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级成丸机构及具备该机构的中药制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8045发布日期:2018-12-19 06:4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级成丸机构及具备该机构的中药制丸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药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级成丸机构及具备该机构的中药制丸机。

背景技术

中药制丸机一般由出条和制丸两部分组成,箱式结构,横向出条,构造简单,操作容易,维修方便,制丸部分的搓丸和切丸机构在一个变速箱内,机件润滑条件良好,切丸速度可以通过无级变速机的旋纽调节,使滚刀可获得6-30转/分的转速,直到切丸速度与出条速度匹配。

在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201520021568.1,专利名为一种中药制丸机,该专利通过送料器将药条输送到制丸刀轮组件内,制丸刀轮组件将药条切割成丸状,该专利存在下述弊端:

该专利的制丸刀轮组件结构固定,虽然成丸效率高,但是制丸的尺寸固定,该专利只能生产单一尺寸的药丸,实用性较差,若需要生产其他尺寸的药丸时,只能选择更换不同型号的制丸刀轮组件或购买其他规格的制丸机,这种方式,对于中药加工商来说,大幅度得增加了加工成本,并且大大浪费加工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药制丸机用的分级成丸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级成丸机构及具备该机构的中药制丸机,包括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在动力作用下相向转动,所述转轴上设有拉伸式成丸组件和固定所述拉伸式成丸组件两端在转轴上相对位置的固定装置,设置的拉伸式成丸组件,能够相对于转轴产生拉伸运动,从而使得药丸的直径变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中药制丸机用的分级成丸机构,包括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在动力作用下相向转动,所述转轴上设有拉伸式成丸组件和固定所述拉伸式成丸组件两端在转轴上相对位置的固定装置,所述拉伸式成丸组件包括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所述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间隔式设于转轴上,两个转轴的第二导向环相对接触面形成出丸圆孔,送料装置在所述分级成丸机构上方送出的药条,经所述分级成丸机构的出丸圆孔形成药丸。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导向环为天然橡胶材质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拉伸式成丸组件包括六个第一导向环和五个第二导向环,所述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间隔式设于转轴上,且第二导向环的外侧设有环形槽,两个转轴的第二导向环相对接触的环形槽之间形成五个出丸圆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活动盖环、l形插杆和应力支撑机构,所述拉伸式成丸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l形插杆,l形插杆的一端嵌接在拉伸式成丸组件端部内的滑动槽中,所述l形插杆的另一端插入转轴端部的卡孔内,所述活动盖环活动套接在转轴端部的外侧,且活动盖环的内侧与l形插杆另一端的外侧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轴内部对应第二导向环的位置设有环形内腔,且环形内腔内设有应力支撑机构,应力支撑机构在气动控制作用下,对第二导向环进行对外的扩张力作用,改变第二导向环的外径大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应力支撑机构包括圆盘和环形抵板,所述圆盘左右两端的中部均通过一个固定杆与环形内腔的两端中部连接,且圆盘的外侧通过复位弹簧与环形抵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内腔的侧壁贯穿设有通孔,所述环形抵板的一侧位于通孔内,环形抵板的另一侧与第二导向环的内侧相贴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设有四个环形抵板,且所述环形抵板与穿过通孔的复位弹簧配合连接,四个环形抵板配合与第二导向环的内侧面接触。

一种中药制丸机,具备权利按要求1-7任一所述的分级成丸机构。

本发明的一种分级成丸机构及具备该机构的中药制丸机,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中药制丸机用的分级成丸机构,包括两个转轴,两个转轴在动力作用下相向转动,所述转轴上设有拉伸式成丸组件和固定所述拉伸式成丸组件两端在转轴上相对位置的固定装置,送料装置在所述分级成丸机构上方送出的药条,经所述分级成丸机构的出丸圆孔形成药丸。

2.本发明的一种中药制丸机用的分级成丸机构,设置的拉伸式成丸组件,由于第二导向环为天然橡胶材质制成,使得拉伸式成丸组件能够相对于转轴产生拉伸运动,当拉伸式成丸组件拉伸时,第一导向环带动第二导向环移动,环形槽发生形变,成丸圆孔的直径变大(拉伸力度越大,成丸圆孔的直径越大),从而使得药丸的直径变大,本发明能够生产不同尺寸的药丸。

3.本发明的一种中药制丸机用的分级成丸机构,设置的固定机构对拉伸式成丸组件拉伸后两端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拉伸式成丸组件套接在转轴上,使得拉伸式成丸组件的调整方便,转换速率快。

4.本发明的一种中药制丸机用的分级成丸机构,设置的应力支撑机构,对第二导向环拉伸后的内侧进行自动支撑(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与第二导向环的弹性系数保持一致),对第二导向环进行对外的扩张力作用,保证了成丸的质量,药丸不会出现不规则的现象。

5.本发明的一种中药制丸机用的分级成丸机构,设置的活动盖环,对l形插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l形插杆与卡孔卡合稳固,使得拉伸式成丸组件与转轴的连接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俯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应力支撑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转轴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转轴1、拉伸式成丸组件2、第一导向环3、第二导向环4、环形槽5、成丸圆孔6、活动盖环7、l形插杆8、卡孔9、环形内腔10、通孔101、圆盘11、复位弹簧12、环形抵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药制丸机用的分级成丸机构,包括两个转轴1,两个所述转轴在动力作用下相向转动,所述转轴上设有拉伸式成丸组件2和固定所述拉伸式成丸组件两端在转轴1上相对位置的固定装置,所述拉伸式成丸组件2包括第一导向环3和第二导向环4,所述第一导向环3和第二导向环4间隔式设于转轴1上,两个转轴的第二导向环4相对接触面形成出丸圆孔6,送料装置在所述分级成丸机构上方送出的药条,经所述分级成丸机构的出丸圆孔6形成药丸,所述拉伸式成丸组件2包括六个第一导向环3和五个第二导向环4,所述第一导向环3和第二导向环4间隔式设于转轴上,且第二导向环4的外侧设有环形槽5,两个转轴的第二导向环4相对接触的环形槽5之间形成五个出丸圆孔6;

拉伸式成丸组件2能够相对于转轴1产生拉伸运动,固定机构对拉伸式成丸组件2拉伸运动后的位置进行固定,第二导向环4为天然橡胶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可拉伸性),设置的拉伸式成丸组件2,使得拉伸式成丸组件2能够相对于转轴1产生拉伸运动,当拉伸式成丸组件2拉伸时,第一导向环3带动第二导向环4移动,环形槽5发生形变,成丸圆孔6的直径变大(拉伸力度越大,成丸圆孔6的直径越大),从而使得药丸的直径变大;

固定机构包括活动盖环7、l形插杆8和应力支撑机构,拉伸式成丸组件2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l形插杆8,l形插杆8的一端嵌接在拉伸式成丸组件2端部内的滑动槽中,l形插杆8的另一端插入转轴1端部的卡孔9内,活动盖环7活动套接在转轴1端部的外侧,且活动盖环7的内侧与l形插杆8另一端的外侧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卡孔9的数量为三组,每组卡孔9之间等间距设置,设置的固定机构对拉伸式成丸组件2拉伸后两端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拉伸式成丸组件2套接在转轴1上,使得拉伸式成丸组件2的调整方便,转换速率快,设置的活动盖环7,对l形插杆8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l形插杆8与卡孔9卡合稳固,使得拉伸式成丸组件2与转轴1的连接稳定性强;

转轴1内部对应第二导向环4的位置设有环形内腔10,应力支撑机构位于环形内腔10内,应力支撑机构包括圆盘11和环形抵板13,圆盘11左右两端的中部均通过一个固定杆与环形内腔10的两端中部连接,且圆盘11的外侧通过复位弹簧12与环形抵板13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环形内腔10的侧壁贯穿设有通孔101,环形抵板13的一侧位于通孔101内,环形抵板13的另一侧与第二导向环4的内侧相贴合,环形抵板13的数量为四个,通孔10、复位弹簧12的数量与环形抵板13的数量保持一致,设置的应力支撑机构,对第二导向环4拉伸后的内侧进行自动支撑(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与第二导向环4的弹性系数保持一致),保证了成丸的质量,药丸不会出现不规则的现象。

工作原理:送料装置(未画出)将药条(未画出)输送到拉伸式成丸组件2上方,传动机构(未画出)通过转轴1带动两个拉伸式成丸组件2向对转动,上述均是很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的阐述;

拉伸式成丸组件2的转动对药条(未画出)形成挤压,药条通过成丸圆孔6挤压成丸,当需要生产直径较大的药丸时,转动活动盖环7,活动盖环7的内侧与l形插杆8的外侧分离,再将两个l形插杆8抽离卡孔9,解除了拉伸式成丸组件2两端的固定,此时,将拉伸式成丸组件2的两端向外侧拉伸,拉伸时,由于第二导向环4为天然橡胶材质,第一导向环3带动第二导向环4移动,环形槽5发生形变,成丸圆孔6的直径变大(拉伸力度越大,成丸圆孔6的直径越大),应力支撑机构对第二导向环4拉伸后的内侧进行自动支撑(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与第二导向环4的弹性系数保持一致),使得环形槽5不会因为药条的挤压力而形变,再将l形插杆8插入另一组卡孔9内,转动活动盖环7,使得拉伸式成丸组件2两端拉伸后的位置固定,再将药条(未画出)输送到拉伸式成丸组件2上方,传动机构(未画出)通过转轴1带动两个拉伸式成丸组件2转动,此时,成丸的尺寸大于拉伸前药丸的尺寸。

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