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科的可调整型手术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7981发布日期:2018-11-07 09:2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骨科的手术床,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骨科的可调整型手术床。

背景技术

骨科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治疗骨科疾病也逐渐被人们所追捧,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骨科学在诊断、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骨与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在全国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治愈率;手外科的建立和发展,使手外伤的诊治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和提高;显微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使多趾游离再造手、神经束的吻合及松解;采用新的术式治疗脊柱侧凸、颈椎病及颈椎狭窄等疾病都取得了较好的骨科学效果;对关节炎患者采取的各种有效的术式,使得多年卧床的患者从新站立起来;对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已从单一的截肢发展到综合的治疗,提高了手术的治愈率和存活率;膝关节镜的临床应用,不仅解决了一些疑难关节病的诊断,而且实现了诊断及治疗同步进行;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得一些复杂的骨折同样也能行内固定治疗;人工关节、人工椎体的功能及性能也更趋完善。

现有的用于骨科的手术床通常采用传统的固定结构,无法对不同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固定,在手术的过程中,病人容易发生晃动,对医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结构灵活、能够对不同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固定、能够防止病人晃动、有利于手术进行的用于骨科的可调整型手术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骨科的手术床通常采用传统的固定结构,无法对不同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固定,在手术的过程中,病人容易发生晃动,对医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灵活、能够对不同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固定、能够防止病人晃动、有利于手术进行的用于骨科的可调整型手术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骨科的可调整型手术床,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床板、长固定块、第一大导向杆、第一大导向套、第一大螺杆、第一小固定块、第一支杆、第一连接板、第一小导向杆、第一小弹簧、第一弧形压板、第一小螺杆、第二小导向杆、第二小弹簧、第二弧形压板、第二小螺杆、第二支杆、第二大导向套、第二大螺杆、第二大导向杆和第二小固定块,底座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底座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床板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与床板相连接,长固定块的右侧壁与床板的左侧壁相连接,长固定块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大导向杆,第一大导向杆位于床板的前方,第一大导向套滑动式套在第一大导向杆上,第一大导向套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大螺杆,第一大螺杆与第一大导向杆相接触,第一大导向杆的右端连接有第一小固定块,第一小固定块的后侧壁与床板的前侧壁相连接,第一大导向套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前后对称式开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第一小导向杆滑动式位于第一导向孔内,第一小弹簧套在第一小导向杆上,第一小弹簧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上方,第一小导向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压板,第一连接板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小螺杆,第一小螺杆与第一小导向杆相接触,第二小导向杆滑动式位于第二导向孔内,第二小弹簧套在第二小导向杆上,第二小弹簧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上方,第二小导向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压板,第二弧形压板位于第一弧形压板的后方,第一弧形压板和第二弧形压板均位于床板的上方,第一连接板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小螺杆,第二小螺杆与第二小导向杆相接触,第二支杆位于第二弧形压板的后方,第二支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大导向套,第二大导向套位于床板的后方,第二大导向套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大螺杆,第二大导向套滑动式套在第二大导向杆上,第二大螺杆与第二大导向杆相接触,第二大导向杆的左端与长固定块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大导向杆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小固定块,第二小固定块的前侧壁与床板的后侧壁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第一轴承、长丝杆、第一螺母、长连接板、第二轴承、小连接板和第一旋转轮,第一轴承嵌设在第二支撑板的上部,长丝杆的左端与第一轴承过盈连接,第一螺母设置在长丝杆上,第一螺母与长丝杆相配合,第一螺母的顶部连接有长连接板,长连接板位于第一大导向套和第二大导向套的下方,第一大导向套和第二大导向套均与长连接板相连接,长连接板位于第一大螺杆与第二大螺杆之间,第二轴承与长丝杆的右端过盈连接,第二轴承嵌设在小连接板内,小连接板的顶部与床板的底部相连接,长丝杆的右端连接有第一旋转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一旋转电机,长丝杆的左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下方,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一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第一旋转电机的右侧壁与第二支撑板的左侧壁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第三轴承、大丝杆、第二螺母、升降板、第四轴承、第二连接板、第二旋转轮、第三小导向杆、连接块、第四小导向杆、第一销管、第二销管和销杆,第三轴承嵌设在第一连接板的中部,大丝杆的下端与第三轴承过盈连接,第二螺母设置在大丝杆上,第二螺母与大丝杆相配合,第二螺母嵌设在升降板的中部,升降板的前部开有第三导向孔,第三小导向杆位于第三导向孔内,升降板的后部开有第四导向孔,第四小导向杆位于第四导向孔内,第四轴承位于升降板的上方,第四轴承与大丝杆过盈连接,第四轴承嵌设在第二连接板的中部,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三小导向杆和第四小导向杆的上方,第三小导向杆和第四小导向杆均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第三小导向杆的下端和第四小导向杆的下端均与第一连接板的顶部相连接,第二旋转轮与大丝杆的上端相连接,连接块的顶部与升降板的底部相连接,连接块的底部与第一小导向杆的上端相连接,第一小导向杆位于大丝杆与第三小导向杆之间,第二小导向杆位于大丝杆与第四小导向杆之间,第二小导向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一销管,升降板开有大凹槽,大凹槽位于第一销管的正上方,升降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销管,第二销管位于第一销管的后方,第二销管与第一销管相对应,销杆插在第二销管和第一销管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和第二旋转电机,第三锥齿轮固定套在大丝杆上,第四锥齿轮位于第三锥齿轮的上方,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二旋转电机输出轴的前端与第四锥齿轮相连接,第二旋转电机的底部与第二连接板的顶部相连接。

因为本发明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床板、长固定块、第一大导向杆、第一大导向套、第一大螺杆、第一小固定块、第一支杆、第一连接板、第一小导向杆、第一小弹簧、第一弧形压板、第一小螺杆、第二小导向杆、第二小弹簧、第二弧形压板、第二小螺杆、第二支杆、第二大导向套、第二大螺杆、第二大导向杆和第二小固定块,所以本发明适用于对骨科病人的腿部进行固定,首先医生让病人躺在床板上,病人的腿部位于床板的左部,然后医生对第一大导向套和第二大导向套向右进行滑动,并将第一弧形压板和第二弧形压板滑动到病人双腿的上方,然后再将第一大螺杆和第二大螺杆拧紧固定,然后再对第一小导向杆和第二小导向杆向下进行按压,并通过第一弧形压板和第二弧形压板分别将病人的腿压住,然后再将第一小螺杆和第二小螺杆拧紧固定即可,固定稳固,能够防止病人腿部晃动,然后医生即可对病人的腿部进行手术,由于第一连接板可以左右移动,因此可以对不同的病人的腿部进行有效的固定,手术完毕后,将第一小螺杆和第二小螺杆拧松,在第一小弹簧和第二小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弧形压板和第二弧形压板即可向上运动复位,使用简单。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轴承、长丝杆、第一螺母、长连接板、第二轴承、小连接板和第一旋转轮,第一轴承嵌设在第二支撑板的上部,长丝杆的左端与第一轴承过盈连接,第一螺母设置在长丝杆上,第一螺母与长丝杆相配合,所以医生可以对第一旋转轮进行转动,第一旋转轮带动长丝杆进行转动,长丝杆可以驱动第一螺母和长连接板进行左右运动,长连接板从而可以带动第一大导向套和第二大导向套进行左右运动,不但对第一弧形压板和第二弧形压板的调整更加方便省力,而且对第一弧形压板和第二弧形压板的调整更加准确。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一旋转电机,长丝杆的左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下方,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一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第一旋转电机的右侧壁与第二支撑板的左侧壁相连接,所以医生可以启动第一旋转电机进行运转,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从而带动长丝杆进行转动,利用第一旋转电机代替医生手动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轴承、大丝杆、第二螺母、升降板、第四轴承、第二连接板、第二旋转轮、第三小导向杆、连接块、第四小导向杆、第一销管、第二销管和销杆,所以医生可以对第二旋转轮进行转动,第二旋转轮通过大丝杆驱动第二螺母和升降板向下进行运动,升降板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一小导向杆和第一弧形压板向下进行运动,并使第一弧形压板将病人的一条腿压住,对病人的腿部固定更加稳固,第三小导向杆和第四小导向杆为升降板的上下运动提供限位和导向辅助,第二小导向杆可以穿过大凹槽,不会对升降板的上下运动造成干扰,当需要同时将病人的两条腿都压住时,可以将销杆同时插入到第二销管和第一销管内,然后再对第二旋转轮进行转动,此时升降板能够通过第二销管、销杆和第一销管带动第二小导向杆一起向下运动,第二小导向杆从而带动第二弧形压板向下运动,并使第二弧形压板将病人的另一条腿压住,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和第二旋转电机,第三锥齿轮固定套在大丝杆上,第四锥齿轮位于第三锥齿轮的上方,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二旋转电机输出轴的前端与第四锥齿轮相连接,第二旋转电机的底部与第二连接板的顶部相连接,所以医生可以启动第二旋转电机进行运转,第二旋转电机带动第四锥齿轮进行转动,第四锥齿轮从而带动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三锥齿轮从而带动大丝杆进行转动,通过第二旋转电机代替医生手动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减轻了医生的负担。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骨科的可调整型手术床,结构灵活,能够对不同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固定,能够防止病人晃动,不会对医生造成影响,有利于手术的进行,性能安全可靠,使用简单,容易生产制造,生产制造成本低,易于维护维修,维护维修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连接板的右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床板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长丝杆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旋转电机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连接板的右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旋转电机的右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床板,5…长固定块,6…第一大导向杆,7…第一大导向套,8…第一大螺杆,9…第一小固定块,10…第一支杆,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小导向杆,13…第一小弹簧,14…第一弧形压板,15…第一小螺杆,16…第二小导向杆,17…第二小弹簧,18…第二弧形压板,19…第二小螺杆,20…第二支杆,21…第二大导向套,22…第二大螺杆,23…第二大导向杆,24…第二小固定块,31…第一轴承,32…长丝杆,33…第一螺母,34…长连接板,35…第二轴承,36…小连接板,37…第一旋转轮,41…第一锥齿轮,42…第二锥齿轮,43…第一旋转电机,50…第三轴承,51…大丝杆,52…第二螺母,53…升降板,54…第四轴承,55…第二连接板,56…第二旋转轮,57…第三小导向杆,58…连接块,59…第四小导向杆,60…第一销管,61…第二销管,62…销杆,71…第三锥齿轮,72…第四锥齿轮,73…第二旋转电机,111…第一导向孔,112…第二导向孔,531…第三导向孔,532…第四导向孔,533…大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骨科的可调整型手术床,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床板4、长固定块5、第一大导向杆6、第一大导向套7、第一大螺杆8、第一小固定块9、第一支杆10、第一连接板11、第一小导向杆12、第一小弹簧13、第一弧形压板14、第一小螺杆15、第二小导向杆16、第二小弹簧17、第二弧形压板18、第二小螺杆19、第二支杆20、第二大导向套21、第二大螺杆22、第二大导向杆23和第二小固定块24,底座1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底座1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床板4位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上方,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均与床板4相连接,长固定块5的右侧壁与床板4的左侧壁相连接,长固定块5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大导向杆6,第一大导向杆6位于床板4的前方,第一大导向套7滑动式套在第一大导向杆6上,第一大导向套7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大螺杆8,第一大螺杆8与第一大导向杆6相接触,第一大导向杆6的右端连接有第一小固定块9,第一小固定块9的后侧壁与床板4的前侧壁相连接,第一大导向套7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10,第一支杆10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板11前后对称式开有第一导向孔111和第二导向孔112,第一小导向杆12滑动式位于第一导向孔111内,第一小弹簧13套在第一小导向杆12上,第一小弹簧13位于第一连接板11的上方,第一小导向杆1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压板14,第一连接板1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小螺杆15,第一小螺杆15与第一小导向杆12相接触,第二小导向杆16滑动式位于第二导向孔112内,第二小弹簧17套在第二小导向杆16上,第二小弹簧17位于第一连接板11的上方,第二小导向杆16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压板18,第二弧形压板18位于第一弧形压板14的后方,第一弧形压板14和第二弧形压板18均位于床板4的上方,第一连接板1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小螺杆19,第二小螺杆19与第二小导向杆16相接触,第二支杆20位于第二弧形压板18的后方,第二支杆20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大导向套21,第二大导向套21位于床板4的后方,第二大导向套2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大螺杆22,第二大导向套21滑动式套在第二大导向杆23上,第二大螺杆22与第二大导向杆23相接触,第二大导向杆23的左端与长固定块5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大导向杆23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小固定块24,第二小固定块24的前侧壁与床板4的后侧壁相连接。

实施例2

一种用于骨科的可调整型手术床,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床板4、长固定块5、第一大导向杆6、第一大导向套7、第一大螺杆8、第一小固定块9、第一支杆10、第一连接板11、第一小导向杆12、第一小弹簧13、第一弧形压板14、第一小螺杆15、第二小导向杆16、第二小弹簧17、第二弧形压板18、第二小螺杆19、第二支杆20、第二大导向套21、第二大螺杆22、第二大导向杆23和第二小固定块24,底座1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底座1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床板4位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上方,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均与床板4相连接,长固定块5的右侧壁与床板4的左侧壁相连接,长固定块5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大导向杆6,第一大导向杆6位于床板4的前方,第一大导向套7滑动式套在第一大导向杆6上,第一大导向套7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大螺杆8,第一大螺杆8与第一大导向杆6相接触,第一大导向杆6的右端连接有第一小固定块9,第一小固定块9的后侧壁与床板4的前侧壁相连接,第一大导向套7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10,第一支杆10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板11前后对称式开有第一导向孔111和第二导向孔112,第一小导向杆12滑动式位于第一导向孔111内,第一小弹簧13套在第一小导向杆12上,第一小弹簧13位于第一连接板11的上方,第一小导向杆1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压板14,第一连接板1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小螺杆15,第一小螺杆15与第一小导向杆12相接触,第二小导向杆16滑动式位于第二导向孔112内,第二小弹簧17套在第二小导向杆16上,第二小弹簧17位于第一连接板11的上方,第二小导向杆16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压板18,第二弧形压板18位于第一弧形压板14的后方,第一弧形压板14和第二弧形压板18均位于床板4的上方,第一连接板1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小螺杆19,第二小螺杆19与第二小导向杆16相接触,第二支杆20位于第二弧形压板18的后方,第二支杆20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大导向套21,第二大导向套21位于床板4的后方,第二大导向套2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大螺杆22,第二大导向套21滑动式套在第二大导向杆23上,第二大螺杆22与第二大导向杆23相接触,第二大导向杆23的左端与长固定块5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大导向杆23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小固定块24,第二小固定块24的前侧壁与床板4的后侧壁相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轴承31、长丝杆32、第一螺母33、长连接板34、第二轴承35、小连接板36和第一旋转轮37,第一轴承31嵌设在第二支撑板3的上部,长丝杆32的左端与第一轴承31过盈连接,第一螺母33设置在长丝杆32上,第一螺母33与长丝杆32相配合,第一螺母33的顶部连接有长连接板34,长连接板34位于第一大导向套7和第二大导向套21的下方,第一大导向套7和第二大导向套21均与长连接板34相连接,长连接板34位于第一大螺杆8与第二大螺杆22之间,第二轴承35与长丝杆32的右端过盈连接,第二轴承35嵌设在小连接板36内,小连接板36的顶部与床板4的底部相连接,长丝杆32的右端连接有第一旋转轮37。

实施例3

一种用于骨科的可调整型手术床,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床板4、长固定块5、第一大导向杆6、第一大导向套7、第一大螺杆8、第一小固定块9、第一支杆10、第一连接板11、第一小导向杆12、第一小弹簧13、第一弧形压板14、第一小螺杆15、第二小导向杆16、第二小弹簧17、第二弧形压板18、第二小螺杆19、第二支杆20、第二大导向套21、第二大螺杆22、第二大导向杆23和第二小固定块24,底座1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底座1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床板4位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上方,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均与床板4相连接,长固定块5的右侧壁与床板4的左侧壁相连接,长固定块5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大导向杆6,第一大导向杆6位于床板4的前方,第一大导向套7滑动式套在第一大导向杆6上,第一大导向套7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大螺杆8,第一大螺杆8与第一大导向杆6相接触,第一大导向杆6的右端连接有第一小固定块9,第一小固定块9的后侧壁与床板4的前侧壁相连接,第一大导向套7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10,第一支杆10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板11前后对称式开有第一导向孔111和第二导向孔112,第一小导向杆12滑动式位于第一导向孔111内,第一小弹簧13套在第一小导向杆12上,第一小弹簧13位于第一连接板11的上方,第一小导向杆1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压板14,第一连接板1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小螺杆15,第一小螺杆15与第一小导向杆12相接触,第二小导向杆16滑动式位于第二导向孔112内,第二小弹簧17套在第二小导向杆16上,第二小弹簧17位于第一连接板11的上方,第二小导向杆16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压板18,第二弧形压板18位于第一弧形压板14的后方,第一弧形压板14和第二弧形压板18均位于床板4的上方,第一连接板1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小螺杆19,第二小螺杆19与第二小导向杆16相接触,第二支杆20位于第二弧形压板18的后方,第二支杆20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大导向套21,第二大导向套21位于床板4的后方,第二大导向套2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大螺杆22,第二大导向套21滑动式套在第二大导向杆23上,第二大螺杆22与第二大导向杆23相接触,第二大导向杆23的左端与长固定块5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大导向杆23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小固定块24,第二小固定块24的前侧壁与床板4的后侧壁相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轴承31、长丝杆32、第一螺母33、长连接板34、第二轴承35、小连接板36和第一旋转轮37,第一轴承31嵌设在第二支撑板3的上部,长丝杆32的左端与第一轴承31过盈连接,第一螺母33设置在长丝杆32上,第一螺母33与长丝杆32相配合,第一螺母33的顶部连接有长连接板34,长连接板34位于第一大导向套7和第二大导向套21的下方,第一大导向套7和第二大导向套21均与长连接板34相连接,长连接板34位于第一大螺杆8与第二大螺杆22之间,第二轴承35与长丝杆32的右端过盈连接,第二轴承35嵌设在小连接板36内,小连接板36的顶部与床板4的底部相连接,长丝杆32的右端连接有第一旋转轮37。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和第一旋转电机43,长丝杆32的左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位于第一锥齿轮41的下方,第二锥齿轮42与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第一旋转电机43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42相连接,第一旋转电机43的右侧壁与第二支撑板3的左侧壁相连接。

实施例4

一种用于骨科的可调整型手术床,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床板4、长固定块5、第一大导向杆6、第一大导向套7、第一大螺杆8、第一小固定块9、第一支杆10、第一连接板11、第一小导向杆12、第一小弹簧13、第一弧形压板14、第一小螺杆15、第二小导向杆16、第二小弹簧17、第二弧形压板18、第二小螺杆19、第二支杆20、第二大导向套21、第二大螺杆22、第二大导向杆23和第二小固定块24,底座1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底座1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床板4位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上方,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均与床板4相连接,长固定块5的右侧壁与床板4的左侧壁相连接,长固定块5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大导向杆6,第一大导向杆6位于床板4的前方,第一大导向套7滑动式套在第一大导向杆6上,第一大导向套7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大螺杆8,第一大螺杆8与第一大导向杆6相接触,第一大导向杆6的右端连接有第一小固定块9,第一小固定块9的后侧壁与床板4的前侧壁相连接,第一大导向套7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10,第一支杆10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板11前后对称式开有第一导向孔111和第二导向孔112,第一小导向杆12滑动式位于第一导向孔111内,第一小弹簧13套在第一小导向杆12上,第一小弹簧13位于第一连接板11的上方,第一小导向杆1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压板14,第一连接板1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小螺杆15,第一小螺杆15与第一小导向杆12相接触,第二小导向杆16滑动式位于第二导向孔112内,第二小弹簧17套在第二小导向杆16上,第二小弹簧17位于第一连接板11的上方,第二小导向杆16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压板18,第二弧形压板18位于第一弧形压板14的后方,第一弧形压板14和第二弧形压板18均位于床板4的上方,第一连接板1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小螺杆19,第二小螺杆19与第二小导向杆16相接触,第二支杆20位于第二弧形压板18的后方,第二支杆20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大导向套21,第二大导向套21位于床板4的后方,第二大导向套2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大螺杆22,第二大导向套21滑动式套在第二大导向杆23上,第二大螺杆22与第二大导向杆23相接触,第二大导向杆23的左端与长固定块5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大导向杆23的右端连接有第二小固定块24,第二小固定块24的前侧壁与床板4的后侧壁相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轴承31、长丝杆32、第一螺母33、长连接板34、第二轴承35、小连接板36和第一旋转轮37,第一轴承31嵌设在第二支撑板3的上部,长丝杆32的左端与第一轴承31过盈连接,第一螺母33设置在长丝杆32上,第一螺母33与长丝杆32相配合,第一螺母33的顶部连接有长连接板34,长连接板34位于第一大导向套7和第二大导向套21的下方,第一大导向套7和第二大导向套21均与长连接板34相连接,长连接板34位于第一大螺杆8与第二大螺杆22之间,第二轴承35与长丝杆32的右端过盈连接,第二轴承35嵌设在小连接板36内,小连接板36的顶部与床板4的底部相连接,长丝杆32的右端连接有第一旋转轮37。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和第一旋转电机43,长丝杆32的左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位于第一锥齿轮41的下方,第二锥齿轮42与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第一旋转电机43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42相连接,第一旋转电机43的右侧壁与第二支撑板3的左侧壁相连接。

还包括有第三轴承50、大丝杆51、第二螺母52、升降板53、第四轴承54、第二连接板55、第二旋转轮56、第三小导向杆57、连接块58、第四小导向杆59、第一销管60、第二销管61和销杆62,第三轴承50嵌设在第一连接板11的中部,大丝杆51的下端与第三轴承50过盈连接,第二螺母52设置在大丝杆51上,第二螺母52与大丝杆51相配合,第二螺母52嵌设在升降板53的中部,升降板53的前部开有第三导向孔531,第三小导向杆57位于第三导向孔531内,升降板53的后部开有第四导向孔532,第四小导向杆59位于第四导向孔532内,第四轴承54位于升降板53的上方,第四轴承54与大丝杆51过盈连接,第四轴承54嵌设在第二连接板55的中部,第二连接板55位于第三小导向杆57和第四小导向杆59的上方,第三小导向杆57和第四小导向杆59均与第二连接板55相连接,第三小导向杆57的下端和第四小导向杆59的下端均与第一连接板11的顶部相连接,第二旋转轮56与大丝杆51的上端相连接,连接块58的顶部与升降板53的底部相连接,连接块58的底部与第一小导向杆12的上端相连接,第一小导向杆12位于大丝杆51与第三小导向杆57之间,第二小导向杆16位于大丝杆51与第四小导向杆59之间,第二小导向杆16的上端连接有第一销管60,升降板53开有大凹槽533,大凹槽533位于第一销管60的正上方,升降板5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销管61,第二销管61位于第一销管60的后方,第二销管61与第一销管60相对应,销杆62插在第二销管61和第一销管60内。

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71、第四锥齿轮72和第二旋转电机73,第三锥齿轮71固定套在大丝杆51上,第四锥齿轮72位于第三锥齿轮71的上方,第四锥齿轮72与第三锥齿轮71相啮合,第二旋转电机73输出轴的前端与第四锥齿轮72相连接,第二旋转电机73的底部与第二连接板55的顶部相连接。

因为本发明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床板4、长固定块5、第一大导向杆6、第一大导向套7、第一大螺杆8、第一小固定块9、第一支杆10、第一连接板11、第一小导向杆12、第一小弹簧13、第一弧形压板14、第一小螺杆15、第二小导向杆16、第二小弹簧17、第二弧形压板18、第二小螺杆19、第二支杆20、第二大导向套21、第二大螺杆22、第二大导向杆23和第二小固定块24,所以本发明适用于对骨科病人的腿部进行固定,首先医生让病人躺在床板4上,病人的腿部位于床板4的左部,然后医生对第一大导向套7和第二大导向套21向右进行滑动,并将第一弧形压板14和第二弧形压板18滑动到病人双腿的上方,然后再将第一大螺杆8和第二大螺杆22拧紧固定,然后再对第一小导向杆12和第二小导向杆16向下进行按压,并通过第一弧形压板14和第二弧形压板18分别将病人的腿压住,然后再将第一小螺杆15和第二小螺杆19拧紧固定即可,固定稳固,能够防止病人腿部晃动,然后医生即可对病人的腿部进行手术,由于第一连接板11可以左右移动,因此可以对不同的病人的腿部进行有效的固定,手术完毕后,将第一小螺杆15和第二小螺杆19拧松,在第一小弹簧13和第二小弹簧17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弧形压板14和第二弧形压板18即可向上运动复位,使用简单。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轴承31、长丝杆32、第一螺母33、长连接板34、第二轴承35、小连接板36和第一旋转轮37,第一轴承31嵌设在第二支撑板3的上部,长丝杆32的左端与第一轴承31过盈连接,第一螺母33设置在长丝杆32上,第一螺母33与长丝杆32相配合,所以医生可以对第一旋转轮37进行转动,第一旋转轮37带动长丝杆32进行转动,长丝杆32可以驱动第一螺母33和长连接板34进行左右运动,长连接板34从而可以带动第一大导向套7和第二大导向套21进行左右运动,不但对第一弧形压板14和第二弧形压板18的调整更加方便省力,而且对第一弧形压板14和第二弧形压板18的调整更加准确。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和第一旋转电机43,长丝杆32的左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位于第一锥齿轮41的下方,第二锥齿轮42与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第一旋转电机43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42相连接,第一旋转电机43的右侧壁与第二支撑板3的左侧壁相连接,所以医生可以启动第一旋转电机43进行运转,第一旋转电机43带动第二锥齿轮42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42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41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41从而带动长丝杆32进行转动,利用第一旋转电机43代替医生手动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轴承50、大丝杆51、第二螺母52、升降板53、第四轴承54、第二连接板55、第二旋转轮56、第三小导向杆57、连接块58、第四小导向杆59、第一销管60、第二销管61和销杆62,所以医生可以对第二旋转轮56进行转动,第二旋转轮56通过大丝杆51驱动第二螺母52和升降板53向下进行运动,升降板53通过连接块58带动第一小导向杆12和第一弧形压板14向下进行运动,并使第一弧形压板14将病人的一条腿压住,对病人的腿部固定更加稳固,第三小导向杆57和第四小导向杆59为升降板53的上下运动提供限位和导向辅助,第二小导向杆16可以穿过大凹槽533,不会对升降板53的上下运动造成干扰,当需要同时将病人的两条腿都压住时,可以将销杆62同时插入到第二销管61和第一销管60内,然后再对第二旋转轮56进行转动,此时升降板53能够通过第二销管61、销杆62和第一销管60带动第二小导向杆16一起向下运动,第二小导向杆16从而带动第二弧形压板18向下运动,并使第二弧形压板18将病人的另一条腿压住,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71、第四锥齿轮72和第二旋转电机73,第三锥齿轮71固定套在大丝杆51上,第四锥齿轮72位于第三锥齿轮71的上方,第四锥齿轮72与第三锥齿轮71相啮合,第二旋转电机73输出轴的前端与第四锥齿轮72相连接,第二旋转电机73的底部与第二连接板55的顶部相连接,所以医生可以启动第二旋转电机73进行运转,第二旋转电机73带动第四锥齿轮72进行转动,第四锥齿轮72从而带动第三锥齿轮71进行转动,第三锥齿轮71从而带动大丝杆51进行转动,通过第二旋转电机73代替医生手动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减轻了医生的负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