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囊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1768发布日期:2018-09-25 16:03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眼科手术器械领域,具体涉及撕囊镊。



背景技术:

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也是引起老年人视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而手术最为关键的就是能否完成术中的连续环形撕囊(ccc),完成好的ccc就意味着手术已经成功了一半。

做撕囊瓣的起点是第一步,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使囊膜破裂,并且掀起一个容易夹住的边缘,可以用截囊针、撕囊镊或者矛型刀来做。常见的是使用撕囊镊。撕囊镊尖端其实是有刃的,用撕囊镊的尖端压迫前囊的中心,向起点方向比如4点方向边压边推,用撕囊镊尖端上的刃把囊膜划破,到达半径距离以后,以顺时针为例,张开撕囊镊,左侧镊子向右轻推一下,搓起囊膜,右侧镊子尖端下压一下再闭合镊子夹住囊膜。目前经验丰富的术者大多直接用撕囊镊头端的尖端在囊膜表面进行先戳破再划开的步骤形成一个合适的囊膜瓣,或者用针的尖端挑出一个合适的囊膜瓣,然后再夹住这个囊膜瓣进行后续的环形斯囊。但经验不丰富的医生经常在起瓣的过程中会因为操作不慎导致起瓣过小或过大,导致后续的撕囊完成质量下降甚至造成无法完成ccc,导致后续超声乳化无法完成甚至引起后囊破裂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因此好的ccc主要依赖于术者丰富的手术经验积累和成熟的显微手术技巧。这就造成成长曲线较长,很多年轻医生在刚开始做白内障超乳手术时很难完成好的ccc,从而造成手术质量下降甚至手术失败,导致医疗风险发生,也同时影响术者的信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降低完成术中连续环形撕囊的难度,提高完成质量和可重复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具体公开以下技术方案:

撕囊镊,包括镊柄,所述镊柄由手持段和夹持段组成,该镊柄为空心结构,还包括有一带有若干尖状突起的辅助杆,该辅助杆容纳在空心镊柄中,并且通过夹持段尖端处的通孔伸出或者收缩在镊柄的容纳空间,所述的若干尖状突起垂直固定或者成形在辅助杆上。

镊柄通常包括左镊柄和右镊柄,左镊柄和右镊柄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为开合端,通过人为施加压力或者不施加压力,可以控制开合端呈现闭合或者打开状态。

根据操作过程中镊柄各段发挥的功能不同,在本发明中我们将其分为手持段和夹持段两个部分。手持段是指术者手部操作的部分,术者通过手持段操控撕囊镊。夹持段是撕囊镊功能实现的部分,通过术者的操作动作,夹持段部分的左镊柄和右镊柄可以闭合完成夹持、撕、拉等动作。

本发明中优选公开若干尖状突起中位于最外侧的尖状突起长度大于其他尖状突起。

这里所说的最外侧的尖状突起是指位于撕囊镊最前端的第一个尖状突起。

辅助杆容纳在空心镊柄中,并且通过推拉、弹出或者转动等方式从镊柄的容纳空间中伸出。当辅助杆伸出容纳空间时,会与镊柄发生位置上的干涉,此时需要将镊柄对应的干涉部分预留出来。

譬如在本发明中,我们优选的方式是,辅助杆的尾部连接有推动连动杆,所述夹持段的尖端开有可容纳辅助杆伸出的通孔,所述的手持段上开有一推动操作窗,还包括有推动关节,所述推动关节与推动连动杆固定,推动关节沿推动操作窗运动。

通过推动关节,可以控制连动杆运动,从而使得辅助杆伸出或者收缩。

进一步优选地,推动关节上设置有滑动槽,该滑动槽嵌入推动操作窗处的镊柄壁上。

优选地,在推动关节内侧壁上设置弹性定位卡子,该定位卡子与镊柄之间过盈配合。当术者不施加推动力的时候,该定位卡子与镊柄之间通过摩擦力固定。

更进一步的优选方式是,在镊柄壁的外侧面上还标识有刻度或者长度标记。

刻度是有助于术者控制推动关节推出的距离,从而控制与其连接的辅助杆推出的长度。长度标记是对常用的需要推出的长度进行标记,从而更加便于术者快速找到对应的推出位置。

更为优选地,在长度标记处设置有定位槽。当推动关节在镊柄上滑动时,更加容易找到该特定长度标记处。

在本发明中,还公开了另一种优选的方式为,辅助杆的尾部连接有推动连动杆,所述夹持段的尖端开有可容纳辅助杆伸出的通孔,所述推动连动杆的尾部设置有若干齿条,与该齿条配合设置有齿轮,还包括有转动轮,转动轮与齿轮之间通过固定件联动,所述的手持段上开有通孔,该固定件穿过通孔,转动轮与齿轮分别位于镊柄壁的外侧和内侧。

通过转动转动轮,可以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其配合的齿条发生运动,从而使得与连动杆连接的辅助杆发生运动,实现其伸出和收缩。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卡,转动轮上设置有与固定卡匹配的固定卡槽。这里固定卡可以设置在于固定卡槽可以卡和的位置处,固定卡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术者施力的状态下,转动轮可以转动,当术者不用力时,固定卡与固定卡槽卡和。还有一种方式是,固定卡是非弹性的,其通过转动的方式在卡和位置和非卡和位置之间切换,术者转动转动轮的时候,固定卡位于非卡和位置,当停止转动时,将固定卡转动至卡和位置,并与固定卡槽之间卡和。

和以推动关节控制的推动相比,利用转动轮控制辅助杆可以减少术者在手术过程中手部的移动。但是,同样地,由于该方式是以转动实现辅助杆的前后移动,因此,不像推动关节那样更加直观。

在本发明中还进一步公开所述尖状突起以等间距的方式垂直固定或者成形在辅助杆上。

更为优选地,本发明还公开在辅助杆的前端顺着辅助杆方向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尖状突起。

当辅助杆前端具有多个尖状突起时,优选的方案是这些尖状突起位于一个弧形杆上。

优选地,这些位于弧形杆上的尖状突起是等间距分布的。

更为优选地,所述尖状突起为针状突起。

现有的撕囊镊中夹持段通常带有一个呈钝角的夹角,譬如120°-150°。我们将形成这一夹角的两个部分称为平台部分和抬起部分。

本发明在此结构下,优选地,还包括一个导向轮,该导向轮位于平台部分与抬起部分的夹角处,该导向轮上设置有导向槽,辅助杆位于导向槽内。

利用该导向槽的导向作用,可以帮助辅助杆更好的伸出或者收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公开的撕囊镊通过辅助杆和设置在辅助杆上的尖状突起,可以在晶状体囊膜表面(术者视角9-10点方向)等间距的戳破若干个点,或者同时在所需撕囊边缘弧线方向戳破若干个点,这样就很轻松地形成了所需要的囊膜瓣的边界,并且,通过刻度可以准确控制撕囊的直径大小。然后轻松获得撕囊裂口,并利用这些撕囊裂口得到了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囊膜瓣,为后续的ccc创造了非常好的基础,降低了手术难度和风险,提高了ccc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撕囊镊的示意图。

图2为撕囊镊尖端辅助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推动关节与镊柄壁结合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推动关节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另一种撕囊镊推动组件示意图。

图6为转动轮处截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辅助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的撕囊镊,包括镊柄1,所述镊柄由手持段2和夹持段3组成,该镊柄为空心结构,还包括有一带有若干尖状突起的辅助杆4,该辅助杆4容纳在空心镊柄中,并且通过夹持段尖端处的通孔伸出或者收缩在镊柄的容纳空间,为了表示清楚,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杆4为伸出状态,结合图2我们看到所述的若干尖状突起5垂直固定或者成形在辅助杆4上。

如图1所示的镊柄通常包括左镊柄和右镊柄,左镊柄和右镊柄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为开合端,通过人为施加压力或者不施加压力,可以控制开合端呈现闭合或者打开状态。

根据操作过程中镊柄各段发挥的功能不同,在本发明中我们将其分为手持段2和夹持段3两个部分。手持段是指术者手部操作的部分,术者通过手持段操控撕囊镊。夹持段是撕囊镊功能实现的部分,通过术者的操作动作,夹持段部分的左镊柄和右镊柄可以闭合完成夹持、撕、拉等动作。

辅助杆容纳在空心镊柄中,并且通过推拉、弹出或者转动等方式从镊柄的容纳空间中伸出。当辅助杆伸出容纳空间时,会与镊柄发生位置上的干涉,此时需要将镊柄对应的干涉部分预留出来。

譬如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辅助杆的尾部连接有推动连动杆(由于该结构在镊柄内,因此,被镊柄的结构遮蔽,但是这是不难理解的,此处的推动连杆是一个杆状结构,用以连接辅助杆的尾部和推动关节),所述夹持段3的尖端开有可容纳辅助杆伸出的通孔6(如图2中所示的那样),参考图1,我们可以看到手持段2上开有一推动操作窗7,还包括有推动关节8,所述推动关节8与推动连动杆固定,推动关节沿推动操作窗7运动。

在本实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推动关节8上设置有滑动槽9,该滑动槽9嵌入推动操作窗7处的镊柄壁上。

通过推动关节,可以控制连动杆运动,从而使得辅助杆伸出或者收缩。

优选地,如图3和图4中所示,在推动关节8内侧壁上设置弹性定位卡子10,该定位卡子10与镊柄7之间过盈配合。当术者不施加推动力的时候,该定位卡子与镊柄之间通过摩擦力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我们进一步优选在镊柄壁7的外侧面上还标识有刻度或者长度标记,如图4所示。

刻度是有助于术者控制推动关节推出的距离,从而控制与其连接的辅助杆推出的长度。长度标记是对常用的需要推出的长度进行标记,从而更加便于术者快速找到对应的推出位置。

更为优选地,在长度标记处设置有定位槽。当推动关节在镊柄上滑动时,更加容易找到该特定长度标记处。

使用时,术者拿着撕囊镊的手持段,然后将尖端推入到患者的晶状体处,现有的撕囊镊中夹持段通常带有一个呈钝角的夹角,譬如120°-150°。我们将形成这一夹角的两个部分称为平台部分11和抬起部分12,如图1中所示的那样。

当撕囊镊到达撕囊位置时,利用推动关节8隐藏的辅助杆伸出,在晶状体囊膜表面(术者视角9-10点方向)等间距的戳破8个点(本实施例中具有8个尖状突起),同时用第一个针,沿所需撕囊边缘弧线方向同样戳破5-6个点,这样就很轻松地形成了所需要的囊膜瓣的边界,然后利用这些点状间隙,可以轻松拉开囊膜,得到了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囊膜瓣,为后续的ccc创造了非常好的基础,降低了手术难度和风险,提高了ccc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第一个针的长度长于其他七个针的长度,如图2中所示的那样。在等间距戳破8个点的过程中,术者手持撕囊镊,并且操作尽量接近水平;当需要完成弧线方向的刺破时,将撕囊镊稍微立起,从而可以更好的完成弧线方向5-6个点的戳破,同时保证其他的针不会接触到晶状体囊膜表面。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本实施例中,我们解释第二种辅助杆的推动结构。结合图5和图6,辅助杆4的尾部连接有推动连动杆13,所述夹持段的尖端开有可容纳辅助杆伸出的通孔,所述推动连动杆的尾部设置有若干齿条14,与该齿条14配合设置有齿轮15,还包括有转动轮16,转动轮16与齿轮15之间通过固定件联动,所述的手持段上开有通孔17,该固定件18穿过通孔17,转动轮16与齿轮15分别位于镊柄壁的外侧和内侧。

通过转动转动轮,可以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其配合的齿条发生运动,从而使得与连动杆连接的辅助杆发生运动,实现其伸出和收缩。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卡19,转动轮上设置有与固定卡匹配的固定卡槽20。这里固定卡可以设置在于固定卡槽可以卡和的位置处,固定卡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术者施力的状态下,转动轮可以转动,当术者不用力时,固定卡与固定卡槽卡和。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我们采用的固定卡19是非弹性的,其通过转动的方式在卡和位置和非卡和位置之间切换,固定卡19通过转动轴21固定在镊柄壁上,并且通过转动轴轮22实现以转动轴为轴心的转动。术者转动转动轮的时候,固定卡位于非卡和位置,当停止转动时,将固定卡转动至卡和位置,并与固定卡槽之间卡和。

和以推动关节控制的推动相比,利用转动轮控制辅助杆可以减少术者在手术过程中手部的移动。但是,同样地,由于该方式是以转动实现辅助杆的前后移动,因此,不像推动关节那样更加直观。

使用时,术者拿着撕囊镊的手持段,然后将尖端推入到患者的晶状体处,现有的撕囊镊中夹持段通常带有一个呈钝角的夹角,譬如120°-150°。我们将形成这一夹角的两个部分称为平台部分11和抬起部分12,如图1中所示的那样。

当撕囊镊到达撕囊位置时,利用转动轮16隐藏的辅助杆伸出,在晶状体囊膜表面(术者视角9-10点方向)等间距的戳破8个点(本实施例中具有8个尖状突起),同时用第一个针,沿所需撕囊边缘弧线方向同样戳破5-6个点,这样就很轻松地形成了所需要的囊膜瓣的边界,然后利用这些点状间隙,可以轻松拉开囊膜,得到了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囊膜瓣,为后续的ccc创造了非常好的基础,降低了手术难度和风险,提高了ccc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7,辅助杆的前端顺着辅助杆方向设置多个尖状突起,并且这些尖状突起位于一个弧形杆上。

同时,优选地,如图7中所示这些尖状突起是等间距分布的。

将这种结构应用于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中,形成囊膜瓣的各点状间隙均匀分布,更容易撕下。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