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负氧离子减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9981发布日期:2018-11-20 19:1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负氧离子减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负氧离子减压系统。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病变可认为免疫监视细胞由于量子平衡失调,失去了识别异已功能,将关节滑膜及软骨正常的结缔组织误认为异已,令浆细胞产生抗体加以破坏,出现类风湿性病理过程,开始关节肿、疼痛,后自软骨边缘向关节腔内生长肉芽组织,阻碍软骨从关节滑液中吸取营养,使软骨发生坏死、溃疡。关节肉芽组织纤维化,使上下关节发生融合,形成纤维性关节强直,再久由于肉芽组织钙化,可形成骨质性关节强直,关节形成脱位。关节症状先从指关节开始。

少数病例由于严重血管炎可影响内脏,引起肠穿孔、心肌梗塞、急性脑血管疾病等,呼吸系统常见的胸膜炎及胸腔积液,也有肺中发生多发性结节者,可引起咳嗽、咯血。少数者在疾病活动期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眼部可有角膜炎、结膜炎、虹膜炎等。类风湿关节炎出现上述症状,尤其出现心脏并发症及心律失常者为重症,应去医院治疗。

负氧离子通过改善血管通透性,消除局部酸中毒及其活性物质,使局部变性、渗出、增生病变得到迅速的改善,从而达到消肿止痛作用。

“火罐疗法”作为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其独特的医疗方式和快速的疗效,被国民乃至世界人民所广泛接受和喜爱,其原理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拔火罐吸附于皮肤表面,形成淤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但这需要操作者具有娴熟的技术,普通人不易掌握。

而且现有技术中的负压罐大多不方便在关节部位进行操作治疗,并且过大的负压会给患者造成不适,一般负压罐治疗需要间隔治疗,因此疗效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负氧离子减压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负氧离子减压系统,包括减压治疗模块、负氧离子输送模块、智能控制模块;

所述减压治疗模块是由控制盒、罐体、吸附头从上至下通过螺旋扣连接而成,所述控制盒包括盒体、微型泵、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池、控制板、通讯模块、插管,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盒体内部中心位置,所述微型泵电性连接在控制板的左侧,微型泵的进气口贯穿盒体底部与罐体内部相通,微型泵的出气口与外部大气相通,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盒体底部外侧,并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模块固定在盒体的上表面,并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插管纵向贯穿盒体右侧,插管的上端设有微型计量阀,所述微型计量阀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插管的下端延伸至罐体底部;所述电池设置在控制盒的右侧壁,并为微型泵、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控制板、通讯模块、微型计量阀进行供电;所述吸附头的主体为喇叭形且底部设有中药敷料片;

所述负氧离子输送模块包括主体箱、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氧气罐、空气加热器、电源板,所述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纵向设置在所述主体箱的内部中心位置,将主体箱隔离为混气室和储气室,所述混气室靠近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的进气口,所述储气室靠近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出气口,混气室的侧壁上设有计量泵一和计量泵二,所述计量泵一与所述氧气罐相连,所述计量泵二与外部大气相通,所述储气室侧壁上连接有出气管,所述空气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上,出气管的末端通过胶管连接至所述微型计量阀,将气体通过所述插管引入罐体内;所述电源板镶嵌在主体箱的内顶部,电源板外接电源为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空气加热器、计量泵一和计量泵二供电;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箱、mcu微控器、无线信号收发器、控制面板、内置电池,所述控制箱连接在主体箱的顶部,所述mcu微控器、无线信号收发器和内置电池位于控制箱内部,所述控制面板嵌入在控制箱的上表面,无线信号收发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通讯模块相连,用于连接减压治疗模块;mcu微控器用于处理减压治疗模块和负氧离子输送模块信号数据,并进行自动调控或通过所述控制面板手动调控;所述内置电池为mcu微控器、无线信号收发器、控制面板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的顶部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板和电池电性连接,用于检测减压治疗模块是否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头的主体材质为柔性透明硅胶,柔性材料能够和关节部位紧密贴合,也可防止关节活动产生移位。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敷料片包括上保护层、储药层、下保护层和粘连层,所述上保护层为防水透气材料,防止药液向上渗出,同时可保证混合气体向下渗入;下保护层为透水透气材料,可以方便药液和混合气体穿透,到达患者皮肤;所述储药层夹在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之间,且储药层内吸附有复配药液,所述粘连层连接在下保护层的外围,用于将中药敷料片固定在吸附头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配药液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5-20%椿椒、12-15%显脉罗伞、9-11%合欢皮、9-13%乌桕子、5-7%紫背绿、5-8%鹿瓜多肽、5-7%海地瓜多肽、1-3%盐酸左旋咪唑、3-5%积雪甙、余量为纯净水;椿椒和显脉罗伞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合欢皮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的功效,还可消除肿痛和内痛;乌桕子具有拔毒消肿的功效;紫背绿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鹿瓜多肽可以减缓关节疼痛并消除肿胀;海地瓜多肽可以增进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盐酸左旋咪唑可用于提高细胞免疫活力;积雪甙可软化皮肤,促进药物吸收。

进一步地,所述储气室的内部设有负氧离子浓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储气室内混合气体的负氧离子浓度,及时反馈至mcu微控器,进而调控计量泵一、计量泵二的进气比例,来调控负氧离子浓度。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的末端设有布气盘,所述布气盘通过气路单向阀与2-6个胶管一一对应连接,为2-6个减压治疗模块供气。

利用负氧离子减压系统对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所述控制盒通过螺旋扣接在所述罐体的上端,再将所述吸附头通过螺旋扣接在罐体的下端,然后将所述药敷料片的通过所述粘连层粘贴在吸附头的底部,将所述胶管的一端与所述微型计量阀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管直接相连,或通过所述布气盘与出气管间接相连;

s2:利用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与所述通讯模块建立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减压治疗模块的无线信号通道,通过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最大阈值范围为0.3-0.8个大气压;智能控制模块通过内部导线与所述负氧离子输送模块相连,通过控制面板设置所述负氧离子浓度传感器检测负氧离子浓度的最小阈值范围为1500-2200个/cm3,设置所述空气加热器的温度范围为40-50℃;

s3:将药敷料片对准患者关节部位,并下压吸附头,通过控制面板启动整个系统工作,首先控制负氧离子输送模块中的所述计量泵一从所述氧气罐抽取氧气,同时计量泵二抽取外部空气至所述混气室内,所述氧气和空气的比例为1:1-5,经所述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进行处理后,生成含有小粒径负氧离子的混合气体,存储在所述储气室;

s4:然后通过所述控制板先关闭微型计量阀,再控制所述微型泵将罐体与吸附头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吸外排,罐体与吸附头内部的气压到达0.5个大气压时,气压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通过通讯模块传输至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再经所述mcu微控器分析处理后,反馈至控制板,然后打开微型计量阀,将储气室内的混合气体在出气管上的空气加热器加热至40-50℃,再通过胶管和所述插管引入罐体内,同时微型泵继续工作,使罐体内以0.5个大气压保持动态平衡,混合气体中的负氧离子穿过药敷料片,并随内部药液渗入患者体内,系统工作10-15min后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微型泵抽吸及负氧离子混合气体补充的模式,保持罐体始终处于0.5个大气压的动态平衡状态,并且利用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持续不断的产生较高浓度的小粒径负氧离子,随贴附在患者关节处的药敷料片内的药液一同深入患者皮肤,负氧离子通过改善血管通透性,消除局部酸中毒及其活性物质达到治疗的效果,此外,药敷料片的上端采用柔性硅胶材质的吸附头,能够和关节部位紧密贴合,也可防止关节活动产生移位,解决了传统火罐和负压罐不能在关节处进行治疗的问题。相较于传统的负压治疗,动态减压治疗可以发挥药物的最佳吸收效果,还可以使患者的舒适感大大提高。总之,本发明使用安全、体验舒适且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减压治疗模块通过布气盘与出气管的连接关系图。

其中,1-减压治疗模块、10-控制盒、100-盒体、101-微型泵、102-气压传感器、103-温度传感器、104-电池、105-控制板、106-通讯模块、107-插管、108-微型计量阀、109-指示灯、11-罐体、12-吸附头、120-中药敷料片、121-上保护层、122-储药层、123-下保护层、124-粘连层、2-负氧离子输送模块、20-主体箱、20a-混气室、20b-储气室、201-计量泵一、202-计量泵二、203-出气管、204-胶管、205-负氧离子浓度传感器、206-布气盘、21-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22-氧气罐、23-空气加热器、24-电源板、3-智能控制模块、30-控制箱、31-mcu微控器、32-无线信号收发器、33-控制面板、34-内置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负氧离子减压系统,包括减压治疗模块1、负氧离子输送模块2、智能控制模块3;

如图1所示,减压治疗模块1是由控制盒10、罐体11、吸附头12从上至下通过螺旋扣连接而成,控制盒10包括盒体100、微型泵101、气压传感器102、温度传感器103、电池104、控制板105、通讯模块106、插管107,控制板105位于盒体100内部中心位置,微型泵101电性连接在控制板105的左侧,微型泵101的进气口贯穿盒体100底部与罐体11内部相通,微型泵101的出气口与外部大气相通,气压传感器102和温度传感器103固定在盒体100底部外侧,并与控制板105电性连接,通讯模块106固定在盒体100的上表面,并与控制板105电性连接,插管107纵向贯穿盒体100右侧,插管107的上端设有微型计量阀108,微型计量阀108与控制板105电性连接,插管107的下端延伸至罐体11底部;电池104设置在控制盒10的右侧壁,并为微型泵101、气压传感器102、温度传感器103、控制板105、通讯模块106、微型计量阀108进行供电;吸附头12的主体为喇叭形且底部设有中药敷料片120;其中,吸附头12的主体材质为柔性透明硅胶,柔性材料能够和关节部位紧密贴合,也可防止关节活动产生移位。控制盒10的顶部设有指示灯109,指示灯109与控制板105和电池104电性连接,用于检测减压治疗模块1是否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中药敷料片120包括上保护层121、储药层122、下保护层123和粘连层124,上保护层121为防水透气材料,防止药液向上渗出,同时可保证混合气体向下渗入;下保护层123为透水透气材料,可以方便药液和混合气体穿透,到达患者皮肤;储药层122夹在上保护层121和下保护层123之间,且储药层122内吸附有复配药液,其中,复配药液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5%椿椒、12%显脉罗伞、9%合欢皮、9%乌桕子、5%紫背绿、5%鹿瓜多肽、5%海地瓜多肽、1%盐酸左旋咪唑、3%积雪甙、余量为纯净水;椿椒和显脉罗伞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合欢皮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的功效,还可消除肿痛和内痛;乌桕子具有拔毒消肿的功效;紫背绿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鹿瓜多肽可以减缓关节疼痛并消除肿胀;海地瓜多肽可以增进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盐酸左旋咪唑可用于提高细胞免疫活力;积雪甙可软化皮肤,促进药物吸收。粘连层124连接在下保护层123的外围,用于将中药敷料片120固定在吸附头12上。

如图1所示,负氧离子输送模块2包括主体箱20、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21、氧气罐22、空气加热器23、电源板24,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21纵向设置在主体箱20的内部中心位置,将主体箱20隔离为混气室20a和储气室20b,混气室20a靠近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21的进气口,储气室20b靠近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21的出气口,混气室20a的侧壁上设有计量泵一201和计量泵二202,计量泵一201与氧气罐22相连,计量泵二202与外部大气相通,储气室20b侧壁上连接有出气管203,其中,储气室20b的内部设有负氧离子浓度传感器205,可以实时检测储气室20b内混合气体的负氧离子浓度,及时反馈至mcu微控器31,进而调控计量泵一201、计量泵二202的进气比例,来调控负氧离子浓度。空气加热器23设置在出气管203上,出气管203的末端通过胶管204连接至微型计量阀108,将气体通过插管107引入罐体11内;电源板24镶嵌在主体箱20的内顶部,电源板24外接电源为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21、空气加热器23、计量泵一201和计量泵二202供电;

如图1所示,智能控制模块3包括控制箱30、mcu微控器31、无线信号收发器32、控制面板33、内置电池34,控制箱30连接在主体箱20的顶部,mcu微控器31、无线信号收发器32和内置电池34位于控制箱30内部,控制面板33嵌入在控制箱30的上表面,无线信号收发器32通过无线信号与通讯模块106相连,用于连接减压治疗模块1;mcu微控器31用于处理减压治疗模块1和负氧离子输送模块2信号数据,并进行自动调控或通过控制面板33手动调控;内置电池34为mcu微控器31、无线信号收发器32、控制面板33供电。

利用本实施例的负氧离子减压系统对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控制盒10通过螺旋扣接在罐体11的上端,再将吸附头12通过螺旋扣接在罐体11的下端,然后将药敷料片120的通过粘连层124粘贴在吸附头12的底部,将胶管204的一端与微型计量阀108相连,另一端与出气管203直接相连;

s2:利用无线信号收发器32与通讯模块106建立智能控制模块3与减压治疗模块1的无线信号通道,通过控制面板33设置气压传感器102的最大阈值为0.3个大气压;智能控制模块3通过内部导线与负氧离子输送模块2相连,通过控制面板33设置负氧离子浓度传感器205检测负氧离子浓度的最小阈值为1500个/cm3,设置空气加热器23的温度为40℃;

s3:将药敷料片120对准患者关节部位,并下压吸附头12,通过控制面板33启动整个系统工作,首先控制负氧离子输送模块2中的计量泵一201从氧气罐22抽取氧气,同时计量泵二202抽取外部空气至混气室20a内,氧气和空气的比例为1:5,经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21进行处理后,生成含有小粒径负氧离子的混合气体,存储在储气室20b;

s4:然后通过控制板105先关闭微型计量阀108,再控制微型泵101将罐体11与吸附头12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吸外排,罐体11与吸附头12内部的气压到达0.5个大气压时,气压传感器102将检测到的信号通过通讯模块106传输至无线信号收发器32,再经mcu微控器31分析处理后,反馈至控制板105,然后打开微型计量阀108,将储气室20b内的混合气体在出气管203上的空气加热器23加热至40℃,再通过胶管204和插管107引入罐体11内,同时微型泵101继续工作,使罐体11内以0.3个大气压保持动态平衡,混合气体中的负氧离子穿过药敷料片120,并随内部药液渗入患者体内,系统工作10min后关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1)如图2所示,出气管203的末端设有布气盘206,布气盘206通过气路单向阀与4个胶管204一一对应连接,为4个减压治疗模块1供气。

(2)复配药液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7.5%椿椒、13.5%显脉罗伞、10%合欢皮、11%乌桕子、6%紫背绿、6.5%鹿瓜多肽、6%海地瓜多肽、2%盐酸左旋咪唑、4%积雪甙、余量为纯净水;椿椒和显脉罗伞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合欢皮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的功效,还可消除肿痛和内痛;乌桕子具有拔毒消肿的功效;紫背绿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鹿瓜多肽可以减缓关节疼痛并消除肿胀;海地瓜多肽可以增进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盐酸左旋咪唑可用于提高细胞免疫活力;积雪甙可软化皮肤,促进药物吸收。

(3)利用本实施例的负氧离子减压系统对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控制盒10通过螺旋扣接在罐体11的上端,再将吸附头12通过螺旋扣接在罐体11的下端,然后将药敷料片120的通过粘连层124粘贴在吸附头12的底部,将胶管204的一端与微型计量阀108相连,另一端通过布气盘206与出气管203间接相连;

s2:利用无线信号收发器32与通讯模块106建立智能控制模块3与减压治疗模块1的无线信号通道,通过控制面板33设置气压传感器102的最大阈值为0.5个大气压;智能控制模块3通过内部导线与负氧离子输送模块2相连,通过控制面板33设置负氧离子浓度传感器205检测负氧离子浓度的最小阈值为1850个/cm3,设置空气加热器23的温度范围为45℃;

s3:将药敷料片120对准患者关节部位,并下压吸附头12,通过控制面板33启动整个系统工作,首先控制负氧离子输送模块2中的计量泵一201从氧气罐22抽取氧气,同时计量泵二202抽取外部空气至混气室20a内,氧气和空气的比例为1:3,经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21进行处理后,生成含有小粒径负氧离子的混合气体,存储在储气室20b;

s4:然后通过控制板105先关闭微型计量阀108,再控制微型泵101将罐体11与吸附头12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吸外排,罐体11与吸附头12内部的气压到达0.5个大气压时,气压传感器102将检测到的信号通过通讯模块106传输至无线信号收发器32,再经mcu微控器31分析处理后,反馈至控制板105,然后打开微型计量阀108,将储气室20b内的混合气体在出气管203上的空气加热器23加热至45℃,再通过胶管204和插管107引入罐体11内,同时微型泵101继续工作,使罐体11内以0.5个大气压保持动态平衡,混合气体中的负氧离子穿过药敷料片120,并随内部药液渗入患者体内,系统工作12min后关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1)复配药液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椿椒、15%显脉罗伞、11%合欢皮、13%乌桕子、7%紫背绿、8%鹿瓜多肽、7%海地瓜多肽、3%盐酸左旋咪唑、5%积雪甙、余量为纯净水;椿椒和显脉罗伞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合欢皮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的功效,还可消除肿痛和内痛;乌桕子具有拔毒消肿的功效;紫背绿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鹿瓜多肽可以减缓关节疼痛并消除肿胀;海地瓜多肽可以增进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盐酸左旋咪唑可用于提高细胞免疫活力;积雪甙可软化皮肤,促进药物吸收。

(2)利用本实施例的负氧离子减压系统对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控制盒10通过螺旋扣接在罐体11的上端,再将吸附头12通过螺旋扣接在罐体11的下端,然后将药敷料片120的通过粘连层124粘贴在吸附头12的底部,将胶管204的一端与微型计量阀108相连,另一端与出气管203直接相连;

s2:利用无线信号收发器32与通讯模块106建立智能控制模块3与减压治疗模块1的无线信号通道,通过控制面板33设置气压传感器102的最大阈值为0.8个大气压;智能控制模块3通过内部导线与负氧离子输送模块2相连,通过控制面板33设置负氧离子浓度传感器205检测负氧离子浓度的最小阈值为2200个/cm3,设置空气加热器23的温度范围为50℃;

s3:将药敷料片120对准患者关节部位,并下压吸附头12,通过控制面板33启动整个系统工作,首先控制负氧离子输送模块2中的计量泵一201从氧气罐22抽取氧气,同时计量泵二202抽取外部空气至混气室20a内,氧气和空气的比例为1:1,经小粒径负氧离子发生器21进行处理后,生成含有小粒径负氧离子的混合气体,存储在储气室20b;

s4:然后通过控制板105先关闭微型计量阀108,再控制微型泵101将罐体11与吸附头12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吸外排,罐体11与吸附头12内部的气压到达0.5个大气压时,气压传感器102将检测到的信号通过通讯模块106传输至无线信号收发器32,再经mcu微控器31分析处理后,反馈至控制板105,然后打开微型计量阀108,将储气室20b内的混合气体在出气管203上的空气加热器23加热至50℃,再通过胶管204和插管107引入罐体11内,同时微型泵101继续工作,使罐体11内以0.5个大气压保持动态平衡,混合气体中的负氧离子穿过药敷料片120,并随内部药液渗入患者体内,系统工作15min后关闭。

效果验证

1、选择对象:选择160例年龄在16-68岁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1组、2组、3组、对照组,病症符合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x光分期和关节功能分级均在ⅰ-ⅲ级,患者物心、肺、肾、肝等严重器质性疾病。四组的资料如表1所示,经统计学处理四组具有可比性。

表1患者一般资料统计

2、治疗方法:1组、2组、3组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系统及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市售负压罐配合武力拔寒散治疗,每天使用两次,每次10-15min,疗程均为4周。每2周对患者随1次,检查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握力、晨僵,观察不良反应。

3、疗效判断标准

疗效分医生评定和患者自我评定两方面进行。

医生评定标准:

显效——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握力、晨僵四项改善的平均数≥70%;

有效——四项改善的平均数≥50%;

改善——四项改善的平均数≥30%;

无效——四项改善的平均数<30%。

改善平均数=(a+b+c+d)/4

其中,a、b、c、d分别表示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握力、晨僵。

患者自我评价标准:

优——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握力、晨僵等自我感觉改善70%以上;

良——以上自我感觉改善50%以上;

中——以上自我感觉改善30%以上;

差——以上自我感觉改善30%以下。

4、疗效对比

治疗4周后,4组疗效的医生评价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患者自我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表2医生评价统计

表3患者自我评价统计

从以上结果可见,本发明的三组实施例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