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3622发布日期:2018-07-31 22:17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属对症中药汤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孕期女性先兆流产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严重影响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先兆流产目前已知的病因有:染色体异常、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内分泌失调、生殖道感染及免疫因素等,还有部分患者经仔细全面检查后仍不能明确病因。采用西药治疗先兆流产,比如:口服保胎药物引起胃肠道不适反应、肝功能受损、血栓形成等风险在所难免,且长时间黄体酮肌注保胎会引发局部肌肉疼痛使患者难以忍受,患者对西药用药的安全性顾虑重重,更何况到目前为止,有些西医治疗方案(如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运用于血栓前状态导致的流产)因缺乏用药标准而存在一定争议,只能谨慎应用于临床。而祖国中医学对先兆流产的研究和探索源远流长,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女科经纶》亦云:“女子肾脉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之所赖也,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说明女子肾气的盛衰,既关系到能否受孕,又关系到妊娠的成败,因此当代中医学家结合古代中医实践一致认识到,肾气亏虚是导致先兆流产的主因,并以补肾安胎为主要治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补肾固元安全高效,适用于不同先兆流产患者服用,无任何毒副作用,使临床治愈率从76%提高至90%,制作和使用成本低廉的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太子参5-15,生地黄10-20,炒白术7-17,

炒白芍5-15,怀山药5-15,酒萸肉5-15,

菟丝子7-17,川续断5-15,盐杜仲5-15,

桑寄生10-20,酒黄芩15-25,莲子心5-10,

砂仁5-10,墨旱莲10-20,女贞子10-20,

阿胶珠5-15,粉甘草5-10;

其中:

君药为:菟丝子、桑寄生、川续断、阿胶珠、盐杜仲;

臣药为:墨旱莲、女贞子、炒白芍、怀山药、酒萸肉、生地黄;

佐药为:炒白术、酒黄芩、砂仁、太子参;

使药为:莲子心、粉甘草。

该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根据中医辩证论治和标本兼治原则,及先兆流产的发病病因,通过本发明申请人数年临床实践和探索,采用太子参、生地黄、炒白术、炒白芍、怀山药、酒萸肉、菟丝子、川续断、盐杜仲、桑寄生、酒黄芩、莲子心、砂仁、墨旱莲、女贞子、阿胶珠、粉甘草这17味中草药组合配方,补肾固元安全高效,疗效稳定,适用于不同先兆流产患者服用,无任何毒副作用,使临床治愈率从76%提高至90%。

优选的,上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太子参8-15,生地黄10-20,炒白术7-17,

炒白芍8-15,怀山药8-15,酒萸肉8-15,

菟丝子7-17,川续断8-15,盐杜仲8-15,

桑寄生10-20,酒黄芩15-25,莲子心7-10,

砂仁7-10,墨旱莲12-20,女贞子12-20,

阿胶珠8-15,粉甘草7-10。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太子参10,生地黄15,炒白术12,

炒白芍10,怀山药10,酒萸肉10,

菟丝子12,川续断10,盐杜仲10,

桑寄生15,酒黄芩20,莲子心5,

砂仁5,墨旱莲15,女贞子15,

阿胶珠10,粉甘草5。

用法用量:将上述组分原料煎成汤剂,一日两次,每次150-200毫升,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用至临床症状消失,血妊娠激素及b超提示宫内胚胎发育稳定或服用至怀孕10~12周停药。

该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上述的原料组份中,每组份原料的药理及药效为: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归脾经、肺经。益气健脾、生津润肺。《本草从新》云其“大补元气”。

生地黄:性寒,味甘。归心经、肝经、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本草汇言》记载“生地,为补肾要药,益阴上品,故凉血补血有功……又治胎产劳伤,皆血之愆,血得其养,则胎产获安。”《本经逢原》记载“《别录》治妇人胎动下血”。

炒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经、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炒用增强补气健脾作用。《本经疏证》:“世之人动辄称白术、黄芩安胎圣药……不过谓白术健脾,黄芩泄热……夫妇人之病,多半涉血,矧妊娠尤赖血气之调,方得母子均安”。

炒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经、脾经。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药性赋》:“白芍,扶阳气大除腹痛,收阴气陡健脾经”。

怀山药: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本草正》:“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

酒萸肉:性微温,味酸、涩。归肝经、肾经。补益肝肾,收涩固脱。《雷公炮炙论》谓之“壮元气,秘精”;《别录》谓之“强阴,益精,安五脏”;《药性论》谓之“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

菟丝子:性平,味辛、甘。归肝经、肾经、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日。《本草汇言》:“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

川续断:性微温,味苦、辛。归肝经、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日华子本草》及《本草正》谓之能“治胎漏”。《本草汇言》有载“所损之胎孕非此不安……有补伤生血之效,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故女科、外科取用恒多也”。

盐杜仲:性温,味甘。归肝经、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本草正》言其“暖子宫,安胎气”。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经、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本草求真》谓其“为补肾补血要剂”;《药性论》谓其“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本草再新》及《本经》谓其能“安胎定痛”。

酒黄芩:性寒,味苦。归肺经、胆经、脾经、大肠经、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医学启源》云:“安胎,九也”;朱震亨云:“黄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俗以黄芩为寒而不敢用,盖不知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乃能养胎,黄芩乃上、中二焦药,能降火下行,白术能补脾也”。

莲子心:性寒,味苦。归肾经、心经。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大明一统志》谓之“清心去热”;《医林纂要》谓之“泻心,坚肾”;《温病条辨》:“莲心,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

砂仁:性温,味辛。归胃经、脾经、肾经。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本草汇言》:“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盖气结则痛,气逆则胎动不安,此药辛香而窜,沈则施曰砂仁温辛香散,止呕通膈,达上气也;安胎消胀,达中气也。”《药品化义》:“若胎气腹痛,恶阻食少,胎胀不安,以此运行和气”。

墨旱莲:性寒,味甘、酸。归肾经、肝经。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分类草药性》言其“止血,补肾,退火”。

女贞子:性凉,味甘、苦。归肝经、肾经。滋补肝肾、明目乌发。《本草经疏》谓其“凉血、益血”;《本草正》谓其“养阴气,平阴火”;《本草再新》谓其“养阴益肾,补气舒肝”。

阿胶珠:性凉,味甘、苦。归肝经、肾经。滋补肝肾、明目乌发。《本草经疏》:“主女子下血,胎不安”;《神农本草经》:“主女子下血。安胎”。

粉甘草:性平,味甘。归心经、胃经、脾经、肺经。补脾益气、止咳祛痰、缓急定痛、调和药性。《本草汇言》:“甘草,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药品化义》:“甘草,生用凉而泻火,炙用温而补中。”《本草正义》:“甘草大甘,其功止在补土……又甘能缓急……走窜者得之而少敛其锋,攻下者得之而不伤于峻,皆缓之作用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以菟丝子、桑寄生、川续断、阿胶珠和盐杜仲为君药,补肾健脾,益气安胎。以墨旱莲、女贞子、炒白芍、怀山药、酒萸肉、生地黄为臣药,补肝肾,清虚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收敛固涩。以炒白术、酒黄芩和砂仁为佐药,健脾益气,清热燥湿,行气温中,止血安胎。以莲子心和粉甘草为使药,益肾固精,养心安神,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阴阳兼顾,动静结合,大部为补肾阳、滋肾阴之药,配伍少许健脾、清热之品,做到滋补不碍胃,清热不伤胎,具备补肾气,清虚热,安胎元之功效。适用于不同先兆流产患者服用,无任何毒副作用,使临床治愈率从76%提高至90%,制作和服用方便,价格低廉。解决了现有西药治疗先兆流产副作用大,增加患者用药疑虑,治疗效果差强人意,治愈率低的问题。

为了说明本发明对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通过对12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临床数据如下:

1、一般数据:12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成治疗组(中药组)、对照组(西药组),每组60例。

2、疗效评定标准:

①有效: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消失;持续安胎至孕12周或大于以往流产孕周数,血激素及b超检查均提示胚胎发育良好,提示治疗有效。

②无效:治疗后阴道出血未止,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未减轻或有所加重;b超提示孕囊大小与停经孕周不相符,治疗1-2周后再次复查仍提示孕囊小于停经孕周,无胚芽或胎心,同时血激素增长缓慢甚或降低,则考虑为胚胎停育,提示治疗无效。

3、临床观察数据统计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该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太子参5-15,生地黄10-20,炒白术7-17,

炒白芍5-15,怀山药5-15,酒萸肉5-15,

菟丝子7-17,川续断5-15,盐杜仲5-15,

桑寄生10-20,酒黄芩15-25,莲子心5-10,

砂仁5-10,墨旱莲10-20,女贞子10-20,

阿胶珠5-15,粉甘草5-10。

该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根据中医辩证论治和标本兼治原则,及先兆流产的发病病因,通过本发明申请人数年临床实践和探索,采用太子参、生地黄、炒白术、炒白芍、怀山药、酒萸肉、菟丝子、川续断、盐杜仲、桑寄生、酒黄芩、莲子心、砂仁、墨旱莲、女贞子、阿胶珠、粉甘草这17味中草药组合配方,其中的君药为:菟丝子、桑寄生、川续断、阿胶珠、盐杜仲;臣药为:墨旱莲、女贞子、炒白芍、怀山药、酒萸肉、生地黄;佐药为:炒白术、酒黄芩、砂仁、太子参;使药为:莲子心、粉甘草。补肾固元安全高效,疗效稳定,适用于不同先兆流产患者服用,无任何毒副作用,使临床治愈率从76%提高至90%。

优选的,上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太子参8-15,生地黄10-20,炒白术7-17,

炒白芍8-15,怀山药8-15,酒萸肉8-15,

菟丝子7-17,川续断8-15,盐杜仲8-15,

桑寄生10-20,酒黄芩15-25,莲子心7-10,

砂仁7-10,墨旱莲12-20,女贞子12-20,

阿胶珠8-15,粉甘草7-10。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太子参10,生地黄15,炒白术12,

炒白芍10,怀山药10,酒萸肉10,

菟丝子12,川续断10,盐杜仲10,

桑寄生15,酒黄芩20,莲子心5,

砂仁5,墨旱莲15,女贞子15,

阿胶珠10,粉甘草5。

用法用量:将上述组分原料煎成汤剂,一日两次,每次150-200毫升,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用至临床症状消失,血妊娠激素及b超提示宫内胚胎发育稳定或服用至怀孕10~12周停药。

该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中的菟丝子、桑寄生、川续断、阿胶珠具有补肾健脾,益气安胎的功效,盐杜仲补肝肾,安胎元,其共为君药。墨旱莲、女贞子补肝肾,清虚热,凉血止血,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炒白芍养血敛阴,怀山药益气养阴,补肾固精,酒萸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共为臣药。炒白术、酒黄芩乃安胎圣药,炒白术健脾益气,兼能安胎,酒黄芩清热燥湿,止血安胎,砂仁行气温中,兼能安胎,太子参益气养阴生津,共为佐药。莲子心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粉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共为使药。将上述诸药煎煮成汤剂,一日两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用至临床症状消失,血妊娠激素及b超提示宫内胚胎发育稳定或服用至怀孕10~12周停药。全方阴阳兼顾,动静结合,标本兼治,既补肾阳和滋肾阴,又健脾、清热,即为:滋补不碍胃,清热不伤胎,兼具补肾气、清虚热和安胎元之功效,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实施例1

取太子参10份、生地黄15份、炒白术12份、炒白芍10份、怀山药10份、酒萸肉10份、菟丝子12份、川续断10份、盐杜仲10份、桑寄生15份、酒黄芩20份、莲子心5份、砂仁5份、墨旱莲15份、女贞子15份、阿胶珠10、粉甘草5份;按常规中药汤剂制法熬制成汤剂,一日两次,每次150-200毫升,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用至临床症状消失,检查血妊娠激素正常及b超提示宫内胚胎发育稳定,或服用至怀孕10~12周停药。

实施例2

取太子参15份、生地黄20份、炒白术17份、炒白芍15份、怀山药15份、酒萸肉15份、菟丝子17份、川续断15份、盐杜仲15份、桑寄生20份、酒黄芩25份、莲子心10份、砂仁10份、墨旱莲20份、女贞子20份、阿胶珠15份、粉甘草10份;按常规中药汤剂制法熬制成汤剂,一日两次,每次150-200毫升,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用至临床症状消失,检查血妊娠激素正常及b超提示宫内胚胎发育稳定,或服用至怀孕10~12周停药。

实施例3

太子参8份、生地黄10份、炒白术7份、炒白芍8份、怀山药8份、酒萸肉8份、菟丝子7份、川续断8份、盐杜仲8份、桑寄生10份、酒黄芩15份、莲子心7份、砂仁7份、墨旱莲12份、女贞子12份、阿胶珠8份、粉甘草7份;按常规中药汤剂制法熬制成汤剂,一日两次,每次150-200毫升,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用至临床症状消失,检查血妊娠激素正常及b超提示宫内胚胎发育稳定,或服用至怀孕10~12周停药。

以下是典型病例:

病例1

患者:周某,26岁。主诉:停经56天,阴道少量出血半天。既往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初潮年龄13岁,每30天一次,每次持续7天,量中等,色暗红,无血块,偶有痛经,末次月经2017年11月03日,自然受孕。患者12月初因月经逾期未至自测尿hcg(+),12月25日于我院就诊,查b超示宫内早孕,胚胎存活,孕期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无腰酸及腹痛等不适,至藕池卫生院就诊,b超检查可见胎心,子宫下段见前后径约14mm的无回声暗区,肌肉注射黄体酮20mg保胎,该患者随即到湖北省公安县中医院进一步复查和诊治,专科检查:其外阴为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壁光滑,见少量暗红色血液,宫颈光滑。服用本发明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3天后,于2017年12月28日进行b超检查显示:阴道无出血,宫内早孕,胚胎存活,妊娠囊大小为27×27mm,内可见卵黄囊回声,可见明显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孕囊周边积液范围约18×16mm,继续服用本发明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3天后,2017年12月31日再次b超检查显示:宫内早孕,胚胎存活,妊娠囊大小为32×20mm,内可见卵黄囊回声,可见少许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同日查β-hcg:54418miu/ml、雌二醇:807.6pg/ml、孕酮:19.86ng/ml;继续服用本发明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4天后,于2018年01月04日复查血β-hcg:79977miu/ml,雌二醇:924.6pg/ml,孕酮:29.19ng/ml。b超显示:宫内早孕,胚胎存活,痊愈出院。

病例2

患者:张某,27岁。主诉:停经40天,偶感腰酸3天。既往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初潮年龄12岁,每25天一次,每次持续7天,量中等,色暗红,无血块,经行腹痛,顺产过1子,人工流产1次,否认其他特殊病史。本周期末次月经2017年11月28日,量色质同前。患者于2017年12月底因月经逾期未至,自测尿hcg(+),孕期偶感腰骶酸痛,无阴道出血及腹痛等不适,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随直接来我院(湖北省公安县中医院)就诊,b超显示宫内早孕,宫腔少量积液,范围约24×7mm,起病以来,精神、睡眠尚可,乏力,体重无明显改变。服用本发明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6天后,于2018年01月06b超显示:宫内早孕,妊娠囊大小为10×8mm,内可见卵黄囊回声,未见明显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宫腔少量积液,妊娠囊周边可见范围约24×7mm的液性暗区回声;血β-hcg:8536miu/ml、雌二醇:389.0pg/ml、孕酮:21.58ng/ml。继续服用本发明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汤剂5天后,于2018年1月11日复查血β-hcg:27743miu/ml,雌二醇:636.0pg/ml,孕酮:39.88ng/ml。b超显示:宫内早孕,胚胎存活,痊愈出院。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发明的实质内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变形,以及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而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