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式麻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0254发布日期:2018-11-24 12:0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诱导式麻醉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式麻醉机。

背景技术

麻醉机是通过机械回路将麻醉药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分压,弥散到血液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发生抑制作用,从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麻醉机属于半开放式麻醉装置。麻醉机通常带有可翻转的拓展台面,所述拓展台面可以扩展麻醉机的支撑面积,然而,常用的拓展台面采用铰链式结构,其容易因受力而塌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拓展台面不易塌陷的诱导式麻醉机。

一种诱导式麻醉机,包括麻醉机主体与翻转机构,所述麻醉机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所述两个定位槽相对设置,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拓展台面与连杆组件,所述拓展台面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麻醉机主体上,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拓展台面的底部,另一端支撑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槽中,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拓展台面的底部,另一端支撑于其中另一个所述定位槽中,所述第二连杆上开设有榫接口,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另一端可拆卸地卡入所述榫接口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定位槽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定位槽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麻醉机主体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定位槽的底面上均凹设有凸伸狭槽,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上均凸设有凸伸柱,所述两个凸伸柱分别卡设于所述两个凸伸狭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拓展台面为矩形台面,所述拓展台面的表面上设置有支撑垫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均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端与凸伸端,所述两个凸伸柱分别凸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凸伸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凸伸端上,所述两个连接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拓展台面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连接端均为圆球形,所述拓展台面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球形凹槽,所述两个连接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球形凹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球形凹槽内设置有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布满所述连接端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连接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两个定位槽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凸设有转动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转动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内缩槽,所述内缩槽为环形槽并环绕所述连接杆的周面。

所述诱导式麻醉机在使用时,将所述拓展台面相对所述麻醉机主体翻转,然后转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使得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分别插设于所述两个定位槽中,再旋转所述连接杆,使得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插入所述榫接口中。由于所述拓展台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共同支撑所述拓展台面,从而使得所述拓展台面的支撑较为稳定,不易塌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诱导式麻醉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挂设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式麻醉机。例如,所述诱导式麻醉机包括麻醉机主体与翻转机构,所述麻醉机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所述两个定位槽相对设置。例如,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拓展台面与连杆组件,所述拓展台面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麻醉机主体上,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相互间隔设置。例如,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拓展台面的底部,另一端支撑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槽中,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拓展台面的底部,另一端支撑于其中另一个所述定位槽中,所述第二连杆上开设有榫接口。例如,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另一端可拆卸地卡入所述榫接口中。

请参阅图1,一种诱导式麻醉机100,包括麻醉机主体10与翻转机构30,所述麻醉机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11,所述两个定位槽相对设置,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拓展台面31与连杆组件33,所述拓展台面通过铰链35连接于所述麻醉机主体上,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331、第二连杆332与连接杆333,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拓展台面的底部,另一端支撑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槽中,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拓展台面的底部,另一端支撑于其中另一个所述定位槽中,所述第二连杆上开设有榫接口3321,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另一端可拆卸地卡入所述榫接口中。

例如,所述诱导式麻醉机在使用时,将所述拓展台面相对所述麻醉机主体翻转,然后转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使得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分别插设于所述两个定位槽中,再旋转所述连接杆,使得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插入所述榫接口中。由于所述拓展台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共同支撑所述拓展台面,从而使得所述拓展台面的支撑较为稳定,不易塌陷。

例如,为了便于定位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所述两个定位槽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定位槽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麻醉机主体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两个定位槽的底面上均凹设有凸伸狭槽,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上均凸设有凸伸柱,所述两个凸伸柱分别卡设于所述两个凸伸狭槽内。所述拓展台面为矩形台面,所述拓展台面的表面上设置有支撑垫层。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均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端与凸伸端,所述两个凸伸柱分别凸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凸伸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凸伸端上,所述两个连接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拓展台面的底部。由于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凸设狭槽,而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上均设置有凸伸柱,利用所述两个凸伸柱分别插入所述两个定位槽中,从而可以较为方便地实现对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定位。

例如,为了便于用手握持所述连接杆,所述两个连接端均为圆球形,所述拓展台面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球形凹槽,所述两个连接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球形凹槽中。所述球形凹槽内设置有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布满所述连接端的表面。所述两个连接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两个定位槽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凸设有转动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转动部上。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内缩槽,所述内缩槽为环形槽并环绕所述连接杆的周面。通过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置内缩槽,从而利用手掌握持所述内缩槽即可掰动所述连接杆的旋转,使得所述连接杆的握持较为方便。

例如,尤其重要的是,请参阅图2,为了便于所述麻醉机主体的检修,所述诱导式麻醉机还包括挂设组件40,所述挂设组包括安装体41与升降绳43,所述安装体固定于天花板上,所述升降绳连接于所述安装体上,通过所述升降绳的升降,从而可以使得所述麻醉机主体的升降。例如,所述安装体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中设置有定滑轮42,所述升降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麻醉机主体上,另一端绕设于所述定滑轮上并向墙壁延伸,所述墙壁上还设置有卷绕驱动件44,所述升降绳包括相对的固定端与卷绕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麻醉机主体,所述升降绳的中部绕设于所述定滑轮上,所述升降绳的卷绕端卷绕于所述卷绕驱动件上,通过所述卷绕驱动件的卷绕作业,使得所述升降绳的长度缩短,从而将所述麻醉机主体抬升,进而方便维修人员对于麻醉机的底部进行检修。

例如,为了便于使得所述麻醉机主体横向悬空放置,从而方便检修,所述墙壁上还设置有推抵组件,所述推抵组件包括推抵电机45与推抵杆46,所述推抵杆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推抵电机上,所述推抵杆的端部推抵于所述麻醉机主体的底部,例如,所述麻醉机主体的底部开设有推抵槽,所述推抵杆的端部推抵于所述推抵槽内,在所述拉绳拉动所述麻醉机主体抬高时,所述推抵电机推出所述推抵杆,利用所述推抵杆推动所述麻醉机主体的底部,从而有利于所述麻醉机主体的倾斜。例如,为了实现麻醉机主体的倾斜,所述墙壁上还设置有拉出绳47,所述拉出绳绕设于所述墙壁上,所述拉出绳的端部设置有拉钩471,所述拉钩拉住所述升降绳,所述拉钩中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升降绳绕设于所述滑槽中,所述拉出绳的拉钩邻近所述麻醉机主体,在所述拉钩滑动地拉住所述升降绳后,所述推抵气缸利用所述推抵杆推动所述麻醉机主体的底部,使得所述麻醉机主体能够以较大的角度倾斜,从而方便维修者的维修。

例如,为了便于推抵杆与所述拉出绳的联动,所述墙壁上设置有转动滑轮(图未示),所述拉出绳远离所述拉钩的一端绕设于所述转动滑轮上,并连接于所述推抵杆的端部,因此在所述推抵电机推出所述推抵杆时,所述推抵杆拉动所述拉出绳移动,使得所述拉出绳上的拉钩朝远离所述麻醉机主体的方向移动,即通过所述拉出绳与所述推抵杆的配合,即可实现所述麻醉机主体的倾斜设置。例如,为了放置所述麻醉机主体在上升的过程中晃动,所述诱导式麻醉机还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圆滑轮,所述圆滑轮邻近所述麻醉机主体的底部设置,所述升降绳的卷绕端可拆卸地卷绕于卷绕驱动件上,在所述卷绕端卷绕于所述卷绕驱动件之前,所述升降绳的卷绕端绕设于所述圆滑轮上在卷绕于所述卷绕驱动件上,因此使得所述升降绳的中部保持与地面垂直并抵持于所述麻醉机主体的侧壁上,从而可以用所述升降绳在抬高所述麻醉机主体的高度位置时,同时所述麻醉机主体主动向所述升降绳倚靠,并利用所述升降绳保持所述麻醉机主体在悬空后不至于产生较大的晃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