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吸氧排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8670发布日期:2018-12-11 23:4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吸氧排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辅助医疗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全自动吸氧排氧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发生急性缺氧时,极需采用纯氧供病人呼吸治疗,以此达到提高人体氧张力、改善组织缺氧的目的。目前,即使有吸氧条件的医疗单位,真正能为病人提供吸纯氧治疗条件的也极其有限,大部分医疗单位主要采用鼻插管的方式供病人吸氧,这种吸氧方式至多能将肺泡氧浓度提高到30%左右,且会存在供氧装置因持续性供氧而产生氧气额外消耗等问题;某些重症缺氧性疾病,例如:急性脑梗塞、冠心病、脑溢血,以及突发性耳聋等,若在发病的早期能及时为病人提供呼吸高浓度氧气的条件,将对病情的转机或对疾病后续康复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截止目前为止,导致医疗单位不具备条件用纯氧治疗疾病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1、吸纯氧时需要特定的吸氧装备,这种装备主要用吸氧面罩。用面罩吸氧时应具备自动控制供氧的功能,即吸氧时能根据人体肺通气量自动调节供氧量以满足人体获得足够多的氧气,当病人停止吸氧时,能随病人的呼吸节奏自动关闭供氧,以避免氧气发生浪费。目前医疗单位不具备拥有这种装备供病人吸氧的条件。2、人体吸入纯氧时,所吸入的氧气多数又被人体重新呼出体外,例如:人体每分钟吸氧量多为10l左右,而人体生理代谢所需的氧气每分钟只有0.35l左右,约96.5%的氧气又被人体呼出体外。因此,病人呼出的氧气急需特定的排氧装备排到人体所在的环境之外,以防氧气弥散在人体所在环境而产生火灾事故或形成火灾事故隐患,且排氧过程也必须具备自动控制功能,以免因排出房间气体过多影响人体所在环境的温度与湿度。目前,医疗单位,使用吸氧装备吸氧时,均不具备能将病人呼出的氧气排到人体所在环境之外的条件。病人呼出的氧气均弥散在人体所在的环境中。大量的氧气弥散在人体所在的环境中,一旦房间通风不良,就很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吸氧排氧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吸气调节器,呼气调节器,吸气波纹软管,呼气波纹软管,三通管,吸氧面罩,供氧气门阀总成,排氧气门阀总成,吸气波纹管接口,呼气波纹管接口;其中吸气调节器和呼气调节器均为横向放置的圆柱型;吸气调节器内部左上侧安装有供氧气门阀总成,其外部左侧安装有吸气波纹管接口;呼气调节器内部右上侧安装有排氧气门阀总成,其外部右侧安装有呼气波纹管接口;吸气波纹软管一端与吸气波纹管接口连接,另一端与三通管的左侧端口连接;呼气波纹软管一端与呼气波纹管接口连接,另一端与三通管的右侧端口连接,三通管的下部端口连接有吸氧面罩;供氧气门阀总成上部与供气管相连,排氧气门阀总成上部与排气管相连。

所述吸气调节器包括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ⅰ,不锈钢垫片ⅰ,水平阀杆ⅰ,圆形铆接件ⅰ,垂直阀杆ⅰ,吸氧腔体,螺纹孔ⅰ,垫片定位旋钮ⅰ,气孔ⅰ;其中弹性硅胶密封垫片位于吸气调节器中部,将吸气调节器内部分为两半,其左侧为吸氧腔体,弹性硅胶密封垫片向右侧凹陷,其中部安装有不锈钢垫片ⅰ,不锈钢垫片ⅰ左侧有圆形连接孔;水平阀杆ⅰ右侧与不锈钢垫片ⅰ固定连接,左侧与圆形铆接件ⅰ连接;垂直阀杆ⅰ呈垂直状态,下端与圆形铆接件ⅰ连接,上端与供氧气门阀总成相连;螺纹孔ⅰ开在吸气调节器1外部右侧,垫片定位旋钮ⅰ穿过螺纹孔ⅰ进入到吸气调节器右侧腔室中,与不锈钢垫片ⅰ的位置相对应;4个气孔ⅰ开在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ⅰ右侧,吸气调节器的侧面。

所述呼气调节器2包括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ⅱ,不锈钢垫片ⅱ,水平阀杆ⅱ,圆形铆接件ⅱ,垂直阀杆ⅱ,排氧腔体,螺纹孔ⅱ,垫片定位旋钮ⅱ,气孔ⅱ;其中弹性硅胶密封垫片位于呼气调节器中部,将呼气调节器内部分为两半,其右侧为排氧腔体,弹性硅胶密封垫片向右侧凸起,其中部安装有不锈钢垫片ⅱ,不锈钢垫片ⅱ右侧有圆形连接孔;水平阀杆ⅱ左侧与不锈钢垫片ⅱ固定连接,右侧与圆形铆接件ⅱ连接;垂直阀杆ⅱ呈垂直状态,下端与圆形铆接件ⅱ连接,上端与排氧气门阀总成相连;螺纹孔ⅱ开在呼气调节器外部右侧,垫片定位旋钮ⅱ穿过螺纹孔ⅱ进入到呼气调节器左侧腔室中,与不锈钢垫片ⅱ的位置相对应;个气孔ⅱ开在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ⅱ左侧,呼气调节器的侧面。

所述供氧气门阀总成包括供氧接口,气阀螺帽,弹簧压盖,气门弹簧ⅰ,气门阀座ⅰ,气门阀口ⅰ,气门阀体ⅰ;其中气门阀体ⅰ为中空圆柱状,供氧接口下部伸入至气门阀体ⅰ中,并用气阀螺帽固定;弹簧压盖为镂空状,位于气门阀体ⅰ内部,顶在供氧接口下端;弹簧压盖下部嵌有圆柱形气门弹簧ⅰ,气门弹簧ⅰ下端与圆柱形气门阀座ⅰ相连;气门阀口ⅰ开在气门阀座ⅰ底部,气门阀口ⅰ与气门阀体ⅰ下端之间为呈圆锥形的通道,口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加;气门阀座ⅰ底部连接有垂直阀杆ⅰ。

所述排氧气门阀总成包括排氧接口,固定平台,螺纹栓,密封垫,气门阀座ⅱ,气门弹簧ⅱ,气门阀口ⅱ,气门阀体ⅱ;其中排氧接口为中空圆柱形,其中部固定有圆形固定平台,下部固定有螺纹栓;气门阀体ⅱ同样为中空圆柱形,口径与螺纹栓相同,其上部有内螺纹,可与螺纹栓旋转契合;气门阀座ⅱ安装在气门阀体ⅱ内部,螺纹栓下方;气门弹簧ⅱ成圆锥状,上部与气门阀座ⅱ连接;气门阀口ⅱ位于气门阀体ⅱ内部,口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截面为梯形,其上部与气门弹簧ⅱ连接,下部从气门阀体ⅱ底部通向外部;垂直阀杆ⅱ穿过气门阀口ⅱ和气门弹簧ⅱ连接在气门阀座ⅱ的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供病人通过面罩吸氧,吸气过程能根据人体的吸气节奏自动供氧,即人体吸气时,能随着人体的吸气节奏自动开启供氧气门阀总成的气门阀座,并能根据人体的吸气量的大小自动调节供氧量,当吸气停止时,能自动关闭气门阀座而停止供氧;呼气时能根据人体的吸气节奏自动排氧,即人体呼气时,能随着人体的呼气节奏自动开启排氧气门阀,并能根据人体的呼气量的大小自动调节排氧量,当呼气停止时,能自动关闭排氧气门阀而停止排氧。一方面,采用吸气调节器供病人吸氧等于比以往节约了三倍的氧气使用量;另一方面,呼气调节器避免房间内的气体被抽出房间,减少真空负压系统设备的运行负荷,降低对房间的环境温湿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弹性硅胶密封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供氧气门阀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排氧气门阀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气调节器1,101-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ⅰ,102-不锈钢垫片ⅰ,103-水平阀杆ⅰ,104-圆形铆接件ⅰ,105-垂直阀杆ⅰ,106-吸氧腔体,107-螺纹孔ⅰ,108-垫片定位旋钮ⅰ,109-气孔ⅰ,2-呼气调节器,201-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ⅱ,202-不锈钢垫片ⅱ,203-水平阀杆ⅱ,204-圆形铆接件ⅱ,205-垂直阀杆ⅱ,206-排氧腔体,207-螺纹孔ⅱ,208-垫片定位旋钮ⅱ,209-气孔ⅱ,3-吸气波纹软管,4-呼气波纹软管,5-三通管,6-吸氧面罩,7-供氧气门阀总成,701-供氧接口,702-气阀螺帽,703-弹簧压盖,704-气门弹簧ⅰ,705-气门阀座ⅰ,706-气门阀口ⅰ,707-气门阀体ⅰ,8-排氧气门阀总成,801-排氧接口,802-固定平台,803-螺纹栓,804-密封垫,805-气门阀座ⅱ,806-气门弹簧ⅱ,807-气门阀口ⅱ,808-气门阀体ⅱ,9-吸气波纹管接口,10-呼气波纹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吸氧排氧装置,包括吸气调节器1,呼气调节器2,吸气波纹软管3,呼气波纹软管4,三通管5,吸氧面罩6,供氧气门阀总成7,排氧气门阀总成8,吸气波纹管接口9,呼气波纹管接口10;其中吸气调节器1和呼气调节器2均为圆柱型;吸气调节器1内部左上侧安装有供氧气门阀总成7,其外部左侧安装有吸气波纹管接口9;呼气调节器2内部右上侧安装有排氧气门阀总成8,其外部右侧安装有呼气波纹管接口10;吸气波纹软管3一端与吸气波纹管接口9连接,另一端与三通管5的左侧端口连接;呼气波纹软管4一端与呼气波纹管接口10连接,另一端与三通管5的右侧端口连接,三通管5的下部端口连接有吸氧面罩6;供氧气门阀总成7上部与供气管相连,排氧气门阀总成8上部与排气管相连。

所述吸气调节器1包括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ⅰ101,不锈钢垫片ⅰ102,水平阀杆ⅰ103,圆形铆接件ⅰ104,垂直阀杆ⅰ105,吸氧腔体106,螺纹孔ⅰ107,垫片定位旋钮ⅰ108,气孔ⅰ109;其中弹性硅胶密封垫片101位于吸气调节器1中部,将吸气调节器1内部分为两半,其左侧为吸氧腔体106,弹性硅胶密封垫片101向右侧凹陷,其中部安装有不锈钢垫片ⅰ102,不锈钢垫片ⅰ102左侧有圆形连接孔;水平阀杆ⅰ103右侧与不锈钢垫片ⅰ102固定连接,左侧与圆形铆接件ⅰ104连接;垂直阀杆ⅰ105呈垂直状态,下端与圆形铆接件ⅰ104连接,上端与供氧气门阀总成7相连;螺纹孔ⅰ107开在吸气调节器1外部右侧,垫片定位旋钮ⅰ108穿过螺纹孔ⅰ107进入到吸气调节器1右侧腔室中,与不锈钢垫片ⅰ102的位置相对应;4个气孔ⅰ109开在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ⅰ101右侧,吸气调节器1的侧面。

所述呼气调节器2包括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ⅱ201,不锈钢垫片ⅱ202,水平阀杆ⅱ203,圆形铆接件ⅱ204,垂直阀杆ⅱ205,排氧腔体206,螺纹孔ⅱ207,垫片定位旋钮ⅱ208,气孔ⅱ209;其中弹性硅胶密封垫片201位于呼气调节器2中部,将呼气调节器2内部分为两半,其右侧为排氧腔体206,弹性硅胶密封垫片201向右侧凸起,其中部安装有不锈钢垫片ⅱ202,不锈钢垫片ⅱ202右侧有圆形连接孔;水平阀杆ⅱ203左侧与不锈钢垫片ⅱ202固定连接,右侧与圆形铆接件ⅱ204连接;垂直阀杆ⅱ205呈垂直状态,下端与圆形铆接件ⅱ204连接,上端与排氧气门阀总成8相连;螺纹孔ⅱ207开在呼气调节器2外部右侧,垫片定位旋钮ⅱ208穿过螺纹孔ⅱ207进入到呼气调节器2左侧腔室中,与不锈钢垫片ⅱ202的位置相对应;4个气孔ⅱ209开在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ⅱ201左侧,呼气调节器2的侧面。

所述供氧气门阀总成7包括供氧接口701,气阀螺帽702,弹簧压盖703,气门弹簧ⅰ704,气门阀座ⅰ705,气门阀口ⅰ706,气门阀体ⅰ707;其中气门阀体ⅰ707为中空圆柱状,供氧接口701下部伸入至气门阀体ⅰ707中,并用气阀螺帽702固定;弹簧压盖703为镂空状,位于气门阀体ⅰ707内部,顶在供氧接口701下端;弹簧压盖703下部嵌有圆柱形气门弹簧ⅰ704,气门弹簧ⅰ704下端与圆柱形气门阀座ⅰ705相连;气门阀口ⅰ706开在气门阀座ⅰ705底部,气门阀口ⅰ706与气门阀体ⅰ707下端之间为呈园锥形的通道,口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加;气门阀座ⅰ705底部连接有垂直阀杆ⅰ105。

所述排氧气门阀总成8包括排氧接口801,固定平台802,螺纹栓803,密封垫804,气门阀座ⅱ805,气门弹簧ⅱ806,气门阀口ⅱ807,气门阀体ⅱ808;其中排氧接口801为中空圆柱形,其中部固定有圆形固定平台802,下部固定有螺纹栓803;气门阀体ⅱ808同样为中空圆柱形,口径与螺纹栓803相同,其上部有内螺纹,可与螺纹栓803旋转契合;气门阀座ⅱ805安装在气门阀体ⅱ808内部,螺纹栓803下方;气门弹簧ⅱ806成圆锥状,上部与气门阀座ⅱ805连接;气门阀口ⅱ807位于气门阀体ⅱ808内部,口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截面为梯形,其上部与气门弹簧ⅱ806连接,下部从气门阀体ⅱ808底部通向外部;垂直阀杆ⅱ205穿过气门阀口ⅱ807和气门弹簧ⅱ806连接在气门阀座ⅱ805的底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使用前将吸气调节器1通过供氧接口701与病房插拔阀或与其它氧源的进气口连接;吸气波纹软管3一端与吸气调节器1的吸气波纹管接口9连接,另一端与三通管5连接;三通管5与吸氧面罩6连接,呼气波纹软管4一端与呼气调节器2的吸气波纹管接口10连接,另一端与三通管5连接;使用时病人携带吸氧面罩6进行吸气和呼气。吸气时,可在吸氧调节器1的吸氧腔体106产生一种负压,此时,呼吸调节器1的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ⅰ101发生移位,向左侧的吸氧腔体106鼓起,推动着垂直阀杆ⅱ205向左侧移动,使供氧气门阀座ⅰ705移动并开启气门阀口ⅰ706,从而将氧气冲入吸氧腔体106内供病人吸入;呼气时,可在呼气调节器2的排氧腔体206内产生一种正压,此时,呼气调节器2的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ⅱ发生移位,向左侧凹陷并带动垂直阀杆ⅱ使排气门阀座ⅱ805移动并开启气门阀口ⅱ807,从而将排氧腔体206内病人呼出的气体利用负压被抽出。排气结束吸气时排氧腔体206内无正压,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ⅱ201恢复原状,使垂直阀杆ⅱ205向右移动重新变为垂直状态,从而封闭气门阀口ⅱ807;吸气结束排气时吸氧腔体106内无负压,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ⅰ201恢复原状,使垂直阀杆ⅰ105向右移动重新变为垂直状态,从而封闭气门阀口ⅰ706。整个过程使病人吸气和呼气都以全自动控制方式运行。垫片定位旋钮ⅰ108和垫片定位旋钮ⅱ208可分别对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ⅰ101、弹性硅胶密封垫片ⅱ201进行限位,控制气门阀口ⅰ706与气门阀口ⅱ807的开启程度。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