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止痛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31408发布日期:2018-10-12 20:41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雾剂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口腔止痛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叶微辛,温,主要含有杜仲绿原酸、杜仲胶等。具有镇痛,消炎、抗菌、解毒、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调节血脂、防治骨质疏松、降血糖、镇静安神、抗疲劳、提高免疫力、促进糖代谢、抗衰老、抑制子宫兴奋等功效。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维生素c、多酚类、黄酮类、咖啡碱、蛋白质等200多种成分。能双向调节机体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清咽利喉、清热解毒、护肝解酒、消炎利便等功效,还对各类口腔炎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冰片是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加工品提取获得的结晶,是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除龙脑外,尚含葎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酮、龙脑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具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抑菌、抗炎。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的功效。咳嗽、咽喉肿痛、咽喉炎等属于常见的病症,特别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喉咙肿痛是一年四季的常见病、高发病。对于此类症状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西药结合止咳糖浆治疗或者到医院做口腔雾化,常见的治疗方法虽然有效但是无论西药或者止咳糖浆均属于药物有一定副作用,日常用药需要控制次数和分量,而咳嗽、咽喉肿痛是持续性带着不适和疼痛感的病症,服药后若症状不能立刻见效也不能短期内继续加量服用;而到医院做口腔雾化,一是做雾化过程会产生生理上不适应感容易呕吐,二是每日往返医院比较费时且麻烦。本公司原有产品杜仲双降袋泡剂,由杜仲叶和苦丁茶制成,具有降压和降脂的效果,主要用于高血压症和高血脂症。在对现有产品的进一步优化研究过程中,本发明技术人员意外地发现,在杜仲叶、苦丁茶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冰片,采用特定的提取方法,获得的提取物在镇痛、止咳、祛痰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经过大量的处方筛选及验证,提供了一种口腔止痛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便携带、便于使用,适宜长期咳嗽、咽喉肿痛的患者使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口腔止痛喷雾剂,按重量份计算,由5-10份、苦丁茶1.5-4份、冰片0.6-1.0份为原料制成。优选的,按重量份计算,由杜仲叶7份、苦丁茶3份、冰片0.8份为原料制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杜仲叶、苦丁茶制成提取液,混合得混合液;(2)将冰片加入步骤(1)混合液混合溶解,过滤、灌装,得到口腔止痛喷雾剂。为了充分利用杜仲叶有效活性成分,所述杜仲叶提取液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将杜仲叶晒干粉碎;(2)将步骤(1)杜仲叶粉末加入5-10倍水,于声波频率为30-35khz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5-10min;(3)将步骤(2)超声处理后液体置于微波功率800w的条件下,进行微波处理10-15min;(4)将步骤(3)微波处理后液体置于4000-5000r/min离心15-25min,获得上清液;(5)将步骤(4)获得上清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杜仲叶提取物粉末;(6)将步骤(5)的杜仲叶提取物粉末加入10-20倍温度为50-60℃的水中,搅拌3-7min获得杜仲叶提取物溶液;(7)将步骤(6)的杜仲叶提取物溶液置于3500-4000r/min离心15-25min,获得上清液。为了充分利用苦丁茶有效活性成分,所述苦丁茶提取液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将苦丁茶晒干粉碎;(2)将步骤(1)的苦丁茶粉末加入10-15倍水,煮沸后于90-100℃浸提3-4h;(3)将步骤(2)的浸提液置于4500-5000r/min离心分离10-20min,取上清液;(4)将步骤(3)得到滤渣以相同步骤重复浸提、过滤2次,合并上清液。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口腔止痛喷雾剂在制备治疗口腔疼痛、咳嗽、痰多粘稠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成分均为天然提取物、无毒副作用。适宜长期咳嗽,咽喉肿痛、瘙痒患者随时喷用,减缓患者长期疼痛、不适的症状。本发明在原有杜仲双降袋泡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药物冰片,即可获得止咳镇痛效果良好的产品,且原材料取材容易、方便、产量大且便宜,可大大降低产品的成本。本发明根据原材料杜仲叶、苦丁茶的特性采用不同提取方式最大程度获得原料的有效成分,获得镇痛、消炎、抗菌、止咳、祛痰效果显著的产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处方:杜仲叶500g、苦丁茶400g、冰片60g制法:杜仲叶:(1)将处方量杜仲叶晒干粉碎;(2)将步骤(1)杜仲叶粉末加入10倍水,于声波频率为30khz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10min;(3)将步骤(2)超声处理后液体置于微波功率800w的条件下,进行微波处理10min;(4)将步骤(3)微波处理后液体置于5000r/min离心15min,获得上清液;(5)将步骤(4)获得上清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杜仲叶提取物粉末;(6)将步骤(5)的杜仲叶提取物粉末加入20倍温度为50℃的水中,搅拌7min,获得杜仲叶提取物溶液,备用。苦丁茶:(1)将处方量苦丁茶晒干粉碎;(2)将步骤(1)的苦丁茶粉末加入15倍水,煮沸后于100℃浸提3h;(3)将步骤(2)的浸提液置于5000r/min离心分离10min,取上清液;(4)将步骤(3)得到滤渣以相同步骤重复浸提、过滤2次,合并上清液,备用。产品:(1)将杜仲叶、苦丁茶制成的提取液混合得混合液;(2)将冰片加入步骤(1)混合液混合溶解,过滤、灌装,得到口腔止痛喷雾剂。实施例2:处方:杜仲叶1000g、苦丁茶150g、冰片100g制法:杜仲叶:(1)将处方量杜仲叶晒干粉碎;(2)将步骤(1)杜仲叶粉末加入5倍水,于声波频率为35khz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5min;(3)将步骤(2)超声处理后液体置于微波功率800w的条件下,进行微波处理15min;(4)将步骤(3)微波处理后液体置于4500r/min离心25min,获得上清液;(5)将步骤(4)获得上清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杜仲叶提取物粉末;(6)将步骤(5)的杜仲叶提取物粉末加入10倍温度为60℃的水中,搅拌3min,获得杜仲叶提取物溶液,备用。苦丁茶:(1)将处方量苦丁茶晒干粉碎;(2)将步骤(1)的苦丁茶粉末加入10倍水,煮沸后于90℃浸提4h;(3)将步骤(2)的浸提液置于4500r/min离心分离20min,取上清液;(4)将步骤(3)得到滤渣以相同步骤重复浸提、过滤2次,合并上清液,备用。产品:(1)将杜仲叶、苦丁茶制成的提取液混合得混合液;(2)将冰片加入步骤(1)混合液混合溶解,过滤、灌装,得到口腔止痛喷雾剂。实施例3:处方:杜仲叶700g、苦丁茶300g、冰片80g制法:杜仲叶:(1)将处方量杜仲叶晒干粉碎;(2)将步骤(1)杜仲叶粉末加入8倍水,于声波频率为35khz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8min;(3)将步骤(2)超声处理后液体置于微波功率800w的条件下,进行微波处理12min;(4)将步骤(3)微波处理后液体置于5000r/min离心20min,获得上清液;(5)将步骤(4)获得上清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杜仲叶提取物粉末;(6)将步骤(5)的杜仲叶提取物粉末加入15倍温度为60℃的水中,搅拌5min,获得杜仲叶提取物溶液,备用。苦丁茶:(1)将处方量苦丁茶晒干粉碎;(2)将步骤(1)的苦丁茶粉末加入12倍水,煮沸后于100℃浸提3h;(3)将步骤(2)的浸提液置于5000r/min离心分离15min,取上清液;(4)将步骤(3)得到滤渣以相同步骤重复浸提、过滤2次,合并上清液,备用。产品:(1)将杜仲叶、苦丁茶制成的提取液混合得混合液;(2)将冰片加入步骤(1)混合液混合溶解,过滤、灌装,得到口腔止痛喷雾剂。实施例4:处方:杜仲叶150g、苦丁茶150g、冰片70g制法:杜仲叶:(1)将处方量杜仲叶晒干粉碎;(2)将步骤(1)杜仲叶粉末加入6倍水,于声波频率为30khz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10min;(3)将步骤(2)超声处理后液体置于微波功率800w的条件下,进行微波处理15min;(4)将步骤(3)微波处理后液体置于4500r/min离心20min,获得上清液;(5)将步骤(4)获得上清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杜仲叶提取物粉末;(6)将步骤(5)的杜仲叶提取物粉末加入15倍温度为60℃的水中,搅拌6min,获得杜仲叶提取物溶液,备用。苦丁茶:(1)将处方量苦丁茶晒干粉碎;(2)将步骤(1)的苦丁茶粉末加入15倍水,煮沸后于95℃浸提3h;(3)将步骤(2)的浸提液置于5000r/min离心分离15min,取上清液;(4)将步骤(3)得到滤渣以相同步骤重复浸提、过滤2次,合并上清液,备用。产品:(1)将杜仲叶、苦丁茶制成的提取液混合得混合液;(2)将冰片加入步骤(1)混合液混合溶解,过滤、灌装,得到口腔止痛喷雾剂。为能进一步的验证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本研究者在本发明创造中,进行如下实验验证:1、实验组设计对比组1:选用实施例3的原料处方比例,将杜仲叶、苦丁茶混合加入15倍水,煮沸后于100℃浸提3h,后于3700r/min离心分离27min,取上清液;将滤渣以相同步骤重复浸提、过滤2次,合并滤,加入冰片得到喷雾剂。对比组2:处方中加入60g薄荷、100g金银花,其它原料组成及工艺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对比组3:处方中不加入冰片,其它原料组成及工艺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对比组4:处方中加入120g菊花、80g桔梗,其它原料组成及工艺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对比组5:处方中杜仲叶改成苦参,其它原料组成及工艺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2、检测指标对实施例1-4和对比组1-5的产品进行小鼠镇痛、止咳、祛痰功能实验。1)小鼠镇痛功能实验实验选用60只雄性小鼠(25-30g),随机分为1组阳性对照组,4组受试组,1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每日灌胃1ml生理盐水,进食基本饲料,自由饮水受试组:受试组1-4每日分别灌胃实施例1-4的喷雾剂1ml,受试组5-9每日分别灌胃对比组1-5的喷雾剂1ml,进食基本饲料,自由饮水阴性对照组:配制2.5mg/ml的阿司匹林溶液,每日灌胃1ml,进食基本饲料,自由饮水连续喂养2周,进行小鼠热板法测试及小鼠扭体测试。小鼠热板法:将小鼠逐只置于55℃的小鼠热痛阀测定仪,以舔后足为痛反应时间为指标。小鼠扭体法:以0.7%醋酸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3ml/只,观察记录10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2)大鼠止咳功能实验实验选用60只sd雄性大鼠(180-220g),随机分为1组阳性对照组,4组受试组,1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每日灌胃1ml生理盐水,进食基本饲料,自由饮水受试组:受试组1-4每日分别灌胃实施例1-4的喷雾剂1ml,受试组5-9每日分别灌胃对比组1-5的喷雾剂1ml,进食基本饲料,自由饮水阴性对照组:每日按照10ml/kg灌胃0.5%磷酸可待因溶液灌胃,进食基本饲料,自由饮水连续喂养1周后,末次给药30min后,将大鼠放入喷雾装置密闭容器中,通过空气压缩机,压强0.7kg/cm,将30%氨水喷入容器中,1min后取出大鼠,分别倾听并记录大鼠咳嗽反应发生时间、5min内大鼠咳嗽的次数。3)大鼠祛痰功能实验实验选用60只sd雄性大鼠(180-220g),随机分为1组阳性对照组,4组受试组,1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每日灌胃1ml生理盐水,进食基本饲料,自由饮水受试组:受试组1-4每日分别灌胃实施例1-4的喷雾剂1ml,受试组5-9每日分别灌胃对比组1-5的喷雾剂1ml,进食基本饲料,自由饮水阴性对照组:每日按照10ml/kg灌胃5%氯化铵溶液灌胃,进食基本饲料,自由饮水连续喂养1周后,末次给药30min后,给各大鼠腹腔注射按照25ml/kg注射0.5%酚红溶液,30分钟后将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剥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甲状软骨下端至气管分支下端的一段气管,放入3ml盛有5%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振荡2分钟,2000r/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以5%碳酸氢钠溶液作为空白对照,用72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46nm处测od值,根据酚红标准曲线计算酚红含量(μg/ml)。3、检测结果1)小鼠镇痛功能实验表1小鼠痛反应发生时间和10min内扭体次数2)大鼠止咳功能实验表2大鼠咳嗽反应发生时间和5min咳嗽次数实验组咳嗽反应发生时间(s)咳嗽次数(次)阳性对照组33.51±8.93a60.77±9.41a阴性对照组90.22±7.31c11.23±3.10b受试组173.52±8.32b15.53±3.32b受试组278.23±6.29bc17.58±2.16b受试组380.45±12.46bc18.61±2.34b受试组479.39±10.37bc14.65±2.55b受试组540.16±6.92a52.71±7.43a受试组638.01±8.82a54.72±9.11a受试组743.50±6.53a52.09±7.18a受试组845.11±7.90a49.33±9.19a受试组939.02±4.09a50.05±4.18a3)大鼠祛痰功能实验表3本发明对大鼠气管排泌酚红的影响实验组od值阳性对照组0.856±0.023a阴性对照组2.056±0.033b受试组11.622±0.025b受试组21.543±0.021b受试组31.751±0.031b受试组41.862±0.027b受试组50.954±0.021a受试组61.002±0.013a受试组70.997±0.011a受试组81.059±0.029a受试组91.001±0.013a从上表1结果显示:受试组1-4的小鼠痛反应发生时间显著长于阳性对照组,10min内扭体次数显著少于阳性对照组;受试组1-4的小鼠痛反应发生时间虽比阴性对照组短但无显著差异,受试组1-2虽扭体次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但受试组3-4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本发明具有镇痛功能。而受试组5-9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虽痛反应发生时间均稍长,10min扭体次数稍少但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对比组1的结果说明本发明工艺步骤更为合理,将各组分有效成分的配比获得好的镇痛效果;而对比组2-5说明本配方各组分效果良好,且配伍合理。从表2结果显示:受试组1-4的的大鼠咳嗽反应发生时间显著长于阳性对照组,5min咳嗽次数显著少于阳性对照组;受试组1咳嗽反应发生时间虽显著短于阴性对照组,但受试组2-4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受试组1-4在5min咳嗽次数虽比阴性对照组长但无显著差异,说明本发明具有止咳功能。而受试组5-9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虽咳嗽反应发生时间均稍长,5min咳嗽次数稍少但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对比组1的结果说明本发明工艺步骤更为合理,,将各组分有效成分的配比获得好的止咳效果;而对比组2-5说明本配方各组分止咳效果良好,且配伍合理。从表3结果显示:受试组1-4的od值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虽低于阴性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发明具有祛痰功能。而受试组5-9虽稍高于阳性对照组od值但无显著差异。因此对比组1的结果说明本发明工艺步骤更为合理,将各组分有效成分的配比获得好的祛痰效果;而对比组2-5说明本配方各组分在祛痰效果中均是不可或缺的成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