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36572发布日期:2018-09-04 21:39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肝硬化时出现肝功能减退,肝硬化腹水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门静脉压力增高,低白蛋白血症,肝淋巴液生成过多,继发性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有效循环血溶量不足。大量腹水致腹部膨隆,呈现蛙腹,腹下垂。肝腹水经治疗后,腹水消退,但是其复发率极高,特别是难治性腹水的病症,病程都比较长,久病正气虚损,往往是其必然的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丸剂,以达到攻补兼施和温补脾肾的目的。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治疗腹水丸剂与治疗肝硬化丸剂;

所述的治疗腹水丸剂配方按重量份数组成为:通草150-170份、昆布50-70份、海藻50-70份、冬葵子100-120份、泽泻40-60份、茯苓50-70份、白术100-120份、小茴香50-70份、当归25-45份、干姜15-35份、川朴25-45份、益智仁15-35份、甘草50-70份、柴胡15-35份、木香15-35份、芒硝15-35份、党参50-70份、黄芪50-70份;

所述的治疗肝硬化丸剂配方按重量份数组成为:党参50-70份、白术40-60份、附子30-50份、茯苓100-120份、甘草10-30份、川朴40-60份、麦芽50-70份、砂仁25-45份、山楂25-45份、神曲25-45份、干姜15-35份、椒目50-70份。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腹水丸剂配方按重量份数组成为:通草160份、昆布60份、海藻65份、冬葵子100份、泽泻50份、茯苓60份、白术110份、小茴香60份、当归30份、干姜20份、川朴35份、益智仁25份、甘草60份、柴胡25份、木香30份、芒硝25份、党参60份、黄芪60份;

所述的治疗肝硬化丸剂配方按重量份数组成为:党参60份、白术50份、附子40份、茯苓110份、甘草20份、川朴50份、麦芽60份、砂仁35份、山楂35份、神曲30份、干姜25份、椒目55份。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治疗腹水丸剂配方与治疗肝硬化丸剂配方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磨成粉,过120-160目筛;形成两份粉末;

步骤2:将蜂蜜称量后,用武火煮沸,保持沸腾3-5分钟;停火后,在两份蜂蜜中分别加入步骤1所得的两份粉,每份粉与蜂蜜的重量比为1.5:1;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两份混合半成品分别手工搓丸;在丸剂表皮变硬后,用蜡纸包裹放置阴凉干燥处即得本发明的治疗腹水丸剂与治疗肝硬化丸剂。

优选地,所述的蜂蜜为枣花蜜。

再次,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丸剂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两份丸剂,每丸重8-12g;

治疗腹水阶段:口服,每次两丸,每日两次;50-60天为一疗程;在腹水治愈后继续服用治疗肝硬化丸剂,中间无需停药:口服,每次两丸,每日两次;30-40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的药理:

在治疗腹水丸剂所用配方中,甘草与海藻相反而同用,取李东垣“以溃坚”及胡洽“令通泻,拨去病急”之意,两药虽相反而实相力也。此外,中药中通草、冬葵子、昆布、海藻、泽泻配伍后可起到除湿利小便,茯苓、白术、益智仁配伍后可起到健脾燥湿,小茴香、干姜配伍后可起到温中散寒,木香理气行滞,当归、柴胡配伍后可起到养血舒肝。以上诸味协和效力,则无水不去,无积不行,故膨胀可消,腹水可治。

在医院中选取126名志愿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男24例,女42例,年龄在33-74之间,平均42岁,病程1-3年者30例,3年以上者34例,治疗方法:停用所有药物,服用本发明治疗腹水丸剂与治疗肝硬化丸剂,口服,每次两丸,每日两次。

对照组62例,男37例,女25例,年龄27-69岁,平均40岁,病程1-3年者23例,3年以上者39例。治疗方法,按照医院的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和配对t检验、ridit检验、x2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治疗效果以下表说明:

在服用治疗腹水丸剂一个疗程之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体检检查: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之后进行治疗治疗肝硬化,服用治疗肝硬化丸剂,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体检检查: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以上应用本发明药物对64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取得显著疗效,且治疗后,无腹水无复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病人在服用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丸剂后,虽排尿较多,不会出现低钾的状况,同时还可缓解门静脉高压的程度。且温补脾肾,能逐渐改善白球蛋白倒置等现象。腹水消退后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宜用温补脾肾方法,是对腹水消退后攻固治疗。方中四君子扶阳健脾,附子、干姜补火助阳,川朴、砂仁、焦三仙暖胃消食以除胀满,椒目利水,脾得水湿流行,阳气上升,则其病可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孙某某,女,53岁,莘县新华路,2017年6月7日诊。

自诉:患有肝硬化3年,近1年来发现腹水;在医院治疗,静脉输入白蛋白及应用利尿药后,腹水很快消退,但有反复。近半年来,两次住院,综合治疗,腹水消退后,又再反复,且腹水逐次严重难消。腹部时有胀痛,不思饮食。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24小时排尿约800ml,小便不清,用西药澄清。大便2-3日排1次,色黄成形、量多。患者消瘦,面色苍黄,舌苔薄白,呼吸稍促。腹部膨隆如蛙状,腹壁青筋微露;双下肢指凹性浮肿(++);腹水征(+++);谷丙转氨酶202u;麝浊实验15u;总蛋白61g/l;白蛋白29g/l球蛋白32g/l脉微细而弦。

首先服用治疗腹水丸剂,口服,每次两丸,每日两次;连续服药50天;出现尿量增加,腹胀明显好转,饮食稍增,精神转佳,继续服药,尿量每日在2000-2500ml之间,腹胀满症状完全缓解,饮食大增,双下肢浮肿已不明显,b超检查:腹水基本治愈。

继续服用治疗肝硬化丸剂,口服,每次两丸,每日两次,连续服药35天后:复查血检;0+-+-胆红素正常;麝浊实验9u;谷丙转氨酶35u,总蛋白87g/l;白蛋白46g/l,球蛋白41g/l。

停药一年后,追访患者,腹水未再复发。

上述治疗腹水丸剂,所用配方如下:

通草160份、昆布60份、海藻65份、冬葵子150份、泽泻50份、茯苓60份、白术110份、小茴香60份、当归30份、干姜20份、川朴35份、益智仁25份、甘草60份、柴胡25份、木香30份、芒硝25份、党参60份、黄芪60份。

上述治疗肝硬化丸剂,所用配方如下:

党参60份、白术50份、附子40份、茯苓110份、甘草20份、川朴50份、麦芽60份、砂仁35份、山楂35份、神曲30份、干姜25份、椒目55份。

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治疗腹水丸剂配方与治疗肝硬化丸剂配方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磨成粉,过120-160目筛;形成两份粉末;

步骤2:将蜂蜜称量后,用武火煮沸,保持沸腾3-5分钟;停火后,在两份蜂蜜中分别加入步骤1所得的两份粉,每份粉与蜂蜜的重量比为为1.5:1;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两份混合半成品分别手工搓丸;在丸剂表皮变硬后,用蜡纸包裹放置阴凉干燥处即得本发明的治疗腹水丸剂与治疗肝硬化丸剂。

实施例2

张某,男,63岁,河南省南乐县人,2013年2月11日诊。

自诉:该患者患有肝硬化四年,进一年来出现腹水。初期在静脉输入白蛋白及应用利尿药后,腹水能够快消退但是又有反复,近半年来虽经两次住院综合治疗,腹水消退后很快又再反复,且腹水逐次严重,难消。腹胀,纳差,乏力肝区疼痛下肢浮肿近日症状加重,入院诊查:目黄、面色不华、腹胀如鼓、青筋显露,患者自述腹部胀痛难忍,不思饮食。对患者进行初步观察诊断:24小时排尿800ml左右,腹围87cm,体重57kg,脉象脉玄细,血检:胆红素17.1umo1/l麝浊实验15u;谷丙转氨酶202u;总蛋白60g/l;白蛋白28g/l;球蛋白32g/l,甲胎球蛋白(-);血钾3.6mmol/l;血钠132mmol/l;氯化物102mmol/l;b超检查:提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量腹水;胆囊水肿;脾肋下1cm。

首先服用治疗腹水丸剂,口服,每次两丸,每日两次;连续服药30天后,腹胀明显好转,每日尿量增加至2000ml,饮食稍增,精神转佳;此后又连服30天后,尿量每日在2000-2500ml之间,腹胀满症状完全缓解,饮食大增,下肢浮肿已不明显,再次进行检查:腹围73cm,体重46gk;b超检查腹水已经完全消退;

再服用治疗肝硬化丸剂,口服,每次两丸,每日两次;30-4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复查血检:胆红素正常:麝浊实验9u;谷丙转氨酶35u;总蛋白86g/l;白蛋白46g/l;球蛋白40g/l;停药后一年追访患者,腹水未再复发。

上述治疗腹水丸剂,所用配方如下:通草150份、昆布50份、海藻70份、冬葵子20份、泽泻40份、茯苓50份、白术100份、小茴香50份、当归25份、干姜35份、川朴25份、益智仁35份、甘草50份、柴胡35份、木香35份、元明粉15份、党参50份、黄芪70份;

上述治疗肝硬化丸剂,所用配方如下:党参50份、白术60份、附子50份、茯苓100份、甘草30份、川朴60份、麦芽50份、砂仁25份、山楂45份、神曲25份、干姜35份、椒目50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马某,男53岁,南乐县,付坎乡,2017年5月27日诊。有肝炎病史已4年,去东起,肋痛腹胀加重,下肢浮肿。已经在医院中医科治疗两月余,病势有增无减。5月30日肝功能检查ttt12单位,tft(++)谷丙转氨酶40单位以下。就诊时症状:腹大鼓,青筋暴露肝大肋缘下约三指纳少便溏小便短少面色黧黑,消瘦有时鼻血未见痣。舌质晦暗无苔,脉沉无力。

阅前医病历曾用:军、槟、莪、棱之类。正气大无虚,而淤血水气之邪未除,补之则助邪,攻之则伤正,用拟化淤利水,和肝理气从缓图治。鼓胀,服用治疗腹水丸剂4周后,二诊药后小便增多,食欲好转,腹松肿减,有效药方不更改,继续再服28天。7月28日三诊:肿胀均消,知饥思食,面容舌色亦现红润,小便清长,大便仍溏,连服治疗肝硬化丸剂一月,一直劳动,未见异常变化。停药后半年追访患者,腹水未再复发,一直劳动未见异常。。

上述治疗腹水丸剂,所用配方如下:通草170份、昆布70份、海藻50份、冬葵子100份、泽泻60份、茯苓70份、白术120份、小茴香70份、当归45份、干姜15份、川朴45份、益智仁15份、甘草70份、柴胡15份、木香15份、元明粉35份、党参70份、黄芪50份;

上述治疗肝硬化丸剂,所用配方如下:党参70份、白术40份、附子30份、茯苓120份、甘草10份、川朴40份、麦芽70份、砂仁45份、山楂25份、神曲45份、干姜15份、椒目70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