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腹胀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38473发布日期:2018-09-14 22:2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腹胀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腹胀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症状。伴见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的恶性肿瘤,肠易激综合征等,也见于一些功能性胃肠道疾病。通常与胃痛,纳差,便秘,泛酸,烧心,消化不良,呕吐等症状伴随出现。其发生原因多与饮食不当,长期大量饮酒,长期服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抗凝及放化疗药物,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功能障碍等均有密切关系。其发病机制主要有,胃肠道粘膜损伤,消化酶分泌异常,胃肠动力减弱。现在对腹胀的治疗主要是增加胃肠道动力,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抑制胃酸分泌等。

中医认识腹胀属于痞满范畴,主要与脾胃运化失常有关。中医认为脾胃后天之本主运化。与为相表里,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主运化,为主受纳。若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机体运化吸收功能失常,出现腹胀。若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也可发生腹胀。故对腹胀的治疗要以恢复脾胃升降功能治以以健脾燥湿,升清降浊为主。

临床证明,服用中药治疗腹胀疗效显著。患者用大枣煎汤服用中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腹胀的药物及制备方法,主治由于脾虚而致的腹胀。

本发明治疗腹胀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厚朴15-20份、半夏10-15份、生姜3-6份、干姜6-9份、茯苓6-15份、炙甘草6-9份、人参3-6份。

作为优化,此治疗腹胀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厚朴20份、半夏15份、生姜6份、干姜9份、茯苓9份、炙甘草6份、人参5份。

上述治疗腹胀的药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莱菔子15-30份、砂仁6-9克、黄芩6-9克,黄连3-6克,大枣10-15份中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

上述治疗腹胀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厚朴15-20份、半夏10-15份、生姜3-6份、干姜6-9份、茯苓6-15份、炙甘草6-9份、人参3-6份;

b、将步骤a中的原料混合于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大火熬至水开,再用小火熬20分钟,把药液倒出;

c、向砂锅内再加入200毫升熬20分钟,把药液倒出;

d、将步骤b和步骤c中倒出的药液混合,分成两份,早晚饭后1小时口服。

上述治疗腹胀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中,加入莱菔子15-30份、砂仁6-9克、黄芩6-9克,黄连3-6克,大枣10-15份中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

本方中厚朴苦温,行气燥湿,宽中消满,归脾胃肺大肠经。半夏生姜辛温,行气散结化痰导滞,干姜温中散寒,人参茯苓甘草甘温补脾而助运化。合为一个补脾行气,燥湿化痰,温中导滞,本发明中药配伍,协同作用效果非常突出,用于治疗脾虚气滞的腹胀效果明显,有效率高达96%。

有关资料如下:一般资料:362例腹胀患者,女性200例,男性162例:平均年龄(52.6+-2.1)岁: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对照组18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诊断疗效标准》,并辅以胃镜,病理学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检查以确诊。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本发明治疗腹胀的药物,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用。对照组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铋剂枸缘酸钾铋颗粒(),及抗生素克拉霉素()。两组疗程均为四周,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在治疗期间均遵守合理的饮食,忌寒凉及辛辣。

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拟定。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或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阴性。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胃镜好转,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数值明显降低。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改善,胃镜或幽门螺旋杆菌变化不大。无效临床症状及胃镜幽门螺旋杆菌检查均无变化。两组患者疗效治疗结果如下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病例拟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治疗腹胀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厚朴15份、半夏10份、生姜3份、干姜6份、茯苓6份、炙甘草6份、人参3份。

上述治疗腹胀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所述重量份数的厚朴、半夏、生姜、干姜、茯苓、炙甘草、人参;

b、将步骤a中的原料混合于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大火熬至水开,再用小火熬20分钟,把药液倒出;

c、向砂锅内再加入200毫升熬20分钟,把药液倒出;

d、将步骤b和步骤c中倒出的药液混合,分成两份,早晚饭后1小时口服。

实施例2:一种治疗腹胀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厚朴20份、半夏15份、生姜6份、干姜9份、茯苓15份、炙甘草9份、人参6份。

上述治疗腹胀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所述重量份数的厚朴、半夏、生姜、干姜、茯苓、炙甘草、人参;

b、将步骤a中的原料混合于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大火熬至水开,再用小火熬20分钟,把药液倒出;

c、向砂锅内再加入200毫升熬20分钟,把药液倒出;

d、将步骤b和步骤c中倒出的药液混合,分成两份,早晚饭后1小时口服。

实施例3:一种治疗腹胀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厚朴18份、半夏12份、生姜4份、干姜7份、茯苓10份、炙甘草7份、人参4份。

上述治疗腹胀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所述重量份数的厚朴、半夏、生姜、干姜、茯苓、炙甘草、人参;

b、将步骤a中的原料混合于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大火熬至水开,再用小火熬20分钟,把药液倒出;

c、向砂锅内再加入200毫升熬20分钟,把药液倒出;

d、将步骤b和步骤c中倒出的药液混合,分成两份,早晚饭后1小时口服。

实施例4:一种治疗腹胀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厚朴20份、半夏15份、生姜6份、干姜9份、茯苓9份、炙甘草6份、人参5份。

上述治疗腹胀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所述重量份数的厚朴、半夏、生姜、干姜、茯苓、炙甘草、人参;

b、将步骤a中的原料混合于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大火熬至水开,再用小火熬20分钟,把药液倒出;

c、向砂锅内再加入200毫升熬20分钟,把药液倒出;

d、将步骤b和步骤c中倒出的药液混合,分成两份,早晚饭后1小时口服。

实施例5:一种治疗腹胀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厚朴20份、半夏15份、生姜3份、干姜6份、茯苓15份、炙甘草9份、人参5份、莱菔子15份、砂仁6份。

上述治疗腹胀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所述重量份数的厚朴、半夏、生姜、干姜、茯苓、炙甘草、人参、莱菔子、砂仁;

b、将步骤a中的原料混合于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大火熬至水开,再用小火熬20分钟,把药液倒出;

c、向砂锅内再加入200毫升熬20分钟,把药液倒出;

d、将步骤b和步骤c中倒出的药液混合,分成两份,早晚饭后1小时口服。

实施例6:一种治疗腹胀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厚朴15份、半夏15份、生姜3份、干姜9份、茯苓15份、炙甘草9份、人参6份、黄芩6份,黄连3份,大枣10份。

上述治疗腹胀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所述重量份数的厚朴、半夏、生姜、干姜、茯苓、炙甘草、人参、黄芩、黄连、大枣;

b、将步骤a中的原料混合于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大火熬至水开,再用小火熬20分钟,把药液倒出;

c、向砂锅内再加入200毫升熬20分钟,把药液倒出;

d、将步骤b和步骤c中倒出的药液混合,分成两份,早晚饭后1小时口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