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经内镜荧光光纤诊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2967发布日期:2018-12-19 06:1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经内镜荧光光纤诊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诊断器,特别是一种便携式经内镜荧光光纤诊断器。

背景技术

内窥镜技术是现代医疗诊断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通过内窥镜可以直接对人体内器官进行观察,对于支气管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经验表明,对于支气管等疾病,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于是能够实现高分辨光谱成像的荧光内窥镜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将光谱技术与光学成像技术完美结合而产生的成像技术,多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在光谱成像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成像技术,它可以以不同物体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存在差异为原理,通过对目标物体对一组不同波长的光线中光强度的变化来实现对目标物体进行检测、辨别等应用。

但是,现有的荧光支气管镜其造价较高,高达几十万元左右,不利于推广至每一家医院,而且如果病患的鼻孔较小时,现有的荧光支气管镜镜体较粗在插入时,病患会感到不舒服,而且操作也较为困难,并且容易造成病患鼻粘膜出血和检查失败。特别是在常规气管镜检查中发现需要使用荧光检查时,必须重新更换荧光支气管镜,给病患带来二次插入的伤害。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造价低,便于推广,而且提高病患使用舒适度的诊断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造价低,便于推广,而且提高病患使用舒适度的诊断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携式经内镜荧光光纤诊断器,包括:管镜枪体,与显示屏电连接,其中,管镜枪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线端口和出线端口;光纤组件,包括,光纤导线,和与光纤导线可拆卸连接的发光结构,以及用以控制发光结构开启或者关闭的开关键,其中,光纤导线的自由端从管镜枪体的进线端口进入,继而从出现端口穿出。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经内镜荧光光纤诊断器中,发光结构包括壳体,内置发光光源和控制发光光源发光的控制板,以及与控制板相连的供电结构,其中,将光纤导线的一端通过锁母可拆卸连接于壳体上。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经内镜荧光光纤诊断器中,供电结构为插电式结构设置;或者为充电式结构设置;或者为直插式结构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经内镜荧光光纤诊断器中,当供电结构为插电式结构设置时,远离控制板的一端设置插头,与市电插座相连,从而为发光光源供电;当供电结构为充电式结构设置时,在壳体内设置锂电池或者电池包;当供电结构为直插式结构设置时,在壳体内直接装入干电池或者纽扣电池。

在上述的一种便携式经内镜荧光光纤诊断器中,壳体包括上盖和上盖螺接的下盖,其中,锁母螺接在上盖上,发光结构和供电结构均设置于下盖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经内镜荧光光纤诊断器,将管镜枪体和带有发光结构的光纤组件分体设置,通过普通气管镜与光纤组件的结合,即可实现在背景技术中现有荧光支气管镜(荧光支气管镜指的是,能够发出荧光光亮的支气管镜)的功能,实现不同光源的光纤组件与同一根支气管镜的配合,或者相同光源的光纤组件与不同的支气管镜相配合,操作方便、可靠,而且降低了荧光支气管镜的造价,便于推广,另外,光纤导线的直径较小,能够不断地伸入病患的气管中,降低了病患使用支气管镜时的不舒适性。第三,有时候,医护人员在对病患进行检查时,起先使用的是常规镜,当常规镜的检查不能够被满足时,则需要更换常规镜,而使用荧光支气管镜,如果发生更换检查设备时,需要将常规镜先从病患的鼻腔中退出,而后重新将荧光支气管镜插入病患的鼻腔中,从而增加了病患的痛苦,延长操作时间,进而无法便捷的完成早癌筛查,而本实施例中,当常规镜无法满足时,无需将其从病患的鼻腔中退出,只需将光纤组件直接插入至常规镜的进气端口中,将常规镜和光纤组件的相结合,实现荧光支气管镜的功能,从而降低了病患在检查过程中的痛苦,并且使得病患能够及早的享受到早癌筛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便携式经内镜荧光光纤诊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光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一较佳实施例中光纤组件的爆炸图。

图中,100、管镜枪体;110、进线端口;120、出线端口;200、光纤组件;210、光纤导线;220、发光结构;221、壳体;222、发光光源;223、控制板;224、供电结构;225、上盖;226、下盖;227、锁母;230、开关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经内镜荧光光纤诊断器,包括:管镜枪体100,与显示屏电连接,其中,管镜枪体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线端口110和出线端口120;光纤组件200,包括,光纤导线210,和与光纤导线210可拆卸连接的发光结构220,以及用以控制发光结构220开启或者关闭的开关键230,其中,光纤导线210的自由端(远离与发光结构220相连的一端)能够从管镜枪体100的进线端口110进入,继而从出现端口穿出,当按下开关键230,在管镜枪体100的出线端口120处得到由发光结构220产生的亮光,进而帮助医护人员通过显示屏能够及时的了解病患的病情状况,及早发现病因,提高治愈的概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经内镜荧光光纤诊断器,将管镜枪体100和带有发光结构220的光纤组件200分体设置,通过普通气管镜与光纤组件200的结合,即可实现在背景技术中现有荧光支气管镜(荧光支气管镜指的时,能够发出荧光光亮的支气管镜)的功能,实现不同光源的光纤组件200与同一根支气管镜的配合,或者相同光源的光纤组件200与不同的支气管镜相配合,操作方便、可靠,而且降低了荧光支气管镜的造价,便于推广,另外,光纤导线210的直径较小,能够不断地伸入病患的气管中,降低了病患使用支气管镜时的不舒适性。第三,有时候,医护人员在对病患进行检查时,起先使用的是常规镜,当常规镜的检查不能够被满足时,则需要更换常规镜,而使用荧光支气管镜,如果发生更换检查设备时,需要将常规镜先从病患的鼻腔中退出,而后重新将荧光支气管镜插入病患的鼻腔中,从而增加了病患的痛苦,延长操作时间,进而无法便捷的完成早癌筛查,而本实施例中,当常规镜无法满足时,无需将其从病患的鼻腔中退出,只需将光纤组件200直接插入至常规镜的进气端口中,将常规镜和光纤组件200的相结合,实现荧光支气管镜的功能,从而降低了病患在检查过程中的痛苦,并且使得病患能够及早的享受到早癌筛查。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发光结构220包括壳体221,内置发光光源222和控制发光光源222发光的控制板223,以及与控制板223相连的供电结构224,其中,将光纤导线210的一端通过锁母227可拆卸连接于壳体221上,当供电结构224被接通后,发光光源222发出亮光(荧光),照射于光纤导线210与壳体221的连接端,从而使得光纤导线210的另一端也发出亮光(荧光),进而方便医护人员能够进一步的观测病患支气管内的情况,实现病患的早癌筛查工作。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供电结构224为插电式结构设置,即远离控制板223的一端设置插头,与市电插座相连,从而为发光光源222供电;或者为充电式结构设置,即在壳体221内置锂电池,或者电池包,当锂电池或者电池包充满电后,即可断开充电连接,(锂电池在充电时,可以从壳体221内拆卸而下进行充电),此时,整个光纤组件200处于“自由状态”,通过开关键230即可接通发光光源222和切断发光光源222,而不受距离控制;或者为直插式结构设置,即在壳体221中直接装入干电池或者纽扣电池,将干电池作或者纽扣电池作为供电结构224,当干电池或者纽扣电池的电量用完以后,只需进行电池相应的更换即可,较为方便、可靠。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壳体221包括上盖225和上盖225螺接的下盖226,其中,锁母227螺接在上盖225上,发光结构220和供电结构224均设置于下盖226中,在本实施例中,将光纤导线210的安装设定为可拆卸连接,是因为,由于光纤导线210的成本较低,而且为一次性产品,更换频率较高,即为了保证病患采用光纤导线210检查时的安全性,因此采用螺接的方式,便于光纤导线210的更换,另外,将壳体221分体设置成上盖225与下盖226,且上盖225与下盖226之间为螺接,便于更换发光光源222(根据医护人员不同的病患检测,需要更换不同的波长的发光光源222),以及便于维修整个光纤组件200,保证光纤组件200使用的可靠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