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翻身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9197发布日期:2018-09-21 20:1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伤患者护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烧伤翻身护理床。



背景技术:

烧伤一般指热力、电流或腐蚀性化学品引起的皮肤和(或黏膜)甚至其下组织的损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烧伤特别是深度、大面积烧伤后,机体体液丢失严重,全身性炎症反应强烈,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重度烧伤治疗复杂,治疗周期长,在院内需要密切监视和细心护理。

一方面,为促进创面愈合,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烧伤患者一般需要每天翻身,以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而影响血运和创面修复。现有的翻身床使用复杂,为防止患者在翻身过程中滑落,需要使用束缚带;同时,患者身上连接的吸氧管、输液管、监护仪管线等在翻身过程中必须小心移动,防止压迫或脱落。这些操作麻烦,也给患者造成诸多不适。

另一方面,由于营养物质丢失和机体免疫力降低以及皮肤屏障作用被破坏,机体极易发生感染。然而院内微生物环境复杂,患者可能受到院内环境、其他患者或医护人员所携带的影响,增加了感染风险。此外,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不同,例如,不同年龄、性别、病情的患者对最适宜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同一环境条件无法实现个性化护理,不利于患者康复,舒适性不佳,但限于医疗资源,不可能对每个患者实行单病房护理。

因此,有必要结合使用具备翻身功能同时具有一定隔离度的护理装置,以满足患者翻身治疗的需求,并方便实现个性化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烧伤翻身护理床。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烧伤翻身护理床,其关键在于,包括床架和床体,该床体呈棱柱状,该床体的轴线位于水平方向,该床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床架之间设有转动机构,该床体通过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床架转动连接,该床体绕其水平方向的轴线自转;所述床体内设有封闭容置腔,所述床体的内壁上覆盖有缓冲床垫;所述床体的至少一个面为活动床体板,该活动床体板打开后供患者进出所述容置腔。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棱柱状的床体的每个面均形成一个床体面,可供患者平躺,床体转动时,患者从一个床体面上翻身并转移到下一个床体面,覆盖缓冲床垫以使患者安全翻身。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床体为六棱柱状,包括六块床体板和分别位于床体板两端的端部挡板,该端部挡板为正六边形,该端部挡板的外侧与所述床架之间设有所述转动机构;所有所述端部挡板和床体板相连接围绕形成所述容置腔;六块所述床体板中至少一块为所述活动床体板,其余为固定床体板;每块所述床体板的内侧可拆卸地覆盖且固定有所述缓冲床垫,所有所述缓冲床垫的侧边依次相互连接,呈环形排布。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六棱柱状的床体面与面之间的角度大小适于患者平躺和翻身,同时其内形成封闭容置腔,对患者形成隔离作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六块所述床体板中三块为所述活动床体板,所述活动床体板与所述固定床体板间隔排列;所述活动床体板与其一侧的所述固定床体板之间铰接,所述活动床体板与其另一侧的所述固定床体板之间设有锁定机构。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间隔设置的活动床体板方便打开,对患者进行护理。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床架包括床体支撑架和支撑架连接部,所述床体支撑架分别设置于所述床体两端,所述支撑架连接部设于两个所述床体支撑架之间,并与两个所述床体支撑架的下端连接;所述端部挡板与所述床体支撑架之间设有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床体支撑架上的轴承和连接于所述端部挡板外侧的转轴;所述床体支撑架顶端设有挂物横杆。

采用以上设计,能够实现床体的稳定转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床体支撑架上设有轴承安装通孔,所述轴承设置于该轴承安装通孔内,所述转轴从所述轴承内穿出所述床体支撑架;贯穿所述转轴设有管线孔,该管线孔与所述转轴同轴线设置,该管线孔向所述容置腔方向延伸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端部挡板。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医疗物品的管线如吸氧管、监护仪导线等可从管线孔内伸入容置腔,由于转动过程中转轴相对于床体板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避免了翻身过程中调整管线的长度和位置,方便翻身操作。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缓冲床垫为阵列式气囊垫,其包括基体箱层和气囊阵列层,所述基体箱层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板的内壁上,所述气囊阵列层包括一组呈阵列式紧邻排布的气囊,所述气囊阵列层覆盖在该基体箱层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面上,每个所述气囊均独立连接有充放气管,该充放气管伸出所述床体板外。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每个气囊均可独立实现充放气,从而能够根据患者姿态调整床垫状态,使其与患者身体不同部位贴合,提高舒适性,或将肢体限制到一定的康复功能位,有助于预防挛缩,还可实现对伤口部位的隔空。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气囊阵列层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面上覆盖有叠层吸湿垫,该叠层吸湿垫由多层吸湿垫片堆叠而成;所述吸湿垫片包括连续排布在一个平面上的吸湿垫片单元,竖向堆叠的一组所述吸湿垫片单元对应于一个所述气囊,竖向堆叠的一组所述吸湿垫片单元之间以可撕脱方式粘接;贴附在所述基体箱层上的所述吸湿垫片单元之间以断裂线连接。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烧伤患者创面渗出液较多,采用叠层吸湿垫可吸收渗液,并及时撕除局部受污染的吸湿垫片单元,有助于保持创面区域干燥,有利于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避免频繁更换床单。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基体箱层内设有气管腔;所述气囊气管穿过所述基体箱层的上表面并埋设于所述气管腔内。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避免气囊气管受压,方便充气和放气。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容置腔连接有空调组件,所述空调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床体外并依次串接的气泵、调温部件和空气净化器;所述管线孔内设有孔塞,该孔塞内穿设有调温导气管,所述调温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相连,所述调温导气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床体外;所述调温导气管包括调温进气管和调温出气管,所述调温进气管与空气净化器的出气口相连,所述调温出气管与所述气泵的进气口相连。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能够调节容置腔内的空气温度,改善空气质量,且床体转动过程不干扰空调组件调节容置腔内的空气环境。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床体与所述支撑架连接部之间设有支撑稳固机构,该支撑稳固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架连接部上的竖向伸缩杆,所述床体板的外侧对应该竖向伸缩杆设有伸缩杆卡口。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竖向伸缩杆顶升并与伸缩杆卡口卡合时,有助于维持床体的稳固。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棱柱状的床体的每个面均形成一个床体面,可供患者平躺,床体转动时,患者从一个床体面上翻身并转移到下一个床体面,封闭式的床体对患者形成隔离作用,外接空调组件能够调节容置腔内的温度,有利于实现封闭化、个性化护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缓冲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空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孔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烧伤翻身护理床,包括床架2和床体1,该床体1呈棱柱状,该床体1的轴线位于水平方向,该床体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床架2之间设有转动机构5,该床体1通过所述转动机构5与所述床架2转动连接,该床体1绕其水平方向的轴线自转,所述床体1内设有封闭容置腔3,所述床体1的内壁上覆盖有缓冲床垫4。所述床体1的至少一个面为活动床体板1a,该活动床体板1a打开后供患者进出所述容置腔3。

所述床架2包括床体支撑架2a和支撑架连接部2b,所述床体支撑架2a分别设置于所述床体1两端,所述支撑架连接部2b设于两个所述床体支撑架2a之间,并与两个所述床体支撑架2a的下端连接。所述端部挡板1c与所述床体支撑架2a之间设有转动机构5,该转动机构5包括设于所述床体支撑架2a上的轴承5a和连接于所述端部挡板1c外侧的转轴5b;所述床体支撑架2a顶端设有挂物横杆2c。

如图2和3所示,所述床体1为六棱柱状,包括六块床体板和分别位于床体板两端的两块端部挡板1c,该端部挡板1c为正六边形,该端部挡板1c的外侧与所述床架2之间设有所述转动机构5;所有所述端部挡板1c和床体板相连接围绕形成所述容置腔3;六块所述床体板中至少一块为所述活动床体板1a,其余为固定床体板1b;每块所述床体板的内侧可拆卸地覆盖且固定有所述缓冲床垫4,所有所述缓冲床垫4的侧边依次相互连接,呈环形排布。

六块所述床体板中三块为所述活动床体板1a,所述活动床体板1a与所述固定床体板1b间隔排列;所述活动床体板1a与其一侧的所述固定床体板1b之间铰接,所述活动床体板1a与其另一侧的所述固定床体板1b之间设有锁定机构7,具体地,锁定机构7为安装在上下床体边缘外侧的锁扣机构。

如图4所示,所述缓冲床垫4为阵列式气囊垫,其包括基体箱层4c和气囊阵列层,所述基体箱层4c设置于所述床体板的内壁上,所述气囊阵列层包括一组呈阵列式紧邻排布的气囊4a,所述气囊阵列层覆盖在该基体箱层4c朝向所述容置腔3的一面上,每个所述气囊4a均独立连接有充放气管4b,该充放气管4b伸出所述床体板外。通过对不同位置的气囊充气量进行控制,可使气囊与患者身体形态相适应,以避免枕部、骶部区域压力过大,避免压疮发生;同时,调整整个阵列式气囊垫的充气状态,能够使身体不同部位压力状态发生改变,达到小幅度翻身的效果,还可在创面部位实现隔空效果,有利于创面愈合;此外,通过调整整个阵列式气囊垫的充气状态,还能实现对患者姿态的固定,预防挛缩,例如,对于会阴部烧伤患者,可将患者下肢左右分开,下肢下方气囊充气量少,高度低,而双下肢之间的气囊充气量多,高度高,从而实现对下肢姿态的固定,有利于创面暴露,避免粘连挛缩。

所述气囊阵列层朝向所述容置腔3的一面上覆盖有叠层吸湿垫5,该叠层吸湿垫5由多层吸湿垫片堆叠而成;所述吸湿垫片包括连续排布在一个平面上的吸湿垫片单元5a,竖向堆叠的一组所述吸湿垫片单元5a对应于一个所述气囊4a,竖向堆叠的一组所述吸湿垫片单元5a之间以可撕脱方式粘接,具体地,可使用魔术贴粘结;贴附在所述基体箱层4c上的所述吸湿垫片单元5a之间以断裂线5b连接。

所述基体箱层4c内设有气管腔4d,所述气囊气管4b穿过所述基体箱层4c的上表面并埋设于所述气管腔4d内,所述床体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气囊气管4b的自由端从该通孔穿出,以方便充气放气。

如图5所示,所述床体支撑架2a上设有轴承安装通孔,所述轴承5a设置于该轴承安装通孔内,所述转轴5b从所述轴承5a内穿出所述床体支撑架2a。贯穿所述转轴5b设有管线孔6,该管线孔6与所述转轴5b同轴线设置,该管线孔6向所述容置腔3方向延伸并穿过对应的所述端部挡板1c。

如图6所示,所述容置腔3连接有空调组件8,所述空调组件8包括设于所述床体1外并依次串接的气泵8a、调温部件8b和空气净化器8c,所述管线孔6内设有孔塞10,该孔塞10内穿设有调温导气管8d,所述调温导气管8d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3相连,所述调温导气管8d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床体1外。所述调温导气管9包括调温进气管和调温出气管,所述调温进气管与空气净化器8c的出气口相连,所述调温出气管与所述气泵8a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调温部件8b为加热器或制冷器。

所述床体1与所述支撑架连接部2b之间设有支撑稳固机构9,该支撑稳固机构9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架连接部2b上的竖向伸缩杆,所述床体板的外侧对应该竖向伸缩杆设有伸缩杆卡口。所述支撑稳固机构9可为顶升气缸,所述伸缩杆卡口为设于床体外壁的凹孔,气缸伸缩杆伸长时,其自由端顶压所述凹孔,从而支撑所述床体1。

如图7和8所示,所述管线孔6内设有柱状复合弹性孔塞10。该复合弹性孔塞10包括由外到内套设的N层塞体,N≥2且N为正整数,其中第1层塞体与所述管线孔3e相匹配,第N层塞体为实心塞体。除第N层塞体外的任意一层塞体上沿其轴向穿设有至少一个塞孔,与该层塞体相邻的内层塞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塞孔内;任意一个所述塞孔均偏向其所在的所述塞体的侧面;除第N层塞体外的任意一层塞体上均设有开口缝,该开口缝呈平面状,该开口缝向内延伸至对应塞孔的内侧壁,该开口缝向外延伸至该层塞体的外侧表面,该开口缝向两端延伸至该层塞体的端面;相邻的内层与外层所述塞体之间以软线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弹性孔塞10的第1层塞体上设有两个塞孔,每个塞孔设有两组塞体组,每组所述塞体组均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套设的N-1层塞体,其中一组塞体组上的塞孔可用于穿设调温导气管8d,另一组塞体组上的塞孔用于穿设其他管线,例如,输液时可将输液袋吊挂在挂物横杆2c上,输液导管通过该复合弹性孔塞10伸入床体内。

为方便观察所述容置腔3内的情况,所述端部挡板1c上可设置透明视窗,如有机玻璃板。

使用时,打开所述活动床体板1a以使患者进入所述容置腔3,然后再固定该活动床体板1a。管线均可从所述管线孔6伸入所述容置腔3。需要翻身时,转动所述床体1,可使患者随之翻转到相邻的床体板上。该封闭床体特别适用于意识不清或自理能力不足的患者。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