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剖操作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7148发布日期:2018-12-19 06:3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剖操作台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向患者施加手术的解剖操作台系统。

背景技术

有些时候,医者需要在解剖操作台(或者手术操作台),且利用手术施加器件对患者进行手术,以使患者的伤病获得缓解或者治愈。

现有技术中,利用一种解剖操作台系统对患有如组织息肉或者组织坏死的患者进行手术,该操作台系统通常包括操作台和切割系统;其中,操作台用于供患者躺卧,并通过绑带对患者进行固定;切割系统包括割刀以及用于驱动割刀的动力机构,割刀运行以对组织的息肉进行切割。

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解剖操作台系统存在如下缺陷:

现有技术中的操作台系统中的割刀为柱状外形结构,即:割刀的主体呈柱状,刀片设置在主体的外周上。割刀通过旋转对其周围的组织进行切割。然而,这种割刀在转动时,由于刀片裸露在外周,可能会对组织的正常部位产生切割,这是手术所不期望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剖操作台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解剖操作台系统,包括:

操作平台,其供患者躺卧,且通过绑带对患者进行绑定;

切割系统,其包括割刀;其中:

所述割刀包括:

本体;

第一管状体,其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一管状体的第二端的位置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边缘形成刀片;

第二管状体,其同轴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管状体内,所述第二管状体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管状体与所述第一管状体相对应的轴向位置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的边缘形成刀片;

动力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管状体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之间在对正状态与交错状态切换以切割进入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组织息肉。

优选地,所述切割系统还包括供液机构;

所述第一管状体与所述第二管状体之间限定一环状的供液通道,所述第一管状体上开设有清洗孔,所述清洗孔与所述供液通道贯通;

所述供液机构包括盛有清洗液的供液容器、用于将清洗液供入所述供液通道的供液泵,其中:

进入所述供液通道的清洗液经由所述清洗孔以对第一管状体外的组织进行清洗。

优选地,所述切割系统还包括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管状体连通以使所述第二管状体内形成负压以抽取其内的物质的负压泵、与负压泵连接以用于收纳所抽取物质的废弃物收纳容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状体和所述第二管状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供液通道和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述密封圈的轴向上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清洗孔倾斜的朝向所述第一管状体的第二端的方向直线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解剖操作台系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缺口来完成对息肉的切割,从而有效防止了刀片布置在外周面上,如此,仅凸出于组织内壁的息肉被切割,而正常组织不会被切割。从而有效防止正常组织被刀片切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解剖操作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解剖操作台系统中的切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解剖操作台系统中的切割系统的第一管状体与第二管状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处于对正状态)。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解剖操作台系统中的切割系统的第一管状体与第二管状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处于交错状态)。

图5为图4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

图6为定过流盘与动过流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切割系统;10-切割刀;11-本体;12-第一管状体;121-第一缺口;122-清洗孔;123-第一通孔;13-第二管状体;131-第二缺口;132-第二通孔;14-供液通道;15-密封圈;16-导向部;161-球冠;162-缓冲腔;163-定过流盘;164-动过流盘;165-过流孔;166-过滤盘;167-导向孔;200-操作平台;300-患者;301-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解剖操作台系统,该解剖操作台系统用于向患者300施加手术,例如,向患者300施加结肠、盲肠息肉切割手术(但不限于此类手术,诸如切割组织301息肉的手术均可),该解剖操作台系统包括:操作平台200和切割系统100。其中,操作平台200用于供患者300躺卧,并通过绑带对患者300进行绑定。切割系统100包括切割刀10,切割刀10包括本体11、第一管状体12、第二管状体13以及动力机构(附图中未示出)。其中,本体11由壳状结构围成,该本体11内装设动力机构,且该本体11设置成“枪”状外形以供医者握持。第一管状体12的第一端连接至本体11上,第一管状体12靠近其第二端的位置开设有第一缺口121,该第一缺口121的边缘形成刀刃,从而使第一缺口121的边缘形成刀片。第二管状体13与第一管状体12具有相同结构,但第二管状体13的直径小于第一管状体12,第二管状体13同轴的设置于第一管状体12中,且该第二管状的第一端连接至本体11中,第二管状体13与第一缺口121所在轴向位置相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缺口131,其中,使第二管状体13设置成能够相对第一管状体12转动的配合关系,该第二管状体13的转动动力由动力机构提供,即,动力机构驱动第二管状体13转动。如此,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第二管状体13转动,使得第二缺口131与第一缺口121从对正状态切换至交错状态。

割刀的工作过程是:

当相套接地第一管状体12和第二管状体13伸入至人体的组织301(如,结肠)后,利用动力机构驱动第二管状体13转动,如图3所示,当第二管状体13转动至使第二缺口131与第一缺口121对正的位置时,凸出于组织301的内壁上的息肉便伸入至第一缺口121和第二缺口131中;动力机构继续驱动第二管状体13转动,使得第二缺口131与第一缺口121的重叠面积减小,此时,第一缺口121和第二缺口131上所形成的刀片对该息肉进行切割,如图4所示,当第二缺口131与第一缺口121形成完全的交错状态时,息肉被完全切割下来。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操作台系统的优势在于:通过设置缺口来完成对息肉的切割,从而有效防止了刀片布置在外周面上,如此,仅凸出于组织301内壁的息肉被切割,而正常组织301不会被切割。从而有效防止正常组织301被刀片切割。

在切割刀10切割息肉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利用组织301修复和生长的液体(或称物质),例如,混杂有破损细胞的血液。因此,需要清洗切割后的组织301,为此,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切割系统100还增设有供液机构,该供液机构包括供液泵和盛有清洗液的供液容器。同时,使第一管状体12和第二管状体13之间限定出一环状的供液通道14,具体的限定方式为:使第一管状体12靠近其第一端的一段的内孔增大,并使第二管状体13靠近其第一端的一段的外径减小,这样,第一管状体12与第二管状体13之间限定出了一段供液通道14,且在第一管状体12上开设有多个清洗孔122,该清洗孔122贯通至供液通道14。供液泵通过本体11与供液通道14连通,供液容器与供液泵连通。如此,供液泵使得供液容器中的清洗液进入供液通道14,供液通道14内的清洗液经过清洗孔122喷入组织301中以对组织301进行清洗。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使清洗孔122倾斜的朝向第一管状体12的第二端的方向直线延伸,这样,清洗孔122使得清洗液从缺口的后方喷向被切割的组织301。在另一个优选方案中,第一管状体12和第二管状体1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5,供液通道14和第一缺口121位于密封圈15的轴向上的两侧,这样,清洗液不会通过第一管状体12与第二管状体13之间的间隙,并通过缺口喷入组织301,从而使清洗液仅通过清洗孔122喷入组织301中,从而使清洗液的流向更加简单和直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利用负压对包括息肉(被切割下来的息肉)、清洗液、破损细胞、血液进行抽取,使得切割后的组织301保持清洁。具体地,负压机构包括用于与第二管状体13连通以使第二管状体13内形成负压以抽取其内的物质的负压泵、与负压泵连接以用于收纳所抽取物质的废弃物收纳容器。如此,结合图3和图4所示,当负压泵运行时,第二管状体13内形成负压,落入第二管状体13内的息肉以及经过缺口的、清洗液、破损细胞、血液(不局限于通过缺口)进入第二管状体13,并经过第二管状体13、本体11、负压泵进入废弃物收纳容器,从而完成对废物的吸取。

应该理解:当第一缺口121与第二缺口131处于交错状态时,第一管状体12外的物质(如,破损细胞、血液、清洗液)无法通过缺口进入第二管状体13中,也就是说,由于第二管状体13的转动,使得物质无法连续的进入第二管状体13中。

为此,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并结合图4所示,在第一管状体12和第二管状体13的第二端分别开设相对的第一通孔123和第二通孔132,如此,在第二管状体13转动过程中,第一管状体12外的物质始终能够通过通孔进入第二管状体13中,从而使切割刀10能够完成对物质的持续抽取。

当用于切割一些组织301的特殊位置时,或者用于切割一些特殊结构的组织301时,上述结构的切割刀10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当切割具有弹性较大,且自由状态下内壁具有贴合特点的组织301时,或者管状体的第二端经常被阻挡的组织301时,由于第二管状体13内形成负压,位于第二端前方的部分组织301会封堵通孔,这势必导致第一管状体12外的物质无法通过通孔进入第二管状体13内,特别是第一缺口121和第二缺口131处于交错状态时,组织301封堵通孔的程度更加严重,从而导致物质无法连续进入第二管状体13中。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并结合图4所示,在第一管状体12的第一端设置有导向部16,该导向部16在周向上形成内凹弧,在内凹弧的壁上开设贯通至第一通孔123的导向孔167。该导向部16对前方的组织301具有支撑作用,使得位于前方的组织301被导向部16撑起,这样,内凹弧处便形成有一块未接触区域b(在该区域,组织301与导向部16不接触),这样,使得导向孔167始终不会被封堵,如此,可通过导向孔167、通孔而使物质始终能够进入第二管状体13。

上述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管状体12的第一端设置导向部16,从而使第二管状体13能够与第一管状体12的外部组织301始终保持连通,从而使物质能够持续的进入第二管状体13中,使得抽吸保持连续。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在内凹弧上设置多个肋板,相邻肋板之间形成沟槽,导向孔167贯通至沟槽的槽底,如此,即使存在不可预期的组织301与肋板接触,肋板之间的沟槽的槽底的导向孔167也不会被封堵,这样更大程度上保障了抽吸的连续性。优选地,导向部16的前端设置成球冠161状,该球冠161状的前端不会对组织301产生损失。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并结合图6所示,使导向部16的内部形成一个安装空间,在安装空间中装设定过流盘163和动过流盘164,具体地,使定过流盘163固定的设置于安装空间内,使动过流盘164可转动且同轴的设置于定过流盘163的前侧,定过流盘163和动过流盘164上均开设一圈所在圆的直径相等的过流孔165,且在定过流盘163和动过流盘164之间设置扭转复位件(附图中未示出),当扭转复位件处于自然状态时,动过流盘164上的过流孔165与定过流盘163上的过流孔165重叠面积最小,而当扭转复位件受扭时,重叠面积增大,位于动过流盘164的前侧的安装空间形成缓冲腔162,位于定过流盘163的后侧形成与通孔(第一通孔123和第二通孔132)连通的通道,导向孔167贯通至缓冲腔162。如此,当第二管状体13内的负压程度增大时,第二管状体13内的负压与缓冲腔162内的压力差变大,使得动过流盘164朝使扭转复位件受扭的方向转动,这样,过流孔165的重叠面积增大,从而经过过流孔165、通孔而进入第二管状体13内的物质(包括清洗液、破损细胞等)增多,反之减小。

上述实施例的优势在于:

1、设置定过流盘163和动过流盘164能够有效防止因缓冲腔162与第二管状体13之间的压力差增大而使物质进入第二管状体13内的过程对管状体产生冲击,从而使物质进入第二管状体13内的流量和流速与第二管状体13内的负压程度相关联和相适宜。

2、缓冲腔162能够预存储物质,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负压泵对物质产生抽空现象,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振动和冲击。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在动过滤盘166的前侧设置过滤盘166以阻止颗粒大的物质通过过流孔165进入第二管状体13内,从而有效防止物质阻塞过流孔165。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