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4738发布日期:2018-11-14 02:12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

背景技术

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为1%-5%,即全国有1400万-7000万患者。南方发病率高达5%-10%;常见发病年龄为30-40岁,男女发病比率为3:1,其中25%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由于结石病与体质、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工作性质和饮食偏好有关,而这些都较难改变,所以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很高,并随着治疗后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并且越大的结石可能术后复发率越高。在美国,泌尿系结石5-10年的复发率为50%左右;而我国超过80%。我国泌尿系结石复发情况多发生在排石等治疗后2-3年,5年累积总复发率为50%,9年超过70%。如何治疗泌尿系结石并防止复发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人体的结石都是慢慢从小变大的,以肾结石为例,在尿液检查中都能在显微镜下发现一些小结晶。这些小结晶会聚集成小结石。小结石可通过做跑步、跳跃运动排出体外。但肾脏有上中下三组近十个网兜状的肾盏,共用一个肾盂出口,其中下组的3-4个肾盏出口向上,如同开口向上的瓶子,结石却被重力吸引瓶底,难以自行向上。如果小结石长时间不能排出,会进一步长大成难以排出的大结石,会引发肾绞痛和肾积水,甚至丧失肾功能。

对于肾下盏结石的疗法,一般采用倒立运动或手术,手术对人体伤害较大;徒手倒立运动对大部分人都难以长时间坚持,且体位也不一定能做到结石排出肾盂的最佳角度。结石也可能因为卡顿或粘连而难以脱离肾下盏,需要通过振动施加外力辅助排石。

医院治疗临床结石时首选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被粉碎的结石都是通过患者的尿液自行排出体外。但许多粉碎后的结石常常因为上文的原因不容易排出,常常需要数周甚至三个月才能排干净,这样既增加了患者心理负担或可能的痛苦,也易造成残石复发。为了加快排石过程,医生常建议患者除了术后多喝水、还要辅以跳动、拍打,跑步或者倒立等等排石措施。为了解决加快碎石排出尿路这样的问题,有人制造了一种排石机,其结构和原理主要是让患者躺在一张可以改变平面角度的床,医生手持有振动功能的机械装置对患者体位进行振动,以帮助排石,并配以专门的b超机观察排石的效果。但这样的设备价格极其昂贵,患者也必须定期挤出专门时间去医院治疗,费时又费钱,而且这种设备的俯仰角度一般小于40°。因此为了方便患者治疗加预防结石,并降低费用,迫切需要发明一种多轴运动排石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可在家中或社区内随时使用,及时排出小结石,俯仰角度可以达到90°,侧翻角度可以达到45°,配合振动装置可以起到更好的排石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包括支架和床体,床体设置于支架上,且床体能够在支架上进行俯仰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采用可折叠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通过第一旋转轴连接,且支架能够绕第一旋转轴转动进行折叠;所述床体上设置振动器,用于对人体腰部进行振动排石。优选第二支架向前进行折叠。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动梁,所述转动梁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梁和纵梁,所述转动梁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转动梁还与所述床体活动连接,使床体可以同时进行俯仰和侧翻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至少有两根,所述床体两侧分别与纵梁可拆卸连接,使床体可以分别向两侧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沿床体纵轴前后排列,通过旋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为上下排列,且互相能够进行折叠和撑开。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两侧设置倒立扶手,倒立扶手表面涂覆防滑涂层;同一侧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中间部位通过二折撑杆连接。

进一步地,支架底部分别设置防侧翻支架,防侧翻支架打开后紧贴地面并分别向外侧延伸。优选在防侧翻支架上安装紧固螺丝,可以在支架底部形成固定的水平面支撑。优选在两个第一支架底部分别设置滚轮,方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包括沿直线顺次设置的头垫、背板、脚踝固定器,其中背板设置于第一旋转轴上,且能够绕第一旋转轴进行俯仰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旋转轴方向的导轨,振动器嵌入背板并能够沿导轨方向调节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脚踝固定器通过高度调节吊杆连接,高度调节吊杆用于调节背板、脚踝固定器之间的距离,从而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脚踝固定器包括配套的安全调节杆、护脚海绵,安全调节杆采用长柄式三重锁卡榫,通过按压安全调节杆使脚踝固定器固定脚踝。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振动器,第二振动器手持或束带绑在与嵌在床体上的振动器相对的人体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开设多个孔。用于安装按摩、叩击或理疗设备,也可以穿设绳索或金属环,用于固定背板。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设置角度系带,角度系带两端分别固定于背板两侧,中间通过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轴由伺服电机驱动旋转。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排石床可同时进行俯仰和侧翻转动。(2)结合振动,振动头力度和频率可调节,并且通过腹背两面振动进行有效排石;(3)具备可折叠功能从而节省空间,且倒立角度可调范围大;(4)通过可折叠支架防止侧翻,安全可靠;(5)实用性强,也可以当做按摩保健仪器,缓解腰部肌肉酸痛和改善大脑供血,达到预防保健的效果。还可配合家用b超监测排石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占空间、俯仰角度大、排石效果好、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的折叠后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的倒立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的第一振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的侧倾后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的侧倾后床体背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的折叠后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的使用时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头垫,2-背板,3-第一振动器,4-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高度调节吊杆,7-安全调节杆,8-角度系带,9-脚踝固定器,10-护脚海绵,11-防侧翻支架,12-倒立扶手,13-第一旋转轴,14-二折撑杆,15-背板孔,16-驱动电机,17-横梁,18-纵梁,19-连接环,20-支撑柱,21-支撑杆,22-第二旋转轴,23-伸缩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可在家中或社区内随时使用,及时排出小结石,起到治疗结石病的效果。

结合图1,本发明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包括支架和床体,床体设置于支架上,且床体能够在支架上进行俯仰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采用可折叠结构,包括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和第一旋转轴13,所述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通过第一旋转轴13连接,且第二支架5能够绕第一旋转轴13转动进行折叠。同一侧的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中间部位通过二折撑杆14连接;所述床体上设置第一振动器3,用于对人体腰部进行振动排石。

作为一种具体示例,所述床体包括沿直线顺次设置的头垫1、背板2、脚踝固定器9,其中背板2设置于第一旋转轴13上,且能够绕第一旋转轴13进行俯仰转动。

作为一种具体示例,所述背板2上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旋转轴13方向的导轨,第一振动器3嵌入背板2并能够沿导轨方向调节位置。

作为一种具体示例,背板2两侧设置倒立扶手12,倒立扶手12表面涂覆防滑涂层。

作为一种具体示例,所述背板2、脚踝固定器9通过高度调节吊杆6连接,高度调节吊杆6用于调节背板2、脚踝固定器9之间的距离,从而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匹配。

作为一种具体示例,所述脚踝固定器9包括配套的安全调节杆7、护脚海绵10,安全调节杆7采用长柄式三重锁卡榫,通过按压安全调节杆7使脚踝固定器9固定脚踝。

作为一种具体示例,两个第二支架5底部分别设置防侧翻支架11,两个防侧翻支架11打开后紧贴地面并分别向外侧延伸。

作为一种具体示例,还包括转动梁,所述转动梁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梁17和纵梁18,所述转动梁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转动梁还与所述床体活动连接,使床体可以同时进行俯仰和侧翻转动。

作为一种具体示例,所述纵梁18至少有两根,所述床体两侧分别与纵梁18可拆卸连接,使床体可以分别向两侧倾斜。

作为一种具体示例,所述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还包括第二振动器,第二振动器手持或束带绑在与第一振动器3相对的人体另一侧。

作为一种具体示例,所述背板2上开设多个孔。用于减轻重量并能透气,也可以通过孔安装尺寸适合的按摩、叩击或理疗设备。

作为一种具体示例,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第一旋转轴13由伺服电机16驱动旋转。

作为一种具体示例,所述背板2上设置角度系带8,角度系带8两端分别固定于背板2两侧,中间通过卡扣连接。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发明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包括支架和床体,床体设置于支架上,且床体能够在支架上进行俯仰转动,其特征在于,支架采用可折叠结构,包括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和第一旋转轴1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通过第一旋转轴13连接,且第二支架5能够绕第一旋转轴13转动进行折叠,同一侧的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中间部位通过二折撑杆14连接,合拢后不占空间。防侧翻支架11打开后紧贴地面并分别向支架外侧延伸,并用螺丝固定,使第二支架5的侧向支撑能力加强,形成丁字形结构保证机器整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防侧翻支架11可以向支架内侧合拢,不占空间。床体上设置第一振动器3,用于对人体腰部进行振动排石。

床体包括沿直线顺次设置的头垫1、背板2、脚踝固定器9,其中背板2设置于第一旋转轴13上,且能够绕第一旋转轴13进行俯仰转动。

背板2上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旋转轴方向的导轨,第一振动器3嵌入背板2并能够沿导轨方向调节位置。背板2两侧设置倒立扶手12,倒立扶手12表面涂覆防滑涂层。背板2、脚踝固定器9通过高度调节吊杆6连接,高度调节吊杆6用于调节背板2、脚踝固定器9之间的距离,从而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匹配。脚踝固定器9包括配套的安全调节杆7、护脚海绵10,安全调节杆7采用长柄式三重锁卡榫,通过按压安全调节杆7使脚踝固定器9固定脚踝。两个第一支架4底部分别设置滚轮,两个第二支架5底部分别设置防侧翻支架11,两个防侧翻支架11打开后紧贴地面并分别向外侧延伸。背板2上开设多个透气孔。背板2上设置角度系带8,角度系带8两端分别固定于背板2两侧,中间通过卡扣连接。

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收拢折叠后可以像折叠椅一样放在房间的角落。

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的使用步骤如下:

1、通过高度调节吊杆调节背板2、脚踝固定器9之间的距离,从而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匹配,调整至合适的身高;

2、固定脚踝:使用者将双脚放入脚踝固定器9,并通过按压安全调节杆7使脚踝固定器9固定脚踝;

3、沿导轨移动第一振动器3,第一振动器3置于人体腰后部,调节角度系带8至合适的松紧程度;

4、向头部伸展手臂使重心上移,通过调节床体沿第一旋转轴13俯仰转动,开始倒立;

5、振动1分钟后,手握倒立扶手12,通过调节床体沿第一旋转轴13俯仰转动复原正立体位,再振动1分钟。

6、以上操作可以循环进行5-10次,根据使用者的耐受性增加或减少循环次数。可配合家用b超监测排石效果。

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振动器使用驱动电机16驱动曲轮来引起振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振动器使用电磁铁反复充放电来吸引铁制振子来引起振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设有第二振动器,通过手持或束带绑在与第一振动器3相对的人体另一侧。打开第一振动器3和第二振动器,使第一振动器3采用垂直振动模式、第二振动器采用水平振动模式,在人体前后联合使用,振动头的振动力度可调节,频率可调节。第一振动器的结构如图4所示,内部有驱动电机16通过曲轴驱动振动头在垂直方向往复运动。

腰部的振动可以使沉淀在肾盏内的小结石悬浮在尿液中,倒立振动可以让这些小结石进入肾盂口或上盏。正立振动可以让这些小结石进入输尿管。循环进行可以不断排石。

本发明家用折叠振动排石床也可以排胆结石,也可以当做按摩保健仪器,缓解腰部肌肉酸痛和改善大脑供血,达到预防保健的效果。

实施例二,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似,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转动梁,其中横梁17是u型,架设在支架上,纵梁18架设在横梁17上,与其相互垂直固定连接。u型凹陷深度使背板2平面与俯仰旋转的轴线大致在同一平面。在纵梁18上固定连接支撑柱20,用于支撑床体。支撑柱20通过连接环19,连接环19上有向内收缩的弹性缺口,可与床体做可拆卸连接。纵梁18有两根,床体两侧分别与纵梁18可拆卸连接,使床体可以根据需要向两侧倾斜,倾斜后用支撑杆21支撑在床体和横梁17之间,以固定倾斜角度。横梁17和纵梁18的组合可以使床体同时进行俯仰和侧翻转动。

本实施例其他操作步骤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结合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相似,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为上下排列,其中第一支架4的一端和床体通过第一旋转轴13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22与第二支架5连接。两个支架能够通过第二旋转轴22进行折叠和撑开,撑开后通过伸缩撑杆23维持角度。伸缩撑杆23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一支架4上,伸缩撑杆23上有插孔和插销,可以调节自身长度。

使用时,先将第二支架5平铺在地面上,伸缩撑杆23由自身重力下垂至地面,通过调节其长度可以调节两个支架之间的夹角。角度满意后将伸缩撑杆23的末端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在第二支架5上面,与两个支架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将两个防侧翻支架11打开后紧贴地面并分别向外侧延伸,增强稳定性。

本实施例其他操作步骤同实施例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似,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使用伺服电动机来驱动床体进行俯仰动作。伺服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伺服电机与第一旋转轴13通过减速装置连接。使用者通过遥控器或倒立扶手12上的按钮来控制伺服电机的运动,调节俯仰的角度。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似,区别在于,背板2上开设多个孔。通过孔安装尺寸适合的叩击器。叩击器通过螺栓固定在背板2下方,外层是电绝缘保护盒,内部安装一个电磁铁,电磁铁中间插入一个铁棒,铁棒上套有弹簧,铁棒的顶端是一个橡胶锤头。橡胶锤头穿过背板2上的孔与使用者身体接触,用于局部按压治疗。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磁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俯仰”“侧翻”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本发明的原理和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