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化妆品的溶菌酶组合抑菌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5955发布日期:2018-12-25 19:49阅读:16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源性、安全可降解、低刺激、无致敏性的可用在化妆品中保证化妆品货架以及使用期间质量的抑菌剂。

背景技术

目前,化妆品所常用的防腐活性成分存在很多争议。甲醛和甲醛释放体的潜在致癌性、有机卤化合物的潜在致敏性、苯氧乙醇存在高刺激性尼泊金酯与激素分泌以及某些特定癌症之间有关联。且有研究显示:使用非传统的多元醇类做抑菌剂,为达到有效的抑菌效果,单独使用戊二醇最小有效量相比于化妆品总质量而言为3.2%,单独使用己二醇最小有效量为质量比为2.5%,然而,经实践研究发现,化妆品体系中加入3%以上的戊二醇或者1.5%以上的己二醇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会有灼热感。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解决该问题。因此化妆品界需要寻找一些可替代的低刺激、无致癌、无致敏性、安全可降解的新型抑菌剂。

溶菌酶是目前已被发现的可被降解公认安全的抑菌剂,常用于食品、医药等体系中作为防腐添加使用,也可用于口腔卫生用品中用来预防龋齿等各种牙齿疾病。

溶菌酶虽然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但对大肠杆菌等化妆品中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等抑制效果却很差,对黑曲霉、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几乎无抑制效果。因为,从作用机理上来说,溶菌酶主要是通过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层来达到抑菌作用,革兰氏阳性菌的肽聚糖层位于细菌细胞壁的最外层,而革兰氏阴性菌的肽聚糖层则位于细菌细胞壁的内侧,其外部还有细胞外膜,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与细菌不同。

在化妆品配方中大多用溶菌酶来作为活性成分使用,主要解决某些由于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皮肤问题,而不是作为保证化妆品货架质量安全的抑菌剂使用的。因此,将溶菌酶应用于化妆品中作为抑菌剂使用,并且通过某种复配技术提高溶菌酶对革兰氏阴性菌以及真菌抗菌性能的研究对化妆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化妆品中传统防腐剂刺激性大、存在安全隐患以及非传统抑菌剂抑菌效力差、不足以保证化妆品货架及使用期间的稳定性等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传统化妆品水剂中可以有效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酵母、黑曲霉等化妆品中常用菌种的生长,确保产品质量的溶菌酶组合抑菌剂。

针对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溶菌酶组合抑菌剂由溶菌酶与乙基己基甘油以及辛酰羟肟酸、戊二醇或己二醇、水进行复配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上述的溶菌酶组合抑菌剂优选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上述溶菌酶组合抑菌剂还可优选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本发明中的溶菌酶来源可以是植物来源,也可以是动物来源,或者人重组溶菌酶,但人重组溶菌酶的抑菌效果要优于其他来源,其在配方中的加量会相应的降低一些。

本发明中的乙基己基甘油是全球批准使用的多功能化妆品添加剂,同时也是一种效果显著的除臭成分,它具有润肤与保湿作用,并通过影响微生物细胞膜的表面张力,使抑菌剂可以更有效的渗透进入微生物细胞,可显著提高传统抑菌剂的抗微生物功效;辛酰羟肟酸是一种可以螯合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在化妆品里常作为螯合剂使用,代替传统的螯合剂如edta等,随着使用的增多,辛酰羟肟酸的抑菌性逐渐被人所熟知,同时该物质对人体的刺激性极低,无伤害,是传统防腐剂的优良替代品。但辛酰羟肟酸也存在抑菌谱较为单一,单独使用抑菌效果较弱等缺点;戊二醇是一款性能优越的保湿剂,在化妆品中常作为保湿剂使用,其添加到一定的量时会对化妆品中常用的细菌有一定的抑制功能。

本发明以溶菌酶为主,将乙基己基甘油、辛酰羟肟酸、戊二醇或己二醇和溶菌酶复配,构成溶菌酶组合抑菌剂,可大大提高溶菌酶的抑菌效力,降低了化妆品中传统防腐剂的刺激性以及致敏性等安全隐患,同时具有绿色可降解、人体同源性、安全性高、无残留等特点。

本发明的溶菌酶组合抑菌剂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应用于常见化妆品传统水剂配方中可有效抑制化妆品中的常见细菌、真菌以及酵母菌,且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二次污染,既可以满足化妆品质量稳定的要求,同时大大降低了单一成分加量过多而导致的发红、发热、刺痛等刺激性症状,使用安全性更高。

本发明溶菌酶组合抑菌剂使用时直接按5%~15%的用量添加到降温至45℃以下的水剂料体中搅拌均匀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将0.5g溶菌酶、0.3g乙基己基甘油、0.5g辛酰羟肟酸、20g戊二醇、78.7g水充分混合溶解均匀,得到透明的溶菌酶组合抑菌剂。

实施例2

将0.67g溶菌酶、0.33g乙基己基甘油、0.2g辛酰羟肟酸、18g戊二醇、80.8g水充分混合溶解均匀,得到透明的溶菌酶组合抑菌剂。

实施例3

将1g溶菌酶、0.2g乙基己基甘油、0.4g辛酰羟肟酸、10g戊二醇、88.4g水充分混合溶解均匀,得到透明的溶菌酶组合抑菌剂。

实施例4

将2g溶菌酶、0.5g乙基己基甘油、0.1g辛酰羟肟酸、8g己二醇、92.4g水充分混合溶解均匀,得到透明的溶菌酶组合抑菌剂。

实施例5

将0.8g溶菌酶、1g乙基己基甘油、1g辛酰羟肟酸、9g己二醇、89.2g水充分混合溶解均匀,得到透明的溶菌酶组合抑菌剂。

实施例6

将0.5g溶菌酶、0.1g乙基己基甘油、6g辛酰羟肟酸、10g戊二醇、83.4g水充分混合溶解均匀,得到透明的溶菌酶组合抑菌剂。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人将实施例1中的溶菌酶组合抑菌剂用于制备抗皱紧致柔肤水和抗氧化精华中,其中抗皱紧致柔肤水配方见表1,抗氧化精华配方见表2。

表1抗皱紧致柔肤水配方

表2抗氧化精华配方

对上述抗皱紧致柔肤水和抗氧化精华进行防腐挑战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1、培养基及其他材料:营养琼脂培养基、虎红琼脂培养基、0.85%氯化钠溶液、培养皿、接种环、培养箱等。

2、受试用微生物:测试用细菌和真菌均由陕西省食品和药品检验所提供,细菌包括: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atcc8739)、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atcc9027)、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atcc6538)、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cepacia,bc,atcc25416)、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atcc17485),真菌包括: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albicans,atcc10231)、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tcc16404)。

3、微生物培养:实验前,将各菌种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中,于37℃(细菌)或28℃(真菌)培养。细菌培养在2天后,真菌培养在3~5天后,挑选适量菌落于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细菌悬液(3×108个/ml)或混合真菌悬液(1×107个/ml),置于4℃贮放备用。

4、一次加菌的28天微生物挑战试验

称取各受试样品30g,加入混合细菌悬液或混合真菌悬液,每克受检样品最终含菌量约为106个细菌和105个真菌。然后充分混匀,置于28℃下。并分别于接菌的0、7、14、21和28天取样分析:准确称取3g样品,加到含有玻璃小珠的灭菌锥形瓶内,加入27ml灭菌生理盐水,充分震荡混匀,此悬液为1:10稀释液;然后再用灭菌生理盐水按10倍依次稀释。按平板倾注法计数受试品中含菌量,细菌培养条件:37℃、1~2天,真菌培养条件:28℃、3~5天。分析准则见表3,分析结果见表4和表5。

表3分析准则

表4抗皱紧致柔肤水的挑战实验结果

表5抗氧化精华的挑战实验结果

从表4中和表5的试验结果可见,样品抗皱紧致柔肤水和抗氧化精华在接菌后第7、14、21、28天没有检测有菌,28天内不见增长,均通过防腐挑战性测试,表明本发明的溶菌酶组合抑菌剂有较强的抑菌性能。

上述抗皱紧致柔肤水和抗氧化精华产品经试验,无任何灼热感,抑菌性较强,产品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二次污染,物化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