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塑料口服液瓶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5332发布日期:2018-12-22 09:02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医用塑料口服液瓶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服液药瓶的使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塑料口服液瓶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口服液药瓶,儿童服用成人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时,在实际的使用中,儿童的服用量每次为二分之一时,需要将瓶内的二分之一倒出,倒多了,要倒回去,倒少了要再倒,倒来倒去也不好控制服用量;如果儿童的服用量每次为三分之一时,服用量更加难以控制,一种医用塑料口服液瓶的使用方法,已成为儿童服用药液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塑料口服液瓶的使用方法,用于控制儿童服用药液的用量。

本发明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医用塑料口服液瓶,包括有液瓶、瓶盖以及吸液管,液瓶设有瓶口,液瓶由多个容器连通构成,液瓶设有药液通道,一个容器与另一个容器通过药液通道连通,每个容器的容积相同,吸液管设有多个标记;吸液管的上管口开通,吸液管的下管口设有封闭板,封闭板与吸液管一体构成,或者,封闭板与吸液管封闭连接;吸液管的下管口设有吸液孔;相邻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药液通道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药液通道之间的距离相等;液瓶用于装药液,吸液管用于吸服液瓶的药液。

医用塑料口服液瓶的使用方法是:生产制造口服液时,利用瓶盖将药液封装于液瓶的各个容器内;成人每次服用药液时,将瓶盖打开,将吸液管由液瓶的瓶口插入,当吸液管插入到首个标记接触到液瓶的瓶口时,停止插入,此时吸液管的下管口的封闭板插到上面一个药液通道的位置,将相邻上面的容器与下面的容器隔开,使吸液管的下管口的吸液孔与上面的容器的药液连通,利用吸液管吸取上面的容器的药液;上面的容器的药液吸完后,将吸液管再往下插入,当吸液管的下一个标记接触到液瓶的瓶口时,停止插入,此时吸液管的下管口的封闭板插到下面一个药液通道的位置,使吸液管的下管口的吸液孔与下面的容器的药液连通,利用吸液管吸取下面的容器的药液;如此不断循环,利用吸液管将液瓶各个容器内的药液吸完;儿童开起服用药液时,打开瓶盖,吸液管由液瓶的瓶口插入,当吸液管插入到其首个标记接触到液瓶的瓶口时,停止插入,此时吸液管的下管口的封闭板插到上面一个药液通道的位置,将相邻上面的容器与下面的容器隔开,使吸液管的下管口的吸液孔与上面的容器的药液连通,利用吸液管吸取上面的容器的药液;上面的容器的药液吸完后,将瓶盖的插入吸液管的上管口,避免吸液管的上管口受到污染;下一次服用药液时,打开吸液管的上管口的瓶盖,将吸液管再往下插入,当吸液管的下一个标记接触到液瓶的瓶口时,停止插入,此时吸液管的下管口的封闭板插到下面一个药液通道的位置,使吸液管的下管口的吸液孔与下面的容器的药液连通,利用吸液管分多次将各个容器的药液吸完;成人一次将液瓶的容器内的全部药液服完,儿童分多次定量将液瓶的容器内的药液服完,以解决成人与儿童服用药液的不同的用量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医用塑料口服液瓶,包括有液瓶、瓶盖以及吸液管,液瓶设有瓶口,液瓶由多个容器连通构成,液瓶设有药液通道,一个容器与另一个容器通过药液通道连通,每个容器的容积相同,吸液管设有多个标记,相邻标记之间的距离相等;成人每次服用药液时,将吸液管经液瓶的瓶口插到液瓶的容器内,利用吸液管将液瓶内全部容器的药液吸服完;儿童服用药液时,将吸液管经液瓶的瓶口依次分别插到液瓶的各个容器内,每次服用液瓶内一个容器的药液,解决了儿童服用口服药液的用量控制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医用塑料口服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吸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吸液管插入第一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吸液管插入第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吸液管插入第三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医用塑料口服液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吸液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吸液管插入第一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的吸液管插入第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所示的吸液管插入第三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医用塑料口服液瓶,包括有液瓶1、瓶盖2以及吸液管3,液瓶1设有瓶口4,液瓶1由多个容器5连通构成,液瓶1设有药液通道6,一个容器5与另一个容器5通过药液通道6连通,每个容器5的容积相同,吸液管3设有多个标记7;吸液管3的上管口8开通,吸液管3的下管口9设有封闭板10,封闭板10与吸液管3一体构成,或者,封闭板10与吸液管3封闭连接;吸液管3的下管口8设有吸液孔11;相邻两个标记7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药液通道6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标记7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药液通道6之间的距离相等;液瓶1用于装药液12,吸液管3用于吸服液瓶1的药液12。

为了实施将药液12密封于液瓶1内,瓶盖2与液瓶1的瓶口4密封连接,瓶盖2设有密封垫13,密封垫13位于瓶盖2与液瓶1的瓶口4之间;用于将药液12密封于液瓶1内;瓶盖2设有封口塞14,瓶盖2的封口塞14与密封垫13密封连接,封口塞14的外径与吸液管3的上管口8的内径相同,或者,封口塞14的外径比吸液管3的上管口8的内径大0.1毫米至0.2毫米;用于打开瓶盖2后,将瓶盖2的封口塞14与吸液管3的上管口8封闭连接;为了使液瓶1符合医用要求,液瓶1、瓶盖2以及吸液管3由无毒塑料构成,液瓶1设有卡槽26,瓶盖2设有卡环27,瓶盖2的卡环27连接。

为了将吸液管3插入液瓶1的药液通道6,实施吸液管3的定位,服用药液12时,分别将液瓶1内各个容器5的药液12吸出;液瓶1的瓶口4的内径与药液通道6的内径相等,吸液管3的标记7位置的标记外径25大于吸液管3的外管径15;吸液管3的外管径15与液瓶1的瓶口4以及药液通道6的内径相等;或者,吸液管3的管外径15比液瓶1的瓶口4以及药液通道6的内径大0.1毫米至0.2毫米,以实施吸液管3与液瓶1的瓶口4以及药液通道6的紧配合。

为了实施儿童服用药液的定量控制,容器5包括有第一容器16、第二容器17以及第三容器18,液瓶1的瓶口4设于第一容器16,药液通道6包括有第一药液通道19以及第二药液通道20,第一容器16通过第一药液通道19与第二容器17连通,第二容器17通过第二药液通道20与第三容器18连通;第一容器16、第二容器17以及第三容器18容积相等,以实施儿童每次服用药液12的控制。

为了实施将吸液管3插入到第一容器16、第二容器17以及第三容器18内,液瓶1的瓶口4、第一药液通道19以及第二药液通道20的中心线相同;瓶口4到第一药液通道19的距离与第一药液通道19到第二药液通道20的距离相等,第一药液通道19到第二药液通道20的距离与第二药液通道20到第三容器18底部21的距离相等。

为了实施根据吸液管3的标记7来将吸液管3插入液瓶1,使吸液管3每次插入液瓶1的深度相同,吸液管3的标记7包括有第一标记22、第二标记23以及第三标记24,第一标记22到第二标记23的距离与第二标记23到第三标记24的距离相等,第二标记23到第三标记24的距离与第三标记24到吸液管3封闭板10的距离相等;的液瓶1的瓶口4到第一药液通道19的距离与第一标记22到第二标记23的距离相等。

将吸液管3插入液瓶1时,为了避免吸液管3的吸液孔11落在药液通道6的位置,造成吸液管3不能吸取液瓶1内的药液12,吸液管3的吸液孔11到吸液管3的标记7的距离小于第一标记22到第二标记23的距离。

医用塑料口服液瓶的使用方法是:生产制造口服液时,利用瓶盖2将药液12封装于液瓶1的各个容器5内;成人每次服用药液12时,打开瓶盖2,将吸液管3经液瓶1的瓶口4插到液瓶1的容器5内,利用吸液管3将液瓶1内全部容器5的药液服完;儿童服用药液12时,打开瓶盖2,将吸液管3经液瓶1的瓶口4依次分别插到液瓶1的各个容器5内,儿童服用量每次服用液瓶1内一个容器5的药液12,解决了儿童服用口服药液的用量控制问题。

成人每次服用药液12时,将瓶盖2打开,将吸液管3由液瓶1的瓶口4插入,当吸液管3插入到首个标记7接触到液瓶1的瓶口4时,停止插入,此时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封闭板10插到上面一个药液通道6的位置,将相邻上面的容器5与下面的容器5隔开,使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吸液孔11与上面的容器5的药液12连通,利用吸液管3吸取上面的容器5的药液12;上面的容器5的药液12吸完后,将吸液管3再往下插入,当吸液管3的下一个标记7接触到液瓶1的瓶口4时,停止插入,此时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封闭板10插到下面一个药液通道6的位置,使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吸液孔11与下面的容器5的药液12连通,利用吸液管3吸取下面的容器5的药液12;如此不断循环,利用吸液管3将液瓶1各个容器5内的药液12吸完;儿童开起服用药液12时,打开瓶盖2,吸液管3由液瓶1的瓶口4插入,当吸液管3插入到其首个标记7接触到液瓶1的瓶口4时,停止插入,此时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封闭板10插到上面一个药液通道6的位置,将相邻上面的容器5与下面的容器5隔开,使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吸液孔11与上面的容器5的药液12连通,利用吸液管3吸取上面的容器5的药液12;上面的容器5的药液12吸完后,将瓶盖2的插入吸液管3的上管口8,避免吸液管3的上管口8受到污染;下一次服用药液12时,打开吸液管3的上管口8的瓶盖2,将吸液管3再往下插入,当吸液管3的下一个标记7接触到液瓶1的瓶口4时,停止插入,此时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封闭板10插到下面一个药液通道6的位置,使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吸液孔11与下面的容器5的药液12连通,利用吸液管3分多次将各个容器5的药液12吸完;成人一次将液瓶1的容器5内的全部药液11服完,儿童分多次定量将液瓶1的容器5内的药液11服完,以解决成人与儿童服用药液12的不同的用量问题。

为了实施控制成人以及儿童服用药液12的用量,液瓶1的容器5数量根据成人的服用量与儿童服用量的比例来确定,儿童的服用量是成人服用量的几分之一,液瓶1就设置几个容器5;成人每次服用量为全部容器5的药液12,儿童每次服用量为一个容器5的药液12。

液瓶1倾斜时,为了避免下面的容器5的药液12流到上面的容器5内,儿童每次服用药液12时,吸液管3插入到其首个标记7接触到液瓶1的瓶口4时,此时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封闭板10插到上面一个药液通道6的位置,吸液管3将该药液通道6下面的容器5封闭,使该药液通道6下面容器5内的药液12不能流到上面的容器5内,控制儿童每次服用药液的用量。

为了避免药液12由液瓶1的瓶口4流出,吸液管3插入液瓶1的瓶口4时,吸液管3与液瓶1的瓶口4密封连接;吸液管3插入液瓶1的上面一个药液通道6时,吸液管3与上面一个药液通道6密封连接;吸液管3插入液瓶1的下面一个药液通道6时,吸液管3与下面一个药液通道6密封连接。

为了实施将吸液管3插入药液12,液瓶1由弹性材料构成,吸液管3的标记7位置插到液瓶1的瓶口4的位置时,吸液管3的标记7克服瓶口4的位置的材料张力,将瓶口4张大,使吸液管3的标记7能穿过瓶口4,标记7穿过瓶口4后,瓶口4在其材料张力的作用下复位;吸液管3的标记7位置插到液瓶1的药液通道6的位置时,吸液管3的标记7克服药液通道6的位置的材料张力,将药液通道6张大,使吸液管3的标记7能穿过药液通道6,标记7穿过药液通道6后,药液通道6在其材料张力的作用下复位;吸液管3的硬度大于液瓶1的瓶口4以及药液通道6的硬度,有利于吸液管3插入液瓶1。

成人每次服用药液12时,将瓶盖2打开,将吸液管3由液瓶1的瓶口4插入,当吸液管3插入到第一标记22接触到液瓶1的瓶口4时,停止插入,此时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封闭板10插到第一药液通道19的位置,使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吸液孔11与第一容器16的药液12连通,利用吸液管3吸取第一容器16的药液12;第一容器16的药液12吸完后,将吸液管3再往下插入,当吸液管3的第二标记23接触到液瓶1的瓶口4时,停止插入,此时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封闭板10插到第二药液通道20的位置,使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吸液孔11与第二容器17的药液12连通,利用吸液管3吸取第二容器17的药液12;第二容器17的药液12吸完后,将吸液管3再往下插入,当吸液管3的第三标记24接触到液瓶1的瓶口4时,停止插入,此时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封闭板10插到第三容器18的底部21,使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吸液孔11与第三容器18的药液12连通,利用吸液管3吸取第三容器18的药液12,每次服用药液,将三个容器5内的药液12吸完。

儿童每次服用药液12时,将瓶盖2打开,将吸液管3由液瓶1的瓶口4插入,当吸液管3插入到第一标记22接触到液瓶1的瓶口4时,停止插入,此时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封闭板10插到第一药液通道19的位置,将第一容器16与第二容器17隔开,使第二容器17内的药液12不能流到第一容器16,使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吸液孔11与第一容器16的药液12连通,利用吸液管3吸取第一容器16的药液12;第一容器16的药液12吸完后,将瓶盖2的插入吸液管3的上管口8;第二次服用药液12时,打开吸液管3的瓶盖2,将吸液管3再往下插入,当吸液管3的第二标记23接触到液瓶1的瓶口4时,停止插入,此时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封闭板10插到第二药液通道20的位置,将第二容器17与第三容器18隔开,使第三容器18的药液12你不能流到第二容器17,使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吸液孔11与第二容器17的药液12连通,利用吸液管3吸取第二容器17的药液12;第二容器17的药液12吸完后,将瓶盖2的插入吸液管3的上管口8;第三次服用药液12时,打开吸液管3的瓶盖2,将吸液管3再往下插入,当吸液管3的第三标记24接触到液瓶1的瓶口4时,停止插入,此时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封闭板10插到第三容器18的底部21,使吸液管3的下管口9的吸液孔11与第三容器18的药液12连通,利用吸液管3吸取第三容器18的药液12。

吸液管3插入液瓶1的瓶口4时,当吸液管3的第二标记23接触到液瓶1的瓶口4时,吸液管3的第一标记22插到第一药液通道19的位置,吸液管3的第二标记23与液瓶1的瓶口4密封接触,吸液管3的第一标记22与第一药液通道19密封接触,避免外部空气与药液12接触。

吸液管3插入液瓶1的瓶口4时,当吸液管3的第三标记24接触到液瓶1的瓶口4时,吸液管3的第一标记22插到第二药液通道20的位置,吸液管3的第二标记23插到第一药液通道19的位置;吸液管3的第三标记24与液瓶1的瓶口4密封接触,吸液管3的第二标记23与第一药液通道19密封接触,吸液管3的第一标记22与第二药液通道20密封接触;避免外部空气与药液12接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