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外用贴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4086发布日期:2018-11-02 22:2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外用贴膜。

背景技术

增生性瘢痕是创伤愈合留下的痕迹,也是组织修复愈合的最终结果,在某些个体,修复过程发生异常可以导致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突出皮面,形状不规则,高低不平,潮红充血,质地实韧。有灼痛和瘙痒感,于环境温度增高,情绪激动,或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时症状加剧。增生往往延续几月或几年后才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表现为突起高度减低,颜色转暗,充血消退,变软。有些最终可以平复,痛痒症状也大为减轻或消失,增生性瘢痕,好发于损伤深度仅及真皮的创伤,偶尔亦见于较深的创伤和手术切口。

目前国内外治疗瘢痕多采用局部药物封闭,皮肤移植,手术切除植皮,晶体磨疤术,气囊扩张术,抗体注射,放射治疗,压迫疗法,激素疗法,硅酮类等疗法,在临床上都不是很成熟,疗效有待观察,而且有的所需时间长,痛苦大,容易反复,出现不良后果等,许多都不尽如人意。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外用贴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外用贴膜。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采用改性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外用贴膜,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分数:川芎15-30g、茉莉花10-30g、薄荷叶5-15g、桃仁5-10g、红花3-10g、穿山甲7-10g、五倍子10-20g、苦参15-30g、薰衣草10-30g、没药5-15g、山慈姑5-15g、乳香5-15g和5-15丹参g。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分数:川芎15g、茉莉花18g、薄荷叶12g、桃仁5g、红花3g、穿山甲7g、五倍子10g、苦参10g、薰衣草10g、没药5g、山慈姑5g、乳香5g和丹参5g。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分数:川芎20g、茉莉花10g、薄荷叶5g、桃仁6g、红花4g、穿山甲7g、五倍子10g、苦参15g、薰衣草13g、没药5g、山慈姑5g、乳香5g和丹参5g。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a.将药品各组份粉碎成粗粉,按药品各组份比例及配方比例称取各组份;

b.将以上药粉用乙醇浸渍24小时后,以乙醇作溶剂,以2~5ml/分的速度渗漉,收集渗漉液至产品全量的300%,减压回收乙醇(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60℃热测)的清膏,加入乙醇至产品全量的50%,混匀;

c.在方形条状模具槽中放入医用压敏胶,在50-100℃下成膜;

d.闭合方形条状模具槽,向内部注入b中液体混合均匀利用真空或者震动排气。

e.排气完成后,二次加热在50-100℃成膜,贴防粘纸密封包装后放射消毒得到成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a,在粉碎加工成成细粉,可以经过50-100目筛,均匀筛选细粉末,步骤b,乙醇的浓度取75%-85%之间。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原料采用常用的中草药,来源广、价格低,从疾病根源治疗,通过辨证论治,本发明是以中国传统医药“清热凉血、祛瘀软坚、镇痛止痒”理论为指导,筛选具有较强作用的中药方剂,采取不同的提取工艺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并制成适用的外用贴膜型,该贴膜对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且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疗效显著,集活血解毒、渗湿止痒、淡化瘢痕等功效于一体,为瘢痕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外用贴膜,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分数:川芎15-30g、茉莉花10-30g、薄荷叶5-15g、桃仁5-10g、红花3-10g、穿山甲7-10g、五倍子10-20g、苦参15-30g、薰衣草10-30g、没药5-15g、山慈姑5-15g、乳香5-15g和5-15丹参g。

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a.将药品各组份粉碎成粗粉,按药品各组份比例及配方比例称取各组份;

b.将以上药粉用乙醇浸渍24小时后,以乙醇作溶剂,以2~5ml/分的速度渗漉,收集渗漉液至产品全量的300%,减压回收乙醇(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60℃热测)的清膏,加入乙醇至产品全量的50%,混匀;

c.在方形条状模具槽中放入医用压敏胶,在50-100℃下成膜;

d.闭合方形条状模具槽,向内部注入b中液体混合均匀利用真空或者震动排气。

e.排气完成后,二次加热在50-100℃成膜,贴防粘纸密封包装后放射消毒得到成品。

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茉莉花:茉莉花的花、叶、根均可入药。花性温,味甘、辛。叶性凉,味辛。根性温,味苦。花能理气,开郁,安神,辟秽,和中。主治头晕、头痛、下痢腹腹痛。结膜炎、疮毒。叶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外感发热、腹胀腹泻。根有麻醉、安神、止痛。主治跌损筋骨、龋齿、头顶疼、失眠。

薄荷叶:薄荷是中国常用中药,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

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

穿山甲:中医常以其走窜之性无所不至,用于宣通脏腑,疏畅经络,透达关窍,开血凝,散血聚,消肿排脓,活血下乳。

苦参:治筋骨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

薰衣草:薰衣草提取液有明显的消解脂肪的作用,薰衣草精油还能通过嗅觉降低动脉压的平均水平。

没药:治各种瘀血阻滞之痛症,如跌打损伤,症见伤处疼痛,伤筋动骨或麻木酸胀,或内伤瘀血,心腹疼痛,肢臂疼痛等症。

山慈姑: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

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

实施例1

张某,男性,39岁,白领,患有增生性瘢痕3年,手臂年轻时因烫伤做过小型手术,术后手臂上出现瘢痕,表现为突起高度减低,颜色转暗,充血消退,变软,西医治疗2年,效果较差,患处大小约6.74cm²。用本配方治疗三个疗程后,每日一贴,三周为一疗程,患处明显出现脱落,正常皮肤开始增生,病情稳定。

实施例2

黄某,女性,29岁,公务员,发现增生性瘢痕2年,怀孕采用剖腹产,产后刀疤处出现增生性瘢痕,患处大小面积约8.32cm²,西医治疗,长期用药导致了患处经常出现红肿,用本发明治疗五个疗程后,患处得到明显恢复,患处大小面积缩小至3.26cm²,病情得到缓解。

本发明是以中国传统医药“清热凉血、祛瘀软坚、镇痛止痒”理论为指导,筛选具有较强作用的中药方剂,采取不同的提取工艺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并制成适用的外用贴膜型,该贴膜对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且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疗效显著,集活血解毒、渗湿止痒、淡化瘢痕等功效于一体,为瘢痕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新途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