、限位头;412、永磁体; 413、轴向凹槽;42、拉杆;421、弹性按压卡头;422、拉手孔;43、限位连接头;44、驱动杆容管;5、注水漏斗;51、限位块;52、阀片撑开杆;53、排气槽;6、进气部;61、进气管a;62、环形进气管;621、出气孔;63、进气管b;631、活塞环;7、出气部;71、阀杆;72、出气阀管;721、环形永磁体;722、通气口a;723、通气口b;73、导磁铁芯;731、通气口c;732、通气口d;74、钢片;8、底座;81、底座卡头;82、拉杆穿孔;83、驱动杆容孔;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非接触式多功能病人吸氧设备,包括有安装在墙面上的固定座91,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端的面罩支架,以及可拆卸连接在面罩支架下端的吸氧面罩97。

所述面罩支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端的水平设置的转动管92,与转动管滑动插接的横伸缩管93,与横伸缩管端部固定连接的纵向设置的竖管93a,与竖管下部滑动插接的竖向伸缩管94,以及固定连接在竖向伸缩管下端的水杯座95。

所述转动管和横伸缩管之间连接有横向电动推杆98a,所述竖管和竖向伸缩管之间连接有纵向电动推杆98b。

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连接有中心供氧接口板911,中心供氧接口板上安装有与中心供氧系统连接的中心供氧连接座,所述中心供氧连接座上可拆卸地连接有氧气湿化瓶P;所述吸氧面罩通过一个弹性的连杆971连接在所述水杯座的下端,所述吸氧面罩与氧气湿化瓶之间通过输氧管连接。

所述固定座的下部设有前侧开口的水壶容腔,所述水壶容腔内放置有水壶913;所述固定座的上部设有控制器件容腔,控制器件容腔内安装有水泵915;所述水杯座内放置有不锈钢材质的水杯955;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伸到水壶内底部的吸水管916,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延伸到水杯正上方的出水管(图未示);所述出水管依次从固定座上端、转动管、横伸缩管、竖管和竖向伸缩管穿过。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成型有供出水管穿过的弧形的过管口917。

所述吸氧面罩的上端中间成型有与所述连杆的一端过盈配合套接的连杆接头972,所述吸氧面罩上端位于连杆接头的两侧分别成型有输氧管接头973和吸管连接头974;吸氧面罩位于口鼻处上方时,输氧管接头位于鼻尖上方位置,吸管连接头位于口部上方位置。

所述输氧管接头与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水杯的下端中间连接有吸管接头9551,所述吸管接头与所述吸管连接头之间通过吸管连接;所述吸氧面罩内位于吸管连接头下端连接有用于阻止水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出的限压阀976,所述限压阀下端连接有吸嘴975,所述吸嘴下端与吸氧面罩的下端边缘平齐。

限压阀实质是一个由水杯向吸嘴方向单向导通的单向阀,在病人通过吸管吸水时,单向阀阀片两侧之间的压差增大使阀片打开处于导通状态,病人不吸吸嘴时阀片两侧的压差减小,仅靠水杯中水的压力不足以使阀片导通,则吸管的吸嘴端不会出水。

所述水杯座内底部安装有用于对水杯进行加热的PTC加热器956,所述PTC加热器下端安装有用于测量水杯整体重量的电子秤。PTC加热器可选择表面温度在55-65度之间的型号,使水杯中的水温维持在适宜饮用的温度范围。电子秤由四个压力传感器构成,电子秤的零值需要减去PTC加热器以及水杯(空杯时)、吸管的重量,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在此不再继续展开详述。

所述水杯座侧壁安装有呼叫按钮。

所述控制器件容腔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呼叫按钮、电子秤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软质导线电连接,所述水泵、PTC加热器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软质导线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可选择单片机进行控制,控制器根据各种传感器、按钮的信号控制加热器、水泵、电机等的工作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当电子秤检测到水杯整体重量低于缺水设定值,控制器控制水泵工作,从水壶中抽水到水杯中,直到电子秤检测到水杯整体重量达到满水设定值,水泵停止工作。比如水杯的容量为100ml,缺水设定值设为30ml左右,满水设定值设为80ml左右。

所述控制器通过局域网与护士站的计算机通讯连接,当按下呼叫按钮时,护士站的计算机发出提示信息。

所述控制器件容腔内顶部安装有转动轴914;所述转动管的一端连接有下端开口的转动座922,所述转动座的内顶部连接有与所述转动轴转动套接的转动接头923。

所述竖管的内顶部设有推杆连接头931,推杆连接头朝向横伸缩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932,所述横向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横向电动推杆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当横伸缩管受到朝向转动管方向的压力时,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正向压力,控制器控制横向电动推杆缩短;当横伸缩管受到远离转动管方向的拉力时,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负向拉力,控制器控制横向电动推杆伸长。

所述推杆连接头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933,所述纵向电动推杆的一端与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

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纵向电动推杆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当竖向伸缩管受到向上的压力时,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正向压力,控制器控制纵向电动推杆缩短;当竖向伸缩管受到向下的拉力时,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负向拉力,控制器控制纵向电动推杆伸长。

所述水杯座外壁安装有移动按钮,所述移动按钮通过软质导线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仅当移动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横向电动推杆、纵向电动推杆才执行动作。

所述转动管下端连接有用于固定输氧管的第一钩体921,所述竖管侧壁连接有用于固定输氧管的第二钩体934。

所述水壶容腔的前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一个门体912。

所述水杯座一侧开口,且开口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一个封盖951;所述水杯座底部成型有容纳所述吸管接头的接头容口957。

本发明的方案使得病人能够通过吸氧面罩无束缚感的进行吸氧,方便病人躺着喝水,在需要护理时能够方便通过呼叫按钮向护士站发送呼叫信号。

具体的,本发明通过横向电动推杆辅助横伸缩管的伸缩,通过纵向电动推杆辅助竖向伸缩管的伸缩,这样病人就可以根据自己躺卧(平躺位)的位置调整吸氧面罩位于自身口鼻处的上方,使吸氧面罩下缘接近面部而又不相接触(吸氧面罩下边缘与面部距离不超过2cm),这样就能够在保证吸氧面罩良好的吸氧浓度的基础上解决将吸氧面罩固定在脸上而存在束缚感的问题。

另外通过在水杯座内放置水杯,并在水杯下端连接吸管,配合在吸氧面罩内安装与吸管连通的吸嘴,这样病人需要喝水时只需要稍用力向下拉吸氧面罩即可将吸嘴伸入口中进行喝水。通过在水杯座内底部安装PTC加热器,使得水杯中的水能够保持恒温。通过在PTC加热器下方安装电子秤,方便在水杯中的水减少时通过水泵自动往水杯中加水。

另外,现有的用于呼叫护士的呼叫按钮一般安装在病床床头的墙上,或者通过电线连接一个按钮延伸到病床上,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都是家属在进行操作,当晚上病人有紧急情况需要自己呼叫护士时,时常是靠手去摸索呼叫按钮的位置,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不便之处。本发明中将呼叫按钮安装在水杯座侧壁,刚好能够使之位于病人视线的前下方,遇到紧急情况时病人也能够较容易的进行操作。

实施例2

结合图9至图19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氧气湿化瓶包括上瓶体2;所述上瓶体上端螺纹连接有盖体1;所述盖体外壁分别连接有进气接头11、出气接头12和调节气体流量的流量调节旋钮13。

所述上瓶体下端螺纹连接有下瓶体3,所述盖体下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出气部7;所述出气部包括固定连接在盖体下端与所述出气接头相互连通的出气阀管72;所述出气阀管内滑动连接有水平截面为正方形的导磁阀芯73;所述出气阀管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导磁铁芯相互吸引的环形永磁体721;当出气阀管与导磁铁芯吸引,导磁铁芯会向上运动,直至出气阀管与导磁铁芯相抵。

所述导磁铁芯一侧开设有通气口c和位于通气口c上端的通气口d;所述通气口d的面积是所述通气口c的面积的10倍;所述出气阀管侧壁成型有与所述通气口c一样大小的通气口a以及与所述通气口d一样大小的通气口b。

所述下瓶体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4;所述下瓶体下端连接有底座8;;所述活塞下端与所述底座之间安装有使活塞能够向上运动的弹簧9;所述活塞下端连接有拉杆42;所述拉杆上部固定连接有与底座相互卡接使活塞无法向上运动的弹性按压卡头421。

所述活塞下端位于阀杆的正下方成型有限位连接头43;所述限位连接头密封连接有驱动杆容管44;所述底座成型有与所述驱动杆容管滑动连接的驱动杆容孔83;所述驱动杆容管内插接有能与所述限位连接头相互滑动的驱动杆41;

所述驱动杆下端成型有与所述驱动杆容管相互滑动且使驱动杆无法脱离限位连接头的限位头411;所述驱动杆连同限位头外壁周向等角度成型有使水能够进出驱动杆容管的轴向凹槽413。

所述驱动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永磁体412;所述导磁铁芯下端固定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永磁体相互吸引使阀杆向下运动的钢片74;所述活塞带动驱动杆向上运动至驱动杆上的永磁体412抵在下瓶体内顶面上,此时永磁体和钢片之间的磁力比导磁铁芯和环形永磁体之间的磁力大,使阀杆能够向下运动。

所述活塞向下移动至限位连接头触碰限位头后,活塞带动驱动杆继续向下移动一段距离,直到永磁体与钢片之间的磁力小于驱动杆的重力时,驱动杆沿着驱动杆容管向下移动,同时阀杆在导磁阀芯与环形永磁体之间磁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

所述下瓶体上部成型有隔板31;所述隔板上成型有注水座32;所述注水座下部成型有回流口323;所述隔板上位于注水座内成型有进水口部324;所述进水口部下端过盈连接有只能让水自上而下流动的单向阀片35;

所述上瓶体内安装有进气部6;所述进气部包括L形的进气管a61;进气管a下部连接有与进气管a上部同轴设置的环形进气管62;所述环形进气管上端均匀成型有进气孔621;所述进气管a上方滑动连接有固定在所述盖体上与所述进气接头相通的进气管b;进气管b下端连接有与所述进气管a内壁密封滑动的活塞环。使用本发明时,右手握住上瓶体2,左手握住下瓶体3,将上瓶体与下瓶体拧开,放下上瓶体,右手握住下瓶体,左手勾住拉手孔422,将拉杆42通过拉杆穿孔82向下拉动,使弹性按压卡头421与底座8卡接;左手拿起注水漏斗5,将注水漏斗上限位块51放在注水座32上的限位槽b322上,使注水漏斗沿限位槽b下滑,注水漏斗下端的阀片撑开杆52撑开单向阀片35,将水沿注水漏斗向下瓶体内注水,下瓶体内的气体经排气槽53排出,注满水后,将注水漏斗上限位块放置在限位槽a321上,此时阀片撑开杆与单向阀片分开,水无法自然流入下瓶体,拧上上瓶体,进气接头与氧气瓶相连接,出气接头与氧气面罩相连,按下弹性按压卡头,使活塞能够向上运动;

将水挤压进入进水管33,从雾化喷头331喷出,氧气经过进气接头进入进进气管b63、气管a61与环形进气管62,从沿环形进气管上端周向等距分布的进气孔621进入上瓶体,与雾化的水充分结合,湿化后的氧气经过通气口a722、通气口c731、通气口b723、通气口d732流进出气阀管72和出气接头进入氧气面罩;

经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逐渐在上瓶体内累积,所述环形进气管为中空的结构,其平均密度低于水的密度,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使喷出的氧气不会没入水面之下从而产生曝气声,这样湿化瓶内仅有雾化喷头喷出水雾时产生的轻微声响,没有气体从水中冒出时产生的声响。经过实际测试,当氧气流量为5L/min时,本发明的噪声为25分贝左右,当氧气流量为10L/min时,本发明的噪声为30分贝左右,相比现有技术降噪效果显著。

活塞运动到下瓶体上端时,活塞会带动驱动杆41上移,使永磁体412贴在隔板下端面,由于阀杆71下端的钢片74与永磁体相吸引,使阀杆下移,通气口d与通气口b错开,通气口c与通气口b重合,且通气口b的面积是通气口c的面积的10-20倍,使上瓶体内气压缓慢增大,达到某一值时,上瓶体内水会冲破单向阀片,经过回流口323与进水口部324进入下瓶体,下瓶体内活塞会向下移动,当活塞上的限位连接头碰到限位头时,活塞会带动驱动杆向下移动,使永磁体与钢片分离,出气阀管上端环形永磁体与导磁阀芯相互吸引,使阀杆向上运动,通气口a与通气口c相对、通气口b与通气口d相对,使本发明正常工作。

当活塞从下瓶体上部向下移动时,起始阶段不会使永磁体与钢片脱离吸引,使上瓶体水进入下瓶体,如果上瓶体内的水全部进入下瓶体,但活塞还未触碰限位头,此时由于上瓶体气压继续增大,使上瓶体内的气体经单向阀片进入下瓶体,活塞继续向下移动,直到活塞运动至触碰限位头,使永磁铁与钢片脱离,下瓶体内气体会经过进水管与雾化喷头快速流出,下瓶体液面快速上升,使本发明能正常使用;

上述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在10-20s之内完成,在此过程中雾化喷头暂停工作,同时此过程中出气接头的出气速度也减慢,排出氧气的湿度也减小,但由于该时间短暂,不会让病人有明显感觉,不影响正常吸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注水座内安装有注水漏斗;所述注水漏斗外壁上部成型有限位块51;所述注水座成型有与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的限位槽a321、限位槽b322;所述限位槽a比限位槽b短;所述注水漏斗下端沿圆周均匀成型有阀片撑开杆52;所述注水漏斗外侧成型有用于释放下瓶体内气体的排气槽53;当限位块与限位槽b配合时,阀片撑开杆撑开单向阀片;当限位块与限位槽a配合时,阀片撑开杆不与单向阀片接触,且注水漏斗下端高于回流口的上端。

所述环形进气管为中空结构,在所述环形进气管内充满氧气状态下,环形进气管整体的平均密度比水小。

所述下瓶体内壁下部成型有底座卡槽34;所述底座外壁成型有与底座卡槽卡接的底座卡头81。

所述进水阀片包括有圆形的阀片部以及一体连接在阀片部中间的连接杆部,所述进水口部包括有与连接杆部过盈连接的连接孔以及均匀成型在连接孔外周的进口。

所述下瓶体上部成型有隔板31,所述内瓶体内壁位于隔板上方为与上瓶体通过螺纹连接的内螺纹连接部;所述隔板上端位于内螺纹连接部的内周安装有与上瓶体下端密封相抵的密封圈3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