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两个锥轴的非打结型缝合锚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8555发布日期:2019-02-10 13:2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使用两个锥轴的非打结型缝合锚固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整体涉及用于将组织紧固到骨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身体内的韧带、肌腱和/或其它软组织与其相关联的骨的撕裂或完全或部分分离为常见的损伤。这种损伤可起因于强加于这些组织上的过度应力。以举例的方式,组织撕裂或分离可因意外事件(例如工作相关活动期间或运动事件过程中的跌倒、过度用力)而出现。在从骨撕裂或部分或完全分离软组织的情况下,通常需要手术来将软组织(或移植组织)重新附接至骨。

已使用多种装置将软组织固定至骨。这种装置的示例包括螺钉、大头钉、钉、缝合锚和单独的缝合线。在使用缝合锚的软组织修复或重新附接手术中,在骨中期望的固定或组织重新附接点处钻出锚定件接纳孔,并且使用适当的安装工具将缝合锚部署到孔中。联接到缝合锚并穿过或围绕软组织的缝合线因此被有效地锁定到骨,从而将软组织固定到骨。

在缝合锚固手术期间,将缝合锚部署到锚定件接纳孔中可具有挑战性。此外,用于将锚定件插入骨中的现有缝合锚和插入件装置可能具有使其使用复杂化以及/或者施加某些不期望的限制的某些缺点。此外,由于固有的空间限制,需要将缝合线打成结的手术可能是耗时且麻烦的,这可能使手术复杂化。

因此,需要用于将组织附接至骨的改善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外科系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外科系统包括:驱动器,该驱动器具有近侧柄部和从其延伸的驱动器轴;远侧锥轴和近侧锥轴,该近侧锥轴与远侧锥轴分开并且能够相对于远侧锥轴朝近侧移动;以及缝合锚。驱动器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内腔,并且远侧锥轴和近侧锥轴可能够被接纳在驱动器的内腔中,使得远侧锥轴的一部分从驱动器轴的远侧端部朝远侧延伸,并且近侧锥轴设置在远侧锥轴的近侧。缝合锚可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内腔,该内腔可移除地接纳远侧锥轴,其中驱动器轴的远侧驱动器特征可操作地联接到缝合锚。

该系统可以多种方式变化。例如,驱动器轴可具有纵向延伸穿过其侧壁并且与纵向延伸穿过远侧锥轴侧壁的远侧锥轴的缝合线保持特征连通的缝合线保持特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远侧锥轴的缝合线保持特征可以被构造成穿过其接纳至少一根缝合线,使得穿过其接纳的缝合线朝近侧延伸穿过缝合锚并穿过驱动器轴的缝合线保持特征的至少一部分。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近侧锥轴可为实心细长构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系统还可包括缝合线固持特征,该缝合线固持特征联接到在驱动器轴的缝合线保持特征的远侧端部近侧的驱动器轴的外壁。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缝合线固持特征可围绕驱动器轴的外壁至少部分地径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其中该系统用于在骨中形成孔的构型中,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邻接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在其中该系统用于将缝合锚驱动到孔中的构型中,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可与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间隔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具有配合特征,该配合特征具有的直径大于远侧锥轴的从配合特征延伸的部分的直径。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可邻接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使得在其中系统用于在骨中形成孔的构型中,防止驱动器轴被相对于远侧锥轴朝远侧驱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近侧锥轴可具有联接到其近侧部分的锥柄部,该锥柄部被构造成被触动以致使近侧锥轴远离远侧锥轴朝近侧回缩。锥柄部可以多种方式变化。例如,锥柄部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驱动器的近侧柄部内,并且锥柄部和驱动器的近侧柄部能够独立地移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锥柄部可具有触发器特征,该触发器特征被构造成被触动以致使近侧锥轴远离远侧锥轴朝近侧回缩。

驱动器可具有多种构型。例如,驱动器的远侧驱动特征可具有六边形横截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科系统可包括在缝合锚远侧的扩张器特征。扩张器特征可具有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其使得远侧锥轴的远侧尖端的至少一部分从扩张器特征的远侧端部朝远侧延伸的远侧锥轴的远侧部分。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进行外科修复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将远侧锥轴的远侧端部推进到骨中以形成骨孔,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邻接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使得近侧锥轴向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施加载荷。该方法还包括在已经形成骨孔之后,使近侧锥轴移动到回缩构型,使得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与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间隔开。在近侧锥轴处于回缩构型时,该方法还可包括将具有联接到其的缝合线的缝合锚朝远侧驱动到骨孔中,并由此将缝合线固定在骨孔的内壁和缝合锚的外表面之间。

该方法可具有许多变型。例如,使近侧锥轴移动到回缩构型可包括触动联接到近侧锥轴的近侧部分的柄部。又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远侧锥轴可延伸穿过可植入的扩张器特征,穿过定位在扩张器特征近侧的缝合锚,并且穿过驱动器轴的一部分,其中将缝合锚朝远侧驱动到骨孔中包括将缝合锚朝远侧向扩张器特征驱动。再如,方法可包括在缝合线的末端部分上施加张力,同时使近侧锥轴移动到回缩构型。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缝合线的末端部分可穿过远侧锥轴的缝合线保持特征,穿过缝合锚的内腔,并且穿过驱动器轴的缝合线保持特征的至少一部分,末端部分从驱动器轴延伸。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可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为外科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远侧锥轴的透视图;

图3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近侧锥轴的透视图;

图4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侧剖视图,示出了处于骨孔形成构型的外科系统;

图5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远侧部分的透视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处于骨孔形成构型的外科系统;

图6a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处于缝合锚插入构型的外科系统;

图6b为图6a的外科系统的侧剖视图;

图7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驱动器的驱动器轴的透视图;

图8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远侧部分的透视图;

图9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远侧部分的透视的局部剖视图,同样示出了缝合锚的剖视图;

图10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近侧柄部的透视图,该近侧柄部具有与其相关联的锥柄部;

图11为图10的近侧柄部的分解透视图;

图12a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联接到其的缝合线和靠近骨的外科系统;

图12b例示了图12a的外科系统,示出了在骨中开孔的远侧锥轴的远侧端部;

图12c例示了图12b的外科系统,示出了被朝远侧驱动到骨中的远侧锥轴的远侧端部;

图12d例示了图12c的外科系统,示出了靠近骨的缝合锚、被触动以使近侧锥轴朝近侧回缩的锥柄部,并示出了旋转驱动器的近侧柄部;

图12e例示了图12d的外科系统,示出了被驱动到骨中的缝合锚以及经固定和修剪的缝合线;

图13a为外科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示出了触发器特征在触发器特征被触动之前的位置;

图13b为图13a的外科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触发器特征在触发器特征被触动之后的位置;

图14为图13a的外科系统的近侧柄部的分解透视图;

图15a为图14的外科系统的驱动器轴夹持器的近侧透视图;

图15b为图14的外科系统的驱动器轴夹持器的远侧透视图;

图16a为图13a的外科系统的近侧柄部的剖视图,示出了当外科系统处于骨孔形成构型时的近侧柄部;

图16b为图13a的外科系统的近侧柄部的另一剖视图,示出了当外科系统处于缝合锚插入构型时的近侧柄部;

图16c为图16a的近侧柄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16d为图16b的近侧柄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17为外科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示出了锥柄部的触发器特征在触发器特征被触动之前的位置;

图18为图17的外科系统的近侧柄部的透视图;

图19为设置在图17的外科系统的近侧柄部中的弹簧的透视图;

图20为图17的外科系统的锥柄部的透视图;

图21a为图17的外科系统的近侧柄部的侧剖视图,示出了锥柄部的触发器特征在触发器特征被触动之前的位置;并且

图21b为图17的外科系统的近侧柄部的另一侧剖视图,示出了锥柄部的触发器特征被触动,从而将锥柄部和联接到其的近侧锥轴朝近侧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某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以从整体上理解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的结构、功能、制造和用途原理。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已在附图中示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文具体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装置和方法是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结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图解说明或描述的特征可与其他实施方案的特征进行组合。此类修改和变型旨在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将组织固定至骨的各种方法和装置。在所述实施方案的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了外科系统,该外科系统可包括驱动装置或驱动器、远侧锥轴、近侧锥轴和缝合锚。驱动器可具有近侧柄部和从其延伸的驱动器轴,该驱动器轴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内腔。近侧锥轴与远侧锥轴分开,并且能够相对于远侧锥轴朝近侧移动。远侧锥轴和近侧锥轴可能够被接纳在驱动器的内腔中,使得远侧锥轴的一部分从驱动器轴的远侧端部朝远侧延伸,并且近侧锥轴设置在驱动器的内腔内。缝合锚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内腔,该内腔可移除地接纳远侧锥轴。驱动器轴的远侧驱动器特征可操作地联接到缝合锚,使得可以旋转驱动器轴以致使缝合锚朝远侧驱动到骨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科系统也可包括在缝合锚远侧的扩张器特征。扩张器特征可具有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其使得远侧锥轴的远侧尖端的至少一部分从扩张器特征的远侧端部朝远侧延伸的远侧锥轴的远侧部分。

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外科系统可具有第一构型和第二构型,在第一构型中该系统用于形成骨孔,在第二构型中该系统用于将缝合锚驱动到骨孔中。在第一骨孔形成构型中,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邻接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这样,当通过向外科系统的近侧端部施加载荷(例如,通过使用槌棒或其它合适的器械)将外科系统驱动到骨中时,近侧锥轴向远侧锥轴施加载荷。另外,在此构型中,可以防止驱动器轴相对于远侧锥轴朝远侧移动。在该系统已经用于形成骨孔之后,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近侧锥轴可以朝近侧回缩,使得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变得与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间隔开。例如,可以操作联接到近侧锥轴的近侧部分的锥柄部以致使近侧锥轴朝近侧移动。一旦近侧锥轴已经朝近侧移动,外科系统就可用于将缝合锚驱动到骨中。

图1至图11和图12a至图12d例示了外科系统100的一个实施方案,该外科系统包括具有近侧柄部104和从其延伸的驱动器轴106的驱动装置或驱动器102、远侧锥轴108、与远侧锥108分开的近侧锥轴110、缝合锚112以及可植入的扩张器特征114。系统100还包括联接到近侧锥轴110并从近侧柄部104至少部分地朝近侧延伸的锥柄部120,如图1所示。如图5所示,驱动器轴106可具有纵向延伸穿过其的内腔116。驱动器轴106的内腔116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穿过其接纳远侧锥轴108,使得远侧锥轴108的一部分从驱动器轴106的远侧端部朝远侧延伸,并且近侧锥轴110设置在远侧锥轴108近侧的内腔116内,同样如图5所示。

近侧柄部104具有沿着其长度延伸的内腔118并且与驱动器轴106的内腔116连通。驱动器轴106的内腔116和近侧柄部104的内腔118提供被构造成穿过其接纳近侧锥轴110的内腔,如图1、图4、图6a和图6b所示。近侧锥轴110的近侧端部110p可从锥柄部120的近侧端部朝近侧突出。但是,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近侧端部110p可不从锥柄部120的近侧端部突出。如图1所示,外科系统100具有联接到驱动器轴106的外壁的缝合线固持特征109。

缝合锚112(其可具有形成于其上的外螺纹115)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内腔113,该内腔可移除地接纳远侧锥轴108。驱动器轴106的远侧驱动器特征可操作地联接到缝合锚,如下文更详细地讨论。在缝合锚112的远侧的扩张器特征114具有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其使得远侧锥轴108的远侧尖端108d的至少一部分从扩张器特征114的远侧端部114d朝远侧延伸的远侧锥轴108的远侧部分,如例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应当理解,扩张器特征可能不存在于一些具体实施中。

如图4所示,近侧锥轴110具有联接到其近侧部分的锥柄部120,例如近侧锥轴110的该部分延伸穿过锥柄部120中的镗孔。近侧锥轴110不可活动地联接到锥柄部120,该锥柄部被构造成被触动以致使近侧锥轴110远离远侧锥轴108朝近侧回缩。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锥柄部120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驱动器102的近侧柄部104内,并且锥柄部120和驱动器102的近侧柄部104能够独立地移动,如下文更详细地讨论。近侧锥轴110可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例如通过压力配合,通过粘合剂、胶,通过超声焊接等)联接到锥柄部120。

系统100的部件可具有各种构型。因此,远侧锥轴108和近侧锥轴110可具有许多变型。如图2、图4和图5所示,远侧锥轴108为大体圆柱形的细长构件,该细长构件具有中心部分122和从中心部分122朝远侧延伸的远侧部分124。远侧锥轴108的至少一部分可具有纵向延伸穿过其侧壁的缝合线保持特征126。例如,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缝合线保持特征126从(并穿过)远侧部分124的近侧端部124p的一部分延伸至中心部分122的近侧端部122p,该近侧端部与远侧锥轴108的近侧端部108p重合。如图2所示,缝合线保持特征126在远侧锥轴108的近侧端部108p处具有近侧开口。同样如图2所示,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缝合线保持特征126的远侧端部126d仅设置在远侧锥轴的远侧部分124的近侧端部124p的远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远侧锥轴108的近侧端部的直径可比近侧锥轴110的远侧端部的直径更大。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远侧锥轴108的近侧端部108p包括配合特征128,该配合特征具有的直径大于远侧锥轴的从配合特征延伸的部分的直径。具体地,如图2所示,配合特征128的直径大于远侧锥轴108的中心部分122的其余部分的直径。同样如图2所示,远侧锥轴108的远侧部分124的直径小于中心部分122的直径。

如图3至图5所示,近侧锥轴110可为大体圆柱形的细长构件。近侧锥轴110延伸穿过驱动器102的内腔116,使得近侧锥轴110的近侧端部110p从锥柄部120的近侧端部120p延伸。系统100用于在骨中开孔,并且一旦形成骨孔,就将缝合锚驱动到孔中。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如图4和图5所示,在其中系统100用于在骨中形成孔的构型中,近侧锥轴110的远侧端部110d邻接远侧锥轴108的近侧端部108p。系统100可被构造成使得在骨孔形成构型中,近侧锥轴110偏置抵靠远侧锥轴108,使得防止驱动器轴106相对于远侧锥轴108朝远侧移动。

当在开孔期间将载荷施加到近侧锥轴110时,近侧锥轴110向远侧锥轴108施加载荷,该远侧锥轴的远侧端部108d被插入骨中。因此,远侧锥轴108和近侧锥轴110共同作用以允许系统100作为自冲压轴操作,用于在骨中开孔。因此,不需要附加器械来开孔。一旦在骨中开孔,远侧锥轴108的远侧端部108d可通过进一步向近侧锥轴110施加载荷而被进一步朝远侧驱动到孔中。可植入的扩张器特征114可在形成孔时帮助扩张骨中的孔。

一旦形成骨孔,近侧锥轴110就例如通过触动联接到近侧锥轴110的锥柄部120从远侧锥轴108朝近侧回缩,如图6a和图6b所示,这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讨论。远侧锥轴108的远侧端部108d保持在骨孔中,并且缝合锚112可以在远侧锥轴108上被驱动而不受近侧锥轴110的阻碍。另外,移动近侧锥轴110使得其远侧端部110d与远侧锥轴108的近侧端部108p间隔开允许当将具有联接到其的缝合线的缝合锚112驱动到骨中时近侧锥轴110绕过缝合线。这种构型避免在缝合锚插入期间缝合线卷绕近侧锥轴的可能性,这可能在使用一体式锥轴而不是本文所述的远侧锥轴和近侧锥轴时发生。

被构造成将缝合锚112驱动到骨中的驱动器102可具有各种构型。驱动器轴106可按照多种方式联接到近侧柄部104。如图7所示,驱动器轴106具有中心部分107,该中心部分在其远侧表面处具有肩部130。肩部130在远侧驱动器构件132的近侧,该远侧驱动器构件从肩部130延伸到远侧驱动器构件132的远侧端部132d。远侧端部132d也为驱动器102的驱动器轴106的远侧端部106d。远侧驱动器构件132具有安装在其上的缝合锚112。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驱动器轴106具有颈部特征131,该颈部特征设置在肩部130和远侧驱动器构件132之间,使得颈部特征131邻接缝合锚112的近侧端部112p。在使用中,颈部特征131便于朝远侧驱动缝合锚112。应当理解,驱动器轴106可具有其它合适的构型,包括其中不包括肩部130和/或颈部特征131的构型。

驱动器轴106的内腔116接纳远侧锥轴108,使得远侧锥轴108的近侧部分被安置在内腔116内。例如,如图5所示,远侧锥轴108被接纳在驱动器轴的内腔116内,使得远侧锥轴108的配合特征128被安置在驱动器轴106的远侧驱动器特征132的近侧。配合特征128的远侧表面128d邻接内肩部134的近侧表面134p,该内肩部设置在驱动器102的肩部130近侧的驱动器轴的内腔116内。

另外,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驱动器102的驱动器轴106具有纵向延伸穿过其侧壁的缝合线保持特征136。缝合线保持特征136(其可为狭槽的形式)与远侧锥轴108的缝合线保持特征126连通,如例如图5所示。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驱动器轴106的缝合线保持特征136可为通向驱动器轴106的内腔116的纵向狭槽的形式。如图7所示,缝合线保持特征136沿着驱动器轴106的长度在其远侧端部136d和近侧端部136p之间延伸。在该示例中,缝合线保持特征136的远侧端部136d在肩部130的近侧,并且近侧端部136p在驱动器轴106的近侧端部106p的远侧。应当理解,缝合线保持特征136在驱动器轴106中可以按照其它方式形成。

如图5所示,缝合线140(其可为两根或更多根缝合线股线的形式)可如箭头117所示通过,使得缝合线的末端部分142穿过远侧锥轴108的缝合线保持特征126,穿过缝合锚112的内腔113(其具有延伸穿过其的远侧锥轴108),并且穿过驱动器轴106的缝合线保持特征136的至少一部分。缝合线140的末端部分142从驱动器轴106延伸,如图5所示。同样如图所示,末端部分142从驱动器轴106朝近侧延伸至缝合线固持特征109,该缝合线固持特征联接到在驱动器轴106的缝合线保持特征136的远侧端部136d近侧的驱动器轴106的外壁。可例如围绕驱动器轴106的外壁至少部分地径向延伸的缝合线固持特征109允许在使用时保持缝合线140的位置,同时防止缝合线卷绕在驱动器轴106内。另外,在关节镜手术中,缝合线固持特征109有利于将缝合线140的末端142引导离开插管,通过该插管可将系统100(和其它器械)插入以进入手术部位。

缝合线固持特征109可具有多种构型,并且它可以多种方式联接到驱动器轴106。例如,缝合线固持特征109可为环的形式,或者它可具有半圆形形状。它可不活动地附接到驱动器轴106。但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缝合线固持特征109能够相对于驱动器轴106移动,但是其联接到驱动器轴106,使得其相对于轴106的位置可以是可调节的。例如,缝合线固持特征109可被构造成(例如通过摩擦配合或以其它方式)可滑动地附接到驱动器轴106,诸如缝合线固持特征109相对于驱动器轴106的位置可被调节,并且一旦调节后就保持住。缝合线固持特征109可以可移除方式附接到驱动器轴106,或者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它可永久性地固定到轴驱动器轴。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缝合线固持特征109可在其侧面上具有开口,使得特征109可扣紧在或以其它方式可移除地联接到驱动器轴106。

缝合线固持特征109可联接到驱动器轴106,使得缝合线固持特征109安置在可用于外科手术中的插管上方。例如,在使用中,可穿过插管将系统300插入手术部位,并且缝合线固持特征109随后可滑动地或以其它方式附接到驱动器轴106。

缝合锚112可具有多种构型。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如上所述,缝合锚112具有形成于其上的至少一个外螺纹115,该外螺纹被构造成将缝合锚112与骨接合。但是,缝合锚112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型,并且可具有其它骨接合特征。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缝合锚可以是拧入式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缝合锚可以是推入式缝合锚。

如图9所示,缝合锚112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内腔113,使得内腔113的至少一部分可在其中接纳远侧驱动器构件132。在组装构型中,如图5和图9所示,远侧驱动器构件132延伸穿过缝合锚112的内腔113,使得远侧驱动器构件132的远侧端部132d设置在缝合锚112的远侧端部112d的近侧。但是,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远侧驱动器构件132的远侧端部132d可与缝合锚112的远侧端部112d对准或者可延伸超过缝合锚的远侧端部。如图9所示,缝合锚112的内腔113也穿过其接纳延伸穿过远侧驱动器构件132的远侧锥轴108。

驱动器102的远侧驱动器构件132被构造成可释放地与缝合锚112配合,从而将与其配合的缝合锚112(在远侧锥轴108上)朝远侧驱动到骨中,如下文更详细地讨论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本文所示,远侧驱动器构件132可以是被构造成接纳在对应凹形驱动特征内的凸形特征的形式,该凹形驱动特征形成在限定缝合锚112的内腔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上。

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如图9所示,远侧驱动器构件132可以是六边形的凸形特征的形式,并且缝合锚112的对应凹形驱动特征可以是形成在限定缝合锚112的内腔113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对应六边形凹形驱动特征。图9示出,限定缝合锚112的内腔113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是六边形。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限定缝合锚的内腔113的内壁的远侧部分144(图5和图8)的横截面可为圆形的,使得其不具有六边形特征。在该实施方案中,驱动器102的远侧驱动器构件132延伸穿过缝合锚112的内腔113,使得远侧驱动器构件132的远侧端部132d设置在缝合锚112的远侧端部112d的近侧。限定缝合锚112的内腔113的内壁的远侧部分144的横截面是圆形的,这有利于缝合线穿过缝合锚112的内腔113的远侧端部。内腔113的远侧部分144的圆形横截面形状也有助于防止缝合线缠结在缝合锚112的远侧端部周围。

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如图1、图4、图5、图6a、图6b和图8所示,外科系统100包括在缝合锚112远侧的扩张器特征114。远侧锥轴108被构造成延伸穿过扩张器特征114的内腔,使得远侧锥轴108的远侧端部108d从扩张器特征114朝远侧延伸,如例如图8所示。扩张器特征114被构造成一旦诸如通过远侧锥轴108的远侧端部108d开孔就使骨中的该孔加宽来促进远侧锥轴108插入骨中。扩张器特征114可朝远侧渐缩,并且它可为截头圆锥体或棱锥的形式。在例示的示例中,如图4所示,扩张器特征114可具有近侧颈部部分146(该近侧颈部部分沿着其长度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直径)和从近侧颈部分146朝远侧延伸并且朝远侧渐缩的远侧部分148。扩张器特征114的远侧部分148的外壁可为锥形的,无任何表面特征。但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扩张器特征的至少一部分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面,这些面可为(例如)三角形。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扩张器特征可具有三个面。这些面可为基本上平坦的,或者它们可具有有利于将扩张器特征插入到骨中的其它构型和特征。应当理解,扩张器特征114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型。

扩张器特征114可被压力配合到远侧锥轴108上或以其它方式可释放地与其联接,并且它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尺寸。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扩张器特征114可以是可植入的并且它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这可以是有益的,因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使得它们将不干扰对使用系统100完成的修复的植入后成像。而且,尽管其足够刚性以有助于形成骨孔,但是扩张器特征114可以是生物可吸收的和/或生物可降解的。然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扩张器特征114可由金属制成。

驱动器102的近侧柄部104可具有多种构型。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如图4和图6b所示,近侧柄部104的内腔118接纳驱动器轴106的近侧部分使得内腔118与驱动器轴106的内腔116连通。这样,内腔116和118穿过其接纳近侧锥轴110。驱动器轴106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联接到近侧柄部104,使得近侧柄部104的旋转引起驱动器轴106旋转。驱动器102的近侧柄部104可被构造成具有便于在使用系统100期间握持的表面特征。例如,如图10所示,近侧柄部104具有沿其长度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沟槽145。然而,应当理解,近侧柄部104可具有任何合适的表面特征,因为所述实施方案不限于这方面。

驱动器102的近侧柄部104可联接到锥柄部120,该锥柄部联接到近侧锥轴110。例如,如图4和图6b所示,近侧柄部104的内腔118被构造成接纳至少部分地在其中的锥柄部120。因此,近侧柄部104的内腔118具有远侧部分148和近侧部分150,该远侧部分被构造成接纳驱动器轴106的近侧部分,该近侧部分被构造成于其中接纳锥柄部120的至少一部分。如图4和图6b所示,近侧柄部的内腔118的近侧部分150的直径可大于内腔118的远侧部分148的直径,并且近侧部分150的构型对应于锥柄部120的构型。内腔118的近侧部分150与近侧柄部104中的开口105连通。如图4和图6b所示,近侧柄部的内腔118的近侧部分150包括销111或其它被构造成保持锥柄部120(例如,其突出部158)的位置的特征。

如图11所示,锥柄部120具有远侧部分152、中心部分154和近侧部分156。锥柄部120的远侧部分152、中心部分154和近侧部分156为大体圆柱形的,其中远侧部分152具有的直径小于中心部分154的直径,并且中心部分154具有的直径小于近侧部分156的直径。锥柄部120的远侧部分152和中心部分154被接纳在近侧柄部104的内腔118的近侧部分150中,并且锥柄部120的近侧部分156突出超过近侧柄部104的近侧端部104p,如图4和图6b所示。同样如图4和图6a所示,内腔118的近侧部分150可以与安置在其中的锥柄部120的远侧部分152和中心部分154类似的方式成形。因此,在该示例中,近侧柄部104的内腔118的近侧部分150具有远侧部,该远侧部具有的直径小于近侧部的直径。

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锥柄部120的中心部分154具有从其延伸的突出部158,如图1、图6b、图10、图11和图12a至图12c所示。突出部158可为肋、翼的形式,或者它们可为任何其它特征。在系统100的骨孔形成构型中,锥柄部120的突出部158从近侧柄部104的狭槽105突出,从而防止锥柄部120(以及因此联接到那里的近侧锥轴110)相对于近侧柄部104移动。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近侧柄部104的内腔118的近侧部分150包括弹簧160(如图11所示),该弹簧被构造成当锥柄部120从与近侧柄部104的接合中释放,诸如突出部158从近侧柄部中的开口105脱离时朝近侧偏置锥柄部120,如图6b所示。因此,在系统100的骨孔形成构型中,弹簧160(其可沿内腔118的近侧部分150的长度延伸)可处于至少部分地压缩的构型。

锥柄部120的近侧部分156(其被定位在近侧柄部104的近侧端部104p的近侧)被构造成由使用者(例如,外科医生)抓握以致使近侧锥轴110朝近侧回缩。近侧部分156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有利于抓握的表面特征。

在使用中,在其中系统100用于在骨中形成孔的构型中,近侧锥轴110被设置成使得其远侧端部110d邻接远侧锥轴108的近侧端部108p。在这种构型中,由于驱动器的近侧柄部104与锥柄部120之间的接合,防止驱动器102相对于远侧锥轴朝远侧驱动。为了使系统100移动到其中它可用于将缝合锚驱动到骨孔中的构型中,可触动锥柄部120。例如,在例示的示例中,锥柄部120可通过抓握和旋转近侧部分156以致使锥柄部120的突出部158旋转并经由狭槽105进入近侧柄部104的内腔118而旋转。这样,如图6a和图6b所示,一旦突出部158不再与近侧柄部104的狭槽105接合,(在设置于近侧柄部104的内腔118的近侧部分150中的偏置弹簧160的帮助下)就致使锥柄部120朝近侧移动,使得锥柄部120的中心部分154朝近侧突出超过近侧柄部104的近侧端部104p。

如图6b所示,锥柄部120的突出部158可朝远侧邻接在近侧柄部的内腔118的近侧部分150中的销111,从而防止锥柄部120进一步朝近侧移动。这样,在内腔118内的销111的位置可确定允许锥柄部120朝近侧移动的距离。应当理解,在本实施方案中以及在本文所述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外科系统可以被构造成使得近侧锥轴可相对于远侧锥轴朝近侧移动到预定距离。换句话讲,一旦近侧锥轴的锥柄部被触动,近侧锥轴就被自动移动到期望距离,并且可能不需要(例如,由外科医生进行)另外的操作来控制近侧锥轴移动的距离。

当锥柄部120与近侧柄部104脱离接合时,弹簧160可从至少部分压缩的构型移动到较少压缩的构型,使得其有助于朝近侧偏置锥柄部120并将锥柄部120保持在此位置。

锥柄部120的近侧移动致使联接到其的近侧锥轴110远离远侧锥轴108朝近侧移动。因此,图6b示出,近侧锥轴110的远侧端部110d与远侧锥轴108的近侧端部108p间隔开。应当理解,虽然图6b示出了近侧锥轴110的远侧端部110d设置在缝合线固持特征109的远侧,但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近侧锥轴110可朝近侧回缩,使得其远侧端部110d朝缝合线固持特征109的近侧设置。此外,虽然在图1、图4、图6a和图6b中未示出,但在使用中,系统100具有联接到其的缝合线,如例如图5所示。在近侧锥轴110朝近侧回缩之后,可旋转近侧柄部104以将缝合锚112驱动到骨孔中。

图12a至图12e示出了进行外科修复的方法,该方法涉及使用外科系统(诸如外科系统100(仅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以将软组织202(例如,肌腱)附接到骨200。应当理解,根据所述实施方案的外科修复方法可使用其它外科系统来执行,包括其中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不同于包括在外科系统100中的部件的外科系统。

图12a示意性地示出(箭头205),缝合线240(其类似于图5的缝合线140)的末端部分240a、240b联接到处于骨孔形成构型中的系统100。图12a示出,缝合线240可联接到组织202。例如,缝合线240可穿过或以其它方式联接到组织202,使得缝合线240的末端部分240a、240b自由地与系统100接合。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缝合线240可预先加载到系统上,或者缝合线240可在使用系统100锚固在骨中之后穿过或以其它方式联接到组织202。

如上文结合以举例方式图5中所示的缝合线140所讨论的,缝合线240的末端部分240a、240b可穿过远侧锥轴108的缝合线保持特征126,并穿过缝合锚112的内腔113,并沿着驱动器轴106的缝合线保持特征136通过(箭头205)。缝合线240的末端部分240a、240b沿驱动器轴106的缝合线保持特征136(例如,狭槽)的一部分穿过,使得末端部分240a、240b在缝合线固持特征109下穿过,如示出缝合线240加载在其上的外科系统100的图12b所示。这样,缝合线240的末端部分240a、240b从轴106延伸,同样如图12b所示。

在具有缝合线240的外科系统100如图12b所示之后,将远侧锥轴108的远侧端部108d插入骨200中以在骨200中期望的位置处开孔,如图12c所示。在将远侧锥轴108的远侧端部108d插入骨200中以形成孔201之后,将张力施加到缝合线240。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远侧锥轴108(其具有如上所述与其邻接的近侧锥轴110)是被构造成在骨中开孔和形成孔以致无需另外器械的自冲压轴。一旦在骨中开孔,就将远侧锥轴108进一步朝远侧驱动到骨200中以形成骨孔201。具体地,如图12c中的箭头207所示,使用合适的器械211(诸如槌棒、锤子或其它器械)将力施加到近侧锥轴110的近侧端部110p,继而将载荷施加到远侧锥轴108,从而导致远侧锥轴108朝远侧驱动到骨200中。随着将远侧锥轴108朝远侧驱动到骨200中,扩张器特征114使孔201加宽。在将远侧锥轴108的远侧端部108d插入骨200中之后,可将张力施加到缝合线240的末端部分240a、240b,如图12c中的箭头213所示。末端缝合线部分240a、240b的张紧允许使组织202更靠近骨孔201的位置,如图12c示意性地示出,在该位置中,组织202比在其中示出待形成骨孔的位置201的图12b中更靠近骨孔201设置。

将远侧锥轴108的远侧端部108d驱动到骨200中,使得联接到其的扩张器特征114被插入骨200中的孔201中,如图12c所示。远侧锥轴108的一部分也被插入孔201中,而缝合锚112定位在相对于骨孔201的期望位置处。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如图12c所示,在被驱动到骨中之前,缝合锚112的远侧端部被定位在骨孔201的近侧边缘处。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缝合锚112可部分地插入到骨孔中。

一旦将具有扩张器特征114的远侧锥轴108的远侧端部108d驱动到骨200中至期望的深度,近侧锥轴110就远离远侧锥轴108朝近侧移动。因此,图12d示出了锥柄部120被致动(即被旋转),抓握和旋转其近侧部分156(如箭头215所示),从而使锥柄部120从其与驱动器102的近侧柄部104的接合中释放,如上文所讨论。例如,充当止动表面的锥柄部120的突出部158与近侧柄部104的开口105脱离接合,这导致锥柄部120朝近侧移动,如图12d中的箭头217所示。联接到锥柄部120的近侧锥轴110因此朝近侧移动以与远侧锥轴108间隔开(如例如图6b中所示)。一旦近侧锥轴110不再邻接远侧锥轴108,则不再阻止驱动器轴106相对于远侧锥轴108的远侧移动。另外,因为近侧锥轴110朝近侧移动,使得其远侧端部与远侧锥轴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近侧锥轴110因此被定位成绕过缝合线240,以便降低在驱动器102的远侧推进期间缝合线缠结的可能性。

一旦系统100从骨孔形成构型移动到缝合锚驱动构型,就可将缝合锚112驱动到骨孔201中。因此,如图12d中的箭头219所示,近侧柄部104被旋转,导致驱动器轴106旋转并将联接到驱动器轴106的远侧驱动器构件132的缝合锚112朝远侧驱动到骨孔201。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当缝合锚112朝远侧推进时,远侧锥轴108的近侧端部108p不朝近侧延伸超过驱动器轴106的缝合线保持特征136(例如狭槽)的远侧端部136d。

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以举例的方式(分别由箭头215和219)示出锥柄部120和近侧柄部104沿相反的方向旋转。应当理解,在其它具体实施中,联接到近侧锥轴的柄部和联接到驱动器的驱动器轴的柄部可被构造成沿相同的方向旋转。

当缝合锚112被推进到骨200中的孔201中时,缝合锚112的螺纹115与骨200接合。当驱动器102旋转时,延伸穿过驱动器轴106的内腔116并穿过扩张器特征114的远侧锥轴108保持静止。驱动器102的旋转使得缝合锚112朝向远侧扩张器特征114朝远侧移动并进入到骨200中,这使得缝合线240被固定在骨孔201的内壁和缝合锚112的外表面之间。

一旦缝合锚112已经被驱动到骨200的孔201中,驱动器102以及安置在其中的远侧锥轴108就可与缝合锚112分开。如图12e所示,扩张器特征114和具有联接到其的缝合线240的缝合锚112保持植入在骨孔201中,从而将组织202附接到骨200。如图12e所示,在将缝合锚112朝向扩张器特征114朝远侧驱动并进入骨中之后,缝合线240朝近侧延伸穿过缝合锚112中的内腔的至少一部分。如果需要,可使用合适的切割器械(诸如剪刀221)来修剪缝合线240的末端部分240a、240b,如图12e示意性地示出。而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缝合线240的末端部分240a、240b可穿过组织202,或者末端部分240a、240b可联接到另一缝合锚或根据需要捆到其它缝合线。

根据所述技术具有远侧锥轴和近侧锥轴的系统可具有多种构型。系统的驱动器的近侧柄部也可以多种方式变化。图13a至图16b示出了系统3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该系统可具有远侧锥轴和近侧锥轴,该近侧锥轴可远离处于系统的锚插入构型中的远侧锥轴朝近侧移动。系统300具有驱动器302,该驱动器具有近侧柄部304和从柄部304朝远侧延伸的驱动器轴306。驱动器302可具有类似于驱动器102的构型(图1和图4至图11),因此此处不再详细描述。类似地,系统300可具有远侧锥轴(未示出)和近侧锥轴310,它们类似于图2和图3的远侧锥轴108和近侧锥轴110,因此此处不再详细描述。在该实施方案中,朝近侧联接到近侧锥轴310的锥柄部320可具有触发器特征,该触发器特征被构造成被触动以致使近侧锥轴310远离远侧锥轴朝近侧回缩,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触发器特征可联接到锥柄部,或者触发器特征可为被构造成被触动以致使锥柄部朝近侧移动从而导致近侧锥轴朝近侧移动的独立部件。

如图14、图16a和图16b所示,系统300的近侧柄部304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内腔318。如图16a和图16b所示,内腔318具有在近侧柄部304内的封闭端,使得内腔318具有一个远侧开口。近侧柄部304的内腔318被构造成在其中接纳具有突出部327的锥柄部320、弹簧360和驱动器轴夹持器321。

如图14所示,近侧柄部304在其侧壁中还具有狭槽323,该狭槽被构造成穿过其接纳被构造为触动锥柄部320的触发器特征,诸如滑动按钮325。按钮325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联接到锥柄部320。例如,按钮325可为独立的部件。与近侧柄部304的内腔318连通的狭槽323被构造成接纳滑动按钮325的至少一部分。在该实施方案中,如图14所示,按钮325可为具有穿过其的开口345的大体圆柱形构件。按钮325的开口345可接纳穿过其的锥柄部320的一部分,如图16a所示,在下文更详细地讨论。锥柄部320可穿过按钮325的开口345插入,使得按钮325的一部分突出超过近侧柄部304的表面,并且按钮325的这部分可被触动(例如,朝向近侧柄部304的表面推入),从而将按钮325移动更深,到近侧柄部304中。

如图13a、图13b和图14所示,近侧柄部304可具有大概设置在柄部304的中间的表面特征329。狭槽323可相对于特征329形成,如图14所示,并且在该示例中,狭槽323相对于特征329大致居中并且比该特征宽。

近侧柄部304可具有多种构型。在该实施方案中,从特征329朝近侧延伸的近侧柄部304的近侧部331p为大体圆柱形的,并且从特征329朝远侧延伸的近侧柄部304的远侧部331d为大体锥形(例如,呈截头圆锥体的形式)并且朝远侧渐缩。近侧柄部304的近侧部331p和远侧部331d可具有表面特征,诸如沿近侧部331p和远侧部331d的长度延伸的板或肋333,如图14所示。肋333可具有相同的宽度,或者如在本示例中,肋333中的一些(诸如沿近侧柄部304的一侧或两侧延伸的一个或多个肋333a)可能更宽(例如,用于增强目的)。应当理解,近侧柄部304的具体形状和特征仅以举例的方式示出,因为具有按钮触动的锥柄部的系统的驱动器的近侧柄部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型,并且可具有或可不具有表面特征。

锥柄部320也可具有多种构型。在该实施方案中,如图14所示,锥柄部320为大体圆柱形的,其中突出部327从其外壁的相对侧延伸。如图14所示,锥柄部320具有由其远侧端部320d穿过锥柄部320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的周向内腔335。周向内腔335被形成为使得内腔335围绕锥柄部320的实心内部部分337形成。周向内腔335被构造成接纳弹簧360,示于图16b中(虽然存在,但未在图16a中示出),并且实心内部部分337具有被构造成在其中接纳近侧锥轴310的内腔349。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内部部分337的远侧端部可为配合特征的形式,诸如凹形配合特征,但也可使用其它形式的配合特征。

驱动器轴306的内腔316穿过其接纳近侧锥轴310,近侧锥轴310联接到锥柄部320。如图14和图15b所示,驱动器轴夹持器321具有内腔341,该内腔被构造成接纳驱动器轴306的近侧端部306p,使得驱动器轴306的至少一部分联接至其。内腔341在驱动器轴夹持器321的面向远侧表面321d和面向近侧表面321p之间延伸。如图14和图15a所示,驱动器轴夹持器321被构造成与对应的凹形配合特征在柄部304的内腔318的远侧端部处配合。

系统300可以类似于其中使用系统100的方式用于外科手术,如图12a至图12e所示。在系统300的骨孔形成构型中,滑动按钮325被构造成突出超过近侧柄部304的外壁,如图13a所示。在这样的构型中,如图16a所示,锥柄部320的突出部327朝远侧邻接滑动按钮325,使得防止锥柄部320朝近侧移动。弹簧360(在图16a中未示出)可设置在处于至少部分压缩构型中的锥柄部320的周向内腔335内。

为了使系统300从骨孔形成构型移动到缝合锚插入构型,可触动按钮325,诸如朝向近侧柄部304的外表面按压或推入,如图13b所示。这致使按钮325移动更深,到近侧柄部304的狭槽323中,从而从与按钮325的接合中释放锥柄部320的突出部327。图13b示出,为了触动,可以推动按钮325直到其被设置成基本上与近侧柄部304的表面齐平。然而,在其它具体实施中,按钮325可在其被触动之后以其它方式设置。

图16c和图16d另外示出了近侧柄部304的按钮325,但是仅为了便于图示并没有示出所有部件。因此,图16c示出了近侧柄部304,其中按钮325处于系统300的骨孔形成构型中,即,按钮325未被触动,并且锥柄部320的突出部327与该按钮接合。图16d示出了近侧柄部304,其中按钮325处于系统的缝合锚插入构型中,即,按钮325被触动诸如被压下,并且锥柄部320的突出部327已经从与按钮325的接合中释放。

如图16b所示,按钮325的触动允许锥柄部320在近侧柄部的内腔318内朝近侧移动,因此也导致联接到锥柄部320的近侧锥轴310朝近侧移动。锥柄部320的周向内腔335内的弹簧360可从至少部分压缩构型移动到较少压缩构型,从而朝近侧偏置锥柄部320并将锥柄部320保持在此类位置。这样,近侧锥轴310与远侧锥轴朝近侧间隔开,并且系统的驱动器302可用于(例如,通过旋转近侧柄部304)将缝合锚(未示出)驱动到骨孔中。在该示例中,使锥柄部320朝近侧移动以便邻接近侧柄部的内腔318的近侧端部318p。因此,近侧柄部304的内腔318可被构造成使得锥柄部320移动到预定距离,从而使近侧锥轴310朝近侧移动到该距离。

外科系统可具有任何其它构型的近侧柄部和锥柄部。另外,锥柄部可具有被构造成被触动以致使联接到锥柄部的近侧锥轴朝近侧移动的各种触发器特征。另外,触发器特征可被构造成使得近侧锥轴朝近侧回缩,远离远侧锥轴,而不旋转。

图17至图21b例示了外科系统4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该外科系统具有驱动装置或驱动器402,该驱动装置或驱动器包括近侧柄部404和驱动器轴406。与系统100(图1)类似,系统400包括联接到驱动器轴406的远侧驱动器构件的缝合锚412、具有朝近侧联接到其的锥柄部420的近侧锥轴(未示出)以及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驱动器轴406的远侧锥轴408。如图17所示,同样与系统100类似,系统400可包括扩张器特征414,该扩张器特征在缝合锚412的远侧,并具有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其使得远侧锥轴408的远侧尖端408d的至少一部分从扩张器特征414的远侧端部朝远侧延伸的远侧锥轴408的远侧部分。扩张器特征414可以是可植入的。

近侧柄部404可在其内腔418中接纳锥柄部420,该锥柄部包括大体圆柱形的主体419和从主体419的外表面延伸的按钮或旋钮425,如图17、图18和图20所示。近侧柄部404的内腔418与形成在近侧柄部404的外壁中的狭槽429沿柄部404的长度的一部分连通。这样,锥柄部420可移动地(例如,可滑动地)安置在内腔418和狭槽429内,使得其旋钮425突出至少部分地超过近侧柄部404的外表面,如图17所示。旋钮425被构造成被触动以将锥柄部420沿着狭槽429移动。近侧柄部404的远侧端部404d在其中接纳驱动器轴106的近侧部分。

狭槽429的内壁和近侧柄部404的内腔418的至少一部分可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适形于锥柄部420的构型。例如,内腔418的至少一部分为大体圆柱形的,以将锥柄部420的主体419可移动地安置在其中。另外,在例示的示例中,狭槽429的内侧壁可以被构造成安置锥柄部420的旋钮425,该锥柄部在其相对侧具有对应表面437。如图20所示,旋钮425具有顶部表面438,该顶部表面可为基本上平坦的并具有在其相对侧上朝向彼此倾斜的表面427,并且位于锥柄部420的主体419的顶部上。在该示例中,旋钮425中的镗孔可形成在倾斜表面427之间,但应当理解,旋钮425可具有任何其它构型。应当理解,包括其旋钮425的锥柄部420仅以举例的方式示出,并且锥柄部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型,并且可具有其它被构造成被抓握或以其它方式触动以移动锥柄部的触发器特征。

系统400可以类似于其中使用系统100的方式用于外科手术,如图12e所示。在系统400的骨孔形成构型中,锥柄部420被安置在近侧柄部404的内腔418和狭槽429中,使得旋钮425突出超过近侧柄部404的外表面,如图21a所示。在这种构型中,如在本文所述的其它实施方案中,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邻接远侧锥轴408的近侧端部。

一旦已经形成骨孔,为了使系统400从骨孔形成构型移动到缝合锚插入构型,可触动柄部420(例如,推动旋钮425以将柄部420朝向驱动器的中心轴线移动),导致旋钮(和附接的近侧锥轴)相对于驱动器402的其余部分朝近侧移动(如图21b中的箭头435示意性地示出)。这样,锥柄部420朝近侧移动,以便朝远侧邻接近侧柄部404的部分431的内表面,如图21b所示。部分431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型。弹簧460(图19)(其可设置在近侧柄部404的内腔418中)可从至少部分压缩的构型移动到较少压缩的构型,从而朝近侧偏置锥柄部420。与图14和图16b所示的系统300的弹簧360类似,弹簧460可例如设置在锥柄部420的周向内腔中。然而,弹簧460可以其它方式与锥柄部420相关联。锥柄部420的近侧移动导致联接到其的近侧锥轴也朝近侧移动,因此与远侧锥轴408间隔开。在该构型中,可使用系统400的驱动器402(例如,通过旋转近侧柄部404)将缝合锚412驱动到骨孔中。

应当理解,近侧柄部404可具有各种表面特征。例如,与近侧柄部304类似(图13a、图13b和图14),近侧柄部404可具有肋。例如,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近侧柄部404可具有沿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的肋433。如图17和图18所示,邻近柄部404的远侧端部404d的近侧柄部404的一部分不含肋。另外,与近侧柄部304类似,图17的近侧柄部404可包括在其外墙上围绕其圆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的特征439。特征439可设置在近侧柄部404的基本上圆柱形近侧部分和近侧柄部404的朝远侧减缩远侧部分之间。然而,同样,近侧柄部404可具有任何其它有利于近侧柄部404的握持和操作的合适形状、构型和特征。

本文所述的方法和系统可以具有其他变型。例如,在每个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多个缝合线来将组织附接到骨上。同样,可在外科手术前或外科手术期间,在外科系统上加载一根或多根缝合线。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科系统可具有预先加载到其上的至少一个缝合线,使得处于组装构型的外科系统包括缝合线。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不使用扩张器特征。作为另一种变化,可使用另一种特征来使骨中的孔扩张。

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可被设计成在单次使用后废弃,或者其可被设计成能够使用多次。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况,该器械都可在至少使用一次后经过修复再行使用。修整可包括拆卸装置、之后清洁或替换特定零件以及后续重新组装步骤的任意组合。具体地,可将装置拆开,并且可以任何组合选择性地置换或移除该装置的任何数目的具体零件或部件,例如轴。在清洁和/或替换特定部件后,可对所述装置进行重新组装,以便随后在修复设施处使用或就在外科手术之前由手术团队使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修复装置可利用各种技术来进行拆卸、清洁/替换和重新组装。此类技术的使用以及所得的修复装置均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优选地,在外科手术之前将对本文所述的系统的部件进行处理。首先,获取新的或用过的器械,并根据需要进行清洁。然后可对器械进行灭菌。在一种灭菌技术中,将器械放置在密闭且密封的容器(诸如,塑料或tyvek袋)中。然后将容器和器械放置在可穿透该容器的辐射场诸如γ辐射、x射线或高能电子中。辐射杀死器械上和容器中的细菌。然后可将经灭菌的器械储存在无菌容器中。密封容器使器械保持无菌,直到其在医疗设施中被打开。

将组分灭菌是优选的。这以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多种方式来完成,包括β辐射或γ辐射、环氧乙烷、蒸汽以及液浴(例如冷浸)。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将会知道所述主题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因此,除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指出的之外,本发明不应受到具体所示和所述内容的限制。本文引用的所有出版物和参考文献全文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