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吸入式麻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0257发布日期:2018-11-24 12:0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科吸入式麻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醉科吸入式麻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外科手术用的麻醉方式有呼吸道吸入给药麻醉和注射麻醉,呼吸道吸入给药麻醉比较常见。吸入麻醉是指麻醉药经过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暂时意识丧失而致不感到周身疼痛的麻醉方法,由于吸入麻醉在体内代谢、分解少,大部位以圆形从体内排出或在体内代谢掉,病人逐渐恢复清醒,且不留任何后遗症,所以吸入麻醉容易控制,比较安全,有效,是麻醉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呼吸道吸入给药麻醉常需要医生去操作,使用不方便,浪费时间,当麻醉气体外泄,不能够对外泄麻醉气体进行回收,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力,在对其进行吸入给药麻醉时,不能保证患者对药物的完全吸入,导致吸入量的不足,降低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麻醉科吸入式麻醉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麻醉科吸入式麻醉装置,主要包括固定装置和工作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表面中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为前高后低结构,放置槽的左右两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与放置槽通过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放置槽顶部前侧设有保护垫,固定装置上端面后侧左右对称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方设有液压伸缩板,所述一侧液压伸缩板的上端外表面设有锁扣,所述锁扣内设有约束带,另一侧液压伸缩板上端外表面设有锁眼,液压伸缩板内部中轴位置通过螺纹连接设有推杆,并延伸至伸缩板上端面,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上设有滑轨,两侧的固定板一上方均设有支撑丝杠,所述支撑丝杠下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内设有驱动电机一,支撑丝杠与固定板一通过所述滑轨和滑块进行活动连接,支撑丝杠上端设有固定板二,支撑丝杠内贯穿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外套设有套筒一,所述套筒一侧面横向固定有连接杆,套筒一内设有驱动电机二,所述两侧连接杆通过套筒二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套筒二内固定有圆柱管,所述圆柱管下方固定有吸气罩体,所述吸气罩体下端面呈广口结构,吸气罩体的下端面四边设有进气口,吸气罩体上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部设有负风机,负风机为市售产品,所述负风机右侧设有冷凝器,冷凝器为市售的,吸气罩体下方固定有呼吸罩,所述工作装置位于固定装置右侧,工作装置包括麻醉气体盒、存放室、控制器、控制台,所述麻醉气体盒内设有压力泵,压力泵为市售产品,麻醉气体盒的出气口固定有温度调节盒,温度调节盒为市售的,所述温度调节盒通过导管一与所述呼吸罩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导管一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存放室通过导管二与出风口相连接,所述控制台位于工作装置的上端面右侧,所述控制器与控制台、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之间电性连接,控制器为市售产品。

进一步地,推杆采用外部带有螺纹的软橡胶材料包裹,具有防滑功能,且舒适性更高。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与工作装置为可拆卸结构,导管一上设有三通阀,与外界的氧气瓶导管进行连接,方便医护人员携带,可以同时进行氧气进入和麻醉气体进行,当不使用时,固定装置单独使用,可以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颈部按摩,实现多功能化。

进一步地,保护垫为褶皱结构,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弹性凸块层、吸水层、防水层、磁疗层,弹性凸块层为可充气结构,可对患者头颈部进行上下调节,进行麻醉手术中,放松颈部肌肉,扩张血管和加速血流,麻醉时,由于患者平躺,要保证颈部与身体的水平,使麻醉气体顺利的进入,随着血液循环透过血脑屏障最后到达脑部形成麻醉。

进一步地,控制台上设有健康显示屏,方便进行麻醉工作时,对患者的人体健康进行实时监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调节伸缩板的长度,推杆对于位置进行固定,将患者的头部和颈部放入到放置槽中,调节液压伸缩板将约束带固定于患者额头上,移动支撑丝杠在固定板一的前后位置,再调节支撑丝杠上的活动块,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套筒一和套筒二之间的转动,对其活动块进行微调,将呼吸罩对准患者的口部,打开吸气罩体和工作装置进行麻醉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麻醉装置设为头枕型,便于麻醉工作的进行,通过伸缩板的调节,能够保证患者头部和颈部在放置槽上的位置,提高患者的舒适性,起到颈部与身体在同一水平线上,方便麻醉气体进入身体内,通过支撑丝杠的前后调节,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面部特征进行调节,通过活动块的上下移动,实现呼吸罩位置上的调节,适用性强,通过在麻醉的过程可以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对其麻醉药物进行加温降温处理,对患者吸入不产生刺激性,提高药物进入的温和性,并在进行麻醉处理时,对外泄的麻醉气体进行回收。总之,适用性强,操作简单,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放置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吸气罩体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作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保护垫的剖面图。

其中,1-固定装置、10-放置槽、101-保护垫、111-弹性凸块层、112-吸水层、113-防水层、114-磁疗层、11-滑槽、12-伸缩板、13-套筒、14-液压伸缩板、15-锁扣、16-约束带、17-锁眼、18-推杆、2-工作装置、21-麻醉气体盒、211-压力泵、212-温度调节盒、22-存放室、23-控制器、24-控制台、25-导管一、26-流量控制阀、27-导管二、3-固定板一、30-滑轨、31-支撑丝杠、32-滑块、33-固定板二、34-活动块、35-套筒一、36-连接杆、37-套筒二、38-圆柱管、4-吸气罩体、41-进气口、42-出风口、43-负风机、44-冷凝器、5-呼吸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图1-5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麻醉科吸入式麻醉装置,主要包括固定装置1和工作装置2,固定装置1的表面中部设有放置槽10,固定装置1上端面后侧左右对称设有套筒13,套筒13上方设有液压伸缩板14,一侧液压伸缩板14的上端外表面设有锁扣15,锁扣15内设有约束带16,另一侧液压伸缩板14上端外表面设有锁眼17,锁扣15对其约束带16进行回拉存放,通过拉动约束带16,锁眼17进行固定,从而防止患者头部的偏移,液压伸缩板14可以根据换患者头部高度进行上下调节,保证约束带16能够紧贴在患者额头上,固定装置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板一3,固定板一3上设有滑轨30,两侧的固定板一30上方均设有支撑丝杠31,支撑丝杠31下方设有滑块32,滑块32内设有驱动电机一,对支撑丝杠31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撑丝杠31与固定板一3通过滑轨30和滑块32进行活动连接,支撑丝杠31上端设有固定板二33,支撑丝杠31内贯穿设有活动块34,活动块34外套设有套筒一35,套筒一35侧面横向固定有连接杆36,套筒一35内设有驱动电机二,两侧连接杆36通过套筒二37进行活动连接,通过套筒一35和套筒二37在连接杆36和圆柱管38上的旋转活动连接,便于医护人员能够将呼吸罩5对准患者口部,能够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套筒二37内固定有圆柱管38,圆柱管38下方固定有吸气罩体4,吸气罩体4下方固定有呼吸罩5,工作装置2位于固定装置1右侧,控制器23与控制台24、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之间电性连接,便于各个结构之间的调节,固定装置1与工作装置2为可拆卸结构,导管一25上设有三通阀,与外界的氧气瓶导管进行连接,方便医护人员携带,可以同时进行氧气进入和麻醉气体进行,当不使用时,固定装置单独使用,可以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颈部按摩,实现多功能化。

如图2、5所示,放置槽10为前高后低结构,放置槽10的左右两侧设有滑槽11,滑槽11内设有伸缩板12,伸缩板12与放置槽10通过滑槽11进行滑动连接,通过对伸缩板12的长度调节,液压伸缩板14内部中轴位置通过螺纹连接设有推杆18,推杆18采用外部带有螺纹的软橡胶材料包裹,具有防滑功能,且舒适性更高,并延伸至伸缩板12上端面,对伸缩板12进行固定,能够保证患者头部与颈部在放置槽10的舒适性,保证麻醉气体的顺利进入体内,放置槽10前端面设有保护垫101,保护垫101为褶皱结构,便于透气。

如图3所示,吸气罩体4下端面呈广口结构,吸气罩体4的下端面四边设有进气口41,吸气罩体上端设有出风口42,出风口42内部设有负风机43,负风机43右侧设有冷凝器44,对外泄的麻醉气体进行吸入回收,防止污染空气,通过负风机43的吸入,通过冷凝管44对麻醉气体进行降温液化,存放室22对液化后的麻醉气体进行回收处理,液化后的麻醉气体方便医护人员观察麻醉气体外泄量,保证麻醉气体完全对患者吸入。

如图4所示,工作装置2包括麻醉气体盒21、存放室22、控制器23、控制台24,麻醉气体盒21内设有压力泵211,麻醉气体盒21的出气口固定有温度调节盒22,可以对麻醉气体进行升温降温处理,保证患者吸入时的温和性,不产生刺激性,温度调节盒22通过导管一25与呼吸罩5的进气口相连接,导管一25上设有流量控制阀26,存放室22通过导管二与出风口42相连接,控制台24位于工作装置2的上端面右侧,控制台24上设有健康显示屏,方便进行麻醉工作时,对患者的人体健康进行实时监控。

其中,保护垫101为褶皱结构,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弹性凸块层111、吸水层112、防水层113、磁疗层114,弹性凸块层111为可充气结构,褶皱机构保证与颈部接触面透气,通过弹性凸块层的挤压,凸块可对患者头颈部进行上下挤压按摩,进行麻醉手术中,放松颈部肌肉,扩张血管和加速血流,麻醉时,由于患者平躺,要保证颈部与身体的水平,使麻醉气体顺利的进入,随着血液循环透过血脑屏障最后到达脑部形成麻醉。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调节伸缩板12的长度,推杆18对于位置进行固定,将患者的头部和颈部放入到放置槽10中,调节液压伸缩板14将约束带16固定于患者额头上,移动支撑丝杠31在固定板一3的前后位置,再调节支撑丝杠31上的活动块34,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套筒一35和套筒二37之间的转动,对其活动块34进行微调,将呼吸罩5对准患者的口部,打开吸气罩体4和工作装置2进行麻醉处理。

实验例

选取进行吸入麻醉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随机对男女抽取,进行等比例分配,进行现有技术中带入呼吸罩和使用本发明装置进行吸入麻醉,其中均使用安氟醚吸入麻醉,通过随机等比例进行分配成两组,通过麻醉诱导后,对其进行连续监测心率、收缩压、舒张度、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检测,其中,气腹采用co自动充气方式,腹压维持在13mmhg,并通过空气质量检测仪,对其实验环境进行测定。

进行实验对其进行检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以及麻醉前的心率和血压基础无明显变化,带入呼吸罩ⅰ组map升高和心率变化较显著,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空气中安氟醚含量提高3%,患者吸入安氟醚麻醉气体到意识消失的时间为5分钟,其中握手和睁眼的时间持续较长;使用本发明装置ⅱ组map值升高不明显和心率变化不明显,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空气中安氟醚含量为0.9%,患者吸入安氟醚麻醉气体到意识消失的时间为3分钟,其中握手和睁眼的时间持续较短。

结论:使用本发明装置能够缩短患者的意识清醒时间,可对呼吸罩外泄的麻醉气体进行高效率的回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