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健康数据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5728发布日期:2019-01-02 23:34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健康数据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健康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健康数据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引起欧美各国政府和产业界高度重视,美国政府于2012年3月率先发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google,amazon、facebook、ibm、emc、sap等国际领先互联网和仃公司都在相关技术领域和应用进行布局,力图在大数据产业浪潮中抢得先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科学研究、商业应用等许多领域也而临大数据问题,也需各种有针对性和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快速提升我国在大数据领域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健康管理已经不局限于患者与医生面对面的交流,不再受时间、地域、方式的限制,用户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并获得相应的健康质导。但是目前的健康管理系统在技术上不够完善,无法合理的对大数据平台进行利用,从而无法对用户的健康检测提供准确的指导,导致健康效果不理想,同时一些检测设备在信号传递的过程中,特别是运动状况时,由于发生信号的中断,从而造成检测信息的缺失,无法及时的对身体状况作出指导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健康数据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用户注册与登陆模块、智能检测设备终端、大数据平台、接收设备、智能信息匹配模块和健康管理终端,所述用户注册与登陆模块与智能检测设备终端相连,所述智能检测设备终端的一端直接与大数据平台相连,另一端通过移动终端间接与大数据平台相连,将检测数据上传至大数据平台内,通过大数据平台与智能信息匹配模块进行匹配连接,且所述智能信息匹配模块还通过传递与输出模块与接收设备相连,所述接收设备的一端与打印设备相连,将接收数据进行打印检查,同时另一端将匹配数据传递到健康管理终端,且在健康管理终端内进行数据的处理最终反馈至接收设备和移动终端内。

优选的,所述用户注册与登陆模块向智能检测设备终端内传递注册与登陆信息,与智能检测设备终端匹配连接,所述智能检测设备终端包括智能监测运动手环、智能监测腰带、智能监测人体血压仪、智能监测人体血糖仪、智能监测称重仪和红外成像分布仪,监测采集血压、血糖、运动、体温、心电、心率、呼吸和人体影像,所述智能检测设备终端通过蓝牙模块、wifi模块、4g通信模块和5g通信模块分别与大数据平台和移动终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为一智能设备,智能设备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和笔记本电脑中的一种,移动终端与智能检测设备终端之间通过内置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直接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智能检测设备终端还通过传输模块连接有中央处理器,且将检测数据通过中央处理器直接与紧急报警模块相连,所述紧急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模块和内置的传递与输出模块,紧急报警模块将报警数据通过内置的传递与输出模块传递至移动终端内。

优选的,所述智能信息匹配模块内部包含有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将信息进行匹配处理,并根据大数据对比判断用户目前健康状况,最终与传递与输出模块相连,用于对匹配信息的输出与传递,通过接收设备进行接收。

优选的,所述接收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和显示平台,电子计算机用于与打印设备和健康管理终端相连,显示平台用于显示接收智能信息匹配模块传递的信息状况。

优选的,所述健康管理终端通过通信单元设备连接有云终端服务器,通过云终端服务器内的处理器,对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匹配筛选,筛选出此健康状态下的管理方法,通过传递与输出模块最终传递到移动终端和接收设备内,通过接收设备对健康方案进行打印。

优选的,所述智能信息匹配模块从大数据平台获取智能检测设备终端采集的信息,验证数据类型和数据准确度,剔除不合格的信息,并从智能检测设备终端下一批采集的信息中补入。

优选的,所述智能信息匹配模块根据数据类型检测该类型数据的正常范围,若超出正常范围,判定为不合格信息。

优选的,所述智能信息匹配模块将剔除、补入后的信息与预存在大数据平台中的历史信息进行类型对比,针对相同类型的信息分析所处阈值范围,综合各信息所处的阈值范围判断用户目前健康状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健康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多种智能检测设备对用户检测,且通过直接与大数据平台或间接通过移动终端传递到大数据平台,既能够直接传递速度快,效率高,又能够间接传递,防止当信号差或无互联网和网络信号时,检测数据不能够直接传递到大数据平台上,丰富了使用功能,防止数据终端,且智能信息匹配模块与大数据平台连接,将监测数据进行匹配处理、判断,得出结果准确,速度快,同时配合健康管理模块,将匹配结果通过云终端服务器,能够及时的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解决方案,传递至接收设备和移动终端内,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身体的健康状况,并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用性能高,且错误率低,能够为身体的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紧急报警模块端组合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健康管理终端结构框图。

图中:1用户注册与登陆模块、2智能检测设备终端、3大数据平台、4智能信息匹配模块、5传递与输出模块、6接收设备、7健康管理终端、8移动终端、9打印设备、10传输模块、11中央处理器、12紧急报警模块、13通信单元设备、14云终端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用户注册与登陆模块1、智能检测设备终端2、大数据平台3、接收设备6、智能信息匹配模块4和健康管理终端7,所述用户注册与登陆模块1与智能检测设备终端2相连,所述智能检测设备终端2的一端直接与大数据平台3相连,另一端通过移动终端8间接与大数据平台3相连,将检测数据上传至大数据平台3内,通过大数据平台3与智能信息匹配模块4进行匹配连接,且所述智能信息匹配模块4还通过传递与输出模块5与接收设备6相连,所述接收设备6的一端与打印设备9相连,将接收数据进行打印检查,同时另一端将匹配数据传递到健康管理终端7,且在健康管理终端7内进行数据的处理最终反馈至接收设备6和移动终端8内。

具体的,所述用户注册与登陆模块1向智能检测设备终端2内传递注册与登陆信息,与智能检测设备终端2匹配连接,匹配正确,开启智能检测设备终端2,所述智能检测设备终端2包括智能监测运动手环、智能监测腰带、智能监测人体血压仪、智能监测人体血糖仪、智能监测称重仪和红外成像分布仪,监测采集血压、血糖、运动、体温、心电、心率、呼吸和人体影像,所述智能检测设备终端2通过蓝牙模块、wifi模块、4g通信模块和5g通信模块分别与大数据平台3和移动终端8相连,将检测的数据分别传输至移动终端8和大数据平台3内。

所述移动终端8为一智能设备,智能设备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和笔记本电脑中的一种,移动终端8与智能检测设备终端2之间通过内置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直接内置连接,从而使当外置wifi信号和4g、5g通信信号不能够及时向大数据平台3时,通过移动终端8进行传递,防止传递数据中端。

所述智能检测设备终端2还通过传输模块10连接有中央处理器11,且将检测数据通过中央处理器11直接与紧急报警模块12相连,使得检测数据在中央处理器11内进行检测处理时,将超出身体承受状况传递至紧急报警模块12,从而进行防备,所述紧急报警模块12包括声光报警模块和内置的传递与输出模块5,紧急报警模块12将报警数据通过内置的传递与输出模块5传递至移动终端8内。所述智能信息匹配模块4内部包含有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将信息进行匹配处理,并根据大数据对比判断用户目前状况:智能信息匹配模块4从大数据平台3获取智能检测设备终端2采集的信息,验证数据类型和数据准确度,剔除不合格的信息,并从智能检测设备终端2下一批采集的信息中补入。智能信息匹配模块4根据数据类型检测该类型数据的正常范围,若超出正常范围,判定为不合格信息。智能信息匹配模块4将剔除、补入后的信息与预存在大数据平台3中的历史信息进行类型对比,针对相同类型的信息分析所处阈值范围,综合各信息所处的阈值范围判断用户目前健康状况,健康状况一般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三种状况。智能信息匹配模块4最终与传递与输出模块5相连,用于对匹配信息的输出与传递,通过接收设备6进行接收。所述接收设备6包括电子计算机和显示平台,电子计算机用于与打印设备9和健康管理终端7相连,显示平台用于显示接收智能信息匹配模块4传递的信息状况。

所述健康管理终端7通过通信单元设备13连接有云终端服务器14,通过云终端服务器14内的处理器,对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匹配筛选,筛选出此健康状态下的管理和调整方法,通过传递与输出模块5最终传递到移动终端8和接收设备6内,通过接收设备6对健康方案进行打印,从而使用户能够及时的对身体的状况进行调整,加强对身体健康的保障。

在实施过程中,用于首先通过用户注册与登陆模块1进行注册与登陆,进而传递至智能检测设备终端2内,通过与智能检测设备终端2的匹配开启,使用户开始进行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的检测,将监测信息传递至大数据平台3、移动终端8和中央控制器11内,由部分检测设备终端无法直接进行数据的传递,或传递信号不好,此时由移动终端8间接向大数据平台3上传递,同时中央处理器11对检测数据进行初步的反馈,防止用户出现紧急状况,当出现运动过度,或其他紧急问题时,直接进行紧急报警,向用户进行提醒,同时大数据平台3根据传递的信息与智能信息匹配模块4开始匹配,将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传递至接收设备6,通过接收设备6传递到健康管理终端7,进行此健康状态下的调整方法进行匹配输出。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