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灸头及智能电子多穴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6614发布日期:2020-02-08 05:2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灸头及智能电子多穴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医养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灸头及智能电子多穴灸。



背景技术:

传统艾灸利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艾绒)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其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肌理开放,起到疏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然而艾绒药性单一,无法对很多复杂疾病起到根本的调理作用,而且,传统灸疗燃烧艾草在产热和促进挥发物向穴位深层渗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大量的烟雾和灰尘,烟尘污染了调理环境,对人体上呼吸道和肺部都有不良影响,施灸时如不慎落火,易引发火灾或皮肤烫伤、灼伤等意外。

现有的多穴灸都是以传统为主,传统的灸疗仪中存在以下问题:1、环保角度:有明火、有烟;2、人机工程学角度:在使用现有多穴灸的时候使用者要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会让使用者感觉不适;3、使用角度:传统多穴灸使用时工序非常多、操作麻烦、需要专业人员操作;4、使用场景:只有特定的场所才能进行使用,再者,现有艾灸只有一个灸头针对局部或者是针对一个穴位来实施,调理效果单一;5、传统的灸疗仪都是加热艾饼之后通过风扇将热量传递出来,这样的艾灸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目前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灸头及智能电子多穴灸,采用的是无风扇设计,靠加热艾饼的热辐射来作用于人体,将模拟传统灸法,使艾灸效果显著提升,并可实现智能控制,具有人性化设计,满足不同人群安全和适应了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方便了收纳,结构筒单,十分实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灸头,所述电子灸头包括加热装置和支架,所述加热装置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下方设置有用于灸的灸体,所述灸体通过灸盖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固定,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灸体相连,所述安装座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隔热底座、电源组件和控制电路板,所述隔热底座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和电源组件设置在隔热底座周边和/或上方的容置腔内,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下壳内设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支架为导热支架,优选为不锈钢支架。所述隔热底座为隔热硅胶座,所述加热组件为陶瓷加热件,所述隔热硅胶座设置在容置腔内,其底部内陷并设有陶瓷加热件,所述支架与隔热硅胶座将陶瓷加热件压合固定,所述陶瓷加热件与所述灸体接触。加热的艾饼距离人体表面距离范围在5mm~100mm之间。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上壳通过装饰外圈与所述下壳连接固定,所述上壳外沿设有多个卡座,所述装饰外圈上设置有多个卡合槽、插接柱和插销条,所述下壳上设有插接孔,所述卡合槽与所述卡座卡合连接。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下壳内设有灯板,所述下壳上设有灯孔和插销孔,所述灯板上对应所述灯孔位置设置有红光灯,所述插销孔与所述插销条配合连接。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下壳的外侧设有脚垫圈,所述脚垫圈上配合装饰外圈的插接柱设置有插接座,所述装饰外圈的插接柱穿过下壳的插接孔与插接座插拔连接。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下壳内设置为环状空腔,所述环状空腔内设有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电源组件相连。所述电源组件为电池组,通过无线充电装置为内部的电池组进行充电,可以免除牵线的烦恼,并可实现一次性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可通过无线和/或有线的方式与外部控制装置实现通信的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可选为总线通讯装置、wifi通讯装置或蓝牙通讯装置等。外部控制装置可为pc端或移动终端等,进一步的,可以通过设计一款在移动终端内运行的app软件,同时设计多个功能,通过该app软件可以实现对电子灸头的精准控制。通过增加手机app控制、语音控制、ai交互,使产品更智能。优选地,还可设置云端服务器,产品与云端连接,对调理时间与效果感受进行记录,每次使用时可自动调节为最佳模式。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灸盖的一端通过铰接部与安装座底部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安装座底部的滑动开关与安装座底部连接。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灸盖上与滑动开关连接的位置设有卡槽,所述铰接部设有弹簧挂耳,所述弹簧挂耳的一端抵扣在安装座底部,另一端与铰接部铰接。

一种智能电子多穴灸,所述智能电子多穴灸包括:多个如上述的电子灸头,以及连接固定所述电子灸头的柔性材质的套接件,所述电子灸头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到外部的控制装置。可以设置为2-8个灸头,可以根据不同的部位和使用方式来确认灸头的数量,每个灸头的温度可通过传感器反馈给用户,用户可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任意调节,或是系统智能调节。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套接件边缘处设有可互相扣合的连接扣和连接条。

本发明实施的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了红光灯,形成红光发热护理,红光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细胞的吞噬功能,消除肿胀,促进炎症消散;红光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镇痛、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以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

2、本发明通过设置垂直于所述安装座的灸盖,所述灸盖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铰接,可以防止艾饼掉落到加热板的电路上,消除了安全隐患;对加热后的艾饼取出时,只需滑动按钮,灸盖弹开,用镊子夹住艾饼或者将艾饼面垂直向下使得艾饼自动脱落,避免了人手的直接接触和取出艾饼,避免了对手造成的伤害,取出更加方便,操作更加简单,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陶瓷加热片保温效果好,不会过热,使艾饼效果更加显著。

3、本发明使设有加热艾饼的陶瓷加热件,所述陶瓷加热件使艾饼在高温下挥发,艾饼的陶瓷加热件和仪器外壳为间接连接,且本实施例中,陶瓷加热件一侧设有隔热硅胶,不会使外壳温度升高,增加使用寿命,陶瓷加热件另一侧设有不锈钢支架,使炉芯温度与发热片的温差较小,增大艾饼疗效。

4、本发明加热装置外部连接遥控装置,由遥控装置调节调理装置的温度和时间,以及选择红光灯的开启和关闭,进行多功能保健调理;每套艾灸仪的边沿处设有连接扣,根据患者需要随意组合,实现多方位的保健调理。

5、本发明从环保角度出发:无烟、无火、无味;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可以任意姿势使用,没有约束,轻松艾灸;从使用角度出发:可组合使用也可单个使用,操作简单,固定就可以直接使用;从使用场景:任意场景都可以使用。

6、电子灸头采用的是无风扇设计,靠加热艾饼的热辐射来作用于人体,将模拟传统灸法,使艾灸效果显著提升,并可实现智能控制,具有人性化设计,满足不同人群安全和适应了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方便了收纳,结构筒单,十分实用。

7、本发明所述的智能电子多穴灸一套为一组,一组由2-8个灸头组成,每一套智能电子多穴灸由一个遥控器控制,方便操作,每套智能电子多穴灸都可以组合起来使用,使艾灸的面积覆盖到怎个区域,特别针对督脉使用,几乎能覆盖整条督脉,每个灸头是由艾饼直接近肤使用,将模拟传统灸法,使艾灸效果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电子灸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智能电子多穴灸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智能电子多穴灸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灸头,所述电子灸头包括加热装置1和支架3,所述加热装置通过安装座2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下方设置有用于灸的灸体4,所述灸体通过灸盖5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固定,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灸体相连。所述安装座2包括上壳21和下壳22,所述上壳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隔热底座11、电源组件13和控制电路板14,所述隔热底座内设有加热组件12,所述控制电路板和电源组件设置在隔热底座周边和/或上方的容置腔内,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下壳内设有传感器组件15,所述传感器组件15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支架为导热支架,优选为不锈钢支架。所述隔热底座为隔热硅胶座,所述加热组件为陶瓷加热件,所述隔热硅胶座设置在容置腔内,其底部内陷并设有陶瓷加热件,所述支架与隔热硅胶座将陶瓷加热件压合固定,所述陶瓷加热件与所述灸体接触。所述灸体包括但不限于常规的用于艾灸的艾饼。加热的艾饼距离人体表面距离范围在5mm~100mm之间。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上壳通过装饰外圈23与所述下壳连接固定,所述上壳外沿设有多个卡座211,所述装饰外圈上设置有多个卡合槽233、插接柱231和插销条232,所述下壳上设有插接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卡合槽与所述卡座卡合连接,所述下壳内设有灯板24,所述下壳上设有灯孔和插销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灯板上对应所述灯孔位置设置有红光灯241,所述插销孔与所述插销条配合连接,所述下壳的外侧设有脚垫圈25,所述脚垫圈上配合装饰外圈的插接柱设置有插接座251,所述装饰外圈的插接柱穿过下壳的插接孔与插接座插拔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所述安装座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为一半球形的容置腔,容置腔开口端外沿设置有多个“【”型的凸台,容置腔外套设一装饰外圈,所述装饰外圈为圆环状,所述装饰外圈外环表面上均匀设置多个插接柱和插销条,所述装饰外圈通过多个“【”型的凸台固定在所述上壳上,所述上壳通过插接柱与下壳连接,同样的,所述下壳为圆环状,所述下壳的环表面依次设置有灯孔和插接孔,所述下壳的内侧设有一灯板,所述灯板上对应所述下壳灯孔位置设置有红光灯,所述灯板上对应所述装饰外圈插销条位置处设置有插销孔,所述红光灯照射以后,可以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消退、促进新陈代谢,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等等。所述下壳的外侧设有一脚垫圈,同样的,所述脚垫圈为圆环状,所述脚垫圈环表面上配合装饰外圈的插接柱设置有圆柱状插接座,所述装饰外圈的插接柱穿过下壳的插接孔与插接座插拔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所述下壳内设置为环状空腔,所述环状空腔内设有无线充电装置6,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电源组件相连。所述电源组件为电池组,通过无线充电装置为内部的电池组进行充电,可以免除牵线的烦恼,并可实现一次性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

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可通过无线和/或有线的方式与外部控制装置实现通信的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可选为总线通讯装置、wifi通讯装置或蓝牙通讯装置等。外部控制装置可为pc端或移动终端等,进一步的,可以通过设计一款在移动终端内运行的app软件,同时设计多个功能,通过该app软件可以实现对电子灸头的精准控制。通过增加手机app控制、语音控制、ai交互,使产品更智能。优选地,还可设置云端服务器,产品与云端连接,对调理时间与效果感受进行记录,每次使用时可自动调节为最佳模式。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所述上壳与下壳扣合,且于内部形成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隔热硅胶座,所述隔热硅胶座的底部设有加热艾饼的陶瓷加热件,所述陶瓷加热件使艾饼在高温下挥发,艾饼的陶瓷加热件和仪器外壳为间接连接,不会使外壳温度升高,增加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硅胶座对应所述陶瓷加热件的电线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电线的矩形缺口;所述陶瓷加热件的下端设有放置艾饼的不锈钢支架,陶瓷加热件的设置可以为不锈钢支架提供热量,使得艾饼中的有效成分得以加速挥发出来,增强了艾灸的调理效果。所述不锈钢支架与隔热硅胶座将陶瓷加热件压合在容置腔底部处,即加热装置灸头的内部,使艾饼直接近肤使用,使艾灸效果显著提升。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灸盖的一端通过铰接部51与安装座底部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安装座底部的滑动开关26与安装座底部连接,所述灸盖上与滑动开关连接的位置设有卡槽52,所述铰接部设有弹簧挂耳53,所述弹簧挂耳的一端抵扣在安装座底部,另一端与铰接部铰接。

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所述下壳的一端设有一滑动开关,下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挂耳,所述灸盖对应所述滑动开关的一端设有一卡槽,所述灸盖对应弹簧挂耳的一端设有铰接部,弹簧挂耳的一端抵扣在下壳的一端,弹簧挂耳的另一端与灸盖的铰接部铰接,使灸盖可相対下壳做开合动作,使下壳的滑动开关在卡槽内部做限位,使灸盖不在弹簧挂耳的作用力下弹开,同时使艾饼的放置或使用过程时不会掉落到到患者的皮肤上,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灸盖为圆环状,所述灸盖内环直径小于艾饼的直径,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使得艾饼放置后更稳固,更不易掉落,且能够防止灸疗仪在移动中艾饼由于受到振动而掉落。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智能电子多穴灸,所述智能电子多穴灸包括:多个电子灸头100,以及连接固定所述电子灸头的柔性材质的套接件200,所述电子灸头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到外部的控制装置300。可以设置为2-8个灸头,可以根据不同的部位和使用方式来确认灸头的数量,每个灸头的温度可通过传感器反馈给用户,用户可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任意调节,或是系统智能调节,所述套接件边缘处设有可互相扣合的连接扣400和连接条500。

其中,电子灸头包括加热装置1和支架3,所述加热装置通过安装座2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下方设置有用于灸的灸体4,所述灸体通过灸盖5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固定,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灸体相连。所述安装座2包括上壳21和下壳22,所述上壳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隔热底座11、电源组件13和控制电路板14,所述隔热底座内设有加热组件12,所述控制电路板和电源组件设置在隔热底座周边和/或上方的容置腔内,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下壳内设有传感器组件15,所述传感器组件15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支架为导热支架,优选为不锈钢支架。所述隔热底座为隔热硅胶座,所述加热组件为陶瓷加热件,所述隔热硅胶座设置在容置腔内,其底部内陷并设有陶瓷加热件,所述支架与隔热硅胶座将陶瓷加热件压合固定,所述陶瓷加热件与所述灸体接触。所述灸体包括但不限于常规的用于艾灸的艾饼。加热的艾饼距离人体表面距离范围在5mm~100mm之间。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上壳通过装饰外圈23与所述下壳连接固定,所述上壳外沿设有多个卡座211,所述装饰外圈上设置有多个卡合槽233、插接柱231和插销条232,所述下壳上设有插接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卡合槽与所述卡座卡合连接,所述下壳内设有灯板24,所述下壳上设有灯孔和插销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灯板上对应所述灯孔位置设置有红光灯241,所述插销孔与所述插销条配合连接,所述下壳的外侧设有脚垫圈25,所述脚垫圈上配合装饰外圈的插接柱设置有插接座251,所述装饰外圈的插接柱穿过下壳的插接孔与插接座插拔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所述安装座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为一半球形的容置腔,容置腔开口端外沿设置有多个“【”型的凸台,容置腔外套设一装饰外圈,所述装饰外圈为圆环状,所述装饰外圈外环表面上均匀设置多个插接柱和插销条,所述装饰外圈通过多个“【”型的凸台固定在所述上壳上,所述上壳通过插接柱与下壳连接,同样的,所述下壳为圆环状,所述下壳的环表面依次设置有灯孔和插接孔,所述下壳的内侧设有一灯板,所述灯板上对应所述下壳灯孔位置设置有红光灯,所述灯板上对应所述装饰外圈插销条位置处设置有插销孔,所述红光灯照射以后,可以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消退、促进新陈代谢,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等等。所述下壳的外侧设有一脚垫圈,同样的,所述脚垫圈为圆环状,所述脚垫圈环表面上配合装饰外圈的插接柱设置有圆柱状插接座,所述装饰外圈的插接柱穿过下壳的插接孔与插接座插拔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所述下壳内设置为环状空腔,所述环状空腔内设有无线充电装置6,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电源组件相连。所述电源组件为电池组,通过无线充电装置为内部的电池组进行充电,可以免除牵线的烦恼,并可实现一次性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

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可通过无线和/或有线的方式与外部控制装置实现通信的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可选为总线通讯装置、wifi通讯装置或蓝牙通讯装置等。外部控制装置可为pc端或移动终端等,进一步的,可以通过设计一款在移动终端内运行的app软件,同时设计多个功能,通过该app软件可以实现对电子灸头的精准控制。通过增加手机app控制、语音控制、ai交互,使产品更智能。优选地,还可设置云端服务器,产品与云端连接,对调理时间与效果感受进行记录,每次使用时可自动调节为最佳模式。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所述上壳与下壳扣合,且于内部形成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隔热硅胶座,所述隔热硅胶座的底部设有加热艾饼的陶瓷加热件,所述陶瓷加热件使艾饼在高温下挥发,艾饼的陶瓷加热件和仪器外壳为间接连接,不会使外壳温度升高,增加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硅胶座对应所述陶瓷加热件的电线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电线的矩形缺口;所述陶瓷加热件的下端设有放置艾饼的不锈钢支架,陶瓷加热件的设置可以为不锈钢支架提供热量,使得艾饼中的有效成分得以加速挥发出来,增强了艾灸的调理效果。所述不锈钢支架与隔热硅胶座将陶瓷加热件压合在容置腔底部处,即加热装置灸头的内部,使艾饼直接近肤使用,使艾灸效果显著提升。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灸盖的一端通过铰接部51与安装座底部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安装座底部的滑动开关26与安装座底部连接,所述灸盖上与滑动开关连接的位置设有卡槽52,所述铰接部设有弹簧挂耳53,所述弹簧挂耳的一端抵扣在安装座底部,另一端与铰接部铰接。

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所述下壳的一端设有一滑动开关,下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挂耳,所述灸盖对应所述滑动开关的一端设有一卡槽,所述灸盖对应弹簧挂耳的一端设有铰接部,弹簧挂耳的一端抵扣在下壳的一端,弹簧挂耳的另一端与灸盖的铰接部铰接,使灸盖可相対下壳做开合动作,使下壳的滑动开关在卡槽内部做限位,使灸盖不在弹簧挂耳的作用力下弹开,同时使艾饼的放置或使用过程时不会掉落到到患者的皮肤上,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灸盖为圆环状,所述灸盖内环直径小于艾饼的直径,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使得艾饼放置后更稳固,更不易掉落,且能够防止灸疗仪在移动中艾饼由于受到振动而掉落。

在实际应用中,在灸头上可以设置为2-8个灸头,可以根据不同的部位和使用方式来确认灸头的数量,每个灸头的温度可通过传感器反馈给用户,用户可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任意调节,或是系统智能调节。实际时,产品采用陶瓷加热块使艾饼在高温下挥发,在此艾灸仪一套为一组,一组由三个灸头组成,每一套艾灸仪由一个遥控器控制,方便操作。每套艾灸仪都可以组合起来使用,使艾灸的面积覆盖到怎个区域,特别针对督脉使用,几乎能覆盖整条督脉。每个灸头是由艾饼直接近肤使用,将模拟传统灸法,使艾灸效果显著提升。

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三个电子灸头排列固定到皮革上,组成一套智能电子多穴灸,连接到外部的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调节调理装置的温度和时间,以及选择红光灯的开启和关闭,进行多功能、多方位的保健调理,每套多穴灸的边沿处设有连接扣,针对督脉、整圈腰部可以由头尾的连接扣结合成督脉灸形式;针对整个背部可以由两侧的连接扣结合成整面灸形式;也可以针对颈部、腹部、腰部独立使用,每个灸头是由艾饼直接近肤使用,将模拟传统灸法,使艾灸效果显著提升。

本发明实施的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了红光灯,形成红光发热护理,红光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细胞的吞噬功能,消除肿胀,促进炎症消散;红光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镇痛、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以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

2、本发明通过设置垂直于所述安装座的灸盖,所述灸盖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铰接,可以防止艾饼掉落到加热板的电路上,消除了安全隐患;对加热后的艾饼取出时,只需滑动按钮,灸盖弹开,用镊子夹住艾饼或者将艾饼面垂直向下使得艾饼自动脱落,避免了人手的直接接触和取出艾饼,避免了对手造成的伤害,取出更加方便,操作更加简单,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陶瓷加热片保温效果好,不会过热,使艾饼效果更加显著。

3、本发明使设有加热艾饼的陶瓷加热件,所述陶瓷加热件使艾饼在高温下挥发,艾饼的陶瓷加热件和仪器外壳为间接连接,且本实施例中,陶瓷加热件一侧设有隔热硅胶,不会使外壳温度升高,增加使用寿命,陶瓷加热件另一侧设有不锈钢支架,使炉芯温度与发热片的温差较小,增大艾饼疗效。

4、本发明加热装置外部连接遥控装置,由遥控装置调节调理装置的温度和时间,以及选择红光灯的开启和关闭,进行多功能保健调理;每套艾灸仪的边沿处设有连接扣,根据患者需要随意组合,实现多方位的保健调理。

5、本发明从环保角度出发:无烟、无火、无味;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可以任意姿势使用,没有约束,轻松艾灸;从使用角度出发:可组合使用也可单个使用,操作简单,固定就可以直接使用;从使用场景:任意场景都可以使用。

6、电子灸头采用的是无风扇设计,靠加热艾饼的热辐射来作用于人体,将模拟传统灸法,使艾灸效果显著提升,并可实现智能控制,具有人性化设计,满足不同人群安全和适应了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方便了收纳,结构筒单,十分实用。

7、本发明所述的智能电子多穴灸一套为一组,一组由2-8个灸头组成,每一套智能电子多穴灸由一个遥控器控制,方便操作,每套智能电子多穴灸都可以组合起来使用,使艾灸的面积覆盖到怎个区域,特别针对督脉使用,几乎能覆盖整条督脉,每个灸头是由艾饼直接近肤使用,将模拟传统灸法,使艾灸效果显著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