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刀镜气液转换灌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3881发布日期:2018-11-14 02:0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刀镜气液转换灌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专利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针刀镜气液转换灌注装置。

背景技术

针刀是目前已知的中西医结合的针法技术,集针灸功效、松解、剥离等功能于一体,由于不使用内窥镜,所以比微创技术或超微创技术的创口更小。以针刀为主的中西医结合针法技术虽然集针灸功效、松解、剥离等功能于一体,但是不使用内窥镜就没有视野,深部组织操作极其危险。而且外置注液管连接在针刀上,人员操作十分不便,同时在功能用途上不够全面,不能在注射液体与气体之间快速转换,使得一些特殊治疗不能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刀镜气液转换灌注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针刀镜气液转换灌注装置,包括灌注壳体和气液转换组件;所述灌注壳体上方设有电机壳;所述灌注壳体内部设有一空腔,且在所述空腔下方设有一与空腔连通的气液流道;所述气液流道在与空腔连通处设有输气口与输液口;所述气液转换组件包括电机和旋转灌注壳;所述电机安设于电机壳内;所述旋转灌注壳安设于空腔内,并与所述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旋转灌注壳内设有一左一右均分的气腔和液腔,且两腔之间相互隔离;所述气腔下方设有对接气口,用于旋转后与输气口对接;所述液腔下方设有对接液口,用于旋转后与输液口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针刀镜气液转换灌注装置还包括空心针刀和柱状镜壳;所述空心针刀安装于灌注壳体底部;所述柱状镜壳安设于空心针刀内部;所述柱状镜壳内设有纵向的成像孔、注液孔和多个光导纤维孔;所述成像孔内填充有成像纤维束;所述注液孔与所述气液流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光导纤维孔分布于成像孔和注液孔的两边,且多个光导纤维孔内分别设有光导纤维,用于照亮成像孔前的画面。

进一步地,所述成像孔的成像端焊接有蓝宝石镜片,用于防水、过滤强光和耐高温高压。

进一步地,所述灌注壳体外壁上设有用于成像纤维束连通外部摄像机的空心支杆。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针刀的外径不超过1mm。

进一步地,所述成像纤维束的焦距小于20mm,且所述成像孔的成像端与所述空心针刀的针尖端的距离小于成像纤维束的焦距。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镜壳是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灌注壳内气腔与液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添加孔,所述灌注壳体在与两个所述添加孔所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单向硅胶阀,用于避免向所述旋转灌注壳的内添加医用气体或液体的时候回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灌注壳体内设置气液转换组件,实现了在微创口的条件下,不用拔针就能在注射气体和液体之间快速的转换,且脱离了外置注液管的束缚,使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柱状镜壳底面的正视图;

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d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针刀镜气液转换灌注装置,包括灌注壳体1和气液转换组件;所述灌注壳体1上方设有电机壳11;所述灌注壳体1内部设有一空腔12,且在所述空腔12下方设有一与空腔12连通的气液流道13;所述气液流道13在与空腔12连通处设有输气口131与输液口132;所述气液转换组件包括电机21和旋转灌注壳22;所述电机21安设于电机21壳11内;所述旋转灌注壳22安设于空腔12内,并与所述电机21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旋转灌注壳22内设有一左一右均分的气腔221和液腔222,且两腔之间相互隔离;所述气腔221下方设有对接气口223,用于旋转后与输气口131对接;所述液腔222下方设有对接液口224,用于旋转后与输液口132对接;所述旋转灌注壳22内气腔221与液腔222的侧壁上分别设有添加孔225,所述灌注壳体1在与两个所述添加孔225所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单向硅胶阀15,用于避免向所述旋转灌注壳22的内添加医用气体或液体的时候回流。当对接气口223与输气口131连通时,对接液口224与输液口132不连通,反之同理,使得气液无法同时输出,但旋转九十度可使气液输出同时关闭。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针刀镜气液转换灌注装置还包括空心针刀3和柱状镜壳4;所述空心针刀3安装于灌注壳体1底部;所述柱状镜壳4安设于空心针刀3内部;所述柱状镜壳4内设有纵向的成像孔41、注液孔42和多个光导纤维孔43;所述成像孔41内填充有成像纤维束411;所述注液孔42与所述气液流道13连通;所述多个光导纤维孔43分布于成像孔41和注液孔42的两边,且多个光导纤维孔43内分别设有光导纤维,用于照亮成像孔41前的画面;所述成像孔41的成像端焊接有蓝宝石镜片411,用于防水、过滤强光和耐高温高压;所述成像纤维束411的焦距小于20mm,且所述成像孔41的成像端与所述空心针刀3的针尖端的距离小于成像纤维束411的焦距;所述灌注壳体1外壁上设有用于成像纤维束411连通外部摄像机的空心支杆14。成像纤维束411将倒置的画面传递给摄像机,摄像机进行图像反转,反转后传送画面到显示屏上。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空心针刀3的外径不超过1mm。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柱状镜壳4是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工作原理:

当空心针刀3穿刺进入皮下时,多个光导纤维孔43内的光导纤维将外界的光源传到成像孔41前,照亮空心针刀3穿刺所到达的组织处,成像孔41前端的成像纤维束411将画面收集,并传递到外部摄像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画面被传送到显示屏上进行显示;气液灌注时,先将气体和液体通过单向硅胶阀15和添加孔225分别添加进入气腔221和液腔222内,然后根据医疗用途选择使用气体还是液体进行注射,电机21带动旋转灌注壳22(电机21的转动可控制对应的接口开闭),使所选择的对接口与输出口连通,连通后对应的气体或液体依次通过气液流道13和注液孔42,最后从空心针刀3流出并进入对应的组织;气液转换时,电机21转动改变对接口,气或液随之改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