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针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6892发布日期:2018-11-24 11:47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波针灸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针灸仪。

背景技术

微波针灸主要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通过微波辐射对人体穴位局部加热达到通络消炎的目的;

不同频率的微波对人体的穿透性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讲频率越高穿透深度越低,频率越低穿透深度越高,例如,2450mhz的微波对人体的穿透深度在1厘米左右,433mhz的微波对人体的穿透深度在6cm左右;

由于人体组织结构的差异,同样频率的微波对不同人、不同部位穿透深度是不一致的,即使是同一人、同一穴位,在不同的时间或环境下,穿透深度也会存在差异;

在传统针灸中,不同穴位的扎针深度是不同的,同一穴位在不同人身上的扎针深度也不尽相同,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对多个穴位同时针灸;

因此,根据需要针灸穴位的数量,以及穴位的部位,分别选择和输出一组相应频率的微波,是一种合理的方法;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510751546.5的发明专利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特定的微波输出频率,但是没有提及同时对多个不同穴位以一组相应频率的微波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也没有清楚地阐述不同人、不同穴位、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微波针灸替代传统针灸的合理性和具体方法。

微波针灸主要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通过微波辐射对人体穴位局部加热达到通络消炎的目的,因此恒定的控制治疗温度可以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由于能量的传递,人体穴位表面的温度与人体组织内温度存在相关,因此通过对人体穴位表面温度的测量可以推算出人体组织内相应深度的温度;

不同的人、不同的穴位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下,在同一微波输出的功率作用下,人体穴位表面的温度是有差异的,仅仅通过压控功率放大器调节微波输出功率来改变温度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通过直接测量人体穴位表面温度,对数据运算处理后调制微波的输出形式,例如调制波1hz、100hz等,从而控制微波的总输出功率,达到控制穴位温度的目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510751546.5的发明专利虽然提供了一种通过温度反馈来控制微波输出的方法,但是该方法是以防止烫伤或以考虑热敏性群体的耐受性为目的,并不以控制穴位温度为目的,且该方法是通过操作者被动的控制温度的升温和降温,因此仍然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针灸仪。

一种微波针灸仪,包括电源、交互面板、控制电路、固态微波源、功率放大器、环形器和辐射器,可以在300mhz~6000mhz之间任意的选择振荡频率,辐射器分为8路且每路辐射器均可以独立的输出工作频率,每路辐射器上的温控探头分别测量穴位表面的实时温度并反馈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通过调节微波的输出形式连续波、调制波,控制穴位表面的温度。

所述辐射器上的辐射线圈、环形器、功率放大器、固态微波源和控制电路,每路辐射器上的辐射线圈、环形器、功率放大器和固态微波源与控制电路独立连接,每路辐射器上的辐射线圈、环形器、功率放大器和固态微波源由控制电路自动控制。

所述辐射器上的温控探头、控制电路和交互面板,每路辐射器上的温控探头与控制电路为独立连接,每路辐射器上的温控探头分别向控制电路实时反馈温度。

优选地,所述辐射器,包括屏蔽层、辐射线圈、隔温层、温控探头、微波传输线、温控数据线和接地线,温控探头位于辐射器中心,其接触穴位表面的面与辐射器接触穴位表面的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温控探头外包裹隔温层,隔温层外包裹屏蔽层,辐射器外层包裹屏蔽层。

优选地,所述交互面板,分别设置每路辐射器的工作频率,分别设置每路辐射器的针灸温度,分别显示每路辐射器穴位表面的实时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微波针灸仪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微波针灸仪的辐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71、屏蔽层,72、辐射线圈,73、隔热层,74、微波传输线,75、温控数据线,76、接地线、77温控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微波针灸仪的结构原理框图,包括电源、交互面板、控制电路、固态微波源、功率放大器、环形器和辐射器。

图2为本发明的微波针灸仪的辐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屏蔽层、辐射线圈、隔温层、温控探头、微波传输线、温控数据线和接地线。

电源1为交互面板2和控制电路3供电,交互面板2通过数据线与控制电路3进行通讯。

在交互面板2上,对所有的8路辐射器7的输出以编号的方式进行排列,并可以分别设置和控制,总计8路的辐射器7的编号分别为1号辐射器、2号辐射器、3号辐射器、4号辐射器、5号辐射器、6号辐射器、7号辐射器、8号辐射器。

在交互面板2上可以对辐射器7的工作模式进行选择,工作模式分为关闭和打开两种模式。

在交互面板2上可以分别对工作模式为打开的辐射器7的工作频率进行设定,工作频率的设定范围为300mhz~6000mhz,工作频率设定的间隔为1mhz。

在交互面板2上可以分别对工作模式为打开模式的辐射器7的工作时间进行设定,工作时间的设定范围为1min~30min,工作时间设定的间隔为1min。

在交互面板2上可以分别对工作模式为打开模式的辐射器7的针灸温度进行设定,针灸温度的设定范围为37.0℃~42.0℃,针灸温度设定的间隔为0.1℃。

在交互面板2上设置有开始和停止按键,点击开始按键,工作模式为打开模式的辐射器7开始工作并计时,点击停止按键,工作模式为打开模式的辐射器7停止工作并将计时清零。

在交互面板2上,点击开始按钮后,会显示工作模式为打开模式的辐射器7的实时穴位温度。

在交互面板2上,当点击开始按钮后,控制电路3发送启动信号,控制电路3按照在交互面板2上设定好的工作模式启动固态微波源4,固态微波源4输出微波至功率放大器5,微波信号经功率放大后通过环形器6和微波传输线74传输至辐射线圈72,向穴位辐射微波。

辐射器7上的温控探头77对穴位表面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并将数据通过温控数据线75反馈回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将反馈的数据传输至交互面板2上实时显示,并对反馈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控制微波输出形式。

将交互面板2上设定的针灸温度标记为t0,测得的穴位表面温度标记为t1,控制电路3判断,t0-t1>0时,相应的辐射器7以连续波的形式输出微波,t0-t1=0时,相应的辐射器7以100hz脉冲波的形式输出微波,t0-t1<0时,相应的辐射器7以1hz脉冲波的形式输出微波,为了防止烫伤,当t0>45.0℃时,控制电路3自动发出指令关闭相应的微波输出。

辐射器7整体呈圆柱形,其底面直径不大于3cm,外壳采用304不锈钢作为屏蔽层71,与穴位接触的面为带有胶黏剂的工程塑料,温控探头77位于圆心位置,且温控探头77的测温部分与辐射器7的和人体接触的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辐射器7中的微波传输线74和温控数据线75均采用屏蔽层71,屏蔽层71与接地线76连通。

温控探头77的外层采用隔热棉作为隔热层73,隔热层73外层再采用304不锈钢作为屏蔽层71。

一个应用场景。

在交互界面2中设置1号辐射器、2号辐射器、3号辐射器和4号辐射器为打开模式,并设置1号辐射器的工作频率为433mhz、工作时间为30min、针灸温度为39.0℃,设置2号辐射器的工作频率为590mhz、工作时间为30min、针灸温度为39.0℃,设置3号辐射器的工作频率为915mhz、工作时间为30min、针灸温度为38.0℃,设置4号辐射器的工作频率为2450mhz、工作时间为30min、针灸温度为37.0℃,设置5号辐射器、6号辐射器、7号辐射器和8号辐射器为关闭模式。

将对应的辐射器7固定在穴位表面,在交互面板2中点击开始按钮,开始工作,初始工作状态下1号辐射器、2号辐射器、3号辐射器和4号辐射器输出连续波。

当1号辐射器作用的穴位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39.0℃时,1号辐射器以100hz的脉冲波形式输出微波,当1号辐射器作用的穴位温度大于设定的温度39.0℃时,1号辐射器以1hz的脉冲波形式输出微波,当1号辐射器作用的穴位温度超过45.0℃时,停止输出微波,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点击停止按钮或工作时间计时结束,2号辐射器、3号辐射器和4号辐射器的运转方式与1号辐射器的运转方式相同。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