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6349发布日期:2018-11-14 02:2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肠道收缩运动减弱,使粪便从盲肠到直肠的移动减慢,或由于左半结肠的不协调运动而引起的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而人体内的很多毒素都是通过大便排出的,便秘会使毒素排不出,淤积在人体内,会引起发热、烦躁、肠胀气等内热症状,时间长了就会影响身体健康。而目前,市场上治疗便秘的西药一般都存在易复发、副作用大、价格昂贵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可以治疗各种便秘,特别对身体虚弱和老年性便秘、习惯性便秘的效果特佳,规范治疗后不易复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巴豆5-30份,高良姜1-20份,硫磺1-20份,甘遂0.5-15份,槟榔0.5-15份。

作为优选的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所述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巴豆10-20份,高良姜5-15份,硫磺5-15份,甘遂2-12份,槟榔2-12份。

作为优选的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所述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巴豆14-16份,高良姜8-10份,硫磺8-10份,甘遂5-7份,槟榔5-7份。

所用药材功效如下。

巴豆:性热,味辛。归胃、大肠、肺经。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

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硫磺:味酸,性温。归肾、大肠经。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甘遂:味苦,性寒,有毒。归脾经,肺经,肾经,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泻水逐肿,消肿散结。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

槟榔:性味苦、辛,温。归胃、大肠经。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巴豆泻积通水、温肠泻积为君药;高良姜温阳理气、散寒止痛,硫磺补火助阳、泻下攻积为臣药;槟榔行气利水为佐药;甘遂逐水通便为使药;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通调肠道、协调气血、泻积通水、逐水通便之功效。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现有的中药制备方法,将药材研成细粉,混合均匀制成药丸,每丸3g。

使用方法为:每晚2丸置双手劳宫穴,纱布包扎,次日清晨取掉,每日一次。

如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有效治疗习惯性便秘,有通调肠道、协调气血、泻积通水、逐水通便之效,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巴豆5份,高良姜1份,硫磺1份,甘遂0.5份,槟榔0.5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巴豆30份,高良姜20份,硫磺20份,甘遂15份,槟榔15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巴豆10份,高良姜5份,硫磺5份,甘遂3份,槟榔2份。

实施例4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巴豆20份,高良姜15份,硫磺15份,甘遂12份,槟榔12份。

实施例5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巴豆14份,高良姜8份,硫磺8份,甘遂5份,槟榔5份。

实施例6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巴豆16份,高良姜10份,硫磺10份,甘遂7份,槟榔7份。

实施例7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巴豆12份,高良姜9份,硫磺9份,甘遂6份,槟榔5份。

实施例8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巴豆8份,高良姜4份,硫磺4份,甘遂2份,槟榔2份。

实施例9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巴豆12份,高良姜6份,硫磺7份,甘遂4份,槟榔2份。

实施例10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巴豆14份,高良姜8份,硫磺7份,甘遂5份,槟榔3份。

典型病例1,患者山西襄汾人,薛某,男,56岁,患者排便困难,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用本发明的便秘中药,一日一次,两天后排便,继续用一个星期,排便正常。典型病例2,患者山西乡宁人,高某某,男,40岁,患者习惯性便秘,必须吃药才能排便,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用本发明的便秘中药,次日即排便,三天后,每天1-2次,排便顺畅。

典型病例3,患者山西襄汾人,田某,女,30岁,患者习惯性便秘5年有余,临厕难出,很痛苦,曾经服用多种润肠通便之药,开始有效,续用无效,用上本发明的中药,第二天就大便通畅,巩固一个星期后,完全正常。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变化,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治疗便秘的中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巴豆5‑30份,高良姜1‑20份,硫磺1‑20份,甘遂0.5‑15份,槟榔0.5‑15份,上述诸药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通调肠道、协调气血、泻积通水、逐水通便之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顾倍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顾倍宁
技术研发日:2018.08.03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