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36576发布日期:2018-09-04 21:39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中最基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包括微动脉、微静脉、毛细淋巴管和组织管道内的体液循环。人体每个器官,每个组织细胞均要由微循环提供氧气、养料,传递能量,交流信息,排除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因此,微循环的正常运作对人体健康极其重要。

微循环障碍是血液理化性质的改变,使管腔狭窄,血液流速或减慢或血栓形成,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微循环畅通百病不生,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主要表现是淤堵。健全的微循环功能是保证体内重要脏器执行正常功能的首要前提,医学已证明:人体的衰老,肿瘤的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及许多心脑血管等疾病、主要是微循环障碍所致,因此微循环正常与否,是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现今的生活方式、饮食、压力、污染等都是造成微循环障碍的主要外部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细胞和血液会逐渐衰老,功能也自然随之退化,这是造成微循环障碍内部原因。微循环发生障碍会使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时会导致心梗或中风等其他重大疾病。

体内湿气常与微循环障碍相伴而生。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

目前的中医药有关治疗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报道鲜少,因此研究出一种高效治愈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中药迫在眉睫。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药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能使药材中的活性成分释放出,并经过适当发酵生成治疗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多种药效成分,同时制备流程简单,无需复杂操作条件或复杂设备,更易工业化推广。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药物,该药物对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都有较高的疗效,治愈率达90%以上,并且治疗周期短。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艾叶、薄荷叶和桑叶混合,得到混合物;

用水熏蒸所述混合物,然后向其中加入花椒粉和生姜粉,再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燥物;

将所述干燥物定型,然后在10~35℃下自然发酵3年以上;

其中,所述艾叶、所述薄荷叶和所述桑叶的质量比为6~10:0.5~2:0.5~2,所述花椒粉的用量为所述艾叶、所述薄荷叶和所述桑叶的总质量的2~4%,所述生姜粉的用量为所述艾叶、薄荷叶和桑叶的总质量的1~3%。

本发明选用艾叶、薄荷叶、桑叶、花椒粉和生姜粉,以科学的配比组方,并经过熏蒸、冷冻干燥、自然发酵(尤其是厌氧发酵),使药材中活性成分得以完整保留,并充分释放出来,利于人体吸收,还将一些难以吸收的成分发酵分解为能快速被人体吸收的活性成分。综合上述工艺,本发明制得的药物对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有良好的疗效,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0%以上。

本发明所制得的药物适宜外敷,使用方法为:将药物掰碎用沸水浸泡,再用该溶液泡脚或泡澡,或擦洗全身,或擦洗患处。采用上述方法治疗体内湿气,每天使用10~20克,20天内即可治愈。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微循环淤堵,每天使用10~20克,30天内即可治愈。

以上制备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以改善药效,具体如下。

优选地,所述熏蒸的条件为:70~100℃,0.5~1h。

熏蒸可以使水蒸气充分浸入到药材中,作为溶剂,加入药材中药效成分的浸出以及相互融合,熏蒸的温度可以是70~100℃范围内的任意温度,可以恒温,也可以控制在变化不大的温度范围内,例如70℃、75℃、80℃、85℃、90℃、95℃、100℃、70~75℃、75~80℃、80~85℃、85~90℃等。

另外,熏蒸时间不宜过程,以0.5~1h为优。

更优选地,所述熏蒸的条件为:80~100℃,0.5~1h。

优选地,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60~-40℃,真空度-0.08mpa~-0.06mpa,时间120~144小时。

真空冷冻干燥可以避免药材发生物理或化学变质,或者活性酶失活,使所有药效成分最大程度保留,优选地操作条件如上。

优选地,所述自然发酵的温度为20~35℃。

自然发酵的温度可以是20~35℃范围内的任意值,可以恒温或保持在较窄的范围内。

所述艾叶、所述薄荷叶和所述桑叶的质量比为6~10:0.5~2:0.5~2内的任意比,例如7~10:0.5~2:0.5~2,6.5~10:1~2:0.5~2,7.5~10:0.5~2:1.5~2,6~10:0.5~1.5:0.5~2等。

其中,优选地,所述艾叶、所述薄荷叶和所述桑叶的质量比为8~10:1~2:0.5~2;

更优选地,所述艾叶、所述薄荷叶和所述桑叶的质量比为8~10:1~2:0.5~1。

优选地,所述花椒粉的用量为所述艾叶、所述薄荷叶和所述桑叶的总质量的3~4%,例如3%、3.1%、3.2%、3.3%、3.4%、3.5%、3.6%、3.7%、3.8%、3.9%、4%等。

优选地,所述生姜粉的用量为所述艾叶、薄荷叶和桑叶的总质量的1~2%。,例如1%、1.1%、1.2%、1.3%、1.4%、1.5%、1.6%、1.7%、1.8%、1.9%、4%等。

优选地,在所述混合之前,将所述艾叶、所述薄荷叶和所述桑叶干燥至水分质量含量为8%~12%,

一方面,干燥后有利于三种药材与花椒粉、生姜粉的混合,另一方面,干燥后的药材更利于揉搓,水分质量含量更优选8%~10%。

优选地,所述加入花椒粉和生姜粉之后和所述真空冷冻干燥之前还包括:揉搓至均匀。使花椒粉和生姜粉均匀附着于叶内部或表面,建议搓成条状。

优选地,所述定型的方法为:压制成饼状。

根据需要也可以改变定型的形状。

另外,为了促进自然发酵中厌氧发酵的程度,建议在室内发酵。

在熏蒸之后和真空冷冻干燥之前还包括:自然冷却。

自然冷却可以避免温度骤降,破坏药材的形状和有效成分。

优选地,所述艾叶、所述薄荷叶和所述桑叶选用新鲜的叶子。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

(1)对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具有较高的疗效;

(2)使用方法简单,不存在适口性、顺应性、肠胃首过效应等问题;

(3)对人体无副作用;

(4)配方简单,药材为常见原料,成本低;

(5)制备方法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并且流程简单,不涉及复杂设备,因此极易工业化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料:艾叶800g、薄荷叶100g、桑叶100g。

(2)预处理:清洗艾叶、薄荷叶、桑叶,再干燥至水分质量含量为10wt%。此时叶子成蔫巴状态,搓成卷曲条。

(3)熏蒸:用水熏蒸叶,温度控制在70~80℃,熏蒸0.5h,使水充分渗透至叶片中。

(4)混合:向上述熏蒸后的叶子中加入花椒粉30g和生姜粉20g。

(5)揉搓:对(4)得到物料反复揉搓,直至花椒粉和生姜粉吸附于或卷入叶瓣中。

(6)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60~-50℃,真空度-0.08mpa~-0.06mpa,时间120小时;然后取出药材,自然冷却。

(7)定型:用压片机压制成饼状。

(8)自然发酵:置于室内常温下,控制温度在10~25℃,发酵3年。

该药物的使用方法为:取10g~20g,用开水或温水浸泡,用泡出的汤汁趁热浸泡患处。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料:艾叶800g、薄荷叶100g、桑叶100g。

(2)预处理:清洗艾叶、薄荷叶、桑叶,再干燥至水分质量含量为10wt%。此时叶子成蔫巴状态,搓成卷曲条。

(3)熏蒸:用水熏蒸(2)得到的物料,温度控制在70~80℃,熏蒸0.5h,使水充分渗透至叶片中。

(4)混合:向上述熏蒸后的叶子中加入花椒粉30g和生姜粉20g。

(5)揉搓:对(4)得到物料反复揉搓,直至花椒粉和生姜粉吸附于或卷入叶瓣中。

(6)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50~-40℃,真空度-0.08mpa~-0.06mpa,时间144小时;然后取出药材,自然冷却。

(7)定型:用压片机压制成饼状。

(8)自然发酵:置于室内常温下,控制温度在10~25℃,发酵3年。

该药物的使用方法为:取10g~20g,用开水或温水浸泡,用泡出的汤汁趁热浸泡患处。

实施例3

一种治疗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料:艾叶600g、薄荷叶200g、桑叶200g。

(2)预处理:清洗艾叶、薄荷叶、桑叶,再干燥至水分质量含量为10wt%。此时叶子成蔫巴状态,搓成卷曲条。

(3)熏蒸:用水熏蒸(2)得到的物料,温度控制在70~80℃,熏蒸0.5h,使水充分渗透至叶片中。

(4)混合:向上述叶子中加入花椒粉20g和生姜粉30g。

(5)揉搓:对(4)得到物料反复揉搓,直至花椒粉和生姜粉吸附于或卷入叶瓣中。

(6)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60~-50℃,真空度-0.08mpa~-0.06mpa,时间120小时;然后取出药材,自然冷却。

(7)定型:用压片机压制成饼状。

(8)自然发酵:置于室内常温下,控制温度在10~25℃,发酵3年。

该药物的使用方法为:取10g~20g,用开水或温水浸泡,用泡出的汤汁趁热浸泡患处。

实施例4

一种治疗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料:艾叶800g、薄荷叶50g、桑叶150g。

(2)预处理:清洗艾叶、薄荷叶、桑叶,再干燥至水分质量含量为10wt%。此时叶子成蔫巴状态,搓成卷曲条。

(3)熏蒸:用水熏蒸(2)得到的物料,温度控制在70~80℃,熏蒸0.5h,使水充分渗透至叶片中。

(4)混合:向上述干燥后的叶子中加入花椒粉40g和生姜粉10g。

(5)揉搓:对(4)得到物料反复揉搓,直至花椒粉和生姜粉吸附于或卷入叶瓣中。

(6)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60~-50℃,真空度-0.08mpa~-0.06mpa,时间120小时;然后取出药材,自然冷却。

(7)定型:用压片机压制成饼状。

(8)自然发酵:置于室内常温下,控制温度在10~25℃,发酵3年。

该药物的使用方法为:取10g~20g,用开水或温水浸泡,用泡出的汤汁趁热浸泡患处。

实施例5

一种治疗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料:艾叶1000g、薄荷叶50g、桑叶50g。

(2)预处理:清洗艾叶、薄荷叶、桑叶,再干燥至水分质量含量为10wt%。此时叶子成蔫巴状态,搓成卷曲条。

(3)熏蒸:用水熏蒸(2)得到的物料,温度控制在70~80℃,熏蒸0.5h,使水充分渗透至叶片中。

(4)混合:向上述干燥后的叶子中加入花椒粉30g和生姜粉20g。

(5)揉搓:对(4)得到物料反复揉搓,直至花椒粉和生姜粉吸附于或卷入叶瓣中。

(6)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60~-50℃,真空度-0.08mpa~-0.06mpa,时间120小时;然后取出药材,自然冷却。

(7)定型:用压片机压制成饼状。

(8)自然发酵:置于室内常温下,控制温度在10~25℃,发酵3年。

该药物的使用方法为:取10g~20g,用开水或温水浸泡,用泡出的汤汁趁热浸泡患处。

实施例6

一种治疗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料:艾叶800g、薄荷叶100g、桑叶100g。

(2)预处理:清洗艾叶、薄荷叶、桑叶,再干燥至水分质量含量为10wt%。此时叶子成蔫巴状态,搓成卷曲条。

(3)熏蒸:用水熏蒸(2)得到的物料,温度控制在70~80℃,熏蒸0.5h,使水充分渗透至叶片中。

(4)混合:向上述干燥后的叶子中加入花椒粉40g和生姜粉30g。

(5)揉搓:对(4)得到物料反复揉搓,直至花椒粉和生姜粉吸附于或卷入叶瓣中。

(6)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60~-50℃,真空度-0.08mpa~-0.06mpa,时间120小时;然后取出药材,自然冷却。

(7)定型:用压片机压制成饼状。

(8)自然发酵:置于室内常温下,控制温度在10~25℃,发酵3年。

该药物的使用方法为:取10g~20g,用开水或温水浸泡,用泡出的汤汁趁热浸泡患处。

实施例7

一种治疗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料:艾叶800g、薄荷叶100g、桑叶100g。

(2)预处理:清洗艾叶、薄荷叶、桑叶,再干燥至水分质量含量为10wt%。此时叶子成蔫巴状态,搓成卷曲条。

(3)熏蒸:用水熏蒸(2)得到的物料,温度控制在90~100℃,熏蒸1h,使水充分渗透至叶片中。

(4)混合:向上述干燥后的叶子中加入花椒粉30g和生姜粉20g。

(5)揉搓:对(4)得到物料反复揉搓,直至花椒粉和生姜粉吸附于或卷入叶瓣中。

(6)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为:-60~-50℃,真空度-0.08mpa~-0.06mpa,时间120小时;然后取出药材,自然冷却。

(7)定型:用压片机压制成饼状。

(8)自然发酵:置于室内常温下,控制温度在10~25℃,发酵3年。

该药物的使用方法为:取10g~20g,用开水或温水浸泡,用泡出的汤汁趁热浸泡患处。

实施例1所得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药物对体内湿气和微循环淤堵的疗效

注:体内湿气102例,微循环淤堵112例,药物的使用方法为:取10g~15g,用开水浸泡,用泡出的汤汁趁热浸泡患处。对体内湿气20之内完全治愈,对微循环淤堵30之内完全治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