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双重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4053发布日期:2018-12-01 00:4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双重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双重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包括有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心内科疾病具有突发性,护理难度较大,尤其是在住院护理中,对于一些患有心脏病的心内科病人,护理起来更是存在着许多的难度,该类病人不定时的会发作,需要护理人员进行人工呼吸,防止病人因为窒息发生危险,目前,临床上使用挤压充气球囊给病人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医护人员的双手同时进行操作,一只手按住面罩确保面罩与口鼻紧贴,不漏气,另一只手挤压充气球囊,操作繁琐,当病人的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大量的氧气时,充气球囊的充气量难免不足,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内科双重呼吸装置,实现了呼吸面罩的自定位,可外接带挤压气囊的氧气袋,也可外接其他供氧设备,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心内科双重呼吸装置,包括吊杆、通过输氧管相连的供氧装置和底座,所述吊杆下端通过机械臂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底座的上顶面上设有一输氧管连接口,其下端设有一呼吸罩连接口,其内安装有一气流传感器;还包括两热敏电阻片和控制器,两热敏电阻片用于黏贴在鼻腔或口腔下方,进行患者呼吸情况的监测;所述热敏电阻片、气流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机械臂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蜂鸣报警器,在热敏电阻片、气流传感器所监测到的数据落入报警门限时启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臂为蛇形机械臂,由若干呈首尾连接的机械单元及位于机械单元之间的舵机组件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电阻片内载一gps定位芯片,所述机械臂以热敏电阻片所在位置的gps定位结果为目标点驱动底座带动呼吸罩到达指定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支撑架,该支撑架由首尾连接的竖直支撑杆和水平支撑板7构成,所述吊杆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水平支撑板的下底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一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与病床框架杆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罩连接口上螺纹连接有一密封塞。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下低端两侧对称安装有一拉环。

进一步地,所述输氧管连接口内安装有一电磁阀,该电磁阀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内设pid调节模块。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了呼吸罩位置的自动定位,在避免给患者造成不适的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2、在进行供氧的同时实现了患者呼吸情况的监测,便于医护人员根据不同呼吸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3、通过对氧气气流的监测,通过控制器对电磁阀的调节实现了氧气进气流量的调节。

4、可外接带挤压气囊的氧气袋,也可外接其他供氧设备,适用范围广。

5、整个装置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心内科双重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心内科双重呼吸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心内科双重呼吸装置,包括吊杆3、通过输氧管相连的供氧装置和底座1,所述吊杆3下端通过机械臂2与所述底座1相连,所述底座1的上顶面上设有一输氧管连接口6,其下端设有一呼吸罩连接口12,其内安装有一气流传感器15;还包括两热敏电阻片13和控制器,两热敏电阻片用于黏贴在鼻腔或口腔下方,进行患者呼吸情况的监测;所述热敏电阻片、气流传感器15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机械臂2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蜂鸣报警器,在热敏电阻片、气流传感器15所监测到的数据落入报警门限时启动,蜂鸣报警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安装的位置,在该装置用于急救时,蜂鸣报警器应安装在底座的外壁上,而用于日常病房护理时,应将蜂鸣报警器安装在护士台,同时在蜂鸣报警器上进行病房号床号的标记;所述机械臂2为蛇形机械臂,由若干呈首尾连接的机械单元及位于机械单元之间的舵机组件构成,所述热敏电阻片13内载一gps定位芯片,所述机械臂2以热敏电阻片所在位置的gps定位结果为目标点驱动底座带动呼吸罩到达指定位置。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支撑架,该支撑架由首尾连接的竖直支撑杆8和水平支撑板7构成,所述吊杆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水平支撑板7的下底面上。所述竖直支撑杆8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一夹持装置9,该夹持装置与病床框架杆适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氧管连接口和呼吸罩连接口12上螺纹连接有一密封塞4,避免在不适用使,灰尘进入。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下低端两侧对称安装有一拉环11,便于呼吸面罩的安装和更换;所述输氧管连接口6内安装有一电磁阀,该电磁阀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进行氧气进气流量的调整。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内设pid调节模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还安装有一触控屏,用于进行热敏电阻片13和气流传感器15所采集到的数据的显示;并进行整个装置中各部件的启动关闭。

本具体实施在使用时,先通过夹持装置将整个装置安装在病床上,然后完成输氧管与输氧管连接口的连接,呼吸面罩的安装,然后根据需要选择供氧装置,完成供氧装置和输氧管的连接,然后将两热敏电阻片13黏贴在患者的在鼻腔或口腔下方,启动机械臂,机械臂根据热敏电阻片13的定位信息将呼吸面罩送到对应的位置,然后,就可以进行供氧操作了,整个过程中,热敏电阻片进行患者呼吸情况的监测,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显示屏进行显示,发送到控制器进行评估,气流传感器15进行氧气流速的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气流传感器15以及热敏电阻片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电磁阀的控制,从而实现氧气流量的调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双重呼吸装置,包括吊杆、通过输氧管相连的供氧装置和底座,所述吊杆下端通过机械臂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底座的上顶面上设有一输氧管连接口,其下端设有一呼吸罩连接口,其内安装有一气流传感器;还包括两热敏电阻片和控制器,两热敏电阻片用于黏贴在鼻腔或口腔下方,进行患者呼吸情况的监测;所述热敏电阻片、气流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机械臂相连。本发明实现了呼吸面罩的自定位,可外接带挤压气囊的氧气袋,也可外接其他供氧设备,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年;荆凌华;伍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8.07.24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