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院病房内护理的便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7955发布日期:2018-11-20 19:04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院病房内护理的便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院病房内护理的便盆装置。

背景技术

便盆是行动不便的病人常用的一种卫生用品,特别是老龄人群、住家病人,术后康复人士、残障人士等失能人士,在大小便时,要在床上使用。医用便盆是医院中常用的用具,传统的便盆为一个简单的盆状结构,有的为了方便病人坐在便盆上还包括一个盆沿,盆沿中部有一个坐便开口。

例如申请号201310423897.4公开了一种升降便盆装置,包括便盆、便盆架、活动便盆盖、挡尿板、基架、升降架、驱动机构、挡尿板升降机构、安装连接机构,便盆设于便盆架内,活动盖板设于便盆上,基架呈长方形、其前后面各设有升降架,便盆架设于升降架的上方,挡尿板与便盆架相活动连接,挡尿板升降机构与挡尿板、升降架、基架相连接,驱动机构设于升降架与基架之间的一面,活动便盆盖的一端与基架相连接,安装连接机构与基架相连接。通过升降架将便盆升起,缩短了便盆与便口的距离,解决了易飞溅污物问题;挡尿板升起、活动便盆盖的启闭与便门无关,任何情况下均可实现活动便盆盖开启、挡尿功能,同时配设不同的安装连接机构,可适用于轮椅及平板式、折叠式护理床的要求。

本发明人发现,上述一种升降便盆装置发明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其中该装置固定安装在护理床底部,在病患使用完毕后对其进行清洗清理时需要将其移出进行搬运,且驱动装置需要电力进行工作容易导致电源连接线对工作人员造成妨碍,同时使用便盆的病患都是仰躺着进行方便的,因此挡尿板的阻挡作用甚微,且不能将患者臀部下部进行整个包裹容易导致溅射。

例如申请号201520259621.1公开了一种便盆,在便盆本体上部1/3处和中部的外壁上分别设有进水管道,所述便盆本体的侧壁上至少设有四个与所述进水管道相连通的倾斜进水孔,每个所述进水管道内分别设有进汽管道,每个所述倾斜进水孔内分别设有与所述进汽管道相连通的出汽管,所述便盆本体的内壁上且在每个所述倾斜进水孔和所述出汽管的出口处分别设有可偏转一定角度的喷头,所述便盆本体中部的外壁上还设有在水平方向偏转一定角度的水平进水孔,所述便盆本体的底部设有排便管,所述排便管的底部设有信息采集器,所述信息采集器与一控制器相连通,所述进水管道通过第一管道与水箱连接,所述水箱上设有水泵,所述进汽管道通过第二管道与风机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加热且卫生清洁的效果。

本发明人发现,上述一种便盆发明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其中该装置存在多个电性部件容易导致整个装置在使用时发生电性故障,且整个装置安装固定体积过大制造成本提高,同时各个部件连接安装固定后均不可进行移动导致各个部件不方便维修和更换,不能对病患在排尿时进行防溅,且病患排泄大便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擦拭清洁。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医院病房内护理的便盆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医院病房内护理的便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便盆在使用后不能方便快捷的对其进行清洗清理,且病患方便完毕后不能自动对其臀部进行清洗清洁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医院病房内护理的便盆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医院病房内护理的便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支撑固定板,刹车万向轮,固定支撑块,升降摇动杆,螺旋千斤顶,支撑固定座,抽动增压筒,增压存液箱,清洗出液管,液体加注口,清洗控制阀,连接波纹管,防护固定罩,防溅防护罩,尿便接收袋,清理取出桶,清洁物品箱和限位固定筒,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置安装有支撑固定板,且支撑固定板底部外围环形阵列安装有四处刹车万向轮;所述支撑固定板顶部中心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螺旋千斤顶,且螺旋千斤顶升降杆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固定座底部中心;所述支撑固定板顶部前后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清洁物品箱,且支撑固定板顶部左侧中心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块;所述螺旋千斤顶左侧转动受力杆左端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摇动杆,且螺旋千斤顶左侧转动受力杆穿过固定支撑块顶部内部;所述支撑固定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增压存液箱,且增压存液箱左侧下部前方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抽动增压筒;所述抽动增压筒右侧端部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且增压存液箱左侧中心上部开设有液体加注口;所述液体加注口内部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封闭固定盖,且清洗出液管从增压存液箱左侧顶部插入固定安装;所述清洗出液管底部端部插入增压存液箱内部底部设置的进液增大筒中,且清洗出液管顶部端部固定安装有清洗控制阀;所述增压存液箱顶部内部中心设置有限位固定筒,且限位固定筒内部固定安装有清理取出桶;所述清理取出桶内部放置安装有尿便接收袋,且尿便接收袋顶部开口边缘通过清理取出桶边缘进行压紧固定;所述增压存液箱顶部左侧通过固定轴安装有防护固定罩,且防护固定罩底部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溅防护罩;所述清洗控制阀顶部接口通过连接波纹管与防护固定罩顶部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溅防护罩内部中心设置有清洗喷淋头,且防溅防护罩前后均设置有带凹陷切合槽的凸起防护边。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取出桶顶部右侧端部设置有凹陷契合槽,且清理取出桶顶部右侧端部外围设置有向外凸起的限位压紧边。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固定罩前后端部均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限位凹槽,且防护固定罩底部外围设置有带凹陷切合槽的凸起防护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固定板底部外围环形阵列开设有四处带螺纹孔的限位安装槽,且支撑固定板顶部前后均开设有带螺纹安装孔的限位矩形槽,支撑固定板顶部中心设置有带螺纹安装孔的限位固定筒,支撑固定板顶部左侧中心开设有带螺纹孔的限位固定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固定座顶部设置有带螺纹安装孔的椭圆套筒式结构,且支撑固定座底部中心设置有带螺纹安装孔的限位固定筒。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存液箱左右两侧端部中心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提拉手环,且增压存液箱顶部左侧开设有螺纹安装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固定筒顶部外围设置有与臀部相契合的弧形凹槽,且限位固定筒右侧上部内部表面开设有限位压紧嵌合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清理取出桶的设置,方便病患将尿便排泄在内部尿便接收袋中,方便清理取出桶从限位固定筒内部取出对尿便接收袋进行清理,且清理取出桶的椭圆式结构方便将病患的臀部整个进行包裹防止溅出。

增压存液箱的设置,方便病患使用完毕后开启清洗控制阀自动对其臀部进行清洗清洁,减少工作人员的擦拭劳动强度,同时方便顶部清理取出桶的放入和病患臀部的放入限位切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增压存液箱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防护固定罩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防溅防护罩仰视图;

图7为本发明防溅防护罩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清理取出桶仰视图;

图9为本发明清理取出桶主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支撑固定板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支撑固定板仰视图。

图中:1、装置本体,2、支撑固定板,3、刹车万向轮,4、固定支撑块,5、升降摇动杆,6、螺旋千斤顶,7、支撑固定座,8、抽动增压筒,9、增压存液箱,10、清洗出液管,11、液体加注口,12、清洗控制阀,13、连接波纹管,14、防护固定罩,15、防溅防护罩,16、尿便接收袋,17、清理取出桶,18、清洁物品箱,19、限位固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11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医院病房内护理的便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支撑固定板2,刹车万向轮3,固定支撑块4,升降摇动杆5,螺旋千斤顶6,支撑固定座7,抽动增压筒8,增压存液箱9,清洗出液管10,液体加注口11,清洗控制阀12,连接波纹管13,防护固定罩14,防溅防护罩15,尿便接收袋16,清理取出桶17,清洁物品箱18和限位固定筒19,装置本体1底部设置安装有支撑固定板2,且支撑固定板2底部外围环形阵列安装有四处刹车万向轮3;支撑固定板2顶部中心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螺旋千斤顶6,且螺旋千斤顶6升降杆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固定座7底部中心;支撑固定板2顶部前后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清洁物品箱18,且支撑固定板2顶部左侧中心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块4;螺旋千斤顶6左侧转动受力杆左端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摇动杆5,且螺旋千斤顶6左侧转动受力杆穿过固定支撑块4顶部内部;支撑固定座7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增压存液箱9,且增压存液箱9左侧下部前方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抽动增压筒8;抽动增压筒8右侧端部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且增压存液箱9左侧中心上部开设有液体加注口11;液体加注口11内部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封闭固定盖,且清洗出液管10从增压存液箱9左侧顶部插入固定安装;清洗出液管10底部端部插入增压存液箱9内部底部设置的进液增大筒中,且清洗出液管10顶部端部固定安装有清洗控制阀12;增压存液箱9顶部内部中心设置有限位固定筒19,且限位固定筒19内部固定安装有清理取出桶17;清理取出桶17内部放置安装有尿便接收袋16,且尿便接收袋16顶部开口边缘通过清理取出桶17边缘进行压紧固定;增压存液箱9顶部左侧通过固定轴安装有防护固定罩14,且防护固定罩14底部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溅防护罩15;清洗控制阀12顶部接口通过连接波纹管13与防护固定罩14顶部接口相连接。

其中,所述防溅防护罩15内部中心设置有清洗喷淋头,且防溅防护罩15前后均设置有带凹陷切合槽的凸起防护边,方便通过清洗控制阀12开启对病患臀部进行清洗,方便对整个裆口进行笼罩覆盖,防止尿液发生溅射,方便尿液顺溜而下。

其中,所述清理取出桶17顶部右侧端部设置有凹陷契合槽,且清理取出桶17顶部右侧端部外围设置有向外凸起的限位压紧边,方便与限位固定筒19顶部弧形平滑过渡来实现对病患臀部的限位,方便对内部尿便接收袋16顶部边缘进行压紧固定。

其中,所述防护固定罩14前后端部均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限位凹槽,且防护固定罩14底部外围设置有带凹陷切合槽的凸起防护边,方便防护固定罩14卡在两腿之间进行固定,方便对内部防溅防护罩15进行固定安装,同时防止使用和清洗时放生溅射。

其中,所述支撑固定板2底部外围环形阵列开设有四处带螺纹孔的限位安装槽,且支撑固定板2顶部前后均开设有带螺纹安装孔的限位矩形槽,支撑固定板2顶部中心设置有带螺纹安装孔的限位固定筒,支撑固定板2顶部左侧中心开设有带螺纹孔的限位固定槽,方便刹车万向轮3的限位固定安装,方便清洁物品箱18的固定限位安装,方便螺旋千斤顶6的固定限位安装,方便固定支撑块4的固定限位安装。

其中,所述支撑固定座7顶部设置有带螺纹安装孔的椭圆套筒式结构,且支撑固定座7底部中心设置有带螺纹安装孔的限位固定筒,方便增压存液箱9放入契合固定安装,方便螺旋千斤顶6顶部升降柱的固定限位。

其中,所述增压存液箱9左右两侧端部中心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提拉手环,且增压存液箱9顶部左侧开设有螺纹安装固定孔,方便拆卸后的移动取出,方便清洗出液管10的固定安装和密封。

其中,所述限位固定筒19顶部外围设置有与臀部相契合的弧形凹槽,且限位固定筒19右侧上部内部表面开设有限位压紧嵌合槽,方便病患臀部放入限位,方便与清理取出桶17相互配合压紧尿便接收袋16。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将装置本体1各个部件进行组合安装,检查各个部件的连接性能和管道的密封性能,将外部调制好的消毒清洗通过液体加注口11加入增压存液箱9内部,将液体加注口11通过螺纹盖进行封闭,将抽动增压筒8进行抽动对增压存液箱9内部进行加压,使用时将装置本体1通过刹车万向轮3推到护理病床底部与留口处对应,将刹车万向轮3刹车全部开启进行固定,将病患双腿分开臀部至于留口处上方,将防护固定罩14向左侧翻转打开,通过上下摇动升降摇动杆5将螺旋千斤顶6顶部升降柱向上升起,螺旋千斤顶6通过支撑固定座7将增压存液箱9向上升起,将增压存液箱9升高至顶部臀部切合槽与病患臀部相切合,同时增压存液箱9顶部与病患臀部切合后是否继续升高可根据病患舒适程度来进行调节,将防护固定罩14向左翻转卡在病患双腿根部之间,病患进行排泄时大便可直接掉落清理取出桶17内部尿便接收袋16中,小便时防溅防护罩15对尿液进行阻挡使尿液顺溜而下,同时防溅防护罩15对整个裆口进行笼罩覆盖防止尿液发生溅射,注意防溅防护罩15为硅胶材料不会对人体造成划伤,病患方便完毕后通知工作人员将清洗控制阀12开启,事先加压的消毒清洗液通过清洗出液管10上升经过连接波纹管13从防溅防护罩15内部中喷淋出来对病患臀部排泄处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将清洗控制阀12关闭,将防护固定罩14向左翻转开启,将增压存液箱9通过螺旋千斤顶6向下下降,将清洁物品箱18打开取出内部擦拭物品对病患臀部消毒清洗液进行擦除,完毕后将留口处关闭,将被子给病患盖好,将装置本体1底部刹车万向轮3开启推出到卫生间,将清理取出桶17从限位固定筒19内部取出,将清理取出桶17内部尿便接收袋16密封取出集中处理,将清理取出桶17进行清洗消毒晾干,同时对防溅防护罩15表面残留尿液和消毒清洗液进行清理消毒,注意将限位固定筒19顶部病患臀部放置区进行清洗消毒擦拭晾干,清洗晾干后将备用尿便接收袋16放入清理取出桶17内部,将清理取出桶17放置在限位固定筒19内部,等待下一次使用即可。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