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瘀血阻络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12169发布日期:2018-09-25 16:15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瘀血阻络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不同程度的血清转氨酶升高、高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组织学特征为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界面性肝炎,严重病例可快速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在欧美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在我国其确切发病率和患病率尚不清楚,但国内文献报道的病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现代医学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为主,减轻肝脏的自身弥漫异性炎症反应,同时采用保肝、退黄、降酶等药物治疗,但其弊端却逐渐显现。中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其特色被现代医者所接纳和推广。中医药诊治肝病历史悠久,早在中国汉代的《黄帝内经》上便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在治疗上提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现代医者在此基础上多有发挥,不同的医生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证型有其自身的看法,基本的认知是将自身免疫性肝炎分为: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和肝肾阴虚型。中医治疗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手段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本发明主要针对瘀血阻络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瘀血阻络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治疗瘀血阻络型自身免疫性肝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瘀血阻络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白茅根10-14g、何首乌10-16g、栀子5-9g、防己8-12g、川楝子10-14g、桑寄生10-15g、贯众10-20g、远志6-10g、夏枯草6-10g、桃仁6-10g、补骨脂10-12g、鸡血藤10-16g、露蜂房8-12g、煅龙骨10-12g、夜交藤5-15g、甘草10-16g。

一种治疗瘀血阻络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称取白茅根、何首乌、栀子、防己、川楝子、桑寄生、贯众、远志、煅龙骨,混合,加入混合原料药物10-15倍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1-1.5h,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成80℃下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a;

(2)按重量称取夏枯草、桃仁、补骨脂、鸡血藤、露蜂房、夜交藤、甘草,混合,加入混合原料药物10倍重量的石油醚,回流提取1-2h,脱脂,弃去石油醚提取液;药渣挥干石油醚,加入药渣5-15倍重量的体积浓度90%的乙醇,在70-80℃条件下回流提取2-3次,每次1-1.5h,过滤,合并滤液经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2的浸膏b;

(3)将浸膏a、浸膏b混合均匀,浓缩,干燥成干浸膏,粉碎,即得。

一种治疗瘀血阻络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称取各原料药物,混合,加入原料药物总重量5-10倍的水浸泡30min,并煎煮2-3次,每次1-1.5h,过滤,合并滤液。

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制成片剂、胶囊、颗粒剂。

上述各原料药物的药理作用:

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心、肾经。补益精血,截疟,解毒,润肠通便。用于头晕眼花,须发早白,久疟不止,痈疽瘰疬,肠燥便秘。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防己,味辛、苦,性寒。归膀胱、肺经。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

川楝子,味苦,性寒。用小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胁肋疼痛,脘腹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贯众,味苦,性微寒。归肝、肺经。杀虫,止血,清热解毒。用于虫积腹痛,吐血衄血,崩漏下血,风热感冒,温热斑疹,痄腮喉痹。

远志,味苦、辛,性微温。归心、肺、肾经。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痈肿。用于惊悸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癫痫,咳嗽痰多,痈疽肿毒。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平肝阳。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瘰疬瘿瘤,眩晕头痛。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主治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补骨脂,味苦、辛,性大温。归肾、脾经。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用于肾虚阳萎,腰膝冷痛,肾虚遗精,尿频遗尿,五更泄泻。

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经。活血补血,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经闭,风湿痹痛,中风不遂。

露蜂房,味微甘,性平;小毒。归肝、胃、肾经。祛风止痛,攻毒消肿,杀虫止痒。临床主风温痹痛,风虫牙痛,痈疽恶疮,瘰疬,喉舌肿痛,痔漏,风疹瘙痒,皮肤顽癣。

煅龙骨,味甘、涩,性平。归心、肝、肾经。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用于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虚汗,遗精,带下,崩漏。

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用于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本发明配方中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桃仁活血祛瘀,鸡血藤活血补血,舒筋活络,夏枯草清肝泻火,桑寄生补益肝肾,五者共为君药;白茅根凉血止血,栀子凉血解毒,防己祛风止痛,贯众清热解毒,远志祛痰消肿,夜交藤祛风通络,六者共为臣药;川楝子行气止痛,补骨脂温肾益阳,露蜂房祛风止痛,煅龙骨平肝潜阳,四者共为佐药;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中医辨证与辨病论治理论指导下,按君臣佐使原则进行遣药组方,诸药合用,以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散结通络为主,兼具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功效,主要针对瘀血阻络型自身免疫性肝炎,对其它证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使用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不污染环境,不引发药源性疾病,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治疗瘀血阻络型自身免疫性肝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瘀血阻络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一剂):白茅根12g、何首乌13g、栀子7g、防己10g、川楝子12g、桑寄生12g、贯众15g、远志8g、夏枯草8g、桃仁8g、补骨脂11g、鸡血藤13g、露蜂房10g、煅龙骨11g、夜交藤10g、甘草13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称取白茅根、何首乌、栀子、防己、川楝子、桑寄生、贯众、远志、煅龙骨,混合,加入混合原料药物10倍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成80℃下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a;

(2)按重量称取夏枯草、桃仁、补骨脂、鸡血藤、露蜂房、夜交藤、甘草,混合,加入混合原料药物10倍重量的石油醚,回流提取1h,脱脂,弃去石油醚提取液;药渣挥干石油醚,加入药渣10倍重量的体积浓度90%的乙醇,在80℃条件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经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2的浸膏b;

(3)将浸膏a、浸膏b混合均匀,浓缩,干燥成干浸膏,粉碎,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瘀血阻络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一剂):白茅根10g、何首乌16g、栀子5g、防己8g、川楝子10g、桑寄生10g、贯众20g、远志6g、夏枯草6g、桃仁6g、补骨脂12g、鸡血藤10g、露蜂房8g、煅龙骨10g、夜交藤15g、甘草10g。

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称取各原料药物,混合,加入原料药物总重量8倍的水浸泡30min,并煎煮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瘀血阻络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一剂):白茅根14g、何首乌10g、栀子9g、防己12g、川楝子14g、桑寄生15g、贯众10g、远志10g、夏枯草10g、桃仁10g、补骨脂10g、鸡血藤16g、露蜂房12g、煅龙骨12g、夜交藤5g、甘草16g。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

作为对照例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一剂):丹参12g、茜草10g、丹皮15g、夏枯草10g、虎杖10g、茯苓12g、大青叶8g、厚朴8g、白术12g、当归15g、红花14g、元胡6g、川芎10g、柴胡13g、肉桂7g、黄芪9g、香附13g。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2。

有关实验资料如下:

1、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符合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参照2010年美国肝病学会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治指南;

(2)年龄18-65岁;

(3)未用药,或服用药物但停药2周后;

(4)获得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排除合并有严重肾、脑、心内科疾病者;

(2)年龄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

(3)妊娠、哺乳期妇女;

(4)因病毒性、药物性、酒精性及其他性原因导致的肝损害患者。

1.2中医辨证标准:

瘀血阻络型: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丝,肝脾肿大,质地较硬,蜘蛛痣,肝掌,女子行经腹痛,经水色暗有块。舌黯或有瘀斑,脉沉细涩。

1.3治疗方案:

于2015年10月-2017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瘀血阻络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84例,男43例,女4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分别服用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对照组服用对照例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观察服用7个疗程的情况。

1.4观察指标:

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tbil(总胆红素)、alt(谷丙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ast(谷草转氨酶升高)、γ-gt(γ-谷氨酰转肽酶)进行观察。

症状积分的计算方法: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临床主要症状包括乏力、纳差、腹胀、尿黄:无症状为0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4分,重度为6分。

1.5疗效评价: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有效:临床症状好转,症状积分减少50%以上,肝功能指标好转,下降50%以上者;

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视为无效。

总有效率=(痊愈例+有效例)/病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症状积分及肝功能: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症状积分及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改善症状积分及肝功能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肝功能比较

2.2总有效率:

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试验组痊愈2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痊愈15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最佳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