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30711发布日期:2018-08-21 19:24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驰,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驰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构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本症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多见于瘦长无力体型者、久病体弱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者和长期伏案少动者,现今老年人,年轻上班族,农村起早贪黑饮食无常的劳作者及宅男宅女为易感人群。发病原因:1、胃下垂是指因为长期饭后剧烈运动造成胃功能紊乱失常,导致胃的肌肉和韧带松弛而引起的胃下移;2、气候的变化也容易引起胃下垂。尤其到了春秋季节,节气交换的时候,风寒会乘虚而入,引起腹痛、胃痉挛等,从而间接引起胃下垂,还有一些细菌感染,遗传疾病及药物对胃黏膜也会造成损伤,引起慢性胃炎、胃下垂;3、生活中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过度的寒凉及辛辣食物,长期或过度饮酒都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减损胃的自我修复能力,会引起胃下垂;4、减肥过度,也导致了胃部功能的紊乱则会引发胃下垂,长期服用泻下通便药物,破坏胃肠正常生理功能,消化吸收功能遭到破坏,导致胃下垂。

出现胃下垂会经常导致患者胃部不舒服,吃东西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导致患者倦怠,气短,腹胀,嗳气,恶心,便秘,浑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会造成胃粘膜脱垂,久之会诱发癌变,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能够加强自身免疫调节,以增强动力为主,对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进行自动调理,养阴益气,具有扶正而不留邪,驱邪而不伤正的功效,增强胃动力,使得症状消失、迫使胃下垂上提,回到正常部位。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由下列重量的物质组成:

黄芪25-35克、怀山药25-30克、丹参25-30克、红花10-15克、白云苓10-15克、党参7-14克、柴胡8-12克、蒲公英8-12克、枳实7-13克、肉桂8-12克、蒲黄7-13克、三棱8-12克、莪术7-14克、丹皮9-11克、川穹12-18克、甘草5-9克。

优选的,所述的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由下列重量的物质组成:黄芪30克、怀山药30克、丹参30克、红花12克、白云苓12克、党参10克、柴胡10克、蒲公英10克、枳实10克、肉桂10克、蒲黄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丹皮10克、川穹15克、甘草6克。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各原料药混合均匀,加入1500克冷水,浸泡3-5小时;

2)将混合后的原料药用大火煮沸,小火煎煮15-30分钟,冷却后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和药渣;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药渣与热水500克混合后进行煎煮,大火煮沸,小火煎煮30-40分钟后趁热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和药渣;

4)将步骤2中得到的滤液和步骤3中得到的滤液混合后用小火煎煮10-30分钟,即得治疗胃下垂的中药。

所述的步骤3中,热水是温度为80-100℃的纯净水。

所述的步骤4中将步骤2得到的滤液和步骤3得到的滤液进行混合,是将各自滤液的温度控制在20-30℃进行的混合。

所述的步骤1中,冷水为温度为20-25℃的纯净水。

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的用法用量如下:口服,一日一剂服二次,早晚饭后服用。

一般性胃下垂十五天一个疗程,巩固一疗程。重度胃下垂,包括胃粘膜脱垂患者,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巩固一至两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荤腥,生冷,辛辣之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的中药,以补脾益气升提活血,理气消导,消补兼施为主,补而不滞,消无损伤,对治疗胃下垂有良好的疗效;

2.具有见效快、不含防腐剂、激素等其他添加剂,安全方便、针对性强、价格低廉和标本兼治的优点;同时,利用药物件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不产生耐药性,愈后不复发;

3.所述的中药服用方便,用量少,易于吸收,药物范围广;还具有辨证准确、配伍合理、用药精良、疗程短、治愈率高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4.所提供的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由下列重量的物质组成:黄芪25克、怀山药25克、丹参25克、红花10克、白云苓10克、党参7克、柴胡8克、蒲公英8克、枳实7克、肉桂8克、蒲黄7克、三棱8克、莪术7克、丹皮9克、川穹12克、甘草5克。

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各原料药混合均匀,加入1500克冷水,浸泡3小时;

2)将混合后的原料药用大火煮沸,小火煎煮15分钟,冷却后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和药渣;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药渣与热水500克混合后进行煎煮,大火煮沸,小火煎煮30分钟后趁热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和药渣;

4)将步骤2中得到的滤液和步骤3中得到的滤液混合后用小火煎煮20分钟,即得治疗胃下垂的中药。

步骤3中,热水是温度为90℃的纯净水。

步骤4中将步骤2得到的滤液和步骤3得到的滤液进行混合,是将各自滤液的温度控制在30℃进行的混合。

步骤1中,冷水为温度为20℃的纯净水。

治疗事例:患者梁某:65岁,农民,因近半年倦怠,气短,腹胀,嗳气,恶心,厌食,浑身无力等症状就诊,血检无异常,胃镜检查为轻度胃炎,钡餐检查为中度胃下垂。用此方治疗半月一个疗程,巩固一个疗程,注意饮食及作息,一个月后复查,胃已回复常位,无复发。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由下列重量的物质组成:黄芪30克、怀山药30克、丹参30克、红花12克、白云苓12克、党参10克、柴胡10克、蒲公英10克、枳实10克、肉桂10克、蒲黄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丹皮10克、川穹15克、甘草6克。

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各原料药混合均匀,加入1500克冷水,浸泡5小时;

2)将混合后的原料药用大火煮沸,小火煎煮30分钟,冷却后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和药渣;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药渣与热水500克混合后进行煎煮,大火煮沸,小火煎煮40分钟后趁热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和药渣;

4)将步骤2中得到的滤液和步骤3中得到的滤液混合后用小火煎煮30分钟,即得治疗胃下垂的中药。

步骤3中,热水是温度为100℃的纯净水。

步骤4中将步骤2得到的滤液和步骤3得到的滤液进行混合,是将各自滤液的温度控制在25℃进行的混合。

步骤1中,冷水为温度为25℃的纯净水。

治疗事例:患者张某:48岁,公司销售经理,2017年2月,因腹痛、胃痉挛,恶心,嗳气,厌食等症状就诊,血检无异常,胃镜检查为重度胃粘膜脱垂伴胃下垂,此方治疗一月一个疗程,巩固两个疗程,注意饮食及作息,三个月后复查,胃及粘膜已回复常位,无复发。

患者宫某:28岁,女,自由职业者,2016年8月,因常年减肥造成倦怠,气短,腹胀,嗳气,恶心,厌食,浑身无力等症状就诊,血检无异常,胃镜检查为轻度胃炎,钡餐检查为中度胃下垂。此方治疗半月一个疗程,巩固一个疗程,注意饮食及作息,一个月后复查,胃已回复常位,无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