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寒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3692发布日期:2018-07-31 22:18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寒膏。



背景技术:

风寒是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由风寒引起的骨骼病变很多,如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疼痛等均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特别是冬季发病率更高。该类疾病虽不直接威胁人的生命,但多数患者患病后,行动不便,疼痛难忍,有的甚至需卧床休息,且治疗周期长,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工作和身心健康。

其中,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我国的关节炎患者有1亿以上,且人数在不断增加。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该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目前西药中对于风寒引起的骨骼病变一般以暂时性缓解疼痛为主,无法根治,且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副作用(如引起其他器官的相应病变等)且易复发。而目前的中药配方虽然繁多,但治疗效果都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的风寒膏。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寒膏,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15~40份、干姜15~40份、肉桂12~30份、白芷10~25份、苍术8~20份、麻黄8~20份、川芎10~25份、千金藤15~35份、穿山甲8~20份、乌梢蛇8~20份、胡麻油与菜籽油共300~800份、柳枝50~500份和章丹40~200份。

根据本发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24.5~36.2份、干姜25.2~35.5份、肉桂15.2~26.5份、白芷12.2~20.5份、苍术9.5~18.2份、麻黄9.5~18.2份、川芎14.2~21.5份、千金藤18.5~28.5份、穿山甲9.2~18.5份、乌梢蛇9.2~18.5份、胡麻油与菜籽油共400~650份、柳枝100~320份和章丹65~150份。

根据本发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30份、干姜30份、肉桂20份、白芷15份、苍术12份、麻黄12份、川芎16份、千金藤21份、穿山甲12份、乌梢蛇12份、胡麻油250份、菜籽油250份、柳枝200份和章丹75份。

根据本发明,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铁线莲10~20份、透骨草8~15份、八角枫根8~20份和生草乌8~20份。

根据本发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25.5~36.5份、干姜25.2~34.5份、肉桂15.2~26.5份、白芷14.2~20.5份、苍术8.5~15.5份、麻黄9.5~18.2份、川芎15.5~20.5份、千金藤20.2~28.5份、穿山甲9.5~19.5份、乌梢蛇9.5~19.5份、胡麻油与菜籽油共450~650份、柳枝100~350份、章丹65~180份、铁线莲14.5~18.2份、透骨草10.5~14.2份、八角枫根12.5~18.5份和生草乌12.5~18.2份。

根据本发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28份、干姜30份、肉桂19份、白芷15份、苍术12份、麻黄12份、川芎16份、千金藤21份、穿山甲14份、乌梢蛇14份、胡麻油250份、菜籽油250份、柳枝220份、章丹80份、铁线莲16份、透骨草12份、八角枫根15份和生草乌16份。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风寒膏包括甘草、干姜、肉桂、白芷、苍术、麻黄、川芎、千金藤、穿山甲、乌梢蛇、胡麻油、菜籽油、柳枝和章丹。其中,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作用,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作用。白芷具有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的作用,还具有抗缺氧、利尿、抗心律失常、抗菌、抗病毒作用等。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阴疽,消症结的作用。川穹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作用。

千金藤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穿山甲具有滋阴、补血、活血通经、下乳、消痈的作用,还具有抗凝血、降低血液黏度、抗炎等作用,对外周血流量及耐缺氧能力有一定调节作用。乌梢蛇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胡麻油具有润燥通便、养血祛风的作用。菜籽油具有润燥杀虫、散火丹、消肿毒的作用。柳枝具有祛风、利尿、止痛、消肿的作用。章丹具有坠痰去怯的作用。各个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寒膏,包括甘草30g、干姜30g、肉桂20g、白芷15g、苍术12g、麻黄12g、川芎16g、千金藤21g、穿山甲12g、乌梢蛇12g、胡麻油250g、菜籽油250g、柳枝200g和章丹75g。

其中,各个原料的药理机理分别为:甘草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胃、肺经,是一种补益中草药。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同时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经、胃经、肾经、心经、肺经。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其主要成分含挥发油,主要有姜烯、水芹烯、莰烯、姜辣素、姜酮、姜醇、姜烯酮、龙脑、柠檬醛、姜油酮等。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湿痹痛、寒阴喘咳,同时还具有镇静、镇痛、抗炎、抗凝血、抗氧化等作用。

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经、脾经、心经、肝经。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其成分主要含挥发油、油中含桂皮醛、醋酸桂皮酯、丁香酚、桂皮酸、笨丽酸乙酸、桂二萜醇、乙酰桂二萜醇。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证、命门火衰、火不归源、戴阳、格阳、及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破、脾肾虚寒、脘腹冷痛、食减便溏、肾虚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疼痛、宫冷不孕、痛经还具有抗溃疡、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菌、抗肿瘤、延缓衰老等作用。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经、胃经。为伞形科植物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其成分主要含挥发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如当归素、白当归醚、欧前胡乙素、白芷毒素等。还含有挥发油,油中有3-亚甲基-6-环己烯、十一炭烯-4、榄香烯、十六烷酸、壬烯醇等。具有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痈疽疮疡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白芷具有镇痛镇静、解热抗炎、抑制肿瘤、抗微生物等作用,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冠脉、兴奋呼吸中枢等。

苍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胸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湿胜、肢节酸痛重着等,还具有抗缺氧、利尿、抗心律失常、抗菌、抗病毒作用等。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经、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阴疽,消症结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润肺止咳。

川穹:味苦、辛,性温,归肝经、胆经、心包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同时对心脑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具有保护促进作用,能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参数。

千金藤:为味苦、辛,性寒,归肺经、脾经、大肠经。防己科植物千金藤的根或茎叶。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疟疾、痢疾、风湿痹痛、水肿、淋浊、咽喉肿痛、痈肿、疮疖、牙痛、胃痛、脚气、尿急尿痛、小便不利、外阴湿疹、风湿关节痛。

穿山甲:味咸,性凉,归肝经、胃经。为鲮鲤科鲮鲤属动物鲮鲤的鳞片,其成分主要含有硬脂酸、胆甾醇、n-丁基-二十三(碳)酰胺等,又含锌、钠、钛、钙、铅、硅等18种元素,另含有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等16种游离氨基酸,以及挥发油和水溶性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滋阴、补血、活血通经、下乳、消痈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血瘀经闭、癥瘕、风湿痹痛、痈肿、瘰疬等,还具有抗凝血、降低血液黏度、抗炎等作用,对外周血流量及耐缺氧能力有一定调节作用。

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经。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体,其成分主要含赖氨酸、亮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等17种氨基酸,并含果糖-1,6-二磷酸酶,原肌球蛋白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疹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

胡麻油:味甘,性平,无毒。是从胡科植物脂麻种子榨取的脂肪油,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其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占85%~90%,油酸和亚油酸基本上各占50%,其特点是稳定性强,而且易保存,这是因为麻油中含有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亚麻酸的缘故。胡麻油中还含有蛋白质、芝麻素、维生素e、卵磷脂、蔗糖、钙、磷、铁等矿物质,是一种营养极为丰富的食用油。具有润燥通便、养血祛风的作用,可治病后虚弱、眩晕、便秘、老人皮肤干燥、起鳞屑、过敏性皮炎、瘙痒、疮疡湿疹及高血压、血管硬化、胆固醇增高等症。

菜籽油:味甘、辛,性温。是以十字花科植物芸苔(即油菜)的种子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其主要成分有芥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生育酚和菜子甾醇等。具有润燥杀虫、散火丹、消肿毒的作用,临床用于蛔虫性及食物性肠梗阻,效果较好。

柳枝:味苦,性寒。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枝条,具有祛风、利尿、止痛、消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淋病、白浊、小便不通、传染性肝炎、风肿、疔疮、丹毒、齿龋、龈肿。

章丹:味辛,性微寒,归脾经、肝经。具有坠痰去怯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治惊癫狂、吐逆反胃、消积杀虫、疳疾、下痢、疟疾、解热、拔毒、长肉、去瘀、恶疮肿毒。

该风寒膏的各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例如风寒麻木、筋骨疼痛、关节炎、肩周炎等)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将上述原料熬制成胶状物质后一般涂在布、油纸或其他承载物上,即可制成风寒膏。在对患者使用时,先洗净患处的皮肤,然后用生姜进行擦涂,之后将该风寒膏烘软后即可贴于患处,一般5至7天更换一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寒膏,包括甘草15g、干姜15g、肉桂12g、白芷12g、苍术8g、麻黄8g、川芎10g、千金藤15g、穿山甲8g、乌梢蛇8g、胡麻油150g、菜籽油150g、柳枝50g和章丹40g。

该风寒膏的各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例如风寒麻木、筋骨疼痛、关节炎、肩周炎等)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寒膏,包括甘草19g、干姜18g、肉桂16g、白芷15g、苍术12g、麻黄12g、川芎16g、千金藤18g、穿山甲12g、乌梢蛇12g、胡麻油160g、菜籽油180g、柳枝80g和章丹50g。

该风寒膏的各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例如风寒麻木、筋骨疼痛、关节炎、肩周炎等)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寒膏,包括甘草24.5g、干姜25.2g、肉桂15.2g、白芷12.2g、苍术10g、麻黄9.5g、川芎14.2g、千金藤18.5g、穿山甲9.2g、乌梢蛇9.5g、胡麻油200g、菜籽油200g、柳枝100g和章丹65g。

该风寒膏的各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例如风寒麻木、筋骨疼痛、关节炎、肩周炎等)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寒膏,包括甘草32.5g、干姜32g、肉桂24.2g、白芷18.5g、苍术16.5g、麻黄16.5g、川芎18.5g、千金藤22.5g、穿山甲15.5g、乌梢蛇15.5g、胡麻油250g、菜籽油270g、柳枝250g和章丹100g。

该风寒膏的各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例如风寒麻木、筋骨疼痛、关节炎、肩周炎等)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寒膏,包括甘草36.2g、干姜35.5g、肉桂26.5g、白芷20.5g、苍术18.2g、麻黄18.2g、川芎21.5g、千金藤28.5g、穿山甲18.5g、乌梢蛇18.5g、胡麻油330g、菜籽油320g、柳枝320g和章丹150g。

该风寒膏的各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例如风寒麻木、筋骨疼痛、关节炎、肩周炎等)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寒膏,包括甘草40g、干姜40g、肉桂30g、白芷24g、苍术20g、麻黄20g、川芎24g、千金藤35g、穿山甲20g、乌梢蛇20g、胡麻油380g、菜籽油420g、柳枝500g和章丹200g。

该风寒膏的各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例如风寒麻木、筋骨疼痛、关节炎、肩周炎等)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寒膏,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该风寒膏的原料中增加了铁线莲、透骨草、八角枫根和生草乌,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中的风寒膏包括甘草28g、干姜30g、肉桂19g、白芷15g、苍术12g、麻黄12g、川芎16g、千金藤21g、穿山甲14g、乌梢蛇14g、胡麻油250g、菜籽油250g、柳枝220g、章丹80g、铁线莲16g、透骨草12g、八角枫根15g和生草乌16g。

其中,各个原料的药理机理分别为:甘草、干姜、肉桂、白芷、苍术、麻黄、川芎、千金藤、穿山甲、乌梢蛇、胡麻油、菜籽油、柳枝、章丹的药理机理同实施例1,在此不在赘述。

铁线莲:具有利尿、通络、理气通便、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小便不利、闭经、便秘腹胀、风火牙痛、眼起星翳、虫蛇咬伤、黄疸。

透骨草:味甘、辛,性温,归肺经、肝经。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透骨草辛温,辛能行散,温胜寒湿。能够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解毒化疹。

八角枫根:味辛,性温,归肝、肾、心经。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木的根、须根或根皮。具有祛风、通络、散瘀、镇痛、麻醉及松弛肌肉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疼痛、麻木瘫痪、心力衰竭、劳伤腰痛、跌打损伤。

生草乌:味辛、苦,性热,归心、肝、肾、脾经。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野生种)或北乌头的块根,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在该风寒膏的原料中增加了铁线莲、透骨草、八角枫根和生草乌这4味药后,与原料中的其余14味药经验证相互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大大增强了风寒膏的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进而增强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的治疗疗效。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寒膏,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该风寒膏的原料中增加了铁线莲、透骨草、八角枫根和生草乌,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中的风寒膏包括甘草16g、干姜16g、肉桂12g、白芷10g、苍术8g、麻黄9g、川芎10g、千金藤15g、穿山甲8g、乌梢蛇9g、胡麻油160g、菜籽油160g、柳枝60g、章丹45g、铁线莲10g、透骨草8g、八角枫根8g和生草乌8g。

该风寒膏的各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寒膏,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该风寒膏的原料中增加了铁线莲、透骨草、八角枫根和生草乌,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中的风寒膏包括甘草21g、干姜20g、肉桂18g、白芷16g、苍术14g、麻黄14g、川芎18g、千金藤20g、穿山甲14g、乌梢蛇14g、胡麻油180g、菜籽油170g、柳枝90g、章丹55g、铁线莲12g、透骨草9g、八角枫根10g和生草乌10g。

该风寒膏的各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寒膏,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该风寒膏的原料中增加了铁线莲、透骨草、八角枫根和生草乌,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中的风寒膏包括甘草25.5g、干姜25.2g、肉桂15.2g、白芷14.2g、苍术9.5g、麻黄9.5g、川芎15.5g、千金藤20.2g、穿山甲9.5g、乌梢蛇9.5g、胡麻油220g、菜籽油230g、柳枝100g、章丹65g、铁线莲14.5g、透骨草10.5g、八角枫根12.5g和生草乌12.5g。

该风寒膏的各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寒膏,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该风寒膏的原料中增加了铁线莲、透骨草、八角枫根和生草乌,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中的风寒膏包括甘草30.5g、干姜31.2g、肉桂22.5g、白芷18.2g、苍术12.5g、麻黄14.5g、川芎16.2g、千金藤21.5g、穿山甲14.5g、乌梢蛇14.2g、胡麻油280g、菜籽油270g、柳枝280g、章丹120g、铁线莲15.2g、透骨草12.5g、八角枫根14.5g和生草乌14.5g。

该风寒膏的各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寒膏,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该风寒膏的原料中增加了铁线莲、透骨草、八角枫根和生草乌,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中的风寒膏包括甘草36.2g、干姜34.5g、肉桂26.5g、白芷20.5g、苍术15.5g、麻黄18.2g、川芎20.5g、千金藤28.5g、穿山甲19.2g、乌梢蛇19.5g、胡麻油320g、菜籽油330g、柳枝350g、章丹180g、铁线莲18.2g、透骨草14.2g、八角枫根18.5g和生草乌18.2g。

该风寒膏的各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寒膏,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该风寒膏的原料中增加了铁线莲、透骨草、八角枫根和生草乌,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中的风寒膏包括甘草40g、干姜40g、肉桂30g、白芷25g、苍术20g、麻黄20g、川芎25g、千金藤35g、穿山甲20g、乌梢蛇21g、胡麻油400g、菜籽油400g、柳枝500g、章丹200g、铁线莲20g、透骨草15g、八角枫根20g和生草乌20g。

该风寒膏的各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当然,本发明也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如实施例1至实施例7所说的风寒膏包括甘草、干姜、肉桂、白芷、苍术、麻黄、川芎、千金藤、穿山甲、乌梢蛇、胡麻油、菜籽油、柳枝和章丹共14种原料时,这14种原料的质量份数优选为甘草15~40份、干姜15~40份、肉桂12~30份、白芷10~25份、苍术8~20份、麻黄8~20份、川芎10~25份、千金藤15~35份、穿山甲8~20份、乌梢蛇8~20份、胡麻油与菜籽油共300~800份、柳枝50~500份和章丹40~200份。

进一步优选为甘草24.5~36.2份、干姜25.2~35.5份、肉桂15.2~26.5份、白芷12.2~20.5份、苍术9.5~18.2份、麻黄9.5~18.2份、川芎14.2~21.5份、千金藤18.5~28.5份、穿山甲9.2~18.5份、乌梢蛇9.2~18.5份、胡麻油与菜籽油共400~650份、柳枝100~320份和章丹65~150份。

其中,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作用,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作用。白芷具有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的作用,还具有抗缺氧、利尿、抗心律失常、抗菌、抗病毒作用等。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阴疽,消症结的作用。川穹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作用。

千金藤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穿山甲具有滋阴、补血、活血通经、下乳、消痈的作用,还具有抗凝血、降低血液黏度、抗炎等作用,对外周血流量及耐缺氧能力有一定调节作用。乌梢蛇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胡麻油具有润燥通便、养血祛风的作用。菜籽油具有润燥杀虫、散火丹、消肿毒的作用。柳枝具有祛风、利尿、止痛、消肿的作用。章丹具有坠痰去怯的作用。各个原料之间经验证相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例如风寒麻木、筋骨疼痛、关节炎、肩周炎等)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此外,对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如实施例8至实施例14所说的风寒膏包括甘草、干姜、肉桂、白芷、苍术、麻黄、川芎、千金藤、穿山甲、乌梢蛇、胡麻油、菜籽油、柳枝、章丹、铁线莲、透骨草、八角枫根和生草乌共18种原料时,这18种原料的质量份数优选为甘草15~40份、干姜15~40份、肉桂12~30份、白芷10~25份、苍术8~20份、麻黄8~20份、川芎10~25份、千金藤15~35份、穿山甲8~20份、乌梢蛇8~20份、胡麻油与菜籽油共300~800份、柳枝50~500份、章丹40~200份、铁线莲10~20份、透骨草8~15份、八角枫根8~20份和生草乌8~20份。

进一步优选为甘草25.5~36.5份、干姜25.2~34.5份、肉桂15.2~26.5份、白芷14.2~20.5份、苍术8.5~15.5份、麻黄9.5~18.2份、川芎15.5~20.5份、千金藤20.2~28.5份、穿山甲9.5~19.5份、乌梢蛇9.5~19.5份、胡麻油与菜籽油共400~650份、柳枝100~350份、章丹65~200份、铁线莲14.5~18.2份、透骨草10.5~14.2份、八角枫根12.5~18.5份和生草乌12.5~18.2份。

其中,铁线莲具有利尿、通络、理气通便、解毒的作用。透骨草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能够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解毒化疹。八角枫根具有祛风、通络、散瘀、镇痛、麻醉及松弛肌肉的作用。生草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的作用。这4味药与原料中的其余14味药经验证相互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大大增强了风寒膏的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进而增强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的治疗疗效。

临床病例

经过多年来对患者的临床实验,大多数的患者都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可达96%以上,有关临床治疗情况详细如下:

病例1

王某,女,35岁。因生完孩子坐月子时是在冬天,没有特别在意自己的身体,经常外出受到寒气而造成肩周炎以及腰部疼痛。之后一遇到寒气变会疼痛难忍,甚至影响正常工作。尝试过各种西药和中药进行治疗均为得到根治,容易复发。之后使用实施例1中所说的风寒膏,先将患处的皮肤洗净,用生姜进行擦涂,然后将该风寒膏烘软之后贴于患处,每七天更换一次,更换第三次时,肩关节以及腰部的疼痛已经明显减缓。连续更换共六次后,痊愈,且之后未复发。

病例2

蔡某,男,42岁。在一家冷冻食品批发厂工作,由于长期与冷冻食品接触,且经常出入冷藏室,造成膝关节、手指关节以及腰部均受寒而肿痛,影响正常生活质量,自身免疫力也严重下降。增多次使用市面上的膏药,虽然症状有所减缓但效果不佳。之后使用实施例6中所说的风寒膏,先将患处的皮肤洗净,用生姜进行擦涂,然后将该风寒膏烘软之后贴于患处,每五天更换一次,更换第四次时,膝关节、手指关节以及腰部的肿痛已经明显减缓。连续更换共十次后,痊愈,且之后未复发。

病例3

范某,男,39岁。是一名施工工人,长期在室外的工地上工作,风吹日晒。在寒冷天气也不例外,长此以往造成双膝受凉,膝关节遇冷疼痛,进行过推拿、针灸治疗一段时间不见好转。之后使用实施例7中所说的风寒膏,先将患处的皮肤洗净,用生姜进行擦涂,然后将该风寒膏烘软之后贴于患处,每五天更换一次,更换第二次时,膝关节的疼痛已经明显减缓。连续更换共五次后,痊愈,且之后未复发。

从上面的各个病例中也能看出本实施例中的风寒膏具有优异的活血化瘀、止痛、祛风散寒作用,对风寒引起的各种骨骼病变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且无副作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发明做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