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多功能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1024发布日期:2018-11-07 09:5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心内科多功能护理装置,属于心内科护理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主要是医院内抢救病人的必备常规医疗设备,它包括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心脏按压泵、负压骨折固定装置、氧气瓶,多功能抢救床、负压吸引器、全自动洗胃机、微量注射泵、定量输液泵等以及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监护系统、体外膜式肺氧合(ecmo)装置,腹膜透析和血液净化系统等设备,心脏直流电复律是用电能来治疗快速异位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分为同步电复律与非同步两种:同步电复律是指除颤器由r波的电信号激发放电,非同步电复律是指除颤器在心动周期的任何时间都可放电。

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目前的除颤设备来说,当需使用时将其拿起便开始通电,由于医院设施、设备较多都是由铁构成的,较容易因为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触碰到而造成不必要的危险,这样使其操作面也较容易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心内科多功能护理装置,以解决现有对于目前的除颤设备来说,当需使用时将其拿起便开始通电,由于医院设施、设备较多都是由铁构成的,较容易因为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触碰到而造成不必要的危险,这样使其操作面也较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心内科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操作按钮、显示屏、把手、调节开关、除颤装置、连接导线、接入端口、控制机箱、操作面板,

所述操作按钮嵌入与操作面板间隙配合,所述显示屏嵌入安装于操作面板内部,所述调节开关与显示屏安装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调节开关通过操作面板与操作按钮相连接,所述把手焊接于控制机箱上方,所述除颤装置安装于控制机箱顶部,所述连接导线嵌入安装于除颤装置内部,所述连接导线与接入端口相连接,所述接入端口嵌入安装于控制机箱内部,所述操作面板与控制机箱相嵌套,所述接入端口通过连接导线与除颤装置相连接;

所述除颤装置包括延伸拖动装置、防护外壳、复位助拉装置、施力挤压组、电源装置、剪刀式激发装置、伸缩挤压架、推动助力组、除颤导体;

所述延伸拖动装置与推动助力组相连接,所述除颤导体安装于防护外壳下方,所述复位助拉装置贴合于防护外壳内表面,所述施力挤压组两侧设有复位助拉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嵌入安装于防护外壳内部,所述剪刀式激发装置设于电源装置侧方,所述伸缩挤压架与推动助力组相连接,所述伸缩挤压架通过推动助力组与延伸拖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伸缩挤压架安装于施力挤压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施力挤压组包括第一齿纹、第一齿轮、第一推动杆、第二推动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助力杆、第一衔接推动块、衔接块,所述第一齿纹嵌入安装于第一推动杆内部,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第二推动杆内部,所述第一转轴嵌入安装于第一推动杆内部,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助力杆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衔接推动块与衔接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助力杆焊接于衔接块外表面,所述第一推动杆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助力杆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纹齿纹连接,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二推动杆与第二转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装置包括正极导体、第一衔接口、第一导线、导电箱、接入口、第二衔接口、第三衔接口、第二导线、第三导线、第四衔接口、负极导体、第五衔接口、导电体,所述第一衔接口焊接于正极导体外表面,所述第一导线嵌入安装于第一衔接口内部,所述导电箱安装于防护外壳内表面,所述接入口嵌入安装于防护外壳内部,所述第二衔接口贴合于导电箱外表面,所述第三衔接口焊接于导电箱底部外表面,所述第二导线嵌入安装于第三衔接口内部,所述第三导线与第二衔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三导线嵌入安装于第四衔接口内部,所述第四衔接口焊接于负极导体外表面,所述第五衔接口贴合于导电体侧表面,所述第二导线嵌入安装于第五衔接口内部,所述第三导线通过第二衔接口与导电箱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助力组包括第二衔接推动块、第三推动杆、第三转轴、第四推动杆、第四转轴、第一直滑轨、第五推动杆、第二齿轮,所述第三转轴嵌入安装于第三推动杆内部,所述第二衔接推动块通过第三推动杆与第三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安装于第四推动杆内部,所述第四转轴嵌入安装于第四推动杆内部,所述第四转轴通过第四推动杆与第三转轴相连接,所述第四转轴嵌入安装于第一直滑轨内部,所述第五推动杆嵌入安装于第二齿轮内部,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五推动杆与第四转轴相连接,所述除颤导体包括伸缩通道、防护导体、蓄电层、导电层,所述伸缩通道嵌入安装于防护导体内部,所述防护导体与导电层之间设有蓄电层,所述导电层底部外表面与蓄电层顶部外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拖动装置包括防护伸缩块、第五转轴、第二齿纹、第七推动杆、弧形滑轨、第六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嵌入安装于防护伸缩块内部,所述第二齿纹嵌入安装于第七推动杆内部,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纹齿纹连接,所述第六转轴嵌入安装于第七推动杆内部,所述第六转轴通过第七推动杆与第五转轴相连接,所述第六转轴嵌入安装于第一推动杆内部,所述复位助拉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块、第二直滑轨、安装轨道、滑道、推动块、拉环、滚珠、弹性拉绳、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直滑轨嵌入安装于安装轨道内部,所述第一弹性块与第一复位弹簧相连接,所述推动块嵌入安装于滑道内部,所述拉环安装于推动块底部外表面,所述滚珠设于推动块两侧外表面,所述滚珠嵌入安装于第二直滑轨内部,所述弹性拉绳与第一衔接推动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块安装于推动块底部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剪刀式激发装置包括待推动块、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弹性块、第一导体、第七推动杆、第四导线、第八推动杆、第二导体、第七转轴、第九推动杆、第十推动杆,所述第二弹性块安装于待推动块外表面,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于第二弹性块外表面,所述第一导体与第七推动杆相连接,所述第一导体通过第四导线与第二导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嵌入安装于第八推动杆内部,所述第九推动杆通过第七转轴与第十推动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挤压架包括第十转轴、第三弹性块、第三复位弹簧、第十一转轴、第十一推动杆、第十二转轴、第十二推动杆、第十三转轴,所述第十二转轴安装于第一衔接推动块底部外表面,所述第三复位弹簧设于第三弹性块外表面,所述第十一转轴嵌入安装于第十二推动杆内部,所述第三弹性块安装于第十一推动杆底部外表面,所述第十三转轴嵌入安装于第十二推动杆内部。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心内科多功能护理装置,当除颤装置需使用被拿起时,由暴露在外面的防护伸缩块对其进行防护,当正准备使用时,通过外界的力将衔接块往下压动,使其推动块对其第一弹性块进行挤压,从而也将第一复位弹簧往下挤压,在转动的通过由第一齿轮通过转动推动了安装在第一齿纹上的第一推动杆,通过齿纹推动了第一齿纹往下运行,将带动第六转轴顺着弧形滑轨滑动,与第六转轴相连接的第七推动杆将顺着第六转轴的拉动往上运行,将推动第十二转轴往下走,从而让其第十一推动杆对其第三弹性块挤压,使其第四推动杆带动第四转轴在第一直滑轨内部滑动,从而推动了第五推动杆,让其第二齿轮往上顺着第二齿纹推动,由第七推动杆的拉动通过第五转轴带动了防护伸缩块顺着伸缩通道往上拉动,让其防护伸缩块往内部收缩,从而推动其对第二弹性块进行挤压,当待推动块往上推动时,将会通过第七转轴让其安装在第七推动杆与第八推动杆上的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通过其推动的张力,让其触碰到正极导体与负极导体,通过第四导线将两者连接在一起,从而开始导电,由第二导线传导给导电体,从而通过导电层传入蓄电层,通过防护导体传导,当不需使用时,只要将衔接块松开,便可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本发明一种心内科多功能护理装置,当拿起时不会马上就通电,减少了其对其他设备的触碰而产生的危险,能够在需使用时,按下按钮对其通电,并且让其防护边及时收起,不仅减少了其对外界造成的危险,还能够对其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心内科多功能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除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一种除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二;

图4为本发明一种除颤装置工作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操作按钮-1、显示屏-2、把手-3、调节开关-4、除颤装置-5、连接导线-6、接入端口-7、控制机箱-8、操作面板-9、延伸拖动装置-51、防护外壳-52、复位助拉装置-53、施力挤压组-54、电源装置-55、剪刀式激发装置-56、伸缩挤压架-57、推动助力组-58、除颤导体-59、第一齿纹-541、第一齿轮-542、第一推动杆-543、第二推动杆-544、第一转轴-545、第二转轴-546、第一助力杆-547、第一衔接推动块-548、衔接块-549、正极导体-551、第一衔接口-552、第一导线-553、导电箱-554、接入口-555、第二衔接口-556、第三衔接口-557、第二导线-558、第三导线-559、第四衔接口-5510、负极导体-5511、第五衔接口-5512、导电体-5513、第二衔接推动块-581、第三推动杆-582、第三转轴-583、第四推动杆-584、第四转轴-585、第一直滑轨-586、第五推动杆-587、第二齿轮-588、伸缩通道-591、防护导体-592、蓄电层-593、导电层-594、防护伸缩块-511、第五转轴-512、第二齿纹-513、第七推动杆-514、弧形滑轨-515、第六转轴-516、第一弹性块-531、第二直滑轨-532、安装轨道-533、滑道-534、推动块-535、拉环-536、滚珠-537、弹性拉绳-538、第一复位弹簧-539、待推动块-561、第二复位弹簧-562、第二弹性块-563、第一导体-564、第七推动杆-565、第四导线-566、第八推动杆-567、第二导体-568、第七转轴-569、第九推动杆-5610、第十推动杆-5611、第十转轴-571、第三弹性块-572、第三复位弹簧-573、第十一转轴-574、第十一推动杆-575、第十二转轴-576、第十二推动杆-577、第十三转轴-57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心内科多功能护理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操作按钮1、显示屏2、把手3、调节开关4、除颤装置5、连接导线6、接入端口7、控制机箱8、操作面板9,

所述操作按钮1嵌入与操作面板9间隙配合,所述显示屏2嵌入安装于操作面板9内部,所述调节开关4与显示屏2安装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调节开关4通过操作面板9与操作按钮1相连接,所述把手3焊接于控制机箱8上方,所述除颤装置5安装于控制机箱8顶部,所述连接导线6嵌入安装于除颤装置5内部,所述连接导线6与接入端口7相连接,所述接入端口7嵌入安装于控制机箱8内部,所述操作面板9与控制机箱8相嵌套,所述接入端口7通过连接导线6与除颤装置5相连接;

所述除颤装置5包括延伸拖动装置51、防护外壳52、复位助拉装置53、施力挤压组54、电源装置55、剪刀式激发装置56、伸缩挤压架57、推动助力组58、除颤导体59;

所述延伸拖动装置51与推动助力组58相连接,所述除颤导体59安装于防护外壳52下方,所述复位助拉装置53贴合于防护外壳52内表面,所述施力挤压组54两侧设有复位助拉装置53,所述电源装置55嵌入安装于防护外壳52内部,所述剪刀式激发装置56设于电源装置55侧方,所述伸缩挤压架57与推动助力组58相连接,所述伸缩挤压架57通过推动助力组58与延伸拖动装置51相连接,所述伸缩挤压架57安装于施力挤压组54下方。

所述施力挤压组54包括第一齿纹541、第一齿轮542、第一推动杆543、第二推动杆544、第一转轴545、第二转轴546、第一助力杆547、第一衔接推动块548、衔接块549,所述第一齿纹541嵌入安装于第一推动杆543内部,所述第一齿轮542安装于第二推动杆544内部,所述第一转轴545嵌入安装于第一推动杆543内部,所述第二转轴546与第一助力杆547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衔接推动块548与衔接块549相连接,所述第一助力杆547焊接于衔接块549外表面,所述第一推动杆543通过第一转轴545与第一助力杆547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42与第一齿纹541齿纹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42通过第二推动杆544与第二转轴546相连接。

所述电源装置55包括正极导体551、第一衔接口552、第一导线553、导电箱554、接入口555、第二衔接口556、第三衔接口557、第二导线558、第三导线559、第四衔接口5510、负极导体5511、第五衔接口5512、导电体5513,所述第一衔接口552焊接于正极导体551外表面,所述第一导线553嵌入安装于第一衔接口552内部,所述导电箱554安装于防护外壳52内表面,所述接入口555嵌入安装于防护外壳52内部,所述第二衔接口556贴合于导电箱554外表面,所述第三衔接口557焊接于导电箱554底部外表面,所述第二导线558嵌入安装于第三衔接口557内部,所述第三导线559与第二衔接口556相连接,所述第三导线559嵌入安装于第四衔接口5510内部,所述第四衔接口5510焊接于负极导体5511外表面,所述第五衔接口5512贴合于导电体5513侧表面,所述第二导线558嵌入安装于第五衔接口5512内部,所述第三导线559通过第二衔接口556与导电箱554相连接。

所述推动助力组58包括第二衔接推动块581、第三推动杆582、第三转轴583、第四推动杆584、第四转轴585、第一直滑轨586、第五推动杆587、第二齿轮588,所述第三转轴583嵌入安装于第三推动杆582内部,所述第二衔接推动块581通过第三推动杆582与第三转轴583相连接,所述第三转轴583安装于第四推动杆584内部,所述第四转轴585嵌入安装于第四推动杆584内部,所述第四转轴585通过第四推动杆584与第三转轴583相连接,所述第四转轴585嵌入安装于第一直滑轨586内部,所述第五推动杆587嵌入安装于第二齿轮588内部,所述第二齿轮588通过第五推动杆587与第四转轴585相连接,所述除颤导体59包括伸缩通道591、防护导体592、蓄电层593、导电层594,所述伸缩通道591嵌入安装于防护导体592内部,所述防护导体592与导电层594之间设有蓄电层593,所述导电层594底部外表面与蓄电层593顶部外表面相贴合。

所述延伸拖动装置51包括防护伸缩块511、第五转轴512、第二齿纹513、第七推动杆514、弧形滑轨515、第六转轴516,所述第五转轴512嵌入安装于防护伸缩块511内部,所述第二齿纹513嵌入安装于第七推动杆514内部,所述第二齿轮588与第二齿纹513齿纹连接,所述第六转轴516嵌入安装于第七推动杆514内部,所述第六转轴516通过第七推动杆514与第五转轴512相连接,所述第六转轴516嵌入安装于第一推动杆543内部,所述复位助拉装置53包括第一弹性块531、第二直滑轨532、安装轨道533、滑道534、推动块535、拉环536、滚珠537、弹性拉绳538、第一复位弹簧539,所述第二直滑轨532嵌入安装于安装轨道533内部,所述第一弹性块531与第一复位弹簧539相连接,所述推动块535嵌入安装于滑道534内部,所述拉环536安装于推动块535底部外表面,所述滚珠537设于推动块535两侧外表面,所述滚珠537嵌入安装于第二直滑轨532内部,所述弹性拉绳538与第一衔接推动块548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块531安装于推动块535底部外表面。

所述剪刀式激发装置56包括待推动块561、第二复位弹簧562、第二弹性块563、第一导体564、第七推动杆565、第四导线566、第八推动杆567、第二导体568、第七转轴569、第九推动杆5610、第十推动杆5611,所述第二弹性块563安装于待推动块561外表面,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62设于第二弹性块563外表面,所述第一导体564与第七推动杆565相连接,所述第一导体564通过第四导线566与第二导体568相连接,所述第二导体568嵌入安装于第八推动杆567内部,所述第九推动杆5610通过第七转轴569与第十推动杆5611相连接。

所述伸缩挤压架57包括第十转轴571、第三弹性块572、第三复位弹簧573、第十一转轴574、第十一推动杆575、第十二转轴576、第十二推动杆577、第十三转轴578,所述第十二转轴576安装于第一衔接推动块548底部外表面,所述第三复位弹簧573设于第三弹性块572外表面,所述第十一转轴574嵌入安装于第十二推动杆577内部,所述第三弹性块572安装于第十一推动杆575底部外表面,所述第十三转轴578嵌入安装于第十二推动杆577内部。

本专利所说的弧形滑轨515弧形导轨,顾名思义就是滑座沿着导轨做弧线运动,在工业自动化的许多应用中,直线运动很普遍;可是有些应用,需要弧线运动;或者两个相交或平行的直线运动,需要通过弧线运动连接起来,实现直线运动的无缝连接;这时候,就可以考虑选择弧形导轨,所述操作面板9操作面板也叫操作台,它是人机对话的纽带,根据具体情况,操作面板可大可小,大到可以是一个庞大的操作台,小到只有几个功能键和开关,在智能仪器中,操作面板都比较小,一般需要自己设计,为了操作安全,很多操作面板上都设有电子锁。

在进行使用时当除颤装置5需使用被拿起时,由暴露在外面的防护伸缩块511对其进行防护,当正准备使用时,通过外界的力将衔接块549往下压动,通过安装在一起的第一衔接推动块548将其弹性拉绳538往下压动,与拉环536相连接的弹性拉绳538,将其带动推动块535侧方的滚珠537顺着第二直滑轨532滑动,使其推动块535对其第一弹性块531进行挤压,从而也将第一复位弹簧539往下挤压,当衔接块549带动第一助力杆547往下运行时,将由其压力将第二推动杆544顺着第一助力杆547转动,在转动的通过由第一齿轮542通过转动推动了安装在第一齿纹541上的第一推动杆543,通过齿纹推动了第一齿纹541往下运行,使其第一推动杆543顺着第一转轴545转动,当第一推动杆543在转动时,将带动第六转轴516顺着弧形滑轨515滑动,与第六转轴516相连接的第七推动杆514将顺着第六转轴516的拉动往上运行,当第一衔接推动块548往下推动时,将推动第十二转轴576往下走,从而让其第十一推动杆575对其第三弹性块572挤压,推动了第二衔接推动块581,通过第三推动杆582传动于第三转轴583,使其第四推动杆584带动第四转轴585在第一直滑轨586内部滑动,从而推动了第五推动杆587,让其第二齿轮588往上顺着第二齿纹513推动,让其第七推动杆514通过其齿纹的推动,顺着第六转轴516转动,由第七推动杆514的拉动通过第五转轴512带动了防护伸缩块511顺着伸缩通道591往上拉动,让其防护伸缩块511往内部收缩,当第十二转轴576往下走时,将对其进行挤压,让其第十转轴571往侧方推动,当一定位置时,将触碰到待推动块561,从而推动其对第二弹性块563进行挤压,当待推动块561往上推动时,将会通过第七转轴569让其安装在第七推动杆565与第八推动杆567上的第一导体564与第二导体568通过其推动的张力,让其触碰到正极导体551与负极导体5511,通过第四导线566将两者连接在一起,从而开始导电,通过第一导线553与第三导线559将电能导入导电箱554内,由第二导线558传导给导电体5513,从而通过导电层594传入蓄电层593,通过防护导体592传导,当不需使用时,只要将衔接块549松开,便可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本发明解决了对于目前的除颤设备来说,当需使用时将其拿起便开始通电,由于医院设施、设备较多都是由铁构成的,较容易因为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触碰到而造成不必要的危险,这样使其操作面也较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明一种心内科多功能护理装置,当拿起时不会马上就通电,减少了其对其他设备的触碰而产生的危险,能够在需使用时,按下按钮对其通电,并且让其防护边及时收起,不仅减少了其对外界造成的危险,还能够对其进行保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