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疟疾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8457发布日期:2018-09-14 22:2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内服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疟疾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发生疼痛的病症。凡房事过度,遗精滑泄,妇科疾病,以及老年肾衰都可出现疟疾。此外,久卧湿地,或水中作业,或脾肾阳虚,寒湿入侵腰部经络,或下焦湿热,或痰浊下注,郁滞腰部经络,也可出现疟疾;还有跌闪扭伤腰部之疟疾,亦屡见不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祛寒行湿、温经通络功效的内服中药制剂,用于治疗疟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治疗疟疾的原料药材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份配伍合理,具有较好的效果。

为达到祛寒行湿、温经通络的功效,本发明选择:苍子20份、制草乌15份、半边莲30份、赤小豆100份、红枣10份、生姜50份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用于治疗疟疾。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苍子:属祛风湿中药,主治: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此外,苍耳草或全草亦可药用,但苍耳为有毒植物,以果实为最毒,使用须严格遵照医嘱。

制草乌:性味:辛、苦,热;有毒。归经:归心、肝、肾、脾经。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治: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半边莲:为桔梗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高约10cm。全草入药,具备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毒蛇咬伤;痈肿疔疮;扁桃体炎;湿疹;足癣;跌打损伤;湿热黄疸;阑尾炎;肠炎;肾炎;肝硬化腹水及多种癌症。利水,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臌胀,泄泻,痢疾,蛇伤,疔疮,肿毒,湿疹,癣疾,跌打扭伤肿痛。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赤小豆:赤小豆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90cm。具备利水消种,解毒排脓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等。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而现代的药理学则发现,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醣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微量钙多种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份。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红枣中还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

生姜:生姜指姜属植物的块根茎。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为达更佳使用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治疗该疟疾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苍子20份、制草乌15份、半边莲30份、赤小豆100份、红枣10份、生姜50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混合,获得中药制剂;

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述治疗疟疾的中药制剂,具有祛寒行湿、温经通络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治疗疟疾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材分别是:苍子20份、制草乌15份、半边莲30份、赤小豆100份、红枣10份、生姜50份。

其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苍子20份、制草乌15份、半边莲30份、赤小豆100份、红枣10份、生姜50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混合,获得中药制剂;

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材分别是:苍子20份、制草乌15份、半边莲30份、赤小豆100份、红枣10份、生姜50份。本发明所述治疗疟疾的中药制剂,具有祛寒行湿、温经通络的功效,对疟疾具有迅速治疗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翁子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米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08
技术公布日:2018.0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