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滴漏型聚维酮碘溶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0050发布日期:2018-10-16 20:28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兽用消毒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滴漏型聚维酮碘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奶牛养殖业中,奶牛乳房炎一直是奶牛养殖户的困扰,也是造成奶牛养殖户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每次在挤奶前后都要对奶牛乳头进行消毒,以防止和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发生。聚维酮碘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碘的复合物,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消毒杀菌药。聚维酮碘溶液常用作奶牛乳头消毒剂,但是由于聚维酮碘溶液在使用过程中易滴漏,使得消毒剂在养殖户使用过程中造成严重浪费,同时也影响了对奶牛乳头的杀菌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奶牛乳头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滴漏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滴漏型聚维酮碘溶液,解决滴漏问题的同时,能持久杀菌,对奶牛乳头起到更长效的防护作用。

一种防滴漏型聚维酮碘溶液,每1000g所述防滴漏型聚维酮碘溶液主要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碘酸钾0.3g~5g、碘化钾0.3g~35g、pvp10g~25g、有机酸2g~10g、表面活性剂1g~10g、悬浮剂0.5g~10g、润肤剂18g~30g,余量为水和ph调节剂;所述pvp与所述悬浮剂的重量比为(3.5~5):1。

本发明上述聚维酮碘溶液在各组分的优化配比下呈均匀的悬浮液状态,奶牛乳头药浴后,其均匀地附着于奶牛乳头表面,不易滴漏,可以避免消毒剂的浪费,节省人工与用药成本。该防滴漏型聚维酮碘溶液采用碘酸钾、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单质碘,然后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进行络合反应,生成稳定的pvp-i2,释放缓慢,药效持久,所涉及的反应过程如下:

kio3+5ki+6h+=3i2+3h2o+6k+

(c6h9no)n+mi2=(c6h9no)n·mi2。

配方中加入过量碘化钾,可起到稳定碘作用,使得体系中碘含量更加稳定,在表面活性剂和悬浮剂的作用下,所生成的pvp-i2均匀分散并悬浮于溶液中,进一步提高了其产品稳定性;而且组分中还含有护肤营养因子,具有润肤作用,可防止皮肤皲裂,滋润保护改善奶牛乳头及周围皮肤状况,适用于广大奶牛养殖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1000g所述防滴漏型聚维酮碘溶液主要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碘酸钾0.3g~4g、碘化钾0.3g~35g、pvp15g~20g、有机酸4g~6g、表面活性剂2g~10g、悬浮剂4g~6g、润肤剂18g~25g,余量为水和ph调节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vp与所述悬浮剂的重量比为4: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糖苷、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和链烷醇聚醚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浮剂选自黄原胶、阿拉伯胶和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润肤剂选自甘油、丙二醇、水溶性羊毛脂、聚乙二醇、山梨醇和透明质酸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糖苷,所述悬浮剂为黄原胶,所述润肤剂为甘油。

烷基糖苷表面张力低,增稠效果显著,不但与皮肤相溶性好,可以改善配方的温和性,而且还具有广谱抗药性,可增强体系的抗菌性。黄原胶在水中能快速溶解,有很好的水溶性,能形成稳定的亲水性粘稠胶体,同时具有很强的乳化稳定作用和高悬浮能力,增强体系的悬浮稳定性。甘油的分子结构小表面张力低,可以迅速渗透进皮肤角质层,起到湿润护肤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防冻作用,当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可保持本发明产的流动性,预防低温奶牛乳头的皲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所述ph调节剂为柠檬酸钠溶液。柠檬酸与柠檬酸钠可形成稳定的缓冲体系,能稳定调节产品的ph值,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滴漏型聚维酮碘溶液的ph值为4.0~5.0。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防滴漏型聚维酮碘溶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有机酸、悬浮剂、pvp混合,在加热条件下搅拌混匀,然后加入润肤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匀,得配置液a;

将碘化钾和碘酸钾溶于水中,得配置液b;

在60℃~70℃条件下,将配置液a与配置液b混合,搅拌发生反应,然后用ph调节剂调ph值至3.0~6.5,即可。

上述制备方法,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先将pvp、悬浮剂和有机酸充分溶于水中,然后加入润肤剂和表面活性剂,形成悬浮液,避免了高分子pvp发生团聚,使pvp和甘油在悬浮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均匀的分散悬浮于配置液a的体系中,然后加入碘化钾和碘酸钾的配置液b,使其在酸性环境和60℃~70℃条件下反应生成碘,并与pvp络合生成稳定的pvp-i2,有效地提高聚维酮碘的稳定性。该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安全,所需要的设备简单,所得产品质量稳定,易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并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6

一种防滴漏型聚维酮碘溶液,按每1000g溶液计,其原料组成见下表1。

表1实施例1~6的配方表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在配制罐中投入700ml水,启动搅拌器。

2、在搅拌过程中依次加入柠檬酸、黄原胶、pvp,加热升温到70~80℃,溶解并搅拌1~2小时,加入润肤剂甘油、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混匀,得到配置液a。

3、另取一配置桶,用配方中剩余的水将碘化钾和碘酸钾溶解,得到配置液b。

4、待配置液a的温度降至60~70℃时,投入配置液b,搅拌0.5~1小时,形成溶液c。

5、待溶液c的温度降至40℃,用柠檬酸钠溶液调节ph至3.0~6.5,即可。

实施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7的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悬浮剂为阿拉伯胶。

实施例8

实施例8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8的润肤剂为丙二醇。

实施例9

实施例9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8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的黄原胶用量为3g。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的pvp用量为18g,甘油用量为16g。

效果证明性试验

对实施例1~6和对比例1~2所得样品进行效果证明性试验,具体有稳定性试验、附着效果试验和抗菌效果试验。

一、稳定性试验

1、试验样品:本发明实施例所得样品。

2、试验方法及检测结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9001: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设计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以及长期试验等稳定性试验方案,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一部《聚维酮碘溶液》质量标准进行相关检测指标的检测。具体方法如下:

2.1影响因素试验方案及检测结果

取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4的样品,按市售包装,分别置于高温(60℃)和强光(4500+500lx)两个条件进行高温和强光影响因素试验,放置10天,分别于0天、5天、10天进行有效碘含量和ph值的检测,其中,有效碘含量的检测方法为:精密量取适量样品(约相当于聚维酮碘1.25g),置于烧杯中,加水至125ml,参照电位滴定法,用0.1mol/l硫代硫酸钠进行滴定;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2.69mg的碘。以此为指标考察试验样品的稳定性,检测结果见下表2。

表2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2.2加速试验方案及检测结果:

取实施例1、2、4样品,按市售包装,在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试验期间第0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的月末分别取样一次,进行有效碘含量和ph值的检测,以此为指标考察试验样品的稳定性。检测结果见下表3。

表3加速试验结果

2.3长期试验方案及检测结果:

取所需检测样品,在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每3个月取样一次,分别于第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取样,进行有效碘含量和ph值的检测,以此为指标考察试验样品的稳定性。检测结果见下表4。

表4长期试验结果

二、滴漏试验:

将实施例1~6和对比例1~2的聚维酮碘溶液分别倒在奶牛药浴杯中,再分别将药浴杯浸没奶牛乳头进行直接药浴,让奶牛原地站立20分钟,观察效果。结果显示,实施例1~4的聚维酮碘溶液完全不滴漏,并均匀附着于奶牛乳头表面;实施例5、6有1~2滴滴漏情况产生,能够均匀附着在奶牛乳头表面;而对比例1和对比例2均滴漏严重。

三、杀菌试验:

按农业部发行的《兽用消毒剂鉴定技术规范》(1992)农(牧药)字第101号中定量杀菌规范实施试验,将实施例2的聚维酮碘溶液样品,分别按照1:500、1:600、1:900的稀释倍数进行稀释,取不同稀释倍数的聚维酮碘溶液对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进行抗菌试验,抗菌试验的方法步骤如下:

3.1将制备的菌液进行活菌计数,然后用稀释液稀释成含菌106~107个/ml的实验菌液;

3.2将聚维酮碘溶液样品分别配制成测试浓度的消毒剂溶液;

3.3吸取0.5ml实验菌液于4.5ml测试浓度的消毒剂溶液内;

3.4使消毒剂与菌液充分反应5min、10min;

3.5加菌液后的5min、10min时,立即吸取上述菌药混合液0.5ml,加入至4.5ml中和液中混匀;

3.6中和10分钟,再取出0.1ml于加有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涂布均匀;

3.7将培养皿置于37℃培养24h,计数菌落数;

3.8以稀释液代替聚维酮碘溶液样品,同时进行上述步骤,作为对照组;

3.9以上各步骤均设置两个平行对照。

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萄球菌的杀灭结果见表5和表6。

表5

表6

说明:依据《现代药理实验方法》的体外杀菌实验的菌落计数方法,低于5个菌落的视同杀菌完全。

结论:

1、由表2~4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2、4的样品按照兽药稳定性指导原则分别进行稳定性试验、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其有效碘含量均呈平缓趋势下降,且ph值稳定,在上述稳定性试验考察中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说明其在较为苛刻的存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具有较长的保存期。

2、本发明实施例的聚维酮碘溶液能够均匀地附着在奶牛乳头表面,不易滴漏。

3、由表5和表6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聚维酮碘溶液按1:900倍稀释作用5、10分钟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为100%;1:900倍稀释对金葡萄球菌作用5、10分钟的杀菌率为99.97%、100%。由此说明本发明的聚维酮碘溶液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适用于杀菌消毒。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