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癣药敷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6459发布日期:2018-10-23 21:3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皮癣药敷包。



背景技术:

皮癣属于顽疾,需要长期治疗,现有的皮癣治疗方式一般采用涂抹药膏,不利于吸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皮癣药敷包,解决现有的治疗皮癣采用药膏不利于吸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皮癣药敷包,自上到下,依次为加热片、第一蜡包、药包,加热片由外界电源供能,所述的药包内中部设置第二蜡包,第二蜡包与第一蜡包相通;所述的药包内有麦冬、芦根、大蒜、地黄、黄连、黄芩。

加热片对第一蜡包加热,第一蜡包可持续发热,并且蜡受热后质地变软,更易贴合人体皮肤,第一蜡包将热传递至药包,药包敷于人体患处,药材在受热的情况下,更易被人体吸收。第二蜡包设置在药包内中部,与第一蜡包相通,第二蜡包从药包内部对药包加热,促使药性发挥。麦冬养血润燥,芦根性味甘寒、清热泻火,大蒜可以杀菌,可有效抑制引起皮癣的真菌;地黄性凉,解热消炎;黄连、黄芩清热解毒,缓解皮癣带来的瘙痒。药物之间相互配合,起到缓解并治疗皮癣的功效。

作为优选,按照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的药包中包括麦冬5~15份、芦根25~40份、大蒜15~35份、地黄10~15份、黄连5~10份、黄芩2~8份。

作为优选,按照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的药包中包括麦冬10份、芦根30份、大蒜18份、地黄12份、黄连8份、黄芩5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药包下表面中部设置有药棉,药棉上浸有药液,所述药液由以下原料浸泡制得:红花、当归、赤芍、乌梢蛇。红花、当归、赤芍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血,乌梢蛇也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在药包下表面设置药棉,让药棉受热,促使人体吸收药液,药液中的成分促使血液循环,利于人体对于药包内药物的吸收。

作为优选,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的药液的原料包括红花5~10份、当归10~20份、赤芍8~15份、乌梢蛇60~100份。

作为优选,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的药液的原料包括红花5份、当归12份、赤芍15份、乌梢蛇80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药包热敷的方式,对皮癣进行治疗,便于使用并利于吸收,治疗效果好;本发明设置第二蜡包从药包内部对药包加热,促使药包药性发挥;本发明在药包下表面设置药棉,药棉上的药液促使血液循环,利于人体对于药包内药物的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列举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皮癣药敷包,自上到下,依次为加热片、第一蜡包、药包,加热片由外界电源供能,所述的药包内中部设置第二蜡包,第二蜡包与第一蜡包相通;所述的药包内有麦冬15份、芦根25份、大蒜35份、地黄15份、黄连10份、黄芩2份。

加热片对第一蜡包加热,第一蜡包可持续发热,并且蜡受热后质地变软,更易贴合人体皮肤,第一蜡包将热传递至药包,药包敷于人体患处,药材在受热的情况下,更易被人体吸收。第二蜡包设置在药包内中部,与第一蜡包相通,第二蜡包从药包内部对药包加热,促使药性发挥。麦冬养血润燥,芦根性味甘寒、清热泻火,大蒜可以杀菌,可有效抑制引起皮癣的真菌;地黄性凉,解热消炎;黄连、黄芩清热解毒,缓解皮癣带来的瘙痒。药物之间相互配合,起到缓解并治疗皮癣的功效。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皮癣药敷包,自上到下,依次为加热片、第一蜡包、药包,加热片由外界电源供能,所述的药包内中部设置第二蜡包,第二蜡包与第一蜡包相通;所述的药包内有麦冬5份、芦根25份、大蒜35份、地黄15份、黄连10份、黄芩8份。

加热片对第一蜡包加热,第一蜡包可持续发热,并且蜡受热后质地变软,更易贴合人体皮肤,第一蜡包将热传递至药包,药包敷于人体患处,药材在受热的情况下,更易被人体吸收。第二蜡包设置在药包内中部,与第一蜡包相通,第二蜡包从药包内部对药包加热,促使药性发挥。麦冬养血润燥,芦根性味甘寒、清热泻火,大蒜可以杀菌,可有效抑制引起皮癣的真菌;地黄性凉,解热消炎;黄连、黄芩清热解毒,缓解皮癣带来的瘙痒。药物之间相互配合,起到缓解并治疗皮癣的功效。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皮癣药敷包,自上到下,依次为加热片、第一蜡包、药包,加热片由外界电源供能,所述的药包内中部设置第二蜡包,第二蜡包与第一蜡包相通;所述的药包内有麦冬10份、芦根30份、大蒜18份、地黄12份、黄连8份、黄芩5份。

加热片对第一蜡包加热,第一蜡包可持续发热,并且蜡受热后质地变软,更易贴合人体皮肤,第一蜡包将热传递至药包,药包敷于人体患处,药材在受热的情况下,更易被人体吸收。第二蜡包设置在药包内中部,与第一蜡包相通,第二蜡包从药包内部对药包加热,促使药性发挥。麦冬养血润燥,芦根性味甘寒、清热泻火,大蒜可以杀菌,可有效抑制引起皮癣的真菌;地黄性凉,解热消炎;黄连、黄芩清热解毒,缓解皮癣带来的瘙痒。药物之间相互配合,起到缓解并治疗皮癣的功效。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皮癣药敷包,自上到下,依次为加热片、第一蜡包、药包,加热片由外界电源供能,所述的药包内中部设置第二蜡包,第二蜡包与第一蜡包相通;药包下表面中部设置有药棉,药棉上浸有药液,所述药液由以下原料浸泡制得:红花、当归、赤芍、乌梢蛇,按重量份数计算,红花5份、当归20份、赤芍8份、乌梢蛇60份。所述的药包内有麦冬15份、芦根25份、大蒜35份、地黄15份、黄连10份、黄芩2份。

加热片对第一蜡包加热,第一蜡包可持续发热,并且蜡受热后质地变软,更易贴合人体皮肤,第一蜡包将热传递至药包,药包敷于人体患处,药材在受热的情况下,更易被人体吸收。第二蜡包设置在药包内中部,与第一蜡包相通,第二蜡包从药包内部对药包加热,促使药性发挥。麦冬养血润燥,芦根性味甘寒、清热泻火,大蒜可以杀菌,可有效抑制引起皮癣的真菌;地黄性凉,解热消炎;黄连、黄芩清热解毒,缓解皮癣带来的瘙痒。药物之间相互配合,起到缓解并治疗皮癣的功效。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皮癣药敷包,自上到下,依次为加热片、第一蜡包、药包,加热片由外界电源供能,所述的药包内中部设置第二蜡包,第二蜡包与第一蜡包相通;药包下表面中部设置有药棉,药棉上浸有药液,所述药液由以下原料浸泡制得:红花、当归、赤芍、乌梢蛇,按重量份数计算,红花5份、当归10份、赤芍15份、乌梢蛇100份。所述的药包内有麦冬5份、芦根25份、大蒜15份、地黄15份、黄连10份、黄芩2份。

加热片对第一蜡包加热,第一蜡包可持续发热,并且蜡受热后质地变软,更易贴合人体皮肤,第一蜡包将热传递至药包,药包敷于人体患处,药材在受热的情况下,更易被人体吸收。第二蜡包设置在药包内中部,与第一蜡包相通,第二蜡包从药包内部对药包加热,促使药性发挥。麦冬养血润燥,芦根性味甘寒、清热泻火,大蒜可以杀菌,可有效抑制引起皮癣的真菌;地黄性凉,解热消炎;黄连、黄芩清热解毒,缓解皮癣带来的瘙痒。药物之间相互配合,起到缓解并治疗皮癣的功效。

最优实施例:

一种治疗皮癣药敷包,自上到下,依次为加热片、第一蜡包、药包,加热片由外界电源供能,所述的药包内中部设置第二蜡包,第二蜡包与第一蜡包相通;药包下表面中部设置有药棉,药棉上浸有药液,所述药液由以下原料浸泡制得:红花、当归、赤芍、乌梢蛇,按重量份数计算,红花5份、当归12份、赤芍15份、乌梢蛇80份。所述的药包内有麦冬10份、芦根30份、大蒜18份、地黄12份、黄连8份、黄芩5份。

加热片对第一蜡包加热,第一蜡包可持续发热,并且蜡受热后质地变软,更易贴合人体皮肤,第一蜡包将热传递至药包,药包敷于人体患处,药材在受热的情况下,更易被人体吸收。第二蜡包设置在药包内中部,与第一蜡包相通,第二蜡包从药包内部对药包加热,促使药性发挥。麦冬养血润燥,芦根性味甘寒、清热泻火,大蒜可以杀菌,可有效抑制引起皮癣的真菌;地黄性凉,解热消炎;黄连、黄芩清热解毒,缓解皮癣带来的瘙痒。药物之间相互配合,起到缓解并治疗皮癣的功效。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多个解释性实施例,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方法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意一实施例描述一个方法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方法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